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平遙古城的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1
大家好,一路辛苦啦,首先歡迎各位來到平遙古城。我是你們的導游小張,很高興有緣陪你們一起游覽平遙古城,先預祝大家在這里玩的開心,讓美麗的平遙古城,永留在您的記憶里。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內,外形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
平遙古城高約12米,城墻全長6361米,寬3到5米。全城六座城門,南門似頭,城門和甕城外門都向南。任由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甕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緩慢向前爬行。
“大家請隨著我去下一個引人注目的寺廟——鎮國寺,鎮國寺位于平遙東北十二公里之處,面積近一萬三千平方米。現在大家順著我的手勢向南看,這是一千多年的萬佛殿,保持了唐朝的建筑風格,萬佛殿整個殿宇近似正方形,屋頂龐大,像展翅高飛的`雙翼,殿里有11尊彩塑,雕刻著他的佛和他的弟子。這些彩塑被稱為國寶。接下來就是二進院中的三佛樓,它創建于明代,保留了37尊彩塑,52幅壁畫,兩旁山墻壁畫,集山水花寫人物為一體。精心的描繪了佛祖的一生。”
好,今天我們就游覽到這里,各位游客也旅途勞頓,晚上好好休息,祝大家玩兒得開心,吃得舒心,睡得安心,明天再見!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2
諸位游客,大家好。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墻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經過決議,將我國云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刻大家能夠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向沿用至今。這能夠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此刻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此刻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時,為避名諱,將原先的平陶縣改為乎迢縣。并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那里。建城時間應當是這以后的`事。在濕長的歷史歲月中。那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道受戰火的破壞。我們此刻看到的這座城墻,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先的土城墻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平遙古城內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臺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筑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平遏不僅僅歷史悠久。并且名人輩出。是敢于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茍、著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山西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可可,今天我先帶大家去的地方是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為這座古城的形狀象一只烏龜,所以人們有又叫它“龜城”。
平遙古城的城墻很寬,城墻的上面鋪著很大的城磚。在城墻的瞭望口上架著幾門大炮,這是當時最厲害的武器,所以賜了個名字叫“神武大將軍”。人們可以在這里拍照留念,因為“不想做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再讓我們到縣衙去看看。縣衙坐北朝南,正門的`兩邊蹲著兩只大石獅子,開著大口看樣子很威武。衙門的門欄很高,兩扇大門又厚又重,漆著朱紅的顏色。走進院內,東西兩房是古代收稅和納糧的地方,各有六個窯洞,寓意六六大順。再往里走是一個很大的正殿,是古代縣太爺辦公的地方,上面掛著“明鏡高懸”的大匾,左右兩邊放著許多審堂用的刑具,讓人進去有一種森嚴的感覺。繞過大殿進入后院,是縣太爺吃飯和休息的地方,門口掛著一副對聯,意思是視人民如父母。為人民辦實事。
從縣衙出來,我們漫步在明清一條街。這里全是明清時代的古建筑,各個店鋪的門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樣式,如果人們穿上古代的服裝,就可以在這里拍古裝劇了。這張照片就是我在這條街上照的。
最后一站讓我們到中國最早的銀行——日升昌票號去看看。在右側帳房里塑著兩個蠟
人像,一個像是在收錢,另一個在記帳。據說在這里一個記帳的伙計,一年能掙到80兩銀子,在當時一兩銀子就可以買一畝地。銀票上有嚴密的防偽措施,為了防止老顧客破譯,100年就更換了300套密碼。來到后院,這里的墻都是又厚又高,墻縫里砌著好多錢幣。據說是為了顯示主人家的實力。
到這里,平遙古城的旅游也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4
大家好!我是導游萱萱。今日我很高興陪同大家一齊參觀平遙古城,期望大家能在那里度過一段完美的時光。
這座古城距今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俯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墻,形如龜狀,城門六座,烏龜乃長生之物。寓意著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城墻上還有72個觀敵樓,墻頂外側有垛口三千個,傳說它是孔子三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征。
我們此刻從北門進入古城,請大家在游覽中主意交通安全,此刻我們出發——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蜓巷構成。南大街為平遙古城中軸線。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名店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
我們此刻正走在西大街上,看那里就是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私人銀行,從此結束了我國鏢局押送現銀的落后形式。其經營網點幾乎遍布整個中國。
大家看那里有很多小吃店,我們平遙的美食有平遙牛肉,平遙碗禿,栲栳栳等。大家能夠品嘗一下。平遙的.推光漆器十分漂亮,尤其是女孩子的首飾盒,十分精美。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平遙漆器外觀古樸雅致、閃光發亮,是漆器中的精品。
好了,此刻我們到達了中心市樓,古城里有縣衙,中國商會館,中國鏢局,文廟等20個景點,大家能夠自行參觀,午時三點我們到北門集合上車。平遙古城是歷史文化名城,展現了我國漢民族的建筑文化風格,游覽后,大家必須回味無窮,好,此刻我們就穿越到古代,去感受"晉商"文化吧!祝大家玩得開心!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大家好。
前方高聳的磚墻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平遙城。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的縣城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平遙古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古城墻。此刻,請大家隨我一齊登上城墻,觀賞一下古城墻的建構吧。
我們看到城墻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墻,叫“女兒墻”,為什么叫“女兒墻”呢?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沒有女兒墻,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墻邊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了矮墻,并把它叫做女兒墻。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墻的'保護性功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墻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
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衛城墻的。有了墩臺,能夠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墩臺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方有孔,也是為觀察和射擊用的。平遙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那是象征著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好了,各位游客,此刻是自由活動時光,能夠拍照,拍照時注意身體不要探到城墻外,注意安全,不要在城墻上刻字。多謝大家的配合。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前方高聳的磚墻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平遙城。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的縣城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考證,遠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來,建置沿革屢經變遷。最早稱為古陶,是堯帝的封地;西周時名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遙城的前身;北魏時改名為平遙縣,并把縣治遷到這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它的繁華,也曾多次遭受戰火的破壞。現存的城墻是明代洪武年間,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來經多次維修,使古城墻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
作為世界級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她留給我們的主要遺產有:古樸典雅、勝景迷人的鎮國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雙林寺;雄偉壯觀的古城墻;聞名全國的中國第一票號“日昇昌”舊址;以及明清一條街上的古寺廟、古市樓、古店鋪和古代民宅。
平遙古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古城墻。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登上城墻,觀賞一下古城墻的建構吧。
我們看到城墻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墻,叫“女兒墻”,為什么叫“女兒墻”呢?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沒有女兒墻,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墻邊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了矮墻,并把它叫做女兒墻。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墻的保護性功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墻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衛城墻的。有了墩臺,可以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墩臺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為觀察和射擊用的。平遙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那是象征著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好了,各位游客,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拍照,拍照時注意身體不要探到城墻外,注意安全,不要在城墻上刻字。謝謝大家的配合。朋友們,參觀完10座殿堂后,您是否為精妙逼真的彩塑而喝彩!是的,這20xx多尊彩塑、100多平方米壁畫,儼然一座精美的藝術殿堂。這些彩塑從形式到內容都是豐富而獨特的,它在吸收古代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展現了民族的特色和風格。她確實是我國雕塑藝術寶庫中一顆閃爍的明珠,這里不愧為“東方彩塑藝術的寶庫”!
女士們、先生們,古老而美麗的平遙城即將遠去,愿平遙之行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謝謝各位朋友,祝歸途愉快。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7
諸位游客,大家好。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聳的磚墻就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經過決議,將我國云南省麗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刻大家能夠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載:西周時期周宣工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遠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京陵襯,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向沿用至今。這能夠說是平遙建城的開端,也是此刻乎迢城的前身。從那時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歷史了。
此刻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時,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大約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時,為避名諱,將原先的`平陶縣改為乎迢縣.并把縣治從別處遷到那里。建城時間應當是這以后的事。在濕長的歷史歲月中.那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道受戰火的破壞。我們此刻看到的這座城墻,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先的土城墻加高加厚加磚擴建而成的,明清以來雖曾數次維修,但風格未變。
平遙古城內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廟大成殿、清虛觀、市樓、城隆廟、武廟戲臺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時代風貌。漫步街頭,還會看到各種古色古香的院門、院埔、秸雕細刻的古建筑裝飾,甚至還能看到門前的接馬石樁、下馬石等,一派古城風貌。平遏不僅僅歷史悠久.并且名人輩出。是敢于不顧“滿門抄斬”的恐嚇、秉筆直書的若名晉代史學家孫盛、以“映雪讀書”流傳千古的孫康等古代名人,當代已故中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侯外廬、已故語言研究所副所長侯秸一、已歇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王瑤、著名畫家李茍、著名歌唱家郎蘭英等都出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適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8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就要到了,現在大家可以觀賞一下古城的遠景和比較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她的繁華,也曾多次受到戰火的破壞。
現在平遙古城到了。請大家隨我上城墻參觀。
這里就是平遙方城的“下東門”。大家看這高達12米的城墻多雄偉、多壯觀。
在城外,本來還有護城河,城門處架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里,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的這個地方是下東門甕城,它是為保衛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墻上的薄弱環節,有了甕城。就大大增強了城池的防衛手段。這里地方很小,四周有高墻圍護,即便敵人攻入甕城也只能進來少數人,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為甕中之鱉。
我們看城墻上兩邊各有一道短墻,叫女兒墻,為什么叫女兒墻呢?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早先城上并沒有女兒墻,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來做工,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女也天天隨他來到城上。坐在旁邊觀看。一天,一位累極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競走到城墻邊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城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過大,民工雖得救了,小女孩卻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城上修起了矮墻,并把它叫做女兒墻。這實在是個感人的故事,但確實說明了女兒墻的保護性功能。我們看:
兩邊的女兒墻并不一樣,向外的女兒墻上還修筑了垛口,垛口還留著供瞭望和射擊使用的小孔。這當然是為了實戰的需要。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墻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向外突出的部分,這叫做墩臺。墩臺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衛城墻的。我們知道。古代攻守城池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彎機,上面既可射下去,下面也可射上來,因此守城的士兵輕易不敢探出身去。這樣,城墻腳下反而成了防御的死角。有了墩臺。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面組成一個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在每個塌臺上,還修有一座敵樓,上面有孔,也是為觀察和射擊用的。
平遙城內文物眾多,西南方向那一片覆蓋琉璃的建筑,就是城因廟、財神廟建筑群,近處觀看,可以見到它館角高挑、群昂飛動、油漆彩繪的壯麗景色。
各位游客,希望我的介紹能給你們的旅途增添快樂,謝謝大家!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9
各位旅客:
本次我們將要游覽著名的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之一。游覽時請保持地面干凈,如果有問題可以問我。
我們首先來到第一處游覽點:南大街。平遙古城的構成,是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而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四大街其中的南大街。你們看,街道兩旁,老號、傳統名店林立,是繁盛的傳統商業街。在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
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而東大街北端和南大街相交,北大街則通往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標志;有的得名于祠廟;有的得名于一座城中之城;還有一些街巷已經無法探究名來源了。
平遙古城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如睡姑姑和藥婆、火燒城隍廟。請你們好好游覽一下這座美麗的古城吧!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10
嗨,各位來賓,我是晨曦旅行社的金牌導游王若蒙,今天,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淳樸的平遙古城。
各位不要著急進入古城,先看看這巍峨的城墻,是祖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墻之一。整座城大體呈方形,墻高約12米,全部用磚砌成,筑有垛口,墻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城墻上還有觀敵樓72座,垛口3千個,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征。
大家進了城,繞過大大小小的巷口,就來到中國的“華爾街”——民清一條街了。在這條400余米的'古街上,連綴著78處古店鋪,包括票號、鏢局、典當行、藥房、肉店、雜貨鋪、綢緞莊等,可以想象當年古城經濟的繁榮。街面不寬,兩邊井然有序地排列著各式各樣的小店,完全是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有出售平遙特產的,有賣特色小吃的,還有賣紀念品的。大家可以選擇購買。不過由于木板房較多,請大家注意防火!
各位,往西南走去,就來到著名的縣衙。“你可知何罪?”原來是平遙縣衙在上演《縣太爺升堂斷案》,它再現了當年縣老爺為百姓判案的精彩場景。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明清,早期的縣衙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風沙中,現存為明清時期的衙署,至今已有六百七十年,是保存最完整的縣衙。整座衙坐北朝南,軸對稱布局,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前朝后寢,左文右武。
現在,請大家登上直升飛機,從空中欣賞古城的美,鳥瞰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古城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門為頭,兩口水井象征龜的雙目,北門為尾。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的城門徑直向東開,據說是造城時恐怕烏龜爬走,將其左腿拉直,拴在麓山上。龜乃長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靈一樣圣潔。它預示著望借神龜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堂永固的深刻含義。
好啦,美麗的古城游覽完啦,希望你們有個愉快的旅程。我們也該說再見了,Bye!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11
親愛游客朋友們大家好!現在展現我們眼前的,就是期待已久的平遙古城了!
平遙古城地處三晉腹地的平遙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我國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正式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此這座小城名聲遠揚,慕名而來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現在,我先把平遙古城的歷史沿革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全縣文物遺存甚多,其中最古老的要算嬰澗西岸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片,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了。遠古時代這里叫“陶”,傳說古帝堯封于陶指的就是這里。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廢封國建郡縣,在這里建立了平陶縣。北魏時,因為太武帝拓跋燾的“燾”和“陶”同音,為避諱皇帝的名字,于是改稱平遙,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據古書記載,西周時期,周宣王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并在這里建立了京陵城。這可算是平遙建城史的開端。從那時算起,平遙古城的歷史已有二千八百多年了。朋友們,現在請隨我上城墻一覽古城的風采吧!
我們現在已經登上了平遙古城墻。平遙城墻始建于二千八百多年的西周宣王時期,早期的.城墻是夯(hang)土筑墻。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出于軍事防御的需要,擴建為今天的磚石城墻,明清兩代曾先后修葺過26次,多次的修葺使古城墻變得日益堅固壯觀,城墻的周長是6163米,高12米,底寬9至12米,頂寬3至6米,可以并排通行的兩倆馬車,寬闊而堅實,當我們徜徉在古兵列陣、彩旗昭彰的古城墻上、俯瞰城內鱗次櫛比的樓臺房舍,坐在西周大尹吉甫點將臺上觀賞古城,更喚起了幾多懷古之幽思。
平遙俯視似龜形,歷來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取神龜壽水長存之意素有龜城之稱,寓意為金湯永固。城墻本是戰爭的產物,平逗人卻偏偏喜歡給抹上一層濃濃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樓修在丁城墻東南角上(指形狀獨特的魁星樓)。據統計,古城上共有3000個垛口、72廢敵樓,那是象征著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城門是供人們出入的通道,從軍事上講,又是敵人攻擊的通道,是全城的防衛的要害,為了保障城內的安全,便在城門外又修了一道防御墻,由于它狀似大翁,形若半圓,所以形象地稱之為‘翁城’。平遙古城的城門有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門似頭,城門和甕城外門都向南。任龜首自由伸縮,北門似尾,甕城外門拆而東向,好儡龜尾東甩:東西各二門似龜腳。三座甕城外門拐向南開,好像神龜正續緩伸腿屈肢向前爬行,下東門甕城外門不向南拐而
向東開,傳說是怕神龜爬向別處,所以用一根無形的繩索把左后腳牢車地拴在城東10公里的麓臺塔上,把這條腿都拉直了。在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說那就是神龜的一對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龜心的位置,還修有一座市樓,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座高踞眾屋之上的樓,在市樓樓頂兩坡上,還用黃、藍兩色琉璃瓦拼出雙喜字相壽字,它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這可以說是龜城城建構思的畫龍點暗之作了。
我們現在就去看其中一座。平遙的甕城多為半圓形,它共有里外兩道門,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從軍事防御的功能上講,當第一道城門被攻破后,里面還有一道門做防御,此時的敵人正處于欲進不能,欲退不能的混亂之中,守軍可以從四面八方來攻擊敵人,起到翁中捉鱉,關門打狗的效果,二是從本地氣候上講,可以阻擋風沙,由于山西干燥少雨,多一道門可以阻止風沙直接侵入城內。三是從民風民俗講是阻止財氣流入,邪氣進入。大家看,甕城上有四個出水口,暗喻著一年四季,表達了老百姓向往四季平安的美好愿望。這四個出水口都設在城的里面,而不是外邊,印證民間常說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每隔40至100米就有一個突出墻體外的建筑,叫墩臺。從下邊看時墩臺很似馬的面部,所以又叫馬面,它是城墻防御體系中很重要的射擊敵人,把敵人置于左右和正面三方交叉的射擊點上。在每個馬面上還建有一個雙層小樓,我們稱之為敵樓,約3米見方,高有7米左右。它和長城上的烽火臺作用是一樣的,既可供士兵休息,觀察敵情,傳達信息;又能儲存軍糧和兵器。可以說是一種多功能建筑。令人叫絕的是,在平遙城墻上像這樣的敵樓有72個,哚口3000個,象征著孔子的3000弟子和72賢人,這說明建造者在考慮城墻軍事防御功能的同時,還兼顧了儒家文化的某些特征,使得這樣一座壁壘森嚴的城池更具有文武之道。正所謂以文輔國,以武衛國而成就圣人之道,或許這就是平遙城墻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吧,把不推崇武道的文宣王、孔子和軍事堡壘聯系起來,表達厭惡戰爭、追求和平、追求“仁”治天下的儒家境界。這種文武搭配。陰陽平衡的格局來體現一種親和溫馨的文化氣息。
我們再來看一下平遙城內的建筑風采。平遙古城市以漢民族傳統的禮制規劃建設起來的,城方3里。中國古代城市的布局等級與規模大小自古就有國家
制度標準,不可逾越。最高級的為國都城方九里,州為七里,府為五里,縣級城市為三里。平遙古城正是按這樣的標準所建造的。大家看,遠處高高的古建筑叫市樓,位于南大街。整個古城是以市樓為中心,南大街為中軸,形成了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廟;城隍衙署相對應的格局。城內四通八達,縱橫有致,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它組成了龜甲上龐大的八卦獸紋。龜與龍、鳳、麒麟并稱為中國古代四靈,因此,龜城即代表著吉祥如意。我在這兒也祝愿各位萬事吉祥如意!現在大家可以在城墻上自由漫步,10分鐘后在此集合。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12
游客們好。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即將到來,正前方高聳的磚墻就是中國現存四大古城池之一的平治城。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云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和江蘇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時此刻,每個人都可以欣賞到古城的遠景和相對完整的外觀。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記載,西周時期,周派兵攻打北方的薩右,修建了金陵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竟陵城建在平原縣以東7公里處的竟陵里線上。“竟陵”這個詞一直被用作地名。這可以說是平遙建城的開始,也是此刻虎跳城的前身。此后,大約有2820xx年的歷史。
平遙城是什么時候建成的,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北魏時,太武帝在塔巴,為了避免隱姓埋名,陶萍縣改為平遙縣。把縣長從其他地方調過來了。建城的時間應該在這之后。在漫長的歷史中。曾經有她的繁華,被戰爭多次破壞。我們此刻看到的城墻,是在明朝洪武三年的1370年,對原有的土城墻進行加高、加厚、砌磚而成的。雖然明清以來修復過幾次,但風格沒有改變。
平遙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大成殿、清虛觀、城樓、寺、武戲臺等。就是街邊的民居。也基本保留了明清風格。走在街上,還會看到各種仿古院門、園林、古建筑裝飾,甚至會看到門前的接馬石堆、下馬石。
平遙歷史悠久。名人大量涌現。敢無視“在每一扇門前簽名。恐嚇,如果以晉代歷史學家孫勝的名義,用“在雪中閱讀”千古傳誦的、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已故所長侯外廬、語言學研究所已故副所長侯潔儀、中國文學研究會會長、著名畫家李覯、著名歌唱家郭等古代名人都誕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石平古城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
(過惠濟橋)
此刻我們正在惠濟橋上行駛,惠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建于清康熙時期,同治時期重修。清代名人傅山先生親自為其題詞。這座橋大小不一。歷史不是很長,但是很美。橋面平坦,沒有一般石橋高,方便車馬行走。更何況這座橋下面還有一座橋。下面沒有橋的文字記載,以前的人也不懂。1977年8月,一場暴雨引發了一場嚴重的洪水,滾滾的洪水卷走了許多沉積多年的河流和泥沙。洪水退去后,人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的惠濟橋疊放在舊橋的橋面上,構成了橋上的奇觀。用舊橋作為新橋的堅實基礎,既省錢又省人力,還省時間。多聰明的主意啊!這也是造橋史上的奇跡。
平遙古城到了。請跟我去參觀城墻。
(帶游客進入“下東門”)
還有虎嘯古城“下東門”。看看12米高的城墻有多宏偉壯觀。城外有一條護城河。門口有一座吊橋。在古代戰爭時期。這確實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防線。
我們進來之后,這個地方就是甕城下東門,是為了防守城門而設立的。城門是城墻上的薄弱環節,有甕城。會大大增強城市的防御手段。在那里,根很小,被高墻環繞。即使敵人闖入甕城,也只有幾個人能進來,立刻被包圍,變成甕中之鱉。有些甕城的門不是對著大門的',而是在門的旁邊轉身打開的。還可以防止敵兵沖進城門。轉危為安驅散敵兵精神。這些設計思路都是古人在長期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摘自:短文
大家聽著。翁城也有一個建造良好的小院子。這是干什么?原來這是個小關帝廟。關帝是吳的圣人。將關關廟建成甕城是平遙人的獨特創造。請跟我去城里,參觀城墻。
此刻,我們已經在城市里,那里有塔。在戰爭中被摧毀。這座建在城墻上的平臺據說是尹吉甫的標志性平臺。周宣王將軍尹吉甫在歷史上以游歷三藩市而聞名。他寫過《高等》、《關》等幾首陸景崇的詩,指揮過著名的北伐北游。為了鞏固北伐成果,他還在那里修建了竟陵城。尹吉甫廢墟中還有很多地方。在景陵村附近,還有一個叫陰村的村子,據說是尹吉甫在部隊駐扎的地方。上東門外,有尹吉甫舉書的明代石碑“周青石ZJ姬府神道;八字。上東門還有一座小廟,用來紀念尹吉甫。
請和我一起看古城建設。
(帶游客去南方泡一泡。邊走邊說,走大約2 —3個橋墩可以停止)
我們看到城墻兩邊各有一面矮墻,叫做女兒墻。為什么叫女兒墻?宋朝政府寫的《營造法式》里有一個書面解釋:“說它卑微渺小。與城市相比,如果一個女人和她的丈夫也。”意思是城墻又高又厚,保護老公;女墻又細又短,像個弱女子。在一些民間的地方,有這樣一個故事:早先的城市沒有護墻,有一次一個老人被拉去上班,和他住在一起的小孫女每天和他一起進城。坐在旁邊看著。一天,一個疲憊的民工昏昏沉沉地走到城墻邊。小女孩伯莎摔倒在城市里,用力把他推進去。沒想到,辛苦太大了。雖然民工得救了,但小女孩還是摔死了。為了紀念她,工匠們在這座城市建了一堵矮墻,稱之為女兒墻。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但它確實顯示了女兒墻的保護作用。我們看到:兩邊女兒的院子不一樣,女兒的墻上向外搭了一個嬰兒床,上面有一個小洞,用來投機和拍攝。這當然是為了實戰的需要。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墻的每一個閑置段都有一個向外凸出的部分,叫做橋墩。碼頭是做什么的?7它保護城墻。我們理解。他在古代攻守城市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折彎機,可以從上往下射,從下往上射,所以守城的士兵不敢輕易探身。這樣,在城墻腳下,就有了一個抵御李防守的死角。有碼頭。可以彌補這個不足,從三個方面形成強大的立體射擊網,大大加強城防。在每個坍塌的平臺上,還有一個上面有洞的敵方建筑,也是用來觀察和射擊的。
除了這些共同點之外,姚淦古城還有自己獨特的特色。
城墻本來是戰爭的產物,但是平平淡淡,滑稽可笑,偏偏喜歡抹上濃濃的文化色彩。象征文化明星官員的魁星樓,建在丁城墻東南角(指外形獨特的魁星樓)。據統計,古城內有3000條小溪和72座廢棄的敵樓,是72位圣賢象征著孔子的3000名弟子。
遠遠望去,像一只烏龜,一直被稱為烏龜城。據說是取龜壽水長生不老的意思。城內有六扇門,南門如人頭,城門和甕城外門都朝南。讓烏龜的頭自由伸展,北門看起來像尾巴,甕城外門拆除向東轉,烏龜的尾巴向東甩:東西門看起來像烏龜的腳。三座巴比肯城的外門轉向南方,仿佛烏龜在慢慢地翹著腿,彎曲著四肢向前爬行。只有我們剛進來的下東門巴比肯城的外門沒有向南,而是向東開。據說烏龜爬到別的地方,所以左后腳用一根看不見的繩子牢牢地綁在城東10公里的山麓塔上,這條腿拉得恰到好處。南門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們說它是烏龜的一雙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貴新的位置,也有一個城市建筑,就是我們看到的矗立在很多房子上面的建筑。在城樓頂部的兩個斜坡上,黃色和藍色的琉璃瓦也被用來拼出“雙喜臨門”兩個字,充分體現了古城獨特的文化氛圍,表達了虎跳樓人民的美好祝愿。這可以說是桂城城建構思的龍影畫。
虎遙城內文物眾多,西南面琉璃蓋的建筑是城隍廟和財神寺的建筑。如果你近距離觀看,你可以看到它高大的角落、飛行的人群和彩繪的壯麗景色。它旁邊突出的現代建筑是石平中學的教學樓。文廟大成殿位于校園內,從那里看不清楚。為了保護原有風貌,古城一般不允許建樓,但做的人破例為學校建了教學樓,可見重視教育。平調中學也不負眾望,一直保持著該省重點中學在全省的領先地位,成績優異
我們山西導游熟悉的平遙人,你去過山西一定會遇到這位老先生。滄桑之下,一定要有一顆火熱真誠的心,樂觀的性格也一定要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天,我邀請他去那里,叫他“平遙旅游形象大使”如果你去過這個迷人的北方小鎮,希望老人能提醒你。如果你還沒來,不要猶豫,收拾行李。平遙古城歡迎你!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13
親愛的來賓,大家都很好!我是平遙古城的導游——李敬成,你可以叫我小李。下一次我將向大家介紹平遙古城。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4A級風景名勝區,建于公元前827—782年,公元1370年擴建,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你可以看到高大雄偉的城墻長6163米,高12米,1370年重修,溝壑高約2米,頂寬約3至5米。請跟我到古城里面看看!
平遙古城交通由四條主要街道、八條小街和七十二條曲折的小道組成。這四條街道在平遙古城南大街交通縱橫交錯的中軸線上,由于東西在街上連接到大南門的盡頭,到古石樓南北貫穿,街道上,各種各樣的配件和美味的食品在商店柜臺上,是平遙最繁華的商業街。o古城在中國被稱為“華爾街”。西街從西門下到東街和南街交叉口,東街穿過主街。西街是中國著名的首張車票——日升場出生街,因此西街被譽為“清朝金融第一街”。八條小街和七十二條小道的名字有它們的起源。有些是以附近的`建筑物或顯著的標志命名的,有些來自寺廟和寺廟,有些則失去了他們的名字。
平遙古城有一個有趣的傳說,鳥瞰古城,它的形狀像一只烏龜,六口之門,兩口井外像一只烏龜,北門的烏龜尾,是整個城市的最低處,共有四個巴比肯人,兩者相對而言,西門、西門,東門上是南開,只有東門是夏門。AI,據說人們為了不讓烏龜爬到它的左腿直著,綁在離城二十里的腳上,所以古城平遙,也叫烏龜城。
今天,我將在這里向大家說明,您可以游覽古城,游覽過程中,請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寫亂畫,文明游覽。非常感謝你。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 篇14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導游,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坐文化縣城——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我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縣城,它是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現在我們還有十分鐘的車程,我就先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古城位于山西省的平遙縣,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唯一一座世界文
化遺產古縣城。平遙古城墻把平遙縣城一格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寶:古城便是其一。平遙城墻建于明洪武三年,全長6。4公里,為方形,城墻高12米左右,外有護城河。共有3000個哚口、72座故樓,城墻內街道、鋪面、樓市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筑;城墻外是新城,是一座古與現代建筑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想不已的勝地。“晉商”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家銀行“日升昌”票號,在這里誕生。平遙鼎盛時期一度成為金融中心。可見,在中國金融史上,平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平遙有三三寶的是雙林寺,寺內的彩塑造像XXXX余尊,是我們的“彩塑藝術寶庫”。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古城,大家跟我下車,來,首先映入我們呢眼簾的就是這青色的古城墻,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古城的整體形狀像只大烏龜,北門是龜首,南門是龜尾,東門和西門是烏龜的四肢。
現在大家跟我一起上游覽車,我們在車上繼續欣賞,沿著龜脊我們游覽古城的大街小巷,大家可以看到這里面是一派繁榮的景象,有古代的當鋪、錢莊、貿易商行,還有客棧、酒吧……都是比較豐富的`,待會我們瀏覽車停了,大家可以自行參觀,看看有沒有想買的一些小紀念品,中引文這里的東西還是比較有特色的。
平遙古城是一座雄偉的古城,值得我們流連忘返,希望大家多多去發現古城的“美”!現在大家就自行參觀吧,一個小時候在門口下車的地方集合,大家注意安全。
【平遙古城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平遙古城導游詞02-23
平遙古城導游詞02-23
關于平遙古城導游詞01-25
平遙古城景點導游詞02-27
平遙古城縣衙導游詞02-05
關于平遙古城的導游詞08-02
關于平遙古城導游詞04-20
平遙古城導游詞15篇06-22
山西平遙古城導游詞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