-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龍門石窟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龍門石窟導游詞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
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聞名中外的龍門石窟。請聽好這次旅游的注意事項:1、為了保持景區優美的環境,請不要在景區內亂丟垃圾和隨地吐痰。2、請不要在景區的墻上、樹上刻字或寫字。3、請記住: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希望大家在我的帶領下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一處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觀。因為這里環境清幽、氣候宜人,所以還被列入了洛陽八大景之冠。
下面,就讓我來講一講龍門石窟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漁,過著平靜的生活。村里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出“開不開”的奇怪聲音,回到家,便把這件事告訴給母親。母親想了想,便告訴他,如果再聽到的話就回答:“開!”誰知一聲未了,山崩地裂,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奔騰咆哮地繞過洛陽城,一瀉千里流向東海。水流之后,兩山的崖壁上出現了無數蜂窩似的'窟隆,窟窿內影影綽綽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輪廓不清、千姿百態、蔚為奇觀。從此,龍門石窟便名揚天下了。聽了龍門石窟的傳說,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呢?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游覽一下龍門石窟內部的美麗景色。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它高、寬各9米多,深近7米。大約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你們相信嗎?看!阿彌陀佛正端坐在須彌臺上呢!看起來慈祥極了!
現在我們來到了蓮花洞,它因為窟頂有一朵大蓮花而得名。蓮花是佛教的象征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為裝飾,不過,像蓮花洞里這種精美的大蓮花,在龍門石窟一點兒也不多見。
龍門石窟中的景色就介紹到這里,剩下的需要游客們自己去細細游賞,謝謝大家!
龍門石窟導游詞2
各位旅客:
大家好!今天,我帶你去龍門石窟旅行。我叫李宜昌,這次我是你的導游。希望你能玩得開心,但我提醒你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龍門石窟建于唐代,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但遠近聞名。
來到龍門石窟,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橋。因為這座石橋有三個橋口,所以大家都稱這座石橋為三孔橋。站在這座橋上,往下看,下面有一條大河,波濤洶涌,海浪拍打著海岸上的巖石。看著它,我自然會想起雄偉的錢塘江。
走進龍門石窟,環顧四周,人們不禁會想:這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然后,我們來到幾個大佛前,越往前走,我越忍不住感嘆:這是一個真實的佛像世界。這里的大佛需要仰視才能看清楚,而小佛像只有幾十厘米大小。這些佛像姿勢各異,有的手持大刀,擺出迎敵的姿勢;有些像生病的將軍一樣躺下;其他人站得筆直,仿佛是守衛祖國邊疆的士兵,站崗放哨,絕不讓敵人入侵祖國。站在這里,抬頭,你會看到郁郁蔥蔥的樹木,看著綠色,你會感到輕松愉快。
然后,我們來到了白塘門,這是專門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建造的。走吧。我帶你去那里,睜開你的眼睛。當我們進入白塘,我們首先來到一條小溪。小溪清澈見底,還有小金魚在這里游來游去。是不是很棒?那沒什么。然后我們來到樂樂園,那里有白居易的'雕像和一些古代樂器。說到這里,恐怕你有些問題。為什么叫樂樂園?我不明白,是因為白居易快樂,所以被譽為音樂的天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后花園,百花齊放,還有白居易的詩集。走在花海和詩的世界里,總能聞到淡淡的清香,仿佛置身天堂,讓人神清氣爽,流連忘返。
由于時間限制,此活動在此進行。如果你對我有什么意見,我以后會盡力改正。最后,衷心祝大家好運,萬事如意。拜拜!
龍門石窟導游詞3
大家好,我是導游:張子非。也可以叫我小張。很高興參加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
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也是中國保存相對完好的大型石窟。據統計,有佛龕20xx多個,佛塔70多座,雕像10多萬尊,銘文2800多處。龍門石窟雕刻佛像精湛,石窟造像碑刻不乏藝術作品。龍門石窟現存石刻造像2600多種,其中20件龍門石窟是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和書法界影響廣泛。龍門的二十件物品集中在古陽洞,另外一件物品在西山中段南邊老龍洞懸崖上的磁香洞。龍門石窟位于河南洛陽以南十三公里處,與甘肅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古代佛教石窟的三大寶庫。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洛渡四郊,山河勝利,龍門第一。所以請不要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
龍門石窟保留了大量的宗教、藝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史料。所以可以稱之為大型石雕藝術博物館。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石雕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位于中原,是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的外國佛像教學藝術的豐碩成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體現。因此,龍門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中有著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嗯,今天的;洛陽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明天要去的地方會更漂亮。明天見!
龍門石窟導游詞4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藝術寶庫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聞名于世的龍門石窟就坐落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營造時長達400余年,在這里您不僅可以看到北魏的清風秀骨、還可以看到唐朝的豐腴之美,龍門石窟不僅是中國佛教藝術的體現,同時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尚,堪稱是一座巨大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現有佛龕2300多個,佛塔70余座,佛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其中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朝諸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都是書法藝術的珍品。我國著名的作家余秋雨曾這樣描繪過石窟藝術:它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以前年的藝術,一千年始終活著,脈絡相通,呼吸均勻,這是一種何種狀闊的生活。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龍門石窟中其實為磅礴,藝術為精美的洞窟——奉先寺,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尊大佛呢就是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梵文音譯,意為光明普照之意,她通告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您有可能會問,為什么不零不整剛好是17。14米呢?這是因為7是佛的數字,天的數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生造七級佛徒”那么再讓我們我們來看看17。14,它有一個十,意為十全十美;14含有2個七在加上個七,就是3個七,擁有3個7的盧舍那大佛是無限大,無限寬大,功德圓滿的。
有人說盧舍那大佛是“東方的蒙娜麗莎”是集善良與美貌于一身的,的確如此,不信您看,她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做俯視態,兩道彎眉如鉤如月,每次看到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就有如沐春風之感,無論您從哪個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會和你有所交流,像智者的詢問,長者的關切,母親的慈愛,這種由天上到人家,由出世到入世,從虛幻到現實的轉變不正是中國儒家思想在佛教藝術上的折射嗎?這是藝術的覺醒,人性的覺醒,中國佛教藝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唐代終于完成了漢化的過程,因此中國的佛教藝術在洛陽的龍門石窟也達到了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李澤厚先生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典范。”
另外大家請看盧舍那兩側的是二弟子,左為迦葉飽經風霜,莊重嚴謹,有為阿難聰敏溫順,擅長記憶,他們兩側站的是菩薩、天王、力士及供養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線條,高超的技藝,玄密的宗教幻化出了一首壯麗無比的交響樂動人心魄。
扶今追昔,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如此寶貴的珍品,伴隨著光榮和驕傲,將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思之、思之、再思之……
朋友們參觀完這麼雄偉的雕塑,您難道不為之震撼嗎?那么就請您拿出手中的相機把他拍攝下來,留住這份心情,本次的景區講解到這里就結束了,下面給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們11點在這里集合,由于剛下過雪,地面比較滑,大家在自由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龍門石窟導游詞5
大家好!
有幸讓我為大家解說,我們今天的旅游景點是“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得伊河兩岸,它青山綠水,萬象生輝,能讓人有流連忘返的感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說過一句話:“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是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間,它始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后。
龍門石窟分潛溪寺、賓陽中洞、賓陽南洞、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萬佛洞。萬佛洞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才得名,這些佛像有些小巧玲瓏,有的像在悠揚的樂曲中翩翩起舞,有的體態輕盈,有的婀娜多姿。在洞口的南邊還有一尊觀音像,它的.整個姿態顯得那么優美端莊。洞內主佛是阿彌陀佛,它端坐在雙層蓮花座上,無所畏懼,主佛背后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坐著一位菩薩,他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整個佛洞金碧輝煌,感覺很熱鬧。
這里是蓮花洞,蓮花洞里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蓮花,這本是佛教象征的名物,俗話說,出淤泥而不染。洞頂也有許多以蓮花作為裝飾的,但是像蓮花洞里的這樣碩大而精美的蓮花,在龍門石窟是很少見的,蓮花洞里的飛天細腰長裙,姿態自如,生動細致,栩栩如生······
各位旅客們,龍門石窟的景色實在太多了,說也說不盡,希望您這次收獲很大,不枉此次一行,希望下一次還能和我一起來感受龍門石窟的壯麗的景象。
龍門石窟導游詞6
各位旅客們:
大家好!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非常高興我能來到這里為大家服務。
今天,我們都是慕名而來看這“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最早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大規模營建于北魏晚期、隋唐五代,后經幾個朝代修筑而成的。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現存的石窟約1300個,佛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約3000個,佛塔約50座,佛像約10000尊。東山有賓陽洞、奉先寺、萬佛洞等。其中最美輪美奐的就是奉先寺的盧舍那佛。
這里,我們就重點講一下賓陽中洞和奉先寺。
一進龍門石窟的大門,就可以看見即寬闊又一眼望不到頭的伊河,風把伊河的湖面吹得像是給伊河披上了一層白沙,往前走一會兒,就到了龍門石窟腳下,龍門石窟的佛像全是在那陡峭的山壁上雕刻著,最大的佛像在那陡峭的山的中間,佛像頭兩側的長方形窟窿,是后來人為了保護它,搭建房子的房梁用的`,這樣文化遺產就不會受風雷雨打了。可是加上了這個房子以后感覺破壞了整體效果,就把房子給拆了,所以留下了八個長方形窟窿,中間的佛是如來佛祖,兩旁是四大金剛,龍門石窟最小的佛只有兩厘米這么小,最大有十幾米,最小的佛在萬佛洞里,佛近兩千多個。火燒洞上,石壁兩旁畫滿了火海,使人感覺像是火燒了一樣。蓮花洞,下方有蓮花仙子,蓮花仙子兩旁有許多栩栩如生立體的荷花。千手觀音洞,是千手千眼佛,他有上千只手臂,而每只手掌心上都有一只眼睛,造型很是美麗……
洛陽龍門石窟到處是美麗、驚人的石窟!
好了,我們的旅行暫時就告一段落了。西山沒有大的佛龕,所以我們就不去了。祝你在“九朝古都”——洛陽,旅途愉快!
龍門石窟導游詞7
大家好,我是炫光旅行社的程導,今天我們要去龍門石窟。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的洛陽市,洛陽是中外聞名的'古城。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鄰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他和郭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共同組成了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或是天然形成的洞,用來藏身或藏食物。
龍門石窟的雕刻,有個不可忽視的自然形象條件,伊水兩岸的山崖都屬于古生代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巖層,其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易風化和大面積脫裂。
好,今天我們就說到這里。
龍門石窟導游詞8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現在我來給各位當導游,參觀聞名于世的“龍門石窟游覽區”。我們今天參觀的龍門并非山峽交界之處、黃土高原之上、對峙黃河兩岸,橫出天漢的'龍門;并非邊陲春城、滇池湖畔、一岸獨立、萬丈深淵的龍門;我們今天要看到的是中原大地上九朝古都之郊,經悠悠千載,歷滄桑萬代的一顆中華山水明珠——洛陽的龍門石窟。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龍門兩山,壁立相峙,高聳巍峨佛寺襯松柏,棧道連亭閣,龕塔窟碑,蜂穴密布,蔽石遮巖。非常美麗!
希望各位珍惜時光,保重自己,洛陽龍門石窟永永遠遠恭候各位的再次光臨。謝謝各位!
龍門石窟導游詞9
安徽朋友,過來!大家好。我是帶你去參觀洛陽龍門石窟的導游。請叫我焦導。現在我們在去龍門石窟的路上。龍門石窟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接下來,我會給你看它的真實外觀。
龍門石窟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們位于龍門山的熊耳山上,那里有許多巨大的碎石,我們的祖先在這里創造了這么多佛像。龍門石窟現在有2345個石窟,10多萬尊佛像,3600多處銘文,甚至60多座寶塔,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珍品之一。龍門石窟自古以來就是帝王吉祥,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在雕塑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現在,很多佛像的正面都被損壞了,請愛護文物,不要往護欄里鉆。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萬佛洞。我身后的這個山洞里有幾個大佛,幾萬個小佛,所以叫萬佛洞,今天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這種雕刻在古代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就像修長城一樣,也餓死了很多人。你看,中間大佛像上面的蓮花燈上有很多小佛像,最小的只有兩厘米!可見古代勞動人民投入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你猜怎么著在這個萬佛洞里,沒有兩尊佛像姿勢相同。據說這里的.佛像都是先在紙上畫好,再經過皇帝的修改和批準才建成的。用了五年!
龍門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身后的奉先寺。你猜怎么著由劈山而建,其中九尊大佛高10余米,中心的盧什納佛高17余米,頭部只有4米,頭部有1.9米,現在中學歷史書第一頁是盧什納佛!
龍門石窟見證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毅力和智慧。這里有這么多美麗的石像,我怎么說都不為過。請仔細欣賞。
龍門石窟導游詞10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李導,接下來就讓我帶領大家到龍門石窟游玩!
大家看到那座大山了嗎?那就是龍門石窟,它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想必大家都會想起咱們中國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吧!大家過完橋就能看到大佛了!來吧!
大家看那一座大佛,她就是武則天出二十斤胭脂錢,按照武則天的樣子刻畫的!大家猜一下這尊大佛有多高?對,她有17米高,她的耳朵就有1.8米高,那誰知道這里有多少個窟龕嗎?這里有窟龕!
下面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萬佛洞,這個洞窟有一萬多尊小佛像,這些小佛像高只有4厘米,但洞窟中的大佛像的頭被外國人盜走了,非常可惜!
龍門石窟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洛陽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人們常常在山上放羊,在湖里打魚,生活十分平靜。村里有幾個孩子們在放羊時常常聽見幾聲奇怪的聲音“開不開”,于是,其中一個孩子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對他說:“要是再聽到的.話就說開”。第二天,孩子按媽媽說的話回答了一聲,結果,話音剛落,山就搖起來,龍門山一下子就從中間裂開了,我們的龍門石窟就是這樣來的。
關于石窟大家如果有問題可以問我,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五點鐘原地集合,我們不見不散!
龍門石窟導游詞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講解員,今天由我來陪伴大家參觀游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歡迎大家光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的時間大約是兩個小時。在景區里,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護所統計,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塊。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龍門石窟像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發展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潛溪寺。潛溪寺建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這個洞,洞的`高、寬均為9米多,進深近7米。據說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造過別墅。
游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到這里就要結束了,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拍照留念,留下美好的瞬間!
龍門石窟導游詞12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龍門石窟參觀游覽,我叫張甡喆,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張,希望大家在龍門石窟玩得愉快。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
現在,我們前往萬佛洞,因洞內有15000尊佛像而得名,洞的形狀是方形平頂,頂上雕有蓮花,主尊佛為阿彌陀佛,他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正在向弟子們說法。
前方就是古陽洞了,喜歡書法的'游客一定不要錯過哦。
好了,龍門石窟的主要洞窟已經介紹完了,待會兒我們將穿越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去觀賞西山龍門石窟的全景,希望大家保護環境,我們11:30在石窟廣場會合,謝謝大家!
龍門石窟導游詞13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去參觀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現在,我將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個介紹。
龍門石窟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始開鑿,先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還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中有許多的.石窟,大大小小。據統計,現存大小窟龕兩千八百多塊,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有名的石窟有火燒洞、老龍洞、藥方洞、蓮花洞。洞中有慈祥的觀音、高大的佛祖、兇惡的門神、美麗的仙女。
龍門石窟這樣一個偉大的工程,它凝結了中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龍門石窟導游詞14
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這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游。我叫劉溫馨,你們可以叫我劉導游。這次由我帶領大家來游覽世界遺產—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陽城南12公里。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東山(也叫香山),因古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的植物而得名。唐代著明大詩人白居易就葬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20xx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的山腳下。
另一座為西山(又名龍門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大多數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傳東西兩山原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象一個天然的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你伊闕。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間,古代匠師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
首先,我帶大家去參觀觀奉先寺,它是龍門唐代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余米。大家請看石窟里最大的佛像,它的名字叫盧舍那像,它身高17。14米,頭高4米,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大家請看旁邊的金剛力士,它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它的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
接著,我帶你們去萬佛洞。萬佛洞的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有1500多尊。在南壁上還有一個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十分傳神。
現在,我帶你們去今天參觀的最后一站—賓陽洞。這個窟前后用了20xx年才完成。洞內有11尊大佛像,請大家細細欣賞。
好了,關于龍門石窟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期待與您的下次相逢,再見。
龍門石窟導游詞15
各位游客請注意我們將要去龍門石窟,我是導游黃賢,你們可以叫我黃導,
龍門石窟是我國四大洞窟之一唐代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所以請不要在這里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哦!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的,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附近發現是被盜走而未能運走的留下的。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科。因此,他被稱為一座大型時刻藝術博物館。他與甘肅郭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好了,今天的龍門石窟一日游結束了,再見。
【龍門石窟導游詞】相關文章:
龍門石窟導游詞05-17
龍門石窟導游詞03-21
龍門石窟導游詞(必備)02-14
龍門石窟導游詞通用01-14
洛陽龍門石窟導游詞08-26
英文龍門石窟導游詞01-14
有關龍門石窟導游詞通用01-13
龍門石窟導游詞20篇10-13
龍門石窟導游詞實用(15篇)07-20
龍門石窟導游詞6篇(優選)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