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孔廟導游詞
孔廟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2-11-18 11:15:06
  • 相關推薦
孔廟導游詞15篇

  作為一名旅游從業(yè)人員,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是講解當?shù)氐幕厩闆r,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廟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廟導游詞1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_。

  國子監(jiān)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

  北宋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參政"慶歷新政",應天府書院升為南京(今商丘)國子監(jiān)學,與東京(今開封)、西京(今洛陽)的'國子監(jiān)并列為北宋最高學府。

  明朝時期行使雙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別都設有國子監(jiān),設在南京的國子監(jiān)被稱為"南監(jiān)"或"南雍",而設在北京的國子監(jiān)則被稱為"北監(jiān)"或"北雍"。南京國子監(jiān)始建于東吳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到明永樂年間,規(guī)模宏大,延袤十里,燈火相輝,盛況空前,當時鄰邦高麗、日本、琉球、暹羅等國"向慕文教",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jiān)學習。北京國子監(jiān)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中國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

  西周時期國家的最高學府稱為"太學",漢武帝設置"太學"也是承襲了傳授儒家經典最高學府的功能。

  永安元年(公元258年)東吳景帝孫休創(chuàng)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建業(yè)太學之濫觴。

  西晉晉武帝咸寧四年(278)初立國子學。這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學之外另立國子學之始。《晉書·卷二十四·職官志》記載:"咸寧四年(278),武帝初立國子學,定置國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義者,若散騎常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試。"國子學限五品官以上貴族子弟方可入學。但國子學在西晉并不景氣,尤其是西晉末年以后,時興時廢。

  晉武帝司馬炎統(tǒng)一全國之后,建業(yè)太學中斷。

  晉武帝死后,中原"八王之亂",以王導、謝安為首的大族,于307年簇擁著西晉皇族瑯邪王司馬睿,倉促南渡至建鄴(史稱"永嘉南渡"),建立起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并在雞籠山下建立建康太學。

  西晉末(313年),因為晉愍帝的名字叫司馬鄴,為了避他的名諱,又把建鄴縣改稱建康縣。

  后宋、齊、梁、陳先后在建康建立太學。

  劉宋時期,元嘉十五年(438),宋文帝召雷次宗至京師,令國子學開館于雞籠山,聚徒百人教授。

  劉宋末年,祖沖之回到建康,擔任謁者仆射的官職祖。祖沖之花了較大的精力來研究機械制造,重造指南車,發(fā)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是我國南朝機械工程專業(yè)之最早肇始。祖沖之算出圓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于精確到小數(shù)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

孔廟導游詞2

  歡迎各位來到孔子的家鄉(xiāng)曲阜參觀游覽,同時也感謝您選擇我作為您此次游覽的向導。我是曲阜XX旅行社的導游員張x,大家可以叫我小張或者張導。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下面就讓我懷著結識新朋友的欣喜心情,為大家提供導游服務。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據(jù)記載,孔子生而首上圩頂,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艱辛探索的社會實踐中,深入了解和認識了當時社會,逐步創(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體系,成為當時著名的政治理論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創(chuàng)立的儒學思想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壽堂”,房屋三間,里面陳列著孔子使用過的“衣、冠、琴、車、書”,“因以為廟,歲時奉祀”,即每年按時祭祀。盡管當時孔子已是相當知名的學術大師,但儒家還只是一個學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廟也僅僅是孔子的故居。漢代以后,孔子及儒學地位逐漸提高。

  據(jù)記載,從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廟先后重修擴建七十多次:歷經兩千余年的歷代重修擴充,便得曲阜孔廟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約14萬平方米,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17座。規(guī)模之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全國三大古建筑群。

  孔廟的.總體布局是由孔子當年的故居長期發(fā)展而來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歷史。孔廟建筑發(fā)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通過建筑群整體所造成的環(huán)境去烘托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學圣教的高深博大來完成的。因此,孔廟建筑的藝術表現(xiàn)力首先是它的總體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個體建筑的處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個殿、堂、樓、門、亭都充分顯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個體建筑的細微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家們在設計和施工方面的無與倫比的建筑藝術成就。在整體建筑方面,孔廟采用古代傳統(tǒng)的宮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經過歷史上的多次重修擴建,每當重修擴建的時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廟建筑形制、規(guī)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廟的建筑群體最終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遺產,既體現(xiàn)了歷史遺產的延續(xù),又保持了它的總體的完整性。這種獨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廟是孔子故宅擴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許多有關孔子的古跡,如故宅井、詩禮堂、魯壁、金絲堂以及為紀念孔子講學建造的杏壇等;其次是王者宗廟因素,如門戟之制,前殿后寢之制等;第三是宮庭因素,如天子五門之制,王城角樓之制,東、西華門等;第四是宗族家廟因素,如啟圣殿、崇圣祠、家廟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廟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還有先賢先儒、祖先等總數(shù)達二百余人,這樣為容納大批的從祀者神位,就須得設立廊廡,由此便形成了廊廡院落。除以上幾個因素外,還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書樓象征孔子在學術方面的偉大成就。孔廟成功地運用了傳統(tǒng)的庭院組合與環(huán)境烘托相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達到了渲染孔子在學術上、教育上的卓越貢獻和在古代社會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國古代建筑群中別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廟內現(xiàn)有古樹一千二百余棵,與宏偉的建筑群相互輝映,特別是夏季,上千只鷺鳥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廟又一獨特的景觀,鷺鳥已被曲阜市定為市鳥。

  萬仞宮墻

  金聲玉振坊

  金聲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聲玉振”四字為明代學者胡纘宗手跡,坊上有平面淺雕云龍戲珠,柱頂各設圓雕“辟邪”一只,俗稱“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單孔石橋,上設龍陛,名曰“泮水橋”,橋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經明城正南門西水門入護城河。此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聲玉振”四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意思是說孔子集圣賢之大成,始終而一。“金聲”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鐘”發(fā)出的聲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磬”發(fā)出的聲音,在古代奏樂時以擊“鐘”為始,擊“磬”為終,金聲玉振的原意為一首完善的樂曲。孟子將孔子思想比喻為一首完美無缺的樂曲,在這里借用孟子語意,是說孔子思想完美無缺,集古圣賢之大成,以達到絕頂?shù)囊馑肌?/p>

  欞星門

  欞星門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為木質結構,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煥重修孔廟時,換成石柱鐵梁。四根石柱頂端為四大天將,中間平梁上是火焰寶珠,以象征此門由天將守衛(wèi)而成為參天立地的天門。

  欞星,即天田星,最早見于史料的有漢高祖命祀靈星,凡祭天先祭靈星,古人認為靈星“主得士之慶”,專門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筑郊臺外垣置靈星門,即在祭天之臺的外墻置靈星門,形如窗欞,故曰“欞”。孔廟設欞星門,意為祀孔如祀天,此見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記。另外,孔廟有碑記:置欞星門“取其疏通之意,以納天下士”,無論任何地方,只要設有欞星門,那么它的門扇一定是由欞子結構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廟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學士都來學于此。

  欞星門外東西兩側,各有一幢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在封建社會,所有來曲阜祭孔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低,來到孔廟前見到此碑,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現(xiàn)僅存東面一幢。

  太和元氣坊

  太和元氣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為石質結構。“太和元氣”四字為當時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太和”指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元氣”原意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質,后來,一些唯物主義者將“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稱為“原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由五行構成。在這里,“元氣”為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是生長萬物的根本。“太和元氣”也就是說孔子思想體現(xiàn)了整個人類思想最精華、最高貴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萬物一般,能使人類思想到達一種至高無上的境地。

  太和元氣坊后為“至圣廟”坊,原名為“宣圣廟”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記載,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的廟圖上已有“宣圣廟”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宣圣廟”為“至圣廟”。此坊為漢白玉石質。“至”即至高無上的意思。

孔廟導游詞3

  各位女士、先生、小朋友,大家好!我叫張玉新,是帶領大家參觀孔廟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張導,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有幸為各位擔任導游,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另外,為了避免發(fā)生意外,給大家提幾點要求:

  一要守時,不要讓大家等你自己。

  二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

  三要講究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

  四要注意保護文物,不要亂涂亂畫。好,下面就請大家跟我游覽孔廟。

  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廟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筑特色、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筑群。與故宮和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

  孔廟又名“至圣廟”,這是對孔子最高的稱呼。

  請大家跟我進入“圣時門”,這是孔廟的正門。圣時,比喻孔子的思想是適合時代的。

  大家請看前面三架拱橋,因“壅水環(huán)繞如璧”,故名“璧水橋”。故宮有金水橋,此有璧水橋。

  我們經過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就到了奎文閣。奎文閣是孔廟的主體建筑之一,以藏書豐富,建筑獨特而馳名。現(xiàn)在這里是個小書店,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去買書。現(xiàn)在自由活動十分鐘,然后我們去大成殿。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重檐九脊,黃瓦飛甍,雕梁畫棟,氣勢雄偉。大成殿四周廊下環(huán)立著28根石雕龍柱。最為引人矚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龍柱,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雕刻玲瓏剔透,龍姿栩栩如生,無一雷同,堪稱我國石刻藝術中的'瑰寶,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大成殿內金碧輝煌,有大型神龕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大成殿前露臺過去是祭孔時舞蹈奏樂的地方。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和故宮太和殿、岱廟宋天貺殿并稱東方三大殿。

  好了,孔廟就參觀到這里,朋友們可以拍照留念,然后去參觀孔府。歡迎朋友們再來!再見!

孔廟導游詞4

尊敬的各位來賓:

  你們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門的委托,對光臨名城曲阜參觀游覽的各位佳賓表示熱烈地歡迎。我有幸為大家導游陪同參觀,非常高興,這是咱們共同頎賞學習的好機會。看后請留下寶貴意見。

  孔廟,又稱至圣廟,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賢人的地方。孔廟同北京的故宮、河北承德市避暑山莊并稱中國的三大古建筑群。專家對孔廟講了四名話:建筑時間最久遠、最宏大、保存最完整、東方建筑特色最突出。從孔廟可看出兩個問題:一是孔子對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巨大貢獻;二是中國在歷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廟由這里起分為三路布局,這一道五門,中為“大成門”,左邊是“金聲門”,右邊是“玉振門”,再往西為“啟圣門”,再往東為“承圣門”。大成門的建筑結構是“犬牙交錯,勾心斗角”。中間插進為“勾心”,左右四角尖端相頂為“斗角”。大成門三字系雍正皇帝的御筆。贊孔子是集先圣先賢之大成,達到了至高無上的境界。

  孔廟西路是祭禮孔子父母的地方。其父叔梁紇,母顏征在,皇帝封為啟圣王和啟圣王夫人,建有啟圣王殿、寢殿、金絲堂等建筑。

  孔廟的東路,前后兩部分,前院是孔子故宅,有“孔宅故井”,孔子九代孫孔鮒藏書的地方名“魯壁”,現(xiàn)在看到的經書,立頭功的應為“魯壁”。為紀念孔子教育其子讀書建了“詩禮堂”,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字禮無以立”,意為不學詩不會講話,不學禮不懂得如何立身事。詩禮堂內有著名雕刻家石可先生刻制的仿漢畫石刻“圣跡圖”。后院是崇圣祠、五代祠,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祠堂。

  各位先生,孔廟似歷史的、知識的.學堂,因時間有限,咱們只看了主要的,我是厄要介紹的。孔子是圣人,也是偉大的旅游家,周游列國14年,宣傳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收集了寶貴的資料。有關圣人的遺跡很多,很值得一看。我們相處時間雖短,可友誼長存,盼望各位有機會再來曲阜觀光,我們一定很好地服務。

  孔廟就看到這里,謝謝大家的合作,歡迎您再來。

孔廟導游詞5

  孔廟的發(fā)展史為我們勾畫了一幅中華文化的演變宏圖。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出于政治因素考慮,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雖然這使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深受其影響,但仍不能完全消除道教與佛教的地位,取得“獨尊”地位。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儒家文化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考驗后,終于被社會所廣泛認同接受,儒家思想開始被大規(guī)模的傳播與,全國各地的孔廟一也大規(guī)模的興建起來。宋元以來,各朝仍沿襲“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的文化價值被一再肯定,越來越多的尊崇謚號追封于孔子,孔廟的建筑規(guī)制也被一再提高。除曲阜的孔子本廟,全國各地的設立文廟學宮,文廟學宮的教育功能對隋唐興起的科舉制度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與孔廟的廟學合一的體制使歷代的文人墨客在此接受熏陶,誦讀書經,輸送培養(yǎng)出無數(shù)的學者。隋唐以來,儒學得到大力弘揚,逐漸發(fā)展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主干。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追求理想化的禮制秩序成為國家厲行教化的根本內涵。國家為了加強政治統(tǒng)治與厲行教化,控制推行著孔廟的祭祀活動。遵循孔子所創(chuàng),有利于國家建立有序社會,實現(xiàn)封建專制統(tǒng)治。祭祀孔子,乃推崇其所創(chuàng)思想學說。

  各地興建孔廟,從客觀上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融合與統(tǒng)一。歷史上全國各地在中央的詔令下都逐漸建設有孔廟。“自唐以來,州縣莫不有學,則凡學莫不有先圣之廟。”遼代的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內蒙占寧城西大明城)、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均設有國子監(jiān)。其旁所建的孔廟均有按時祭祀先圣孔子的規(guī)例。沿襲前朝,金代也在各州郡縣設立廟學。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云南建立行省后,昆明立孔廟。此后人理、建水、通海、石屏等地也紛紛建介;孔廟。至清末,除了極其邊遠的·此地區(qū),云南的各州縣,都已建立孔廟。孔廟在邊遠地1火的興建,極大地推動了當?shù)亟逃陌l(fā)展。

  儒學的.文化財富,是屬于整個中華民族的。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是史載最早在曲阜以外的城鎮(zhèn)修建“先圣廟”祭祀孔子的皇帝;金朝的女真族,也世世代代以祭祀孔子為禮制,建立孔廟;蒙古族的元代,在大都(北京)建立孔廟,以空前至高的謚號“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孔子。清朝則在東北地區(qū)興建孔廟,并在入主中原之就已經實行祭孔大典。由此可見,孔子是中華各民族所共奉的先圣。儒家文化在兩一千多年的漫漫歷史長河里,規(guī)范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觀,緩和民族矛盾,促進了各民族的團結與融合。

孔廟導游詞6

親愛的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世界的文化遺產——孔廟。我叫王梓懿,叫我王導就好了。

  大家往這邊看,這就是孔廟。孔廟最早是孔子的故居,只有三間房。孔子死后兩年,魯哀公將其故居改為妙廟。后來,歷代帝王加謚于孔子,得到了擴建。所以,我們現(xiàn)在才能見到這么大的孔廟。其實,在明清時期,孔廟就已經這么大了。

  孔廟共有八個庭院。前三個庭院呢就是以松柏為主的院子,大家可以自行游覽。那個小朋友,別走丟了,等我講完再游覽可以嗎?打斷大家了,不好意思,我繼續(xù)給大家講。

  第四個庭院是奎文閣,是孔子讀書、收藏書的地方,共有兩層,大家是不是看出來孔子真的很愛學習了呢?第四個庭院大家也可以自行游覽。大家再跟我往前走,后面的`人跟上別走散了,這地方可大得很呢,走丟了可就找不著了!

  咱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第四個庭院與第六、七個庭院之間的第五個庭院,第五個庭院是碑亭院,院大家看到了多少個碑呢?對了,那個小朋友回答得很對,就是十三個碑。那些碑都是歷代帝王為孔子立的碑。金朝和元朝各立了一座碑,其他都是明清時期的帝王所建的。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這么多帝王都為孔子立碑呢?這個嘛,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孔子對自己說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二是因為好多帝王都認為給孔子立完碑就能讓后人知道他們這個朝代非常興盛。第六、七個庭院是孔廟的主要建筑區(qū)。第八個庭院是后院,大家可以自行游覽。那兩個小朋友,不要再打鬧了,這個解說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們三年級時會學到一篇關于孔子的課文喲!

  現(xiàn)在,在我們眼前的大殿就是大成殿了,請大家跟我走進大成殿,大人們都領好小孩子,門檻很高的。我們面前現(xiàn)在有七哲塑像。最中間的就是孔子了,孔子兩側共有四個人,他們就是孔子的四個最得意的四配:復圣顏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參、亞圣孟軻。其他孔子斜后面的人,就是孔子的十一個弟子了,有人可能會問,除了孔子不是應該有十六個人嗎?那一個人哪兒去了?是因為那十六個人中有一個人不是孔子的弟子,他叫朱熹。大家應該聽說過他。不過,朱熹能出現(xiàn)在供奉孔子的大殿里,就能看出他的文化地位有多么高了。

  我主要給大家講的人是孔子特別得意的弟子顏回。顏回比孔子要小,但他死的卻比孔子死的早。顏回死后,孔子非常傷心,就寫了一章論語來紀念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顏回,賢德啊,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顏回,賢德啊!是不是大家體會到了孔子稱贊顏回的時候,對他作了高度的評價呢?可見孔子多么器重顏回啊!好了,今天的講解結束了。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行游覽了,我們的游覽時間是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后大巴車會在孔廟門口等著大家。如有人不想游覽了,也可以在路邊買些紀念品,很精致,推薦大家買一買。對了,大巴車的車牌號是……

孔廟導游詞7

  “壽堂”,房屋三間,里面陳列著孔子使用過的“衣、冠、琴、車、書”,“因以為廟,歲時奉祀”,即每年按時祭祀。盡管當時孔子已是相當知名的學術大師,但儒家還只是一個學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廟也僅僅是孔子的故居。漢代以后,孔子及儒學地位逐漸提高。

  據(jù)記載,從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廟先后重修擴建七十多次:歷經兩千余年的歷代重修擴充,便得曲阜孔廟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約4萬平方米,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7座。規(guī)模之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全國三大古建筑群。

  孔廟的總體布局是由孔子當年的故居長期發(fā)展而來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歷史。孔廟建筑發(fā)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通過建筑群整體所造成的環(huán)境去烘托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學圣教的高深博大來完成的。因此,孔廟建筑的藝術表現(xiàn)力首先是它的總體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個體建筑的處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個殿、堂、樓、門、亭都充分顯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個體建筑的細微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家們在設計和施工方面的無與倫比的建筑藝術成就。在整體建筑方面,孔廟采用古代傳統(tǒng)的宮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經過歷史上的多次重修擴建,每當重修擴建的時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廟建筑形制、規(guī)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廟的建筑群體最終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遺產,既體現(xiàn)了歷史遺產的延續(xù),又保持了它的總體的完整性。這種獨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廟是孔子故宅擴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許多有關孔子的古跡,如故宅井、詩禮堂、魯壁、金絲堂以及為紀念孔子講學建造的杏壇等;其次是王者宗廟因素,如門戟之制,前殿后寢之制等;第三是宮庭因素,如天子五門之制,王城角樓之制,東、西華門等;第四是宗族家廟因素,如啟圣殿、崇圣祠、家廟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廟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還有先賢先儒、祖先等總數(shù)達二百余人,這樣為容納大批的從祀者神位,就須得設立廊廡,由此便形成了廊廡院落。除以上幾個因素外,還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書樓象征孔子在學術方面的偉大成就。孔廟成功地運用了傳統(tǒng)的庭院組合與環(huán)境烘托相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達到了渲染孔子在學術上、教育上的卓越貢獻和在古代社會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國古代建筑群中別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廟內現(xiàn)有古樹一千二百余棵,與宏偉的建筑群相互輝映,特別是夏季,上千只鷺鳥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廟又一獨特的景觀,鷺鳥已被曲阜市定為市鳥。

  萬仞宮墻

  “萬仞宮墻”原名仰圣門,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門。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5 2年),孔廟為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毀,正德皇帝下令建城衛(wèi)廟、于是以孔廟、孔府為中心修筑了明曲阜城墻,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522年)竣工。在與孔廟正南門相對處設立城正南門。因正南門為孔廟而設,所以應視正南門與孔廟為一體。明代學者胡纘宗為表達對孔子的尊敬和贊揚,親書“萬仞宮墻”石額鑲于門上,其意出自《論語》子貢語。魯大夫叔孫武叔曾經對大夫們說:“子貢的學問很深,比孔子還要強些。”子貢聽說后就給叔孫武叔說:“人的學問好比宮墻,我的這道墻不足肩頭高,別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東西,我老師這道墻有好幾仞高(仞:丈量單位,一仞約等于八尺),別人是看不到里面的東西的,只有找到門,走進去,才能看到這墻內雄偉的建筑,可找到門的人太少了!”胡纘宗認為數(shù)仞宮墻仍不能表達他對孔子的贊揚,于是將其改為“萬仞宮墻”。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來,為了顯示他對孔子的敬仰,把胡纘宗書寫的石額換下,自己親筆書寫了同樣四個字鑲于城門。現(xiàn)在看到的“萬仞宮墻”石額,即乾隆皇帝的御筆題寫。

  金聲玉振坊

  金聲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538年),“金聲玉振”四字為明代學者胡纘宗手跡,坊上有平面淺雕云龍戲珠,柱頂各設圓雕“辟邪”一只,俗稱“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單孔石橋,上設龍陛,名曰“泮水橋”,橋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經明城正南門西水門入護城河。此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677年)。

  “金聲玉振”四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意思是說孔子集圣賢之大成,始終而一。“金聲”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鐘”發(fā)出的聲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磬”發(fā)出的聲音,在古代奏樂時以擊“鐘”為始,擊“磬”為終,金聲玉振的原意為一首完善的樂曲。孟子將孔子思想比喻為一首完美無缺的樂曲,在這里借用孟子語意,是說孔子思想完美無缺,集古圣賢之大成,以達到絕頂?shù)囊馑肌?/p>

  欞星門

  欞星門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4 5年),原為木質結構,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754年),衍圣公孔昭煥重修孔廟時,換成石柱鐵梁。四根石柱頂端為四大天將,中間平梁上是火焰寶珠,以象征此門由天將守衛(wèi)而成為參天立地的天門。

  欞星,即天田星,最早見于史料的有漢高祖命祀靈星,凡祭天先祭靈星,古人認為靈星“主得士之慶”,專門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028年),筑郊臺外垣置靈星門,即在祭天之臺的外墻置靈星門,形如窗欞,故曰“欞”。孔廟設欞星門,意為祀孔如祀天,此見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記。另外,孔廟有碑記:置欞星門“取其疏通之意,以納天下士”,無論任何地方,只要設有欞星門,那么它的門扇一定是由欞子結構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廟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學士都來學于此。

  欞星門外東西兩側,各有一幢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在封建社會,所有來曲阜祭孔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低,來到孔廟前見到此碑,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9年),現(xiàn)僅存東面一幢。

  太和元氣坊

  太和元氣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544年),全為石質結構。“太和元氣”四字為當時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太和”指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元氣”原意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質,后來,一些唯物主義者將“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稱為“原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由五行構成。在這里,“元氣”為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是生長萬物的根本。“太和元氣”也就是說孔子思想體現(xiàn)了整個人類思想最精華、最高貴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萬物一般,能使人類思想到達一種至高無上的境地。

  太和元氣坊后為“至圣廟”坊,原名為“宣圣廟”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記載,明弘治十六年(公元503年)的廟圖上已有“宣圣廟”坊。清雍正七年(公元729年)改“宣圣廟”為“至圣廟”。此坊為漢白玉石質。“至”即至高無上的意思。

  太和元氣坊位處孔廟第一進院落。此院東西各有一座木坊,東為“德侔天地”,西為“道冠古今”。此二坊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4 5年),清雍正七年(公元729年)重修,三間四柱,上面是牌樓,六重四拱,坊下各飾有八只石雕怪獸,中間四只為“天祿”,兩旁四只為“辟邪”,異常古拙。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說孔子對人類做出的貢獻如天地一樣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絕后,無論古今還是將來,都是至高無上的。

  圣時門

  圣時門原為孔廟正門,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4 5年),弘治十二年(公元499年)擴建,清雍正八年(公元730年)清世宗賜名為“圣時門”。此門建于高臺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龍戲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時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圣時”二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將中國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認為伯夷反對武王滅紂,不食周粟而死,為圣之清者;伊尹,幫助湯滅夏桀,湯死后輔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湯孫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壞湯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過,又被伊尹接回復位,孟子稱伊尹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他曾三次被貶黜而仍留任,人問他為什么不離開,他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來,齊攻魯,他派人到齊勸說退兵,沒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齊軍,所以孟子說他是圣之和者。通過比較,孟子認為孔子是圣之時者,終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適合時代的圣人,無論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朝代,孔子思想都應成為正統(tǒng)思想。

  璧水橋

  進來圣時門,豁然洞開,很大的方形庭院內,古木參天,芳草如茵,東西對稱各有一腰門,對面三架拱橋掩跨璧水,半掩著弘道大門,加之石制盆景上綴,使人心曠神怡,無不動情,頓覺進入了“神”的境界。崇圣者仰之彌高,觀覽者先睹為快。與此情此景相連接,東邊腰門曰“快睹”,西邊腰門曰“仰高”。“快睹”寓先睹為快之意,“仰高”則出自《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意說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測,抬頭向上看,越看越高,學習孔子的思想學說,一旦入進門來,才感到里面的東西學無止境。此二門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499年)。過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門,一般人只能從仰高門進廟。

  前面一水橫穿,三橋縱跨,環(huán)水有雕刻石欄,因水“壅繞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門前有金水,這里設“璧水”意為孔子廟宇與皇宮等同,三橋因而得名璧水橋。始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4 5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499年)增添石欄,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為小墻,清康熙十六年(公元677年)將小墻改為石欄桿。

  弘道門

  弘道門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377年),原門三間,當時是孔廟的正門。明弘治年間重修孔廟時,改建為五間。清代雍正八年(公元730年),雍正皇帝欽定為“弘道門”,后由乾隆皇帝題寫“弘道”二字豎匾立于門額。

  弘道門下現(xiàn)有石碑兩幢,東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縣歷代沿革志”,記載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歷史沿革概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西碑是元代“處士王先生墓志銘”,頗有書法價值。二碑原立于曲阜城東舊縣村,964年移入孔廟。

  大中門

  大中門是宋代孔廟的正門,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499年)重修。“大中門”三字匾額系清高宗乾隆手書。

  大中門兩側各有綠瓦拐角樓一座,各三間,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臺之上,這兩個角樓與孔廟后面東西兩角樓形成的矩形輪廓,即是元代孔廟的輪廓。孔廟內的主要建筑物都在此輪廓之內。角樓建于元至順二年(公元33年)。孔廟設角樓是仿照宮庭皇城角樓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廟像皇宮一樣威嚴。

  同文門

  同文門始建于宋代,原為三間,明代成化年間擴為五間。清康熙年間名曰“參同門”,清雍正七年(公元729年)改為同文門。此門是一獨門,左右無墻。以前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式建筑,在主體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為屏障,以表示莊嚴,同文門就擔當著奎文閣的屏障作用。“同文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奎文閣

  奎文閣原名藏書樓,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間,金明昌六年(公元95年)改為三檐,賜名“奎文閣”。明弘治十七年(公元504年)改為七間,清高宗乾隆皇帝題寫閣匾。

  奎文閣東西闊30.米,南北深7.62米,高23.35米,三重飛檐,四層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內部結構為層疊式木架,閣兩層,中間夾暗層,原上屋藏御賜經書,暗層藏印板,下層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傳說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6顆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孝經》上講“奎主文章”,后人進一步將奎星說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為贊頌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將原藏書樓命名為“奎文閣”。

  奎文閣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504年)擴建以來,經歷了幾百年風風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內有塊碑記載了清代康熙年間一次大地震,“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即說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閣安然無恙。到本世紀八十年代初,奎文閣因歷年久遠,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質糟朽,閣上方扭斜,于是由國家文物局主持,組織古建筑專家聯(lián)合擬出修復方案,撥款20余萬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將奎文閣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閣,完全保持了原有的規(guī)格和風貌。

  奎文閣廊下東、西各有一幢石碑,東為《奎文閣賦》,由明代著名詩人李東陽撰文,著名書法家喬宗書寫。西為《奎文閣重置書籍記》,記載了明正德六年(公元5年)劉六、劉七率農民起義軍攻占曲阜、占領孔廟,“秣馬于庭,污書于池”,將奎文閣藏書“焚毀殆盡”以后,皇帝“又命禮部頒御書以賜”的情況。清代奎文閣中的藏書又有增添,清晚期將藏書移入孔府保存。

  奎文閣內現(xiàn)為孔子圣跡圖陳列。孔子圣跡圖現(xiàn)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跡圖繪畫,二是明代雕刻圣跡圖木板,三是明萬歷年間的圣跡圖石刻。這里陳列的系明木板圣跡圖印本。圣跡圖全套20幅,描繪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動。

孔廟導游詞8

  來自各地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曲阜。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姓賀,是來自快樂旅行團的一名導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賀就行啦!不用客氣!

  言歸正傳,這次我們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車上先和大家說一下注意事項,我們的集合、自由游覽時間已經公布了,請大家不要遲到,不要因為自己而影響其他人,另外,請大家認清我們快樂旅游團的標志,看!我們的標志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只鳥兒。請大家認清標志,不要走丟。謝謝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稱衍圣公府,位于孔廟的東側,他有一個有名的稱號,叫“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的歷代子孫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孫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邊的孔廟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擴大到數(shù)十間,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廟東邊,隨著孔子后世官位的升遷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斷擴大,至宋、明、清達到現(xiàn)在規(guī)模。現(xiàn)在孔府占地約7。4公頃,有古建筑480間,分前后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布局。府內存有著名的孔府檔案和大量文物。

  看!這氣魄雄偉的門就是孔府的大門,坐北朝南。左右兩側,兩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著藍底金字的“圣府”匾額,相傳為明相嚴嵩手書。那兩個柱子上懸掛的對聯(lián)寫著: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這副對聯(lián)相傳是清人紀均的手書。形象地說明了孔府在封建社會中的顯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點,“章”字中多了一筆,意思是說衍圣公官職位列一品,田地萬畝千頃,自然富貴沒了頂。孔子及其學說“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禮樂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這就是第二道大門,俗稱二門。門建于明代,門楣高懸明代詩人、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手書“圣人之門”豎匾正門左右各有腋門一座,耳房一間。在封建社會,平時只走腋門,正門不開,以示莊嚴。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的地方,也是他們處理家族內部糾紛和處罰府內仆役的場所。為了保持與外界的聯(lián)系,在內宅門專設兩種傳事的差役,一種叫差弁,一種叫內傳事都有十幾人,輪番在門旁耳房內值班,隨時向外和向內傳話。門的西側還有一個露出墻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內規(guī)定挑水夫不得進入內宅,只把水倒入槽內隔墻流入內宅。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前上房。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院內東西兩側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樹,每當春夏相交時節(jié),潔白的花朵散發(fā)出陣陣清香,房前有一大月臺,四角放著四個帶鼻的石鼓,是當年府內戲班唱戲時扎棚的腳石。清末孔府養(yǎng)著幾十人的戲班子,主人一聲令下,馬上開鑼唱戲。前上房內,明間敞亮,正中高懸“宏開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掛有一幅慈禧親筆寫的'“壽”字。

  東側間,陳列著乾隆皇帝送給孔府的荊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還有色彩鮮艷、花紋古樸的明代“景泰藍”。梢間中間桌上擺設著一大套滿漢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別雕有鹿、鴨、魚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達190道。長期以來,孔府形成了一種精細獨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種菜制做講究,取名典雅,如繡球魚翅、珍珠海參、神仙鴨子、詩禮銀杏、玉筆蝦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間,為孔子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簽閱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寶,書架上還陳列著儒家經書和孔氏家譜。前上房院的東西兩側各有五間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禮器的內庫房和管帳室。

  大家可以去看看,蒼松挺拔,魚池東西對列,恬靜雅致,大有步移景遷之感,這就是前堂樓。室內陳設布置仍保持著當年的原貌。中間設一銅制暖爐,為當時取暖的用具。東間的“多寶閣”內,擺設著鳳冠、人參、珊瑚、靈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間為孔子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夫人陶氏的臥室,再里間是孔令貽兩個女兒的臥室。七十七代孫、衍圣公孔德成14歲時寫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淵,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條幅,原封不動地掛在壁上。

  這里是后堂樓,后堂樓是二層前出廊的7間樓房,東西兩側有二層前出廊的配樓各3間。后堂樓是孔子七十七代孫、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這里是孔府的后花園,孔府花園在孔府內宅后院,又名鐵山園。其實鐵山園內并無鐵山,只在花園西北隅有幾塊形似山峰的鐵礦石。此石系孔慶容在清嘉慶年間重修花園時移入的,稱天降神三環(huán)路助他修園,他自己從此也以“鐵山園主人”自稱。

  眼看著快到車站了,我也要跟大家告別了,常言道“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別”。我希望大家有空能再來欣賞我們的孔府!我小賀再來給大家當導游!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見!

孔廟導游詞9

  先說汽車站的問題,

  1、汽車站在曲阜西郊,孔子商貿城附近。在汽車站座2路公交可到孔廟,車票1—2元,出租車起步價5元,到孔廟的話10左右。

  2、附近賓館3星的一般在180左右,商務快捷的在120—160之間,可砍價。

  3、我看不到你的日期,2011年8月15日,陰天,很悶,16日中午下雨,下午很悶。不知道晚上還下不下雨。

  4、孔廟向東走有條商業(yè)街叫五馬祠街,哪里小吃就是很普通的麻辣燙,混沌,牛筋面什么的。曲阜特產的是煎餅。

  5、在孔廟東墻的'邊上就是一條專賣紀念品的街,東西多是全國旅游景點可見的東西。

  6、孔廟票價80元,孔府是70元,孔林50元,三個地方通票150元,學生證沒優(yōu)惠。

  7、逛孔廟的話2小時之內就OK了,三孔的話,一上午就OK。孔廟里面最有意思的建議你百度下《孔廟導游詞》自己感覺那個好玩。

  8、在大成殿門口就是給孔子上香的,多粗多長的都有。150一次可砍價。

  佛頭山的導游詞怎么寫?

  四川省平昌縣佛頭山森林公園位于縣城所在地江口鎮(zhèn)北側,通河、巴河、龍?zhí)度姹P繞,眾山簇擁環(huán)護,狀如眾星拱月。佛頭山因傳說“觀音大士派佛頭童子下凡鎮(zhèn)守龍?zhí)断倍妹>皡^(qū)經營面積293公頃,海拔400—723米,森林覆蓋率達90%。2002年四川省旅游局批準為AA級風景區(qū),2003年作為鎮(zhèn)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13年12月,四川省旅游部門專家組檢查驗收佛頭山景區(qū)國家4A級風景區(qū)建設工作。

孔廟導游詞10

尊敬的列位賓客:

  你們好!我受旅游、迎接部分的委托,對降臨名城曲阜旅行游覽的列位佳賓暗示熱烈地接待。我有幸為各人導游陪同旅行,很是興奮,這是咱們配合頎賞進修的好機遇。看后請留下名貴意見。

  起首,向各人扼要先容一下曲阜的汗青、文物輪廓。

  汗青文假名城曲阜是我國古代巨大的頭腦家、教誨家、政治家、文獻清算家、世之賢人孔子的老家,亞圣孟子的家鄉(xiāng),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降生地,炎帝的都城,商殷祖國,魯國都城。三皇五帝有四位在這里生息勞作,有5000多年的汗青。地下有富厚的寶藏,地上有浩瀚的文物。現(xiàn)有文物112處,個中有連系國掩護單元,天下文化遺產3處,世界掩護的4處,省級12處,其他為地市級掩護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兩廟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廟、孔府、孔林,俗稱“三孔”,有祭奠中國元圣周公的古剎,有祭奠孔子第一大學生復圣顏回的廟,俗稱“兩廟”;“一陵”是黃帝降生地--壽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漢墓群九龍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稱九山)。二林是:天下教誨孩子最好的母親孟母林,孔子怙恃安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詩、答對、星散處,聞名文人孔尚任隱居處國度園林“石門寺”。

  我們此刻看孔廟。

  孔廟,又稱至圣廟,是祭奠孔子及其老婆亓官氏和七十二圣人的處所。孔廟同北京的故宮、河北承德市避暑山莊并稱中國的三大古構筑群。專家對孔廟講了四名話:構筑時刻最長遠、最弘大、生涯最完備、東方構筑特色最突出。從孔廟可看出兩個題目:一是孔子對中國以致東方文化的龐大孝順;二是中國在汗青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歸天的第二年建廟。在孔子故宅建廟堂三間,陳列孔子的衣、車、書等,“歲時奉祀”。歷代天子對孔廟都有擴建,計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shù)百次到達此刻的局限。孔廟仿皇宮構筑之制,分三路機關,九過院落,共有衡宇466間,門亭54座,對象相對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有碑碣近千塊,占地327.5畝,長達兩華里又150公尺。此刻看到的孔廟是明弘治年間的局限。解放后國度多次撥款維修掩護。我國首批發(fā)布的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1994年12月列入天下文化遺產,吉林導游詞,成為連系國掩護的文物單元,孔廟構筑時刻之長遠,局限之弘大,生涯之完備實屬世之有數(shù)。

  神道。“萬仞宮墻”前古柏蒼勁的這段路為“神道”。重要的古剎前都有專開的尊敬靈通之道,稱“神道”。

  萬仞宮墻。這道門曲直阜明城正南門,也是孔廟的第一道門,上懸“萬仞宮墻”四個大字,系清乾隆天子的御筆。它來歷于孔子自得學生子貢。魯國大會諸侯時,有人提出子貢的學問博大博識,可與孔子相提并論,子貢在場,頓時站起來說,我可不敢與俺先生孔子比,人的學問比如一堵墻,我這道墻只有一仞之高,俺先生的墻稀有仞之多。就是說,我的學問便是一肩膀頭子高,一覽無余沒什么深奧的;孔子的學問有我數(shù)倍之多,顛末具體的研究,全面的切磋,才氣相識他的所有,入了門往后,才氣看到宗廟之美,在門外頭你是看不到的。后工錢了形容孔子的學問高妙,從夫子之墻數(shù)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天子封孔子為“全國文官主,歷代帝王師”,封孔子學問有“萬仞”,贊揚孔子學問有一萬個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頂,亦說此墻深壁高壘很是健壯。這四個字原為明欽差所寫,乾隆為暗示他對孔子的重視,親書“萬仞宮墻”換上了他的御筆。

  金聲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為表達孔子學問精深而美滿,猶如奏樂的全進程,自始至終完備無缺。古樂是以敲鐘開始,鐘起“始層次也”,是擊磬了卻,“玉振”為磬落的聲音,稱“終層次也”,歌頌孔子的學問是集先賢先圣之大成,以是稱“金聲而玉振也”,“金聲”鐘的聲音,始,“玉振”磬的聲音,終。這也是服務要“有頭有尾”成語的來歷。“金聲玉振”是明代大書法家胡纘宗題定的。

  “二柏擔一孔”。過玉振坊這個單孔的石拱橋,對象各有一棵古柏,以是人稱“二柏擔一孔”。這橋名曰:“泮水橋”與行宮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義為“盼水”。已往讀孔孟之書,考上高檔學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交易盼蓬勃,過日子盼旺盛。

  下馬碑。廟墻外對象各立一塊石碑,公元1191年專立的下馬碑,下轎碑。西邊的碑早破損,東邊這塊碑上寫“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已往文武官員、庶民黎民以后途經下轎下馬徒步而行,以示對孔子、孔廟的尊敬。

  欞星門。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鐵石的。“欞星門”系乾隆御筆。相傳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個中,有個掌管文化的星叫“欞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與天上管文化的'星接洽起來,說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已往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說法。

  太和元氣坊。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極贊孔子的頭腦,主張猶如“太空宇宙能哺育萬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陰陽之合”,稱“太和”之氣是最根基的對象,宇宙之太和,人世之元氣。“太和元氣”系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至圣廟坊。明代所建“至圣廟坊”,是漢白玉的,上飾火焰寶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這道院的對象對襯各建一處很怪異的牌樓,木制角棱環(huán)抱,千頭萬續(xù),下有八個怪獸,叫“天龍神獅”,相傳它威嚴靈感,可驅除險惡,匡扶公理。東邊牌樓上書:“德侔天地”,說孔子的頭腦主張給人類的甜頭猶如天高地厚,好事能同天地對比。西邊的牌樓上書“道冠古今”,贊孔子頭腦、步伐古今都是蓋世之冠。

  圣時門。三門并列,四道臺皆同上,中央盤龍。此門定名來歷于孟子,對古代四位賢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賢人的圣跡歸納為四句話: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圣時”極贊孔子頭腦主張歷久不衰,是適適期間的賢人。天子來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禮”,走圣時門;歷代“衍圣公”出生時打開“圣時門”,除這兩種環(huán)境外,此門不等閑開啟。都走快覩門、仰高門。

  快覩門,取先睹為快之意。就是說孔子的學問“五經四書”,誰先學誰先有文化,誰先學誰先有常識,爭相學習,以先見到先讀為快樂。

  仰高門。按照顏回歌頌孔子的一段話定名的。顏回說,夫子之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贊孔子學問向上看不到頂,叫“彌高”,學起來文言文很難解,叫“彌堅”,高不是高不行攀,顛末全力是完全可以學到的。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說我以禮。”俺先生諄諄教導,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禮儀。

  漢石人。仰高門里亭子里有兩位汗青代價很高的漢石人,一位是“亭長”,(漢代處所小官),一位府門之卒,都是魯王墓前捍衛(wèi)的。石人被歷代金石學家所重視,對研究漢代打扮和筆墨有重要代價。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團結的典型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明日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經驗代不絕擴建,形成此刻的局限。占地200余畝,有房舍480余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路,是一座典范的封建貴族莊園,衙署大堂用于接管天子揭曉的詔書,或處理賞罰家屬內事宜。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圃,幽雅清爽,機關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團結的典型。孔府藏有大量的汗青檔案、傳世文物,歷代衣飾和器具等,都及其貴重。

  孔林是連續(xù)年月最久、生涯最完備的家屬墳場

  孔林又稱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門外,占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墻長達14里,是孔子和他的兒女子孫們的家屬墳場。孔林內柏檜夾道,進入孔林要顛末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過石牌樓、石橋、甬道、達到孔子墓前。孔子的宅兆封土高6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他的孫子孔伋的宅兆。在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其時被冊封位的等第配置的,整個孔林延用2500年,內有墳冢十余萬座。其連續(xù)時刻之久,模葬之多,生涯之齊備,全球有數(shù)。

孔廟導游詞11

  大家好!我很榮幸今天帶大家來參觀孔府。首先提幾個小小的要求:不能亂涂亂畫,亂扔垃圾,大聲喧嘩,還要緊緊跟著我的導游旗,以免走失。希望大家?guī)Щ厝サ氖敲篮玫幕貞洠粝碌闹皇堑?足跡。

  孔府是我國文化遺產之一,是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又名衍圣公府,是歷代衍圣公的官署和孔子后裔直系子孫的住宅。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孔老二”。他是春秋后期魯國人,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比較出名的有七十二賢人。孔子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他對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源遠流長,非常深遠。

  孔府內共有樓、房、廳、堂四百六十多間,占地240畝。分中、東、西三路:東路為家廟,有報本堂、桃廟、一貫堂、慕思堂、三堂、九如堂、御書樓及酒坊等;西路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等;中路為孔府主體,分前后兩大部分,前為官衙,設六廳三堂,后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堂樓、后堂樓、后五間及后花園等。

  現(xiàn)在我們準備進門,大家看到這里有一道門檻。這道門檻還有一種習俗:男人過門檻要先邁左腳,再邁右腳。而女人卻恰恰相反,要先邁右腳,再邁左腳。

  大家向前看,這不是一座大石碑嗎?上面刻著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大家仔細看中間,中間是怎么回事?告訴你們吧,那是戰(zhàn)爭時期被打斷后,后來又被人們修補好了,所以那里的字看不清。這里還有很多石碑,請大家跟著我一起來參觀游覽一下。

  大家注意了,現(xiàn)在舉行的是祭孔典禮,共分為明故城開城儀式、孔廟開廟儀式、現(xiàn)代公祭和傳統(tǒng)祭祀四個部分。祭孔的最重要議程是三獻禮,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時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謂三獻,分初獻、亞獻和終獻:初獻帛爵,帛是黃色的絲綢,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獻官將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讀并供奉祭文,而后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分別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獻相當。

  看過莊嚴肅穆的祭孔典禮,請大家跟著我繼續(xù)參觀孔府內的各個建筑。孔府自宋寶元年間開建,明嘉靖年間又進行了重修,但是一直以來都保持了宋代初建時的建筑風格。

  今天在孔府的旅程到此結束,大家是不是收獲豐富,意猶未盡呢?現(xiàn)在請跟隨我上旅游車,準備下一站的旅程。

孔廟導游詞12

尊敬的客人:

  你好!受旅游接待部委托,我熱烈歡迎來到著名城市曲阜的嘉賓。我很幸運能陪同你的導游。我很高興。這是我們一起欣賞和學習的好機會。請在閱讀后留下有價值的意見。

  首先,簡要介紹曲阜的歷史文物概況。

  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獻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鄉(xiāng),亞圣孟子的故里,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國,魯國首都。這里有四位三皇五帝生息勞作,有5000多年的歷史。地下有豐富的寶藏,地上有許多文物。現(xiàn)有文物112處,包括聯(lián)合國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3處、國家保護4處、省級保護12處等。

  三孔兩廟一陵、三山二林一寺是重中之重。孔廟、孔府、孔林,俗稱三孔,有祭祀中國元圣周公的寺廟,有祭祀孔子最大弟子復圣顏回的寺廟,俗稱兩廟;一陵是黃帝誕生地——壽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漢墓群九龍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稱九山)。二林是:世界上教育孩子最好的母親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的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寫詩、答對、分手的地方,著名文人孔尚任隱居的國家園林石門寺。

  現(xiàn)在看孔廟。

  孔廟,又稱圣廟,是祭祀孔子及其妻子齊官氏和72位圣人的地方。孔廟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勝地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專家們對孔廟說了四句話:建筑時間最長、最宏大、保存最完整、東方建筑特色最突出。孔廟可以看出兩個問題:一是孔子對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巨大貢獻;第二,中國在歷史上有熟練的工匠。

  孔廟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第二年。在孔子故居建廟三間,展示孔子的衣服、車、書等,歲時奉獻。歷代皇帝對孔廟進行了擴建,計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shù)百次。孔廟模仿宮殿建筑系統(tǒng),分為三種布局,九種庭院,共有466棟房屋,54個門亭,東西相對貫穿中軸線,碑近1000元,占地327.5畝,長達2華里150米。現(xiàn)在看到的孔廟是明弘治時期.規(guī)模。解放后,國家多次撥款維修保護。1994年12月,中國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聯(lián)合國保護的文物單位。孔廟建筑時間長,規(guī)模大,保存完好。

  神道。古柏蒼勁的這段路,萬鈞宮墻,就是神道。重要的廟宇前有專門的尊重靈通之道,稱為神道。

  萬仞宮墻。這扇門是曲阜明城正南門,也是孔廟的第一扇門,上面掛著萬人宮墻四個隆皇帝的御筆。來自孔子得意弟子貢。魯國大會諸侯時,有人提出子貢的知識博大精深,可以和孔子相比。子貢在場,馬上站起來說,我不敢和老師孔子比。人的知識就像一堵墻。我的墻只有一個高度,我老師的'墻有很多。也就是說,我的知識等于肩膀和頭很高,一眼就不深奧;孔子的知識是我的幾倍。經過詳細的研究和全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理解他的一切。進門后,我們可以看到寺廟的美麗,你在門外看不到。為了形容孔子的深厚知識,后人將孔子封為天下文官,歷代帝王師,從夫子的墻數(shù)到百人、千人,從明朝皇帝封孔子。封孔子的知識有萬人,贊美孔子的知識有一萬八英尺。往上看,他看不到頂部。他還說,墻的深壁高度很強。這四個字原本是明欽差寫的,乾隆為了表達他對孔子的重視,親書《萬人宮墻》換上了他的御筆。

  金聲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為表達孔子學問精湛而完美,如同奏樂的全過程,自始至終完整無缺。古樂以敲鐘開始,鐘開始開始組織,結束。玉振是鐘的聲音,稱之為結束組織。贊美孔子的知識是先賢先賢的偉大成就,所以稱之為金聲玉振、金聲鐘、開始、玉振鐘的聲音。這也是成語有始有終的來源。明代大書法家胡志宗題定的金聲玉振。

  二柏擔一孔。通過玉振坊這座單孔石拱橋,東西各有一棵古柏,因此被稱為二柏擔一孔。這座橋的名字叫:盤水橋與行宮旁盤池的水相連,因此演義為盼水。過去讀孔孟之書,考上高等院校叫入盼,當官盼高升,做生意盼發(fā)財,生活盼繁榮。

  下馬碑。廟墻外各有一塊石碑,公元1191年專門下馬碑,下轎碑。西面的紀念碑早早被破壞,東面的紀念碑上寫著官員們等到這時才下馬。過去,文武官員和普通百姓從此下車步行,以示對孔子和孔廟的尊重。

  格星門。明朝建造的,公元1754年重建,由木材改為鐵石。格星門是乾隆的御筆。據(jù)說天上星系有28宿。其中,有一顆負責文化的星叫格星,又稱文曲星和天振星,把孔子和天上管文化的星聯(lián)系起來,說他是文化中最高的。比如過去祭天,首先要祭文曲星。

  太和活力廣場。這個廣場是明朝公元1544年建造的。孔子的思想非常好,主張?zhí)沼钪婵梢晕桂B(yǎng)一切。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陰陽之合,稱太和之氣是最基本的東西,宇宙之和,人間之氣。太和活力是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至圣廟坊。明代建造的至圣廟坊是漢白玉,上飾火焰寶珠。

  德天地,道冠古今。這個院子的東西對比著每個建造一個非常奇怪的拱門,周圍是木制的棱角,成千上萬的人,下面有八個怪物,叫做龍獅,據(jù)說它的威嚴靈感,可以驅除邪惡,幫助正義。東牌坊書:德天地,說孔子的思想主張給人類的好處就像天高地厚,功德與天地相比。西方牌坊上書道冠古今,贊孔子思想,古今方法都是蓋世之冠。

  圣時門。三門并列,四道臺同上,中央盤龍。這扇門的名字來自孟子。對于四位古代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孟子將四位圣人的圣跡歸納為四句話:伯夷圣人的清朝,伊尹圣人的任者,柳下惠圣人的和者,孔子圣人的和者。孔子思想主張圣時經久不衰,是適合時代的圣人。皇帝來曲阜朝孔做三跪九敲大禮,走圣時門;歷代衍圣公出生時,打開圣時門。除了這兩種情況,這扇門不容易打開。快走

  說孔子取,先見為快。

  抬起門。根據(jù)顏回贊揚孔子的一段話命名。顏回說,夫子之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強。贊孔子學問向上看不到頂,叫彌高。學文言文很難理解,叫彌堅。高不是高不可攀的。經過努力,你可以學到它。顏回說:夫子循循環(huán),善誘人,博我以文,說我以禮。我的老師很有說服力,教我文化禮貌。

  漢石人。仰高門亭子里有兩個歷史價值很高的漢石人,一個是亭長(漢代地方小官),一個是魯王墓前守衛(wèi)的。石人受到歷代金石學家的重視,對漢代服飾和文字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孔府是衙門合一、園宅合一的例子

  孔廟東側是孔府,孔子長孫世襲。它建于宋代,經歷了不斷的擴張,形成了當前的規(guī)模。占地200多畝,有480多棟房子。政府和住宅建在一起,是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政府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頒發(fā)的圣旨,或處理家庭事務。孔府后院有一個花園,優(yōu)雅清新,布局獨特,堪稱園林杰作,也是園宅結合的典范。孔府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器具等,都極其珍貴。

  孔林是延續(xù)時間最長、保存最完好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稱圣林,占地3000畝,周地3000畝,周圍磚砌的林墻長達14里,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家族墓地。穿過石牌坊、石橋、走廊,到達孔子墓前,孔林內柏柏夾道。孔子的墳墓封土高6米,墓東是孔子之子孔鯉和孫子孔吸的墳墓。在孔林中,有些墓前還有華表、石人和石獸。這些都是根據(jù)墓中人當時被封爵位的等級設置的,整個孔林延續(xù)了2500年,里面有10多萬墳墓。它持續(xù)時間長,模葬多,保存完好,舉世罕見。

  游客朋友,孔廟游覽結束,謝謝大家,在講解過程中有什么不足,大家可以指正批評,歡迎家再來孔廟再來曲阜!

孔廟導游詞13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孔廟,很榮幸和大家在這里相逢。我是你們的導演,我姓吳,口天吳,大家可以叫我小吳或吳導。接下來的美好時光就由我和你們一起度過。

  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住宅被改成孔廟。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邸。孔廟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孫的家族墓地。孔廟、孔府和孔林,是中國唯一規(guī)模最大的集祭祀和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漢代以后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孔廟的規(guī)模也越修越大。現(xiàn)存孔廟占地327。5畝,建筑物466間,前后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筑,左右對稱,布局嚴謹,氣勢宏偉。

  孔府位于孔廟的東側。始建于宋代,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頒發(fā)的圣旨,或處理家族內部事務。它布局匠心,是園林結合的范例。下面我們要去參觀孔林了,孔林在曲阜城北門外,到那兒要坐20分鐘左右的車,大家趁此機會好好休息一會兒吧。

  孔林到了。孔林又稱至圣林,占地3000畝,周圍磚砌林墻長達14里。進入孔林要經過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過石牌坊、石橋、甬道、到達孔子墓前。它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孔林中的墓碑,除了一批著名的漢代石碑被移入孔廟外,尚存有李東陽、嚴嵩、康有為等歷代大書法家的親筆題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稱書法藝術的寶庫。

  今天的游覽就要結束了,希望在孔廟、孔府和孔林的這段時光,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美好記憶。

孔廟導游詞14

  尊敬的游客朋友:你們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你們來到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參觀游覽,我是來自柯南旅行社的導游趙遠,感謝你們選擇我來為大家提供導游服務,讓我們一起開啟快樂的曲阜孔廟之旅。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它規(guī)模宏大、氣魄雄偉,與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相信今天你一定會不虛此行。

  進入孔廟,你會看到古木參天,與宏偉的建筑群相互照映,特別是夏季,上千只鷺鳥居住在古木之上,非常獨特,鷺鳥已被曲阜市定為市鳥。我想給大家介紹最特別的是龍鳳樹,據(jù)說,當年乾隆皇帝來孔廟參拜時,一時疲勞就順便靠在樹旁休息,沒想到這棵樹沾了皇帝的真龍氣息后,出現(xiàn)了龍型樹紋,所以叫作龍樹!有龍就有風,在這棵龍樹旁的就是鳳樹。

  整個孔廟建筑群以中間為界,左右對稱,主次分明。順著中間的主道,你會來到杏壇,杏壇相傳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四周杏樹繁茂,生機盎然,孔子當初是在土臺上大杏樹下給弟子們講學,站在這里,你可以想象到當年孔子教弟子的情景,孔子誨人不倦,學生學而不厭。

  請跟隨繼續(xù)向前走,我們就來到最有名的`大成殿,它是孔廟的主殿,與太和殿、天貺殿并稱東方三大殿。四周有28根用整個石頭雕成的龍柱,每根柱上雕刻兩條巨龍,上下盤繞,二龍戲珠,形態(tài)逼真。殿正中供奉著孔子的塑像,他五官端正,目光炯炯,讓我們對他肅然起敬。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文化節(jié),世界各地的游客齊聚這里,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希望你們到時間來參加。

  現(xiàn)在是大家自由游覽的時間,請你們細細游賞。

  游客朋友們,今天的游覽孔廟到此結束,歡迎再次光臨,謝謝游覽!

孔廟導游詞1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孔廟。眾所周知,孔廟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與孔府、孔林并稱為“三孔”。199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孔廟是按照皇宮樣子建造的,分三路布局,九進院落,一共有房間466間,門亭54座。其中,最雄偉的殿宇是大成殿。但最有特點的,就是大成殿前的亭臺——杏壇了。

  大家看,這座亭子就是杏壇了。相傳,這里就是孔子教書育人的地方,因為周圍有很多杏樹,所以把這里稱為杏壇。大家把杏壇的外形和其它壯觀的殿宇做一下比較,便能發(fā)現(xiàn),杏壇雖然只是一個小亭子,只是一間教室,卻和大成殿這些雄偉、顯眼的建筑一樣做工精細,由此可見孔子對知識的渴望。說到教室,杏壇就差了一樣東西——時鐘。大家是不是在想,因為那時還沒有規(guī)定上下課的時間,所以沒有時鐘?不是的。其實呀,這里是有時鐘的,大家別往杏壇里看。時鐘在杏壇前面。沒錯,就是那個石雕器。它的`上半部雕了龍紋,下半部雕了鯉魚,其寓意是鯉魚躍龍門,這上面的魚刻畫得十分精美,栩栩如生,甚至將魚向前游時蕩起的波紋也刻了下來,這群魚有的躍出水面,有的潛入水底,還有的兩兩結伴,像在討論著什么……大家想想,在那時,沒有機器,只靠人們的手來進行雕刻,這是很艱難的一件事。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好了,我的講解結束了。下面請大家自行游覽,注意不要破壞文物。再見。

【孔廟導游詞】相關文章:

孔廟導游詞07-22

孔廟的導游詞12-19

曲阜孔廟導游詞03-23

北京孔廟導游詞05-13

關于孔廟導游詞06-23

北京孔廟的導游詞08-02

北京的孔廟導游詞08-02

孔廟導游詞10篇01-15

孔廟導游詞13篇02-2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欧美日韩国产福利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 亚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色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