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優秀的導游詞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1
婺源也在繼續打造四季旅游精品路線,F在,我們可以春探人間花海,去江嶺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涼世界,去五龍源漂流、去靈巖洞內一邊避暑一邊看溶洞;秋天,可尋夢里老家,不但有篁嶺曬秋、還有石城、長溪的楓樹林景觀;冬天更是可以去鴛鴦湖游甜蜜樂園。
作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嶺堪稱是婺源文化的縮影了,婺源歷史悠久,唐開元20___年,即公元740年建縣,當時的縣城設在了清華鎮。清華,因“清溪縈繞,華照增輝”而得名。后公元920___年遷至古鎮蚺城,因城內有座蚺城山,形狀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咸通年間后歙州刺史盧肇命兵駐守于此,因其三面環水,一面依山,形似待發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鎮,1946年改稱紫陽鎮。說到紫陽,就要說到我們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傳家,現在我們南門的老街上還有朱家的老宅。里面有一口井。據《婺源縣志》記載,朱熹的父親朱松出生的時候,井內氣吐如虹,因此也稱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時候,一道紫氣貫井而出,人們把紫氣東來看成是吉祥的預兆。因此,朱熹把紫陽當作自己的別號。到朱熹死后第九年,皇帝賜他謚號為“文公”,之后把朱熹的`“四書集注”列為國學。后來宋度宗賜朱熹的故里婺源為“文公闕里”。不錯,朱熹雖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將婺源做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兩次專程回婺源祭掃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遺跡和傳說。
關于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2
整棟房屋飛金彩繪、金碧輝煌,這種彩繪古建,在婺源僅此一棟。怡心堂大門的木雕精美,中國承續了千百年傳統木雕“教訓子孫、禮義廉恥”的題材,都在這座怡心堂門面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其木雕主題:上排從左至右分別是劉備赴江東、夜訪寇準、楊業戰韓昌、文王訪賢、棄官尋母;下排從左至右:子孫滿堂、戰長沙、八仙祝壽、討荊州、連中三元。W雕畫面還有丹鳳朝陽、金玉滿堂、梅蘭竹菊、荷葉、圓月、寶瓶……)
怡心堂分前堂后與后堂,前堂頭頂有藻井,藻井本來專用于祠堂、亭閣的天花板裝飾,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館里構建了藻井,可見他的'別出心裁、財大氣粗。后堂陳設了一些婺源鄉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我們現在參觀的是一幢官廳,叫“樹和堂”。村莊有人在外為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祭拜之用。這座官廳的主人是曹鳴遠,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進士,官至江西才子之鄉撫州府臨川知縣。
磚雕門樓被稱為“文化門”,這官廳雖屬常見的字匾門,但整體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門罩飛桅戧角,瓦當勾連,彰顯氣勢。水磨青磚精雕細刻,花邊人物應有盡有,“杰應歧靈”的門額則顯示了主人“英雄不問出處”的境界。徽式民居兩邊院墻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馬頭故稱馬頭墻,又稱封火墻。
關于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3
官廳內飾較為簡單,一般都會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風,天井下擺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稱無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鴻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銅鎖狀,寓意鎖住水源,鎖住財源,四水歸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有幅對聯“金石其心芝蘭其室,仁義為友道德為師”,意思是說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讓仁愛和正義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為準則成為自己的老師和做人的標準。
篁嶺村莊依山而建,可謂“地無三尺平”,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曬在自家屋頂木架上。祖輩起,他們就用竹篩匾晾曬農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收獲季節,房前屋后成了曬簟的世界。長長木竿托起圓圓的竹簟,竹簟里曬滿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稻谷,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嶺“曬秋”農俗特色景觀,篁嶺因“曬秋”而聞名遐邇,并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樂園。有關篁嶺“曬秋”的攝影作品,曾在全國獲得十多次大獎,還榮獲了“最美中國符號”。
如今,“篁嶺曬秋”已成為固定民俗展示,春曬茶葉蕨菜,夏曬茄子豆角,秋曬辣椒黃菊。時令變化,竹曬匾里所曬之物也在不斷換新,你在不同季節,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滿意的曬秋作品。這里也是曬秋觀景臺,拍曬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縣來命名的3A級的旅游區。目前,婺源全縣共有景區景點20多個,其中國家5A級景區1個(江灣),國家4A級景區10個(臥龍谷、靈巖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鴛鴦湖、汪口,五龍源、源頭、篁嶺)。在整體上已經形成東西北三條旅游精品線路:東線“夢里老家古村游”,西線“山水奇觀生態游”,北線“古洞古建古風游”。
關于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4
各位領導,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篁嶺景區的三號觀景臺,
篁嶺是個典型的農業村落,除了少數士子習儒讀書之外,大多數村民都是終生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篁嶺幾乎沒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開辟出來的山田,從而形成了我們往對面所看見的規模較大的梯田。
公司把這些梯田流轉過來,打造農業觀光園,種植梯田花!,F在田里都種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畝梯田油菜花盛開,眼前將是一片燦爛的花海。
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題,公司結合旅游高峰周期輪換花卉種植主題,營造梯田花海景觀、大地藝術。油菜花謝后,公司將種植柳葉馬鞭草、孔雀草、一串經、醉蝶等各種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觀光園還種有紫薇、三角梅、櫻花、牡丹、玫瑰等各種主題花園,錯開花期,使游客每次造訪都有不同的景觀與感受,從而發展成為婺源四季旅游產品新亮點。
除了觀賞效益,篁嶺也在不斷提升梯田的經濟效益,在土地上,“篁嶺模式”采用公司+農戶形式,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資源,將農民土地進行流轉,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異瓜果園,與農戶共同開發觀光農業。同時通過訂單農業,形成經營產業鏈條,將農戶真正融入產業項目中,達到零距離就業,足不出村掙錢效果。
關于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5
現在,我們右手邊的這棟建筑,是篁嶺的一個餐廳“天街食府”,可同時容納500人用餐,F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區正在進行二期建設,建成之后,這里將開發成為美食一條街。將婺源的傳統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傳統飲食文化,另一方面豐富了篁嶺的特色旅游產品體系,加快了篁嶺從單一的觀光型向休閑度假,業態經營品質型的轉變。
除篁嶺景區外,近兩年,婺源縣還成功打造了五龍源漂流、源頭生態度假村、叢溪莊園、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游產品。婺源縣委縣政府緊隨江西打造旅游強省的目標,制定了“一個最美,兩個第一”的發展策略,也就是建設中國最美鄉村,打造中國旅游第一縣,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縣。
婺源自古就有書鄉,茶鄉的美譽。自宋到清,全縣中進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歷代的文人學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7位名人入選《辭!。篁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宰相。曹氏父子宰相,協助主持朝政75年,影響了清朝大半個歷史,成為中國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鏞,在嘉慶皇帝出巡期間,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民間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傳唱。前方的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便體現了皇帝對他們的寵愛有加。
【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相關文章:
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05-28
江西篁嶺景區導游詞14篇05-28
江西篁嶺導游詞02-22
婺源篁嶺導游詞01-19
婺源篁嶺導游詞2篇01-27
壇子嶺景區導游詞11-25
八達嶺景區導游詞06-23
洛陽木札嶺景區導游詞01-11
八達嶺景區導游詞6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