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吉林導游詞
吉林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3-08-15 18:15:51
  • 相關推薦
吉林導游詞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可能需要進行導游詞編寫工作,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如何把導游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吉林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吉林導游詞1

  吉林省簡稱“吉”,省名源于吉林市,省會長春市。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

  吉林著名旅游景點:長白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關東第一山;吉林霧凇;松花湖;吉林北山寺廟群;朱雀山;長春凈月潭;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偽滿皇宮博物院;吉林官馬溶洞。

  吉林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暫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漫長寒冷,是四季皆宜的旅游勝地,每年的12月開始到來年的'2月都可以有幸看到霧凇,最佳觀賞時間是12月底-2月初。

  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中部,處于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腹心地帶。北接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轄長春市1個副省級市、吉林市1個較大的市、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松原6個地級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電影文化旅游,吉林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長春電影制片廠和電影城是重要的旅游資源。汽車產業旅游,吉林是中國最早、最大的汽車生產、科研基地,在全國已有廣泛的影響。目前,由凈月潭旅游經濟開發區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合資將建成汽車博物館,并大力發展汽車展示、汽車科普、汽車娛樂等項目,建成多功能一體化的汽車文化公園。第一汽車集團已開放汽車生產線,它將成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

吉林導游詞2

  天池古稱溫涼泊、圖們泊、他們泊。為中朝兩國界湖,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光緒三十四年(1920年)至宣統三年(1920年)安圖縣知事劉建封對長白山天池有較詳細的調查。1958年國家于天文峰設天池氣象站,開始進行系統的觀測。

  天池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3.37公里,水面面積9.82㎞?,水邊周長13.1公里,最大水深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匯水面積21.4㎞?,蓄水量20.4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246.52毫克/升,水面海拔高程2189米。多年水溫為0.7~11℃,多年平均氣溫—7.3℃,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45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32.6毫米,歷年最大降水量1809.1毫米,歷年最小降水量881.8毫米,是遼東地區氣溫最低,并且水面蒸發量最小,降水量最大的地方之一。天池的年最低水位一般出現在4.5月份,5月以后天池的來水量大于下泄量,水位開始上升,到8.9月份出現年最高水位。9月下旬以后,主要靠前一段蓄積的水量出流,水位陸續下降,直到翌年5月又開始回升。水位變幅約在2米左右。天池的封凍日期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解凍日期在翌年6月中旬,有七八個月的封凍期。雪深0.86~1.04米,冰厚0.93~1.28米。

  長白山是松花、圖們、鴨綠三江的發源地。三江源頭發源于長白山天池周圍的有5條。在北坡是松花江南源二道松花江(下稱二道江)的二道白河,在西坡是松花江西源頭道松花江(下稱頭道江)的漫江和錦江;在東南坡是圖們江的正源紅丹水,在南坡是鴨綠江的.正源暖江。

  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圖們江的南源西頭水,鴨綠江的南源虛川江。發源于長白山天池周圍的河流還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頭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自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積在20㎞?以上的小河230余條,都流入三江。又自南、北兩個方向,計約180多條小河分別歸流于三江。三江源流區的總面積約計為3.07萬多平方千米,其中松花江源為1.85萬平方千米,占三江源的60.40%,鴨綠江源約計0.76萬平方千米,占24.5%,圖們江源約計0.46萬平方千米,占15.1%。天池周圍內五源的流域面積約計1.89萬平方千米,外三源的流域面積約計1.17萬平方千米。

吉林導游詞3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代表河北旅行社歡迎您的到來,能夠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與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榮幸,我姓楊,您叫我小楊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邊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康師傅。您別看他臉上長著青春痘,他可是有著十年駕齡的老司機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駕護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這次旅途中,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請一定要找我,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導游,希望我們能一起擁有一段美好的旅行,為大家留下一段珍貴的回憶。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松花湖風景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距市區17公里,距省會城市長春120公里。松花湖風景區總面積700平方公里,分為駱駝峰、北大門、五虎山、臥龍潭、石龍壁等10個景區。景色特點松花湖的形狀狹長,長達200多公里,最寬處約10公里,最深處約70多米,蓄水量約100億立方米。松花湖的湖身長,溝汊多,窄處兩岸青山對峙,婀娜多姿;寬處煙波浩渺,萬頃一碧;周圍層巒疊嶂,林林蔥蘢;整個湖區的.景色十分秀麗,因此成了我國東北地區的一處游覽勝地。松花湖越往上走,湖越窄,山越越,石越奇,林越密。下游多島嶼,其中是大的五虎島面積達五十公頃,由東西兩島組成,中有一橋相連。更使人驚嘆的是湖岸的陡峭巖壁和奇峰異石,雖然形態各異,卻有共同的風格和特點,都由一根根黑色的六萬石柱集合而成,如同無數根巨大的筷子捆扎在一起,垂直湖南腔北調而立,長短不一,排列有致。冬季的松花湖別具特色,尤其是冬季沿江十里長堤的冰雪樹掛景觀,為國內罕見。風俗習慣吉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蹺等形式,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吉林地區還有著名的“二人轉”(又稱作“唱蹦子”和“吉劇”)。風味特產白魚,鰲花魚,鳊花魚,人參,貂皮,鹿茸。交通概況松花湖離吉林市20公里,有班車從市區直達湖區。

  松花湖風景區的主體是水、林、山。

  百里湖區碧波蕩漾,白帆點點寬處煙波浩淼,萬頃一碧;窄處兩面巨石,倒影如黑。周圍山環水繞,因而多數時候湖面風平浪靜,山影渾沉,具有中國山水畫般恬靜的柔情。松花湖的美,美在山幽。湖區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千米以上的峰有幾十座;這里石壁挺拔、懸崖峻峭、千姿百態、形茂;群山抱綠水,碧波繞青山,深山幽谷,引人入勝;140種野生動物在這里棲息繁殖,為湖區增添了無限生機。

  湖區的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覆蓋率達70%以上,形成了特有的秀麗景色:初春,林木吐翠、萬物復蘇;盛夏,綠樹成蔭、鳥鳴幽谷;金秋,漫山紅葉、層林盡染;隆冬,玉樹瓊花,銀裝素裹。百里湖區,到處是松韻驚濤、歡歌鳥語,引人入勝。

  松花湖以其綺麗的自然山水風光吸引著都市里的人們。國內外的許多攝影家到了松花湖,無不為這里的水之靜、山之奇、林之秀、石之異而嘆為觀止。著名詩人賀敬之在游覽松花湖后,感慨地寫下了“水明三峽少,林秀西子無,此行傲范蠡,輸我松花湖”的詩句。1994年6月,來到這里,欣然題詞:“青山綠水松花湖”。松花湖風景名勝區

  松花湖風景區分十個相對獨立的景區。以豐滿大壩分為東西兩岸,建設了各種療養院,稱為療景區;從松花湖豐滿碼頭向湖區走,有駱駝峰、鳳舞池、五虎島、臥龍潭、石龍壁、摩天嶺、額赫島等旅游區。有的景區已經開發,有的正在開發,有的景區還保留著原始風貌。

  游松花湖最好是夏季,這時乘船上行,涼風習習,暑氣全消。越往前,周圍群山綠意越濃,環境更加寧靜,空氣更加新鮮,會使你感到特別舒暢。除了夏季以外,在其他季節游湖也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風光。在冬季,四周群山銀裝素裹,湖水結冰,面平如鏡,在這個時節,可以上山打獵或鑿水捕魚。春季,湖岸山崖,野花竟放,充滿生機。秋季,層林盡染,火紅的楓樹,桔紅的橡樹,金黃的落葉松,米黃的白樺樹,使你視線所及,處處彩色斑斕。在松花湖沿岸有森林面積在21萬公頃,其中有水曲柳、樺等天然林的紅松、白松等人工林。山林中盛產人參、五味子等藥材,還有山葡萄、榛子、蘑菇等特產。松花湖的魚產也很豐富,有白魚、鳊花、鯉子、白鰱等,其中白魚,魚體扁長,肉質鮮美,被譽為松花湖的無上佳品。鳊花肉味鮮美,做魚湯最好喝。游松花湖吃魚餐,喝魚湯,是一大享受。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我們本次的松花湖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楊導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感謝一路上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心中縱有萬般不舍,分別卻是必然的,但我相信這次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許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導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也請您千萬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個導游小楊,隨時等待著您的到來,最后預祝大家歸途愉快,一路平安!

吉林導游詞4

  游客朋友們,大家現在往任何方向看去,都會看到一片片五顏六色的云霧,從我們身邊開始,蔓延開去,一直繞上著長白山主峰,其實,那并不是云霧,那是長白山的鮮花開放了。幸運的朋友們,您已經來到了長白山最著名的高山大花園。

  長白山高山大花園里,鮮花之多,到底有多少?花海之大,到底有多大?實在是無法計算,那么,我們權且以萬畝稱之吧。因此,有時候我們也稱這里為萬畝高山大花園。

  在下一段行程中,左右環顧,上下了望,我們將看到很多這樣的花之海,花之湖,花之潮,花之云;在林間,在草原,在山脊,在山坡,在山谷,恣意鋪排,繁茂生長,競相開放。

  更奇妙的是,很多地方,樹木不知尊了哪方神圣的旨意,給花卉讓出地盤,退得遠遠的,圍成一片片開闊的,只生花草的草原。

  我前邊說講過,每年6月花開的季節,漫山遍野,各種鮮花迎風怒放,翩翩起舞。最具典型的是成片的金蓮花、鳶尾科的溪蓀花和杜鵑花,在藍天白云和綠樹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艷麗和嬌貴。

  這萬畝高山大花園,不僅自然天工,不僅恢弘博大,讓觀者目不暇接,還更有奇特之處,那就是它的開花順序:它不是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開放,而是從山頂向下依次開花。越是寒冷的地方,越是先開花。先是苔原帶和岳樺林帶的高山杜鵑頂破積雪,綻放出碩大的黃、白花朵,接下來才是廣袤的熔巖臺地上200多種鮮花競相開放。

  由上住下漸次開放的鮮花,爭芳壯斗艷,一直開到大雪封山;處處開放的鮮花,形成了十多個浩大的園區。我們根據花卉品種、所處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將這萬畝高山大花園的13個園區起了名字,以便分區介紹。

  下面,我就一個園區一個園區地給大家介紹。

  一 藍花園區

  在梯子河流經的地方,和這個高度的大片地方,六、七月分大片大片地盛開著一種藍色的花,這種花一開,就如藍色的雪一樣,蓋滿山坡,鋪滿山谷,灑滿林間,純純的一個色,就是藍,一藍到底。

  側面遠看,就是一片一片藍色的湖,數片相連,形成藍色的海洋;

  登山俯瞰,就是一塊一塊的藍寶石,數塊相間,形成藍色寶石群。

  這藍海洋,這寶石群,借助長白山熔巖臺地的高高隆起,向藍天炫耀,與藍天媲美,也向我們游人招手。

  這是什么花,能把大地山川染成藍色呢?

  走近了看,原來這一朵朵小花,像一只只碧藍透明的蝴蝶,一只挨著一只,一只追著一只,正在風中起舞。這小花,就是鳶尾科的溪蓀花。

  二 鴛鴦園區

  在長白山西坡,過去有“七峰十六景”一說,說的是在西坡山腳下能見到長白山的七座奇峰和十六個奇異的景觀,現在經發現,早已不止這些了。十六景中,諸如老虎背、喘氣坡、梯子河等,還有一處名勝,叫鴛鴦地。一聽這名字,您就知道了,這塊地上一定是鮮花競開,百鳥競鳴了。

  正是這樣,在位于維東邊防哨所北2公里的.喘氣坡下,有一大片平整如毯的大草坪,生長著許多植株低矮的高山花卉。

  從春到夏,藍藍的棘豆和佛手,藍中帶紅的越桔,藍里透紅的夏草,通紅通紅的盤龍花,等等等等,如調色板一樣,在這里互相交織著爭相開放,色彩斑斕,溢彩流香,引來百鳥,加之附近多有潺潺的流水,更讓成雙成對的鴛鴦在這里留連忘返。

  在這高寒地帶,竟有這般去處,神人都為之動容,早有古人寫詩贊美道:茫茫林海藏綠洲,萋萋芳草戲鴛鴦。

  ·長白山導游詞 ·松花湖導游詞

  ·仙景臺導游詞 ·松花江導游詞

  三 松樺園區

  在長白山西坡海拔2000米廣闊的地帶,有一片片這樣的區域,那里或坡或谷,或是一馬平川,總有一對一雙的松樹和樺樹依偎著,相擁著,立在開闊平緩的臺地上,立在地毯一樣的草地上,俯瞰著腳下和周圍的遍地鮮花。鮮花也如百鳥朝鳳一般,簇擁著那一對對情侶般的神奇之樹。

  這就是長白山西坡最著名的景觀——“松樺戀”。

  松樺之戀,有一段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我們將在“松樺戀王”景點向各位介紹。大概正是因為有了這動人的傳說,這里的百花才倍受感動,每到夏季,紛紛開放,引來善舞的彩蝶和善唱的小鳥,用最絢麗的色彩,用最優美的舞姿,用最動聽的鳴囀,來贊揚那流芳百世的松樺之戀。

  在這里,開闊的視野,奇特的風光,美麗的傳說,動人的故事,最適人們徜徉期間,不僅賞心悅目,更會讓您的心靈在這里受到大自然的洗滌。

  四 王池園區

  王池是長白山“七十二龍潭”之一,在冠冕峰南5公里處,傳說罕王在此得救而得名。這個動人的故事,我們將在王池景點向各位介紹。

  王池是一個橢圓形的火山口湖,一面是岳樺林,一面是草地。志書上說它:池不大而秀雅,水不深而清澈,遠望如一輪皎月,鑲嵌在林海之中,素有“王池笑月”之稱。

  在王池東南側的大草原上,是一條又寬又長的鮮花帶。這里的野生花卉生得又高又密,有“人在花中行,相互不見面”一說。

  紛紅的掃帚玫,桃紅的柳蘭,金黃的還魂草,大紅色的榆花,純白色的山梅花,這些絢麗多姿的鮮花,把這個有著傳奇故事,有著王者風范,美得像月亮般的王池,裝點得像貴夫人般的漂亮。

  五 黎蘆園區

  在梯子河以上大片的草甸地區,生長著一種高山寬葉植物,翠綠的大葉子,仿如萬年青,逐節拔高,開出一串串白色花朵。

  花開旺季,黎蘆園區里,黎蘆之花技壓群芳,綠瑩瑩的大地之上,好象漂浮著一片片潔白的云朵。

  待后來的高山唐松和蚊子草也開放出棉絮狀的大白花,來與之媲美的時候,這里的景象就更為壯觀了。您看吧,那花的海潮里,看不到別的顏色了,茫茫的雪海,鋪滿了山谷,又像有狂風卷起飛雪,向山坡飛揚過去。

  再后來,開著各種顏色的花卉紛紛張開自己的笑臉參加這宏大的隊伍里來,情況就更奇妙了,那是五彩的云團,由長白山主峰腳下生成,慢慢移動,向著主峰飄然而上。真是云蒸霞蔚,蔚成大觀。

  六 臥虎峰園區、七冠冕峰園區、八 北錦江園區、九 南錦江園區、十 錦江瀑布園區

  這五處園區,依所處位置的著名景觀而命名。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規模宏大,變化萬千。起伏的草原和高大的森林相互交錯,草原上有挺拔的冷杉和倔強的岳樺,森林里是盛開鮮花的和生生不息的茂草,形成特別別致的景觀。

  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山勢的變化不同,坡谷的走向不同,這就形成了雖然是一樣的樹,一樣的草,一樣的花,卻是不一樣的景觀。

  這里大多生長著開著白花的塘松,開著黃花的百合,開著紅花的石竹,開著藍花的烏草,等等等等。真可謂百花齊放,爭奇斗妍,都在為裝點這美麗神奇的江山,爭先恐后競放出自己的光華。

  十一 老虎背園區

  我們現在站在長白山主峰的西南坡,向東北仰望,從巨大的火山錐體中部向臥虎峰隆起一條突兀而立的大嶺。這大嶺巍巍昂起,彎彎而似虎背之形;又因秋霜過后,遍嶺金黃,呈一條條,一道道的形狀,由下而上直至峰下,燦燦而似虎背之色,故稱老虎背。

  老虎背處在高山岳樺分布地帶,長年氣溫低,風力大,多生長著耐寒抗風的植株低矮的花卉。六月開花的時候,牛皮杜鵑、越桔和高山葡萄等頂雪開放。那遍地鮮花上下鋪滿山脊的氣勢,一如花的海潮,一浪高過一浪,一起涌上山峰,蔚為壯觀。

  十二 杜鵑園區

  在長白山西坡主峰下面山坡上,生長著一望無際的高山苔原植物,這些耐高寒抗風雪的低矮植物中,以高山杜鵑最為繁盛,像地衣一樣,從岳樺林帶開始,向上蔓延,一直逼近山巔。

  6月初,天池還冰封之中,山坡還是白雪皚皚,高山杜鵑就迎風破雪開放了。

  這種在風雪中橫臥著虬盤扭曲的莖,匍匐著鋼針一樣的枝,張開鐵皮一樣的葉片,開著乳白、淡黃和淡粉色的碩大花朵的高山杜鵑,一旦開花,便把整個大地覆蓋了!

  您看吧,這種生在海拔最高處,卻開花最早的高山杜鵑,從下往上,把山腰染出了一番別樣景象。下面是淡粉,中間是淡黃,上面是乳白,與雪峰融為一體。

  您再看,在岳樺林里,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說起來也許太悲壯了:

  一陣大霧剛剛散去,只見濕淋淋的岳樺枝干像鐵一樣地黑,像鋼一樣地硬。他們有的東倒西歪,有的枝折干斷,有的傲然挺立,有的匍匐于地上卻倔強地昂著頭。那不是剛剛進行完一場博擊的戰士們的形象嗎?

  是啊,一點兒不假,就是戰士!不然,不會在他們腳下平緩的大地上,有成片的拳頭大的素白的高山杜鵑花為他們高唱著挽歌;不然,不會有淡紛色的大片高山杜鵑花為他們唱著贊歌!

  十三 金蓮園區

  長白山融雪的六月底,還在高山杜鵑曾經開放的地方,杜鵑花謝落之后,緊接著,高山杜鵑身旁的金蓮花便綻開了金燦燦的花朵。

  杜鵑黑綠色鐵甲般的葉片,作為底色,作為金蓮花厚重的依托,烘托著,推舉著金色的花朵,把原來白色的山川,又染成了金色。

  此時的這片岳樺林和高山苔原帶,如披上了金碧輝煌的大地毯,無論你是藍天白云,還是鳥云密布,還是狂風暴雨,只要有一線光亮,我們就會看見,長白山西坡七座高峰的下面,總是金黃一片。

  這金黃色的花海,堂皇如儀,烘托著白玉般的長白山主峰,使她更加透出王氣,透出襟三江領三崗,母儀東北亞一方天下慈祥之氣。

吉林導游詞5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南湖導游。

  現在大家來到了南湖公園。南湖花草茂盛,四季如春。

  南湖是生產南湖菱地方,這兒有大的菱,小的菱,老的菱等,像在開全家會一樣。

  南湖還是人們釣魚的`天堂,尤其是老人。一釣,就釣到了許多魚,每一條都活靈活現。因而這里有許多人買魚,各個自賣自夸。老人有的把魚放了,有的帶回家。因為這些年輕人和老人,這兒非常熱鬧。

  公園現轄有愛尚莊園、小南湖公園、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地震遺址公園、南湖運動綠地、國家體育休閑基地、南湖紫天鵝莊、鳳凰臺公園、植物園等大小公園。好玩南湖、生態南湖、神奇南湖、文化南湖準確概括了南湖的特色。湖水、綠地、城市森林、花草組合成了天然的生態景觀,置身優美的意境中,如江南水鄉,煙波如幻,任人遐想。

吉林導游詞6

  朱雀山距離松花湖僅2公里,海拔817米,山腳斷壁上有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阿什哈達明代摩崖石刻。

  請乾隆東巡吉林時作的《磽跗吉林將軍署復得詩三首》中有兩句贊美吉林風景的詩惟妙惟肖:“城臨鏡水滄煙火,地接屏山綠樹頭”。其中“鏡水”即指松花江,“屏山”則指“左青龍(龍潭山),右白虎(小白山),前朱雀(朱雀山),后玄武(玄天嶺)。朱雀山山勢陡峭,怪石嶙峋,樹木蔥蘢,風貌古樸。東峰上有塊10多米長的豬形巨石,名為“魔豬石”,有5頭小石豬尾隨其后。石豬頭向山頂,尾巴向下,好象在行走,因此朱雀山又名“老母豬砬子”。

  今天我們在朱雀山看到的18處景觀:魔豬癡想、石龜探海、玉兔奔月、雄師吼天......均來自于一個民間神話,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八仙云游到這里,被這里的風光所迷醉,他們將從天宮帶來的美酒倒在尋夢峰上的“仙釀池”中開懷暢飲,酒香招徠了山下眾多生靈,也想嘗嘗這美酒,八仙大怒,用法術定住了眾生靈,于是有了著18景觀。

  天女浴躬池位于天文峰東30.4公里的西北側有一個“池渾而圓”,形如荷蓋的“圓池”。相傳這里是三仙女降浴的地方,三仙女中的三妹佛庫侖浴后吞果受孕,生一男孩,相貌異常,生而能言,名叫布庫里雍順,大清皇帝就是雍順的后代。清光緒三十四年,奉天候補知縣劉建封曾尋覽至此,為使人人得瞻,在池邊立“天女浴躬處”石碑一座,故得名“天女浴躬池”。

  天女浴躬池是一個小火山湖。水清淺,多水草,中央冬無冰,夏無萍,無水流注入,也無溢口,池中泉涌如柱。池四周多松,參天蔽日,池畔芳草萋萋,更有雨燕穿天,魚翔游覽拉法山時,聽到一位老先生說,吉林市朱雀山要比拉法山好,于是,在兒子國慶節串休時,全家人一起去那里玩了一天。

  朱雀山,是吉林市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市區東南方,離城里有18公里。我們一駛入吉林市就被眼前的風光吸引了,這是一座四周有山,城里有水,自然和現代化有機結合,相互融洽,和諧優美的城市。特別是松花江穿城而過,沿江建了許多公園和休閑地,不僅給整個城市帶來旖旎景色,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品味,讓人好不羨慕住在這座花園般地城市里的人。

  我感覺朱雀山并不是很高,也沒有什么險峻的山峰,我和太太及兒子登上這座山,只用了一個多小時,而且,很輕松。朱雀山有兩大看點:一是魔豬石,是由一塊十多米長的巨石形成,酷似一頭豬,豬臉慈祥,豬眼溫存,象一位可愛的豬母親,大豬下邊還有五只小豬崽,圍繞著媽媽愉快地奔跑。提起魔豬石來歷,還有一段傳說,不知是哪年哪月,八仙云游到這里,被眼前的風光所陶醉,他們駐足于此,拿出從天上帶來的瓊漿玉液,開懷暢飲起來,不想酒香引來無數生靈,它們也想與八仙分享美味佳肴,八仙大怒,用法術定住那些生靈,把它們變化成石頭,因此,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石豬、石龜、石兔子、石獅子等奇觀。

  朱雀山雖比不上名山大川,但也有陡峭的石巖,嶙峋的怪石,蔥蘢的樹木,飄香的山花。站在山頂,極目遠眺,豐滿大壩依稀可見,山相擁,水相親,讓人陶醉于自然之中。清乾隆東巡吉林時曾作詩贊美道:“城臨鏡水滄煙火,地接屏山綠樹頭。”這里的鏡水,指的是松花江;這里的屏山,則是龍潭山,方位屬于前青龍,而朱雀山,方位屬于左朱雀,還有方位屬于后白虎的小白山,右玄武的`玄天嶺,他們構成了吉林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

  另一個是摩崖石刻,共有兩處,位于朱雀山腳下的阿什村。摩崖石刻是珍貴的文物,記載了明代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三次率千余官兵、能工巧匠來吉林造船的大事。石刻現在已經被保護起來,人們只能遠遠觀賞。石刻旁邊還有一處造船廠遺址,大門西側雜草叢生,建筑材料堆放得到處都是,看來這里還在修復中。通過兩處遺址,可見當時的吉林市造船業是多么的發達,今天吉林市仍然保留船營區,這個名字和造船不無關系吧!

  結束朱雀山一游,才一點多鐘,返程時間還早,于是,順便又去了趟北山公園。我第一次去北山公園時,才19歲。那年高中剛剛畢業,因近視眼而沒有走上山下鄉道路,在城里待業。朋友幫助我找了個押運牲畜的活干,那次押運活豬到吉林北山肉聯廠,這樣才有機會登上北山。記憶中的北山有攬月亭,還有皇帝書寫的“天下第一江山”牌匾,其它印象已經沒有了。此次故地重游,感慨萬端,當年自己還是個小伙子,而今陪我上山的兒子,已經年近而立,真是:當年青澀已不在,北山風景卻依然。

吉林導游詞7

  從宜陽老城西行三十公里,到張午鄉程屋村西,再向南,沿著一條水泥路走大約兩華里就到了龍潭寺。

  龍潭寺背依青山,面對洛水,坐落于一條峽谷的東坡之上,掩映于山色樹影之中。谷中溪水潺潺,從寺西流過,向北注入洛水。真是一個參禪靜修之地。

  不知道是什么緣故,寺廟之外又建了一道紅磚圍墻,把整個龍潭寺圈了進去,以至于我們不能夠從真正的山門進入寺中,只能從東邊一個側門進入,通過一個凌亂的院落,來到寺中。和許多寺院格局一樣,自北向南依次是山門、大雄寶殿、寢殿。東邊一個跨院,是僧人起居的地方。寺中除房屋建筑是古跡外,雕塑、碑刻等大都是現代人的手筆。寺內冷冷清清,我們只見到兩個香客和一位居士,接待我們的是那位居士,他是洛陽人,退休后和老伴兒經常住在寺里,照顧已經九十多歲的老主持。我們幾個不禁感慨,像老人這樣真正不圖都市繁華并且一心向善的人真是太少了!

  我們幾個,既不是香客,也不是研究佛教的學者,更不是想來佛門靜修,只不過是閑來無賴,偶一散心而已,這樣的地方也覺得無趣。香客告訴我們,后山有些景致不錯,于是我們就沿著溪流進山了。

  我們從寺西山腰間的小路進山,山路崎嶇。眼望谷底,深約十數丈,亂石、清流、飛瀑、深潭相間。寺后二三百米處有一深潭,方圓不過數丈。遠遠看去,其水濃綠,平靜幽深。當地人說這就是黑龍潭,不知道有多深,天旱時來這兒祈雨,非常靈驗。我想龍潭寺之名大概緣于此潭吧。

  再往前走,谷底抬高,溪流就在腳下了。溪水平靜清澈,水底碎石歷歷可見。順著溪流望去,正前方是一處絕壁,上有危巖突兀,怪柏倒掛。難道溪水大概是從崖下涌出來的嗎?

  “快來看!前面有道瀑布!”走在前面已到崖下的西甫和國文大叫起來。轉過一個小山包,往右,果然有一道瀑布,猶如一條白練從數丈高的'山崖上倒掛下來。疾馳而下的溪水嘩嘩作響,水沫飛濺,在下面堅硬的巖石上生生砸出一個水潭來!站在瀑布前面,抬頭仰望,著飛奔的溪水似乎是從天空傾瀉下來,此時才真正體會到“疑似銀河落九天”之妙!身臨如此佳境,著實讓我們幾個驚喜不已,我們禁不住又想一探溪水的源頭了。

  從瀑布下攀巖而上,太困難了,我們只好爬上瀑布右側的小山包,然后再往下走來到瀑布的上面。原來上面還有兩道瀑布,只不過不像第一道那樣陡峭、那樣高。每一道瀑布下都有一個深潭,水從潭中溢出,成為下一個瀑布的源頭。

  我們依舊逆水而上,溪水在山谷間蜿蜒蛇行,水底時不時有河蟹悠然游走,有的甚至爬到水邊,我們伸就可以抓到。隔一段就有一個小瀑布,下面一個水潭。瀑布姿態各異,有的水流石上,宛如石上曬紗;有的兩邊巨石如門,就像開門泄水;有的巖石突出,猶如龍口噴水。水潭呢,有的小如浴盆,有的整個占據谷底,當住我們前行的路,有時我們不得不從長滿荊棘的山坡上繞道前行。潭中水無論多深都清澈見底,有的潭中居然還有小魚怡然游動,讓我們不由懷疑起“水至清無魚”的古訓來。谷底石頭是最多的,有大如牛的,也有小如斗的,溪水就在石縫間穿梭前行。這兒的石頭也是最有特色的,它不是廋漏鄒透那樣的奇石,而是每一塊石上都有圖案,青色底上白色花紋格外醒目,有的像流云,有的像飛瀑,有的如游龍,有的似飛鳥、人物。毫不夸張,這里的任意一塊石頭放在公園里,就是一塊上好的園林石!

  山谷之中除了我們再無他人,是那樣空曠寂寥,也不見鳥雀的蹤影。兩邊山坡上滿是荊棘,少有大樹,偶爾也有一片掛滿果實的野棗林。

  看看表,進山已經有一個半鐘頭,我們早已精疲力盡了。路越來越難走,抬頭看看前面,山重水復,不知何處是盡頭,于是我們不再前行,稍事休息,按來路返回。盡管我們沒有找到溪水源頭,但我們都覺得盡興。盡興而歸當然不虛此行。

  我們本來是慕龍潭寺之名而來,在寺內倒沒有多少收獲,無意在這山水間收獲了許多歡樂。觀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天下山水應該大多如此吧?如我們這樣困守一隅無力遠行的窮人,得此佳境,也足慰此生了。

  返回至谷口,遇許多當地的孩子們,他們不懼秋水之寒,在水中奔跑嬉戲,是那樣開心。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們幾個自然不敢以仁者智者自詡,不過這些徜徉于山水之間的孩子們成為大仁大智者,應該大有可能吧。

吉林導游詞8

  清朝中期前的吉林管轄占外東北大部分的黑龍江中下游和烏蘇里江流域、庫頁島。現在的吉林不是原來的吉林。當時的吉林還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線,有當時中國最大的島嶼庫頁島和現在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的海洋資源和出海口。清初,自1676年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為吉林省設制之始。其所轄范圍包括現今省境中東部、黑龍江省東南部,及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廣大地域。光緒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會設在吉林,轄區跨今吉、黑兩省大部分地區,清政府設立吉林將軍轄區管理外東北大部分。俄國沙皇強迫中國清政府分別于1858年簽訂了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強占了中國外東北—黑龍江北、烏蘇里江東、庫頁島等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國還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資源和出海口。1954年區域調整后的吉林省位于松遼平原中部,北連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東南有圖們江、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半島相隔。

  松花江是東北的主要大河,發源于長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內最大的河流。其流域為東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資源豐富,可供發電;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農業區。松花江帶來的沖積土形成松遼平原,自該省中部延伸向西部,與黑龍江的'松嫩平原和遼寧的遼河平原相接。

  長白山脈在省境東南部連綿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鮮半島北部。主峰白頭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國東北部最高山峰。白頭山四周有眾多火山遺址,長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遺址之一。長白山脈的熔巖高原為茂林覆蓋,植被范圍從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國植被較好的林區之一。長白山氣候濕潤,全年降雨量達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較多,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則比山下遲兩個月。山區的冬季長達七個月。吉林省因位于北緯四十一度以北,嚴冬來得早。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長達七個月。在吉林出現的樹掛(即霧凇),也始于十月至翌年三月,不過樹掛以“數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時最壯觀。省會長春為全省的交通樞紐,以鐵路干線為主,貫通全省各地。

  京哈線(北京至哈爾濱,途經長春)縱貫南北;長白線(長春至白城,遠至內蒙古阿爾山)和長圖線(長春至圖們市,銜接牡圖線至牡丹江)橫貫東西;此外,尚有沈吉線(沈陽至吉林)、吉舒和拉濱線(吉林至哈爾濱)、平齊線(四平至齊齊哈爾)、四梅線(四平到梅河口)、梅集線(梅河口至集安)、渾灣線(通化至白河)等。航空線由長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國各大城市。省內的公路網也非常完善。內河航運遇以松花江為主要航道。

吉林導游詞9

  現在已經到了靖宇陵園了,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入園內。

  這個陵園動工于1954年,歷時3年,1957年竣工,1958年從哈爾濱把靖宇將軍的遺骨改葬于此。陵園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占地約20000平方米,由靈堂、靈墓和陳列室等部分組成,一會大家將會一一參觀。

  楊靖宇將軍,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確山縣,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和劉店秋收起義,曾任確山農民革命軍總指揮、中共豫南特委書記、旅順特別支部書記。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為了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楊靖宇同志被黨組織派往東北,先后任東北抗日總會會長、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書記、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軍長兼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從1931年起經過兩年的籌備,1933年在磐石縣正式宣布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軍民一致推舉楊靖宇為司令兼政治委員。人民革命軍成立后,采用避實擊虛的游擊戰術,活動在磐石、樺甸、伊通縣一帶,打得日本鬼了暈頭轉向、焦頭爛額、聞風喪膽。日本軍部曾懸賞5萬大洋購買將軍的頭。

  1935年,日本糾集了當地的偽軍及部分日本憲兵,組成了“討伐軍”,對第一軍進行瘋狂的圍剿。第一軍在楊靖宇將軍的率領下,在糧食不夠吃、棉衣不夠穿、不夠用等惡劣的條件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采用迂回的.戰術,各個擊破,最后大獲全勝,繳獲了大批輕重武器,隊伍擴大了一倍,在裝備上徹底實現了從普通步槍向日本三八大蓋槍的轉換,正如當地游擊隊員唱的那樣:“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1940年2月,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日益狂妄,對中國的侵略更加囂張,手段也更加殘忍,采用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使游擊隊員的條件更加艱苦。時值嚴冬,糧食不夠吃,就吃樹皮、干草,棉被不夠蓋就幾個戰士合蓋一個,但由于叛徒的告密,使楊靖宇的司令部被日軍發現,將軍及其部下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被日軍包圍,在突圍中,15個戰士全部犧牲,楊靖宇將軍手持雙槍,左右開弓,百發百中,先后打死幾十個日本鬼子,最后子彈打光了,被鬼子的子彈擊中胸部,臨犧牲前靠在大樹上,立而不倒,怒目而視,壯烈犧牲,使鬼子們久久不敢靠前。當鬼子確信他己經犧牲后,紛紛圍攏過來,向將軍鞠躬致敬。

  日本軍方出于好奇,把將軍的尸體運至沈陽進行解剖,結果令他們倒吸了一口涼氣,將軍的胃里沒有一粒糧食,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將軍都是用棉花、草根來充饑的。這使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主義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堅強的民族意志和昂揚的反抗斗志,勝利最終是屬于中國的,邪惡也是永遠戰勝不了正義的。

  建國后,中央領導對楊靖宇將軍的英雄事跡高度重視,不僅在靖宇縣南部5公里的靖宇殉國處為將軍立碑留念,還在通化市修建了靖宇陵園,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寄送了花圈,金日成主席也曾送過花圈,朱德總司令還親筆題下了“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碑文,后人來此無不駐足瞻仰。眼前的這塊碑就是由朱德同志題寫碑文的石碑。我們身后就是陳列館,以上的有關資料大家在陳列館里大家都能看到。

  楊靖宇將軍并沒有走,他的英雄事跡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保家衛國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堅強斗志。

吉林導游詞10

  皆さん、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昨夜は休んでいましたが、大丈夫ですか?今日は私達みんな自分の幸せを頼りに運をもたらしてくれました。何日ぶりかの樹氷が今朝も枝いっぱいになりました。耳で聞くのは虛で、目で見るのは事実です。今は十里の川の堤防に行って中國四大自然の奇跡の一つである吉林樹氷を観賞しましょう。私たちが泊まっているホテルから十里江堤までは十分ぐらいの道のりがあります。まず樹氷の形成を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吉林樹氷はその「冬の春」のような詩情畫意の美しさで、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とともに中國四大自然奇観と呼ばれ、また黃山雲海、泰山の日の出、銭塘の潮と並んで中國四大気象奇観となっています。吉林では、私達は樹氷を「樹掛」と呼びます。霧と水蒸気が凍って結ばれた一種の気象景観で、粒狀、結晶狀の2種類があります。吉林樹氷は結晶類に屬しています。水蒸気、気溫-25℃以下、三級風以上の天気でないと形成できません。形成の條件が厳しいからこそ、中國の四大自然の奇跡の一つに數えられます。ここのある団友が聞きたいのですが、なぜ吉林市でこんなに大規模で素晴らしい樹氷奇観が形成されたのですか?これは私達吉林市に東北三省の唯一の冬に凍らない川――松花江があるからです。

  えっと、その団友が聞きました。「ハルピンから來たばかりです。なぜ松花江は氷結しているのですか?」これは吉林市から松花江に沿って15キロをさかのぼると、有名な豊満水力発電所です。冬になると、大きな水力発電ユニットを通じて、水溫が上がって暖かくなり、4度ぐらいに保たれています。鏡ですが、湖の下の川は巨大な熱を持っています。市內を流れて何十キロも凍らないです。大量の水蒸気はこの不凍の川面から蒸発して、冷気に遭って、めったに見られない奇跡的な冬の濃い霧を形成して、水気は霧の息を借りて飄々と撒き散らして、適時の自然條件の下で江両岸の蒼松、垂柳の上で凝結して、世界的に有名な樹氷の奇観を形成しました。

  注意深い団友が発見しました。今日は道の両側の木と昨日の木が違っています。昨日は黒い木の皮を露出していましたが、今日はもう白い木になりました。そうです。これは樹立です。ただ市內の霧が少ないので、木には薄い層だけがかかっています。ある団體の友達はすでにいらいらしていますか?すぐに川に行きたいです。朝のある団友たちはなぜ夜が明けたばかりなのかと聞きました。これは美しい樹氷が毎日出現するのではなく、観賞も三つの段階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

  「夜見霧」は樹氷形成の前夜に江上の霧を見たものです。夜10時過ぎ、川の面から続いて霧が立ち始めました。ますます激しくなり、ますます濃くなりました。あの大団の白霧は川の上からもくもくと立ち上り、川の両岸に漂流しています。ある霧は延々と続く細かい砂のように、古い木に絡みついています。ある樹氷は白い雲のように空に浮かんで動かないでいます。もっと多い霧は綿の団のように、高くて高い綿の山を登り続けています。この時の松江中路は深い霧の中に包まれています。高いビルが霧の中に見えたり隠れたりして、照明もばらばらになり、まるで九天の上の空の中に身を置いているようです。冬の霧が江城に立ちこめているのも、北國の奇観である。

  「朝は木を見る」というのは、早起きして木を見ることです。大きな霧が絶えず木に付著して、一晩の間に、目の前の木々は一面の銀色の樹海になります。ケケの柳は玉の枝のようにぶら下がっています。群集の松の針は銀の菊のように満開になります。樹氷は民間で「夢送」という美名があります。人々はまだ眠っているという意味で、空一面の真っ白な梨の花を屆けてきました。唐の詩人岑參が言ったように、「一夜にして春風が吹いてきて、千樹萬樹の梨の花が咲く。」

  早起きすると、今日の天気はとても晴れていて、空気もとてもきれいだと感じられます。これはたぶん霧の中の水の流れが空気の浄化に役立っていますので、朝早くに皆さんに綺麗な木の掛け軸を見に來てもらいました。ついでにこの新鮮な空気を吸ってもいいです。

  多くの國內外の観光客が木の掛け軸を見て、その美しさを賛嘆しました。1990年1月9日、當時の江沢民主席が吉林市を視察に來た時、吉林樹氷を観賞した後、「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実相伴うところがない」と稱賛しました。

  樹氷は美しいですが、數時間しか維持できません。「晝下がりに花を見に行く」というのは、樹氷が落ちた時の様子です。普通は午前10時ごろから、木の切り株が一枚ずつ落ちてきて、続いて木が連なって落下します。そよ風が吹いて落ちる銀の切れが空中で飛び始める時に、明るい麗しい日光は上まで照らして、空の背景はとりわけ青いです。この時松江の道を歩いて、日光の下で、青空の白い雪は翻って撒き散らして、人々は木に任せて片片ずつ頭の上で下ろして、雪のカーテンを通して松花江の奔流を眺めて練習のようです、建てた高層ビル、流動のカラーカーとアパレルの鮮やかな遊覧客はとりわけ清新な精神に見えて、冬の中に見たの分明は1枚のナシの花のちらつく春の絵です。

  はい、こんなに多く話しました。私達も樹氷を観賞する一番いいところの松江中路に著きます。帽子と手袋を持って、私と一緒にこの美しい樹氷の景観に近づいてください。皆さんはあなた達のカメラを持ち上げて、この樹氷の美しい景色を撮影して、あなた達の記憶の中に殘して、樹氷の奇観が吉林のだけではないため、同時に中國に屬して、世界のに屬します。

吉林導游詞11

  高句麗文物古跡旅游景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是奴隸制國家高句麗王朝的遺跡。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

  集安市高句麗文物古跡旅游景區在集安市文物局管理下,始建于1983年,下設集安市博物館、好太王碑(含太王陵)、將軍墳、禹山貴族墓地、丸都山城五個景區,景區總面積857679平方米。2004年7月1日,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一號陪冢。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巖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國內城與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環抱的通溝平原上,現存近7000座高句麗時代墓葬--洞溝古墓群,堪稱東北亞地區古墓群之冠。它不僅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高句麗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寶庫。

  景區特色

  國內城是為數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墻的平原城都城址,丸都山城的布局完美地實現了自然風貌與人類創造的渾然一體。透過國內城與丸都山城,可以見證高句麗創造的輝煌文明。

  市內交通

  通化客運老站有多次班車開往集安,票價20元,幾乎隔1-2小時就有一趟車,車程2小時;還可以乘火車去集安,通化到集安間每天有一班火車,早上7點多從通化出發,將近12點到集安;下午3點左右從集安開出,到通化大概六、七點。

吉林導游詞12

  丹吉林沙漠被譽為地球上最奇特的地貌之一,1996年德國探險旅行家鮑曼出版《巴丹吉林沙漠》一書轟動歐洲。1998年在美國召開的國際探險旅游博覽會上,中國推出唯一的探險項目為巴丹吉林沙漠旅游線路。我國是沙漠較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的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13%。丹巴吉林沙漠為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總面積4.9萬平方公里。

  巴丹吉林沙漠雖然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有大小144個內陸小湖泊鑲嵌在沙漠中。金字塔般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與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相比,盡管撒哈拉的面積遠大于巴丹吉林沙漠,但撒哈拉是一望無際的平坦沙地,巴丹吉林則到處是高達200米至500米的沙山,所以儲沙量遠遠多于撒哈拉,它是中國沙塵暴之源。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個沙漠內部,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丹巴吉林一詞來源的沙漠中一個居民點的名稱。

  丹巴吉林沙漠的沙丘一般表層是很薄的不足20厘米厚的干沙,下面是濕沙,所以很多植物能夠生長在幾百米高的.沙丘山腰或沙頂上,說明生長有植物部分的沙漠中有水源。

  丹巴吉林沙漠西部邊緣。近年來沙漠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日均擴大0.5平方公里,并以平均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騰格里沙漠靠攏,目前面積已經超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登上中國沙漠亞軍的寶座。

吉林導游詞13

  龍潭山公園是中國著名城市森林公園,位于吉林城東北,松花江江岸,始建于1951年,圓山上有古池”龍潭”而得名,主要景點有,修筑于1500年前,尚存的高句麗、古城遺址、龍潭、旱粟等。龍潭山山勢雄偉,呈臥龍形西東走向,西邊峰巒陡崤,蒼山翠綠,拔地而起,東路綿延逶迤,掩映于群山之中,龍潭植被很好,草木繁茂,有近百種,120株喬、灌木生長,其中百年以上的草木就有130余株。春天蒼松翠柏,楊綠吐綠,綠蔭迎地;夏季萬木蔥蘢,花草滿地,秋季輕風送爽山分五色,各有姿色,冬來白雪茫茫玉樹瓊水,松柏長青。

  一年四季景色變幻不同,吸引人們的注意。龍潭山中的龍潭,又名水牢,在龍潭山高麗城西北角處,是與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貯水池,傳說有條孽龍被鎮在潭中,故有其名,潭水主要由雨水或積雪流聚而成,因潭下有泉眼,池水才永不干涸,潭四壁以花崗石壁砌,錢方形,每當皓月當空,寒潭碧澄,夜月當空,倒映潭心,素有”龍潭印月”之美名。

  龍潭山有一處放建于公元4—5世紀的軍事城堡,為高句麗古城,雄踞懸崖壁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為古代一處重要的軍事城堡,依稀可辨昔日容貌,古城西南角處,有一用花崗巖石塊壘筑,至于盤巖上的'圓形池,周壁如削,深為3米,雨后亦不積水,俗稱”旱牢”,疑為古代儲存物質的地窖。龍潭山公園不僅擁有幽雅別致、奇峰異石的自然的景觀,還有歷史人文遺跡,再加上動人的傳說,令游客人慕名而來,留戀忘返。

  龍潭山得名由來清朝皇帝乾隆,玩膩江南名山大川,心血來潮想逛逛塞北,于是率領文武官員來到船廠附近,見船廠周圍群山起伏,松花江”亡”字形,猶如把船廠捆住,于是龍心不悅,問愛卿和坤,和坤大加贊揚,以圖取悅皇帝,宰相劉慷則直言,船廠猶如被江水攥在手心,插翅難飛,所以它為降龍伏虎之地,同和坤臥龍藏虎之說不同。皇帝聽聞所言,一笑說”此是龍潭虎穴,打道回府”,事后得知,真有土匪潛臥欲截駕,幸虧乾隆沒去船廠,自此,人們把吉林北面山叫龍潭山,把吉林叫做降龍伏虎之地!

吉林導游詞14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風光奇特,人文薈萃的吉林。 地理位置:

  吉林省位于俄羅斯、蒙古、朝鮮、韓國、日本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腹地、中國東北中部,東西最長約750千米,南北最寬約600千米。東部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隔圖們江、鴨綠江與朝鮮相望,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連黑龍江省。

  全省總面積18.74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居全國第14位。總人口約為2700萬,也是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吉林省是地處邊疆的多民族省份,有漢、滿、朝鮮、蒙古、錫伯等個56個民族。

  省名來源:

  吉林省名源于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吉林”滿語音譯為“吉林烏拉”,“吉林”是“沿著”“烏拉”是“大川”,“吉林烏拉”意思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后來簡稱吉林。以省內城市名定為省名在我國僅此一例。

  吉林省的歷史:

  說到吉林的歷史,可謂久遠。在距今六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吉林省境內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兩漢、南北朝時期主要有夫余人、高句麗、肅慎人在此活動;隋唐時期有肅慎人后裔建立的少數民族權渤海國;遼金元明時期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人在這里生活;清朝認為長白山是其祖先“龍興”之地,同時為達到皇室貴族獨占東北特產的目的而將此“封禁”起來;光緒三十三年(1907),清朝將吉林將軍轄區改稱為吉林省,簡稱吉;中華民國成立后,設吉林都督和民政長官,統轄全省軍務和行政事務;1918年奉系軍閥張作霖稱霸東北,在吉林設巡閱使、保安司令、主席等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淪為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屬地;1945年之后,東北劃分九省;1948年末全境解放,省會設在吉林市,1945年省會遷至長春。

  吉林省轄1個副省級城市——長春市,素有“北國春城”的美譽,也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商業的中心。還有吉林、四平、白城、白山、通化、遼源、松原7個地級市,以及1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還有1個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省政府直屬單位,地級管理。過去我們將吉林省的行政區劃概括為

  “兩白加兩原,長吉通四邊”。

  吉林省的省情:

  吉林省的省情突出特點是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地,“三個優勢” 。“一個中心”是指吉林省地處俄羅斯、蒙古、朝鮮、韓國、日本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腹地,在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積極支持的圖們江地區國際合作開發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發展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優越區位條件;“兩個基地”是指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吉林省的加工制造業比較發達,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為三大支柱產業。醫藥、光電子信息為優勢產業。吉林省地處世界的“黃金玉米帶”,是著名的“黑土地之鄉”,因此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多年來,吉林省的糧食商品率。人均糧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類占有量居于全國第1位。“三個優勢”主要指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態環境和重要資源具有相對優勢。全省每萬人中科學家、工程師、在校大學生人數均居全國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2.3%。吉林省有自然保護區36個,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蓋率達43.4%,東部地區能達到70%以上,是國家生態建設試點省。吉林省礦產資源豐富,油頁巖、、硅灰石、火山渣等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開發潛力巨大。

  吉林省的旅游資源:

  吉林省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可以說自然與人為并重。東部綿延千里的長白山,風光秀麗、森林茂盛。以垂直景觀和天池聞名于世,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同時還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中部以長春和吉林為中心形成了生態與冰雪旅游帶。長春凈月潭綠蔭如蓋,潭水清澈,森林浩瀚,其規模人稱亞洲人工林之最,堪稱“大都市中難得的一塊凈土”;長影世紀城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公園;偽滿皇宮及偽滿八大部被國家列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吉林霧凇冰清玉潔,每到冬季在適宜的條件下,松花江岸十里長堤“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西部草原、湖泊、濕地相間分布;郭爾羅斯大草原一望無際,查干湖水域浩瀚,魚兒成群,水鳥飛翔,岸上一片蒙古族風情;向海自然保護區,在中國七大濕地中面積最大、生物種類最豐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并被載入世界著名濕地名錄。

  四種顏色:

  吉林省地處北緯40°52′~46°18′,東經121°38′~131°19′之間,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涼爽多晴;冬季寒冷漫長。一年四季四種風光、四種顏色。冬日銀白色、春日淺綠色;夏日深綠色;秋日金黃色。我們用四句優美的話語來形容吉林的四季:冬天的寒冷為大地披上了銀白的雪衣、春風的吹拂使萬物生機盎然、夏日的驕陽哺育了花草綠蔭,秋日的金風是整個城市爽然明麗。所以說,吉林省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相信這次吉林之旅會給您帶來無限的回憶!吉林將是您春踏青、夏避暑、秋賞景、冬玩冰雪的理想旅游勝地!

  接下來就請大家和我走進我的家鄉,走進繽紛四季多彩吉林!

吉林導游詞15

  吉林省吉塔吉菜大酒店有限公司簡稱吉塔,它位于吉林省廣播電視塔內,即長春市萬寶街30號。以餐飲旅游服務為主體的吉林省廣播電視塔是一座218米高,集廣播電視節目發射傳輸、觀光、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鋼結構綜合塔。1995年6月,主體工程鋼結構開始施工;1997年10月,附屬設施竣工并對外開放。總投資額為8000萬元,歷時3年完成。

  塔的整體輪廓呈六邊形,門前寬敞的停車場可以停放百余輛車,面積600平方米的底座部分就是富麗堂皇的大堂,既可接待盛大的婚禮慶典,又可舉辦各種大型社會活動。與餐飲業不同的是,它以名人字畫作為墻壁裝飾,翰墨飄香,形成了吉塔自成一派的文化品位,東南角自成一處的是休閑書屋,薈萃了管理景點、名人傳記等好書,為客人提供了一個可以遨游書海、放松身心的好地方,與書屋一體的商貿部還經營各種玩具、飾品、旅游紀念品,并對外出售極具收藏價值的名貴玉器。

  大堂北側的宴會廳可以容納300余人同時用餐,是餐飲旅游部最大的包房,專業的舞臺可懸掛各式喜聯、壽聯和活動條幅,寬闊的場地可進行大型舞會和趣味游戲,優美的音響效果、變幻的舞臺燈光,是各式婚宴、生日宴和聯誼會之首選。

  大堂東南側的吉林風味餐館由六個風格各異的包房組成。“一衣帶水”是一間略具北海道風格的日式木屋,由原木裝飾而成,配有現代強檔音響設備,在這里欣賞舒緩的世界名曲或即興引吭高歌,都會有一番與眾不同的感覺。

  “歐陸風情”是具有異域風格的意式餐廳,整間以白色為主調,優雅的穹拱面,細致的花邊裝飾,逼真的仿羅馬石柱,還有考究的布藝沙發、玻璃鋼人體塑像、水晶吊燈以及歐式壁爐,無不體現著中世紀歐洲的輝煌。

  由暖色調的櫸木板裝飾設計而成的“沙漠尋綠”是港式包房,在一片黃色氛圍中,墻壁上的兩幅油畫為室內增添了幾絲清涼的愜意,令人感受到生命的綠意。

  人參是吉林人民的驕傲,以人參為題材創作的壁雕《參女飛天》是“長白仙境”的最大特色,線條流暢,氣勢恢弘,充分體現了濃重的關東風情。

  “九州神韻”是一間具有中國古代宮廷建筑風格的豪華宴會廳,木質墻面上的八卦圖形、荷花頂燈以及大紅地毯、紅木家具、書法卷軸等裝飾都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極具帝王之風,迎面墻壁上是一幅大型彩木拼雕——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用七種不同顏色、質地的木材拼雕而成,畫面上的古橋、木船、茶房、酒廝和二百余個神態各異的人物栩栩如生,站在畫前,恍如穿越時空隧道而置身于繁華的古代街市,包房內配置的現代音響又會將時間拉回到高科技的今天。

  從吉林風味餐館上至二樓,左側是大、中、小三間具有時代風格的KTV包房,最大的一間也稱“多功能綜合演播廳”,可容納100多人同時用餐,大屏幕投影及專業舞臺,可以承辦各種生日宴會、婚禮慶典、家庭聚會、聯誼活動,專業的燈光音響為宴會中的攝影攝像及儀式表演等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KTV包房裝修考究,配有高檔背投電視及音響設備,寬敞舒適,可以舉行20多人的小型宴會;如果約上三五好友,還可選擇KTV小包房,典雅的室內裝飾,具有環繞立體效果的音響設備,會令好友的聚會增添幾分色彩。

  二樓右側是在全省同行中首屈一指的吉塔臺球館,設有三臺美式球桌,還開設了一個國際標準的斯諾克球桌,獨特優雅的設計、親切隨和的服務,帶給人們的是輕松愜意的感受。

  具有良好隔音設施的棋苑,為游人提供了一個棋盤對弈的獨特的良好場所,色澤古典的桌椅體現了吉塔高層次的文化品位和棋苑的魅力。

  與棋苑毗鄰的辦公室在格局上極具現代氣息,獨立的個人工作區和會議室、微機室等均以光潔明亮的玻璃隔斷,繁忙有序的工作流程、高度自動化的辦公設施為吉塔的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流的服務與有力的保障。

  在大堂乘坐全市最快的高速電梯就可到達位于126米—146米的空中花園塔樓。電梯載客17位,每秒運行2.5米,須臾到達塔上第一層——位于126米高、直徑22米,可容納60人同時就餐的音樂茶座,這里為現代消費群體開辟了一方能夠讓忙碌緊張的現代人放松身心的凈土,并其塵世的喧囂,盡情體味人生優美閑適的一面,清新淡雅的室內設計與浪漫溫馨的背景音樂、精巧適口的'飲食與周到細致的服務,是音樂茶座最大的特色。

  塔上二層是直徑23米,可容納132人用餐的旋轉餐廳,在周邊景物變換的同時享用美食是其最大特色,通過落地長窗,長春景物一覽無余。如果是在星空清澈的夜晚,城市中流淌的車河與閃爍的街燈讓忙碌的都市人忘卻一切疲憊與煩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49層露天觀覽平臺是供游客觀光的制高點,平臺以上為廣播電視天線段,同步發送中央電視臺、吉林電視臺、長春電視臺等數套電視節目和八套調頻立體聲廣播節目;塔上的MMDS傳輸的20套有線電視節目,還可以廣泛地輻射至長春近郊及周邊一些有線電視網覆蓋不到的區域。

  站在平臺極目遠眺,可以感受在壯闊的天地之間朝觀日出,目送夕陽的豁達人生,盡收眼底的城市風景也格外美麗:南面是著名的南湖公園,美麗的湖心島、碧波蕩漾的粼粼湖面,為春城人民的業余生活提供了優雅的環境;極目遠眺,市區南端就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代化的廠房與設備,清潔整齊的街區與樓群,構成了現代都市獨特的風景線;與它的東部逐漸連成一片的就是長春新城,它也是省內第一條高速公路——長平高速的入口,通過耗資六萬元從日本進口的高倍望遠鏡,可以看到衛星廣場造型獨特的飛天雕像,凌云的氣魄,象征著春城的騰飛。

  東面醒目的拱形建筑是國際標準的南嶺體育場和五環體育館,它們的崛起有力地說明了吉林省體育事業的發展和壯大。

  視線掠過自由大橋,昔日廣袤的土地上矗立著一座座嶄新整潔的現代化樓群,這就是長春最早的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繼續向東即是春城近郊的旅游勝地——凈月潭開發區,廣闊無邊的潭水,潭畔如黛的遠山,山上茂盛的樹木,構成了亞洲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園。

  位于新民大街上的園林式建筑是市民所熟悉的老干部活動中心,偽滿時期的八大部舊址也分布在這條寬闊的精品街道上。腳下的水上大世界是游人消夏的理想場所,它與吉塔均為長春的時尚休閑景點。

  向東遠望,貫穿南北的筆直街道就是吉林省最具代表性的人民大街,它北起長春火車站,南至衛星廣場,串起一顆顆政治、經濟、文化明珠,吉林大學、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東北師范大學及長春光機所等科研院所,曾經孕育了無數科技和社會人才;勝利公園、兒童公園、動植物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是市民節假日休閑的理想場所;國商、長百、國貿、友誼、卓展、歐亞等購物商廈的崛起。短短幾年間,市中心便呈現出了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景象:金融大廈、國貿中心、長百大樓、北國之春、金都大廈、香格里拉以及卓展廣場……林林總總,體現了長春經濟建設蒸蒸日上的氣象。居全國面積第二位的文化廣場在長春市民中有口皆碑,神秘的金色太陽鳥高聳在廣場中心,形象逼真的人體雕塑靜靜的佇立在它的腳下;時而振翅高飛、時而靜靜啄食的鴿群把廣場點綴得生機勃勃,幽雅動人的音樂噴泉、綠茵茵的寬闊草坪和繽紛絢爛的花叢,為春城的廣場文化增添了明麗的色彩、廣場北側青磚碧瓦,朱漆廊柱的莊嚴殿堂是當年浦儀模仿北京故宮建造而成的地質宮,現已成為科技人才的搖籃——吉林大學,里面還增設了博物館和恐龍館,被天下奇石、恐龍化石所吸引的游人絡繹不決,充分體現了春城人民對文化的渴望與追求。

  西北方向是政法一條街,街上坐落著交通指揮中心,高級法院、吉林商檢等重要機構;放眼望去,解放立交橋建筑宏偉,四通八達,井然有序的車流仿佛現代都市聲聲不息的脈搏。

  腳下一片世外桃源,是春城小有名氣的朝陽公園,小橋流水、綠樹幽徑,是市民茶余飯后的休閑場所;朝陽公園西側的萬寶街上有座現代化的教育基地——長春十七中學。

  吉塔,薈萃了全市最時尚的休閑場所,是理所當然的春城消費經典。更重要的是:吉塔全員優質高效的服務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帶給顧客的即是一份獨特的精彩——我們相信:顧客永遠是正確的。我們堅持:卓越而周全的服務是吉塔人對社會及顧客的回報!

【吉林導游詞】相關文章:

吉林導游詞06-06

吉林文廟導游詞12-08

吉林景點導游詞08-03

吉林霧凇導游詞07-12

吉林集安導游詞11-11

吉林概況導游詞06-24

吉林古跡導游詞01-09

吉林導游詞15篇02-08

吉林南湖公園導游詞02-1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先锋资源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理论软件 | 亚洲欧洲日本欧美 | 久久精品女性视频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看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