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蛇的成語(一):
1、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適宜。
2、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3、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4、龍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駭龍走蛇——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6、豕分蛇斷——比喻支離破碎。
7、一字長蛇陣——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8、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同“杯弓蛇影”。
9、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10、佛心蛇口——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11、弓影杯蛇——見“弓影浮杯”。猶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12、蛇蝎心腸——蝎: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13、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齊。
14、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15、長蛇封豕——長蛇和大豬。比喻貪暴者。
16、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17、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18、鯨吞蛇噬——像鯨魚和蛇一樣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19、一蛇兩頭——比喻陰險兇惡的人。
20、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節。
21、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同“杯弓蛇影”。
22、春蛇秋蚓——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23、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24、龍頭蛇尾——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25、為蛇添足——比喻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同“為蛇畫足”。
26、一龍一蛇——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景的不一樣而變更。
27、佛口蛇心——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28、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29、龍鬼蛇神——比喻奇詭怪僻。
30、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31、為虺弗摧,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后患。
32、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33、行行蛇蚓——形容字體如蛇蚓盤繞,難以辨認。
34、歲在龍蛇——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數當終。
35、蛇蝎為心——蝎: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36、膝語蛇行——跪著說話,伏地而行。極言其畏服。
37、長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而留下后患。
38、蛇食鯨吞——蛇食:像蛇一樣吞食。鯨吞:像鯨一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并吞弱者。
39、蛇化為龍,不變其文——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40、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41、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42、打草驚蛇——原比喻懲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43、牛鬼蛇神——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后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44、虎頭蛇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之后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45、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驚自怕。
46、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47、養虺成蛇——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48、杯蛇鬼車——指因疑慮驚懼導致幻覺中產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車,傳說中的九頭鳥。
49、三蛇七鼠——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50、畫蛇著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適宜。同“畫蛇添足”。
51、貪蛇忘尾——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研究后果。
52、打草蛇驚——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同“打草驚蛇”。
53、握蛇騎虎——比喻處境極險惡。
54、靈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無價之寶。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55、龍蛇飛動——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56、為蛇畫足——比喻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
57、蛇頭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惡,心術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58、封豨修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59、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60、驚蛇入草——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61、毒蛇猛獸——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62、草蛇灰線——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63、壁間蛇影——猶“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驚擾。
64、強龍不壓地頭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難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
65、梟蛇鬼怪——比喻丑惡之徒。
66、封豕長蛇——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
67、筆底龍蛇——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68、龍蛇飛舞——形容書法筆勢遒勁生動。
69、虛與委蛇——虛:假;委蛇:隨便應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關于蛇的成語(二):
以“蛇”字開頭的成語:
1、蛇食鯨吞:蛇食:像蛇一樣吞食。鯨吞:像鯨一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并吞弱者。
2、蛇頭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惡,心術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3、蛇蝎為心:蝎: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4、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5、蛇化為龍,不變其文: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6、蛇蝎心腸:蝎: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7、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驚自怕。
8、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9、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關于蛇的成語(三):
“蛇”字在第二位的成語:
1、一蛇兩頭:比喻陰險兇惡的人。
2、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齊。
3、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節。
4、春蛇秋蚓: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5、毒蛇猛獸: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6、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7、草蛇灰線: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8、畫蛇著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適宜。同“畫蛇添足”。
9、貪蛇忘尾: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研究后果。
10、為蛇添足:比喻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同“為蛇畫足”。
11、長蛇封豕:長蛇和大豬。比喻貪暴者。
12、驚蛇入草: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13、三蛇七鼠: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14、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適宜。
15、梟蛇鬼怪:比喻丑惡之徒。
16、為蛇畫足:比喻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
17、龍蛇飛舞:形容書法筆勢遒勁生動。
18、龍蛇飛動: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19、靈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無價之寶。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20、杯蛇鬼車:指因疑慮驚懼導致幻覺中產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車,傳說中的九頭鳥。
21、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22、握蛇騎虎:比喻處境極險惡。
關于蛇的成語(四):
“蛇”字在第三位的成語:
1、牛鬼蛇神: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后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2、壁間蛇影:猶“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驚擾。
3、龍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4、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同“杯弓蛇影”。
5、豕分蛇斷:比喻支離破碎。
6、龍鬼蛇神:比喻奇詭怪僻。
7、佛心蛇口: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8、膝語蛇行:跪著說話,伏地而行。極言其畏服。
9、虎頭蛇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之后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10、佛口蛇心: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11、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12、龍頭蛇尾: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13、行行蛇蚓:形容字體如蛇蚓盤繞,難以辨認。
14、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同“杯弓蛇影”。
15、鯨吞蛇噬:像鯨魚和蛇一樣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16、打草蛇驚: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同“打草驚蛇”。
17、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關于蛇的成語(五):
“蛇”字在第四位的成語:
1、一字長蛇陣: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2、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3、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4、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5、打草驚蛇:原比喻懲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6、養虺成蛇: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7、長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而留下后患。
8、虛與委蛇:虛:假;委蛇:隨便應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
9、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10、駭龍走蛇: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11、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12、封豨修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13、一龍一蛇: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景的不一樣而變更。
14、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15、筆底龍蛇: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16、弓影杯蛇:見“弓影浮杯”。猶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17、封豕長蛇: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
18、歲在龍蛇: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數當終。
關于蛇的成語(六):
“蛇”字在第五位的成語: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蛇”字在第六位的成語: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后患。
“蛇”字在第七位的成語:
強龍不壓地頭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難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
關于蛇的成語(七):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杯弓蛇影
晉朝有一個叫樂廣的人,十分喜歡結交朋友,并經常請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天,樂廣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宴請賓客,大廳中觥籌交錯,異常熱鬧,大家猜拳行令,飲酒作樂。
一位客人正舉杯痛飲,無意中瞥見杯中似有一條游動的小蛇,但礙于眾多客人的情面,他硬著頭皮把酒喝下。之后,他這位朋友沒有說明原因就告辭離開了。這讓樂廣感到很納悶:他為什么突然不喝酒就走了呢?
過了好幾天,樂廣一向沒有見到這位朋友。樂廣很想念他,于是就親自登門去看他。誰知這位朋友已經病了好幾天了,并且病得很厲害。樂廣奇怪地問:“前幾天喝酒的時候,你不是還好好的,怎樣一下子就病得這么厲害了呢?”
剛開始這位朋友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說,之后在樂廣的再三追問下,這位朋友才說出實情:“那天你盛情招待我,本來大家喝得很高興。我喝了幾杯以后,突然發現我的酒杯里有一條蛇,并且還慢慢地蠕動。我當時感到很害怕,也覺得很惡心。但你的盛情難卻,所以我勉強喝了那杯酒,然后就離開了。回到家里以后,我感到全身都不舒服,總覺得肚子里有一條小蛇。就這樣,我一病不起了。”
樂廣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最終記起他家墻上掛有一張彎弓,他猜測這位朋友所說的蛇必須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請到家中,邀朋友舉杯,那人剛舉起杯子,墻上彎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條游動的小蛇,他驚得目瞪口呆,這時,樂廣指著墻上掛著的弓,說:“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這張弓的影子!”隨后,樂廣把弓從墻上取下來,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這位朋友恍然大悟,他開心地說:“噢,原先是這樣啊,杯中的蛇竟然是墻上的弓的影子!”他的這位朋友疑竇頓開,壓在心上的石頭被搬掉,病也隨之而愈。
杯弓蛇影的成語故事延伸
【來源】漢·應劭《風俗通義·世間多有見怪》載:應彬請杜宣飲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
【解釋】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把虛幻誤作真實,形容人神經敏感,含貶義。
【近義詞】草木皆兵、疑神疑鬼、風聲鶴唳、滿腹疑團、狐埋狐搰
【反義詞】處之泰然、安之若泰、談笑自若、泰然自若、若無其事
【例句】她不知從哪兒聽到要地震的消息,整天~,稍有動靜就慌作一團。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畫蛇添足
從前,楚國有一戶人家,祭完祖宗以后,把一壺祭祀時用過的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喝。
辦事的人很多,可是酒僅有一壺,到底給誰喝呢有人提議說:“各人都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畫得像,就把這壺酒給誰喝。”大家都認為這個辦法很好。
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就把蛇畫好了。這壺酒應當歸他。可是,這時候,他看看別人都沒有畫好,就想再炫耀一下自我的能耐。他得意洋洋地說:“你們畫得多慢啊,讓我再畫上幾只蛇腳吧!”
他左手拿著酒壺,右手又開始給畫好了的蛇添上腳。當他正在添足的時候,另一個人卻把蛇畫好了,并且立刻把酒壺奪了過去,說:“蛇是沒有腳的,你怎樣畫上了腳第一個畫好蛇的是我,不是你哩!”
那人說完話,就心安理得地喝起酒來。
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延伸
【來源】《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解釋】原意為畫蛇時給蛇添上腳。后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適宜。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用法】連動式,作賓語。
【近義詞】多此一舉、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反義詞】恰到好處、畫龍點睛
【例句】在作文章時,我們必須要詳略得當,絕不能添枝加葉,畫蛇添足。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的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做事不能多此一舉,因為可能會造成你失去一些東西。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要不然只會弄巧成拙,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笑談。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杯弓蛇影點評
杯弓蛇影的成語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問題,我們都要問一個為什么,要經過調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的真相,求得正確解決的方法。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筆走龍蛇
陰歷八九月,秘書監賀知章府上宴請賓客,正在酣飲之間,主人離席迎賓,大家只見廳堂站著一位少僧人。
“他是玄奘法師的弟子懷素,出家不戒酒,寫得一筆好草書。他老家長沙,湖南七郡知名人家,家家都掛有他書寫的屏嶂。”
酒過三巡,賀知章起身向來賓敬酒致謝,并說:“嘉會良辰,少不得賦詩助興,有請詩仙李翰林屬辭以紀盛會如何?”
李白并不推辭,只是說:“想請懷素當眾揮毫以助詩興。”
賀知章說:“我明白懷素上人酒酣然后墨才暢。來人,快斟酒!”
懷素暢飲的同時,書僮抬出幾箱書寫用的麻箋、素絹,書案上擺出數方上好的`宣州石硯,書僮幾人輪番注水研墨。
懷素放下酒杯,飄然起立,堂上頓時一片寂靜。但見少年僧人援筆蘸墨,凝神注視紙絹片刻,突然運氣揮毫,臂轉腕旋,寫完一張又一張,不多久,滿地盡是靈氣飛動的草書。幾箱麻箋素絹頃刻用完。
懷素擲筆近座時,李白的《草書歌行》亦已寫就,當眾吟哦道:“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吾師醉后倚繩休……起來向筆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賀知章評論說:“上人書寫,左盤右旋,確實是只見龍蛇走啊!好字,好詩!”懷素的字,李白的詩,賀知章的評論,一時間傳遍京華。
筆走龍蛇的成語故事延伸
【來源】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錦繡;筆下走龍蛇。”
【解釋】指筆一揮動就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風格灑脫,也指書法速度很快,筆勢雄健活潑。
【用法】作謂語;形容書法筆勢矯健多姿。
【近義詞】筆底龍蛇、行云流水、龍飛鳳舞、字走龍蛇、妙筆生花
【反義詞】春蚓秋蛇、彎彎曲曲、鬼畫桃符
關于蛇的成語(八):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
從前有一個很窮的人救了一條蛇的命,蛇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讓這個人提出要求,滿足他的愿望。這個人一開始只要求簡單的衣食,蛇都滿足了他的愿望,之后慢慢的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滿足了他。一向到他做了宰相,還不滿足,還要求做皇帝。蛇此時最終明了,人的貪心是永無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這個人吞吃掉了。
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傳說。
之后有人把宰相的‘相’寫成了大象的‘象’從而演化出‘人心不足蛇吞象’。
之后有人把‘人心’直接改為了貼切的‘貪心’也就有了‘貪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成語故事延伸
【來源】《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解釋】釋義比喻人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用法】復句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貪心不足得隴望蜀急功近利
【反義詞】知足常樂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點評
這個成語故事教育人們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知足常樂。當然這句話用在事業和學業上是消極的,不對的,而在克制私欲和貪心上,則是有其可取之處的地方。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打草驚蛇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理解賄賂、不遵守法規。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理解賄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我平日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著狀紙,一邊發著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樣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之后,大家就根據王魯所寫的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引伸為打草驚蛇這句成語。
打草驚蛇的成語故事延伸
【來源】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涂宰;瀆物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
【解釋】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多用于否定句
【近義詞】操之過急、因小失大、顧此失彼、急功近利
【反義詞】欲擒故縱、引蛇出洞、敲山震虎
【例句】這是敵人的先頭隊伍,放他們過去,以免~,影響全殲敵人主力的計劃。
關于蛇的成語故事:打草驚蛇點評
當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行動,結果可能適得其反。要明白,很多事情都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哪怕你從前沒有類似的經驗,你都不能失手。所以從此刻開始,我們要多學一些東西,讓自我往全才的方向發展哦。
【關于蛇的成語】相關文章:
帶蛇的成語(精選215個)04-15
帶蛇字的成語150個01-02
關于蛇的故事(精選18篇)02-15
夢見蛇咬人 被蛇咬05-13
夢見捉蛇被蛇咬06-20
夢見蛇04-16
關于誠信的成語03-01
關于動物的成語03-15
關于黃河的成語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