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一經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那么擬定制度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1
第一條收文辦理
收文的辦理程序包括簽收、登記、批辦、承辦、督辦、回復、歸檔等。具體辦理規范如下:
(一)收文由辦公室收發文人員負責簽收、登記、送辦公室主任閱批。收文登記應將公文標題、密級、文件字號、發文機關、收文日期等情況逐項填寫清楚。
(二)送辦文件由辦公室收發文人員交送辦公室主任閱批。閱批的文件應在2日內簽批并退回收發文人員處進行分類處理。
(三)辦公室主任閱批文件后,應由收發文人員及時轉送承辦人辦理。急件即送批辦,密件注意傳閱范圍。
(四)收發文人員要督促承辦人公文辦理工作,確保公文按時限辦結。
(五)承辦人按時限完成公文辦理工作,并向收發文人員書面反饋,向來文單位回復結果。
(六)收發文人員在認真做好登記的基礎上,定期進行公文處理的.統計和歸卷工作。
第二條發文辦理
(一)發文一般按擬稿、核稿、審稿、簽發、登記、復校、印制、用印、分發等程序辦理。
(二)擬稿、核稿和審稿,由主辦公文擬制人員負責,要求符合政策規定,操作簡便可行,文種使用恰當,內容準確全面,結構簡潔完整。
(三)發文登記由辦公室收發文人員專門負責,包括填寫發文字號、記錄簽發人、按領導審定的印發范圍和存檔要求確定公文印發份數等。
(四)復校,由辦文同志負責。辦文同志負責全面校對,包括文字、格式、內容等。
(五)分發,由文件主辦人負責文件的裝訂、分發,辦理完畢后,文件連同簽文單送辦公室收發文人員處存檔。
(六)嚴格以下發文程序:公文簽發后未經發文登記和復校的,不予印制,送由辦文同志復校;未完善手續的公文,辦公室不予用印,退回辦文同志完善手續。
辦公室工作職責
一、在領導下,具體負責_日常事務,落實有關工作部署。
二、負責做好各種會務、接待等工作。按照要求,做好會議記錄,協助領導貫徹落實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負責做好相關文件的草擬、分發、歸檔工作;及時做好收文登記、處理工作。
四、根據上級要求,制定工作計劃及安排,明確目標要求和具體措施,并上報。
五、負責整理收集工作開展的相關信息,定期督查相關部門工作開展情況,及時上報縣委、縣政府。
六、完成縣委、縣政府及交辦的其他工作。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2
為保證強人廣告全體在職人員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經營目標、管理目標,更為了給大家有一個和諧、融洽、舒適的工作環境特制定本規章制度,本規章制度適用本公司的每一位員工,望大家積極遵守,互相監督,愉快執行。
一、考勤制度
1、公司工作時間為每周一至周六,冬令時早上8:30—12:00,下午1:30—5:30,夏令時早上8:30—12:00,下午2:30—6:00。每位員工上下班必須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執行,不遲到、早退;
2、上班考勤實行實時簽到制度,不得故意誤簽上班時間,必須本人親自簽到確認;
3、事假病假等都需提前上報領導,經領導批準后方可請假離開。一切提前未請示領導而工作時間未到崗的一律視為曠工。
4、非工作時間,如遇公司事務緊急,需要加班,員工應積極配合,加班時間計入績效考核。
二、工作制度
1、工作期間內不得無故竄崗、閑聊、玩網絡游戲、利用公司電話打私人電話、等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2、上班必須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和風貌,同事之間要和睦共處,互相合作,相互支持,鼓勵良性競爭,杜絕惡意爭吵,大家做到在互助中共同進步。
3、工作期間員工應該有得體的言談舉止,恰當的衣著裝扮,不夸張不張揚。
4、每天早上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前合作打掃辦公區域內衛生,保持整潔、干凈的工作環境,每周三下午下班后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5、每位員工都有一個以公司命名的工作QQ,此QQ所有權為公司所有,工作時間必須保持在線,此QQ上的所有資源都屬公司資源,每個人都應該維護公司利益,員工離開公司,其工作QQ應該退回公司,并不得帶走公司資源。
6、員工必須服從上級管理人員領導,工作主動積極,不怠慢,不推托,不拖延。
7、每位員工都應積極學習公司業務知識業務流程。
8、任何員工不能泄露公司的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
9、員工不說任何不利于公司和有損公司形象的話,不做任何有害公司的事。工作期間到做愛護公司物品器械,節約公司財物資源。
10、工作期間遇到顧客訪問時,必須主動、親切的`接待或提供咨詢;
11、有來訪電話時必須做好記錄,包括:來電單位、內容摘要、來電時間、紀錄人等重要信息。
12、公司往來業務要實時上報經理,以作為后期績效工資的參照標準。
13、工作中涉及到公司財務往來及收支,都要有相應的賬目憑證。所有因公事涉及到財務的,按實際情況開具相應的收據或取得有效發票,按照公司報賬程序進行報賬。
14、外出辦公事時要向領導或同事打招呼,說明去向,并保持聯系工具的通暢。
15、當日的工作必須在下班前結束,不得拖到第二個工作日。
16、下班時必須關好門窗及設備電源,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三、績效考核制度
1、員工工資: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公司福利
2、法定節假日放假時間按照國家法定法定放假時間為標準,具體情況也可視實際情況進行調休。
3、公司每月10號發上個月全月工資。為促進同事之間的友好關系每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晚上公司全體員工進行聚餐或者組織小活動。公司每年視具體情況組織集體旅行。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3
一、公司員工應嚴格遵守作息制度。
二、上班打卡后不得私自外出辦私事。
三、不得將無關人員隨意帶人公司,上班時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四、公司員工上班時須衣著整潔、得體。除午休時間外,一律著西裝。女士不得穿著過于艷麗花哨或過于暴露的`服裝;不準穿著與工作環境不相符、不協調的服裝和配戴不協調的飾物上班。
五、辦公時間不得因私會客;午休時間不得在辦公區內搞文體娛樂活動;因私打電話必須簡短。
六、辦公區嚴禁大聲喧嘩、嘻笑打鬧、聚堆聊天;不得使用不文明語言。
七、辦公區及公共區域應保持環境整潔,辦公用品擺放整齊,不得用餐、吃零食或嚼口香糖;不得隨意擺放鞋、雨傘及其他私人雜物;嚴禁隨地吐痰。
八、按規定時間到食堂用餐,不得飲酒。
九、下班或辦公室無人時,須關閉所有電器,公文、印章、票據及貴重物品、現金等須鎖人保險柜或抽屜內,關窗、鎖門后方可離開。
十、遵守保密紀律,保存好各種文件及技術資料,不得泄露公司機密。
十一、墻壁不得亂刻亂畫、加釘,打開水時嚴禁亂潑亂倒,剩茶水只準倒入開水間內水他的茶漏中。使用礦泉水機應保持有水狀態。
十二、愛護公司固定資產,發現損壞應及時報修,無法修復的應注明原因申請報廢。因故意或使用不當損壞公物者,應予以相應賠償。
十三、本制度由公司辦公室負責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4
一、印鑒管理
1、本公司印鑒由綜合辦主任負責保管。
2、綜合辦要對需蓋印簽的介紹信、證明及對外出具的任何公文,都要仔細核實,并有詳細的登記記錄。
3、公司內不允許開具空白介紹信、證明,如因工作需要或其它特殊情況需要開具時,應經綜合辦主管簽字后方可開出。
二、辦公財產管理
1、綜合辦要嚴格審查、核定各部門申報的辦公用品購置計劃,嚴格控制辦公費用支出。
2、辦公用品由綜合辦統一購置、保管,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購置(特殊情況例外)。
3、綜合辦嚴格執行辦公用品領用手續,厲行節約,遵循領用定時、限額、限量原則。領用者應妥善保管并節約使用辦公用品。
4、各部門要由專人負責領取物品,并在領取單上簽字,由綜合辦登記造冊保管。
5、各部門辦公用品或財產要認真管理,實行部門領導負責制,辦公財產在保修期內如有損壞由保修單位負責維修,保修期后如因部門原因或個人原因損壞、丟失,由部門或個人負責。
6、單位任何辦公用品及財產不得流失或據為己有,否則,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7、因工作需要配備給個人的用品,在工作調動或離崗之前,必須歸還單位。
8、綜合辦要將公司所有財物分類記入臺帳,定期盤點、核查,并將核查情況匯總上報總經理。
三、會務管理
1、綜合辦須及時發出會議通知,并向與會者明確召開會議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會議內容、目的以及與會人員須攜帶的文件材料和其它相關事項。
2、綜合辦須認真做好會議記錄,并做到會議結束后的文件退收工作,會議文件的立卷歸檔,會議文件匯編,完善會務工作。
3、對相關部門執行會議決議情況進行督辦,并將其執行結果注冊歸檔。
4、內部會議必須做到保密。
5、若舉辦大型會議,必須事先開好工作人員會,讓其明確與會者的各自分工,以便各負其責,相互銜接,密切配合,保證會議順利進行。
6、愛護會議室的設施,保持會議室清潔,任何人不得將會議室的桌椅、茶具、煙缸等財產帶出去。
四、公司日常支出的核準
1、各部門辦公費由綜合辦嚴格參照年初預算支出計劃中的數額核定,差旅費用標準依據《財務管理制度》中的規定執行。
2、各種費用的報銷先由部門負責人簽字、會計審核票據,然后由綜合辦主任核準、簽字,最后由總經理批準簽字后支付。
五、公司小車的.使用規定
1、對車輛使用的要求:
(1)凡提供公司使用的車輛必須是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車輛,駕駛員必須持有相應車型的駕駛證,并由專職司機駕駛。
(2)、車輛必須車況良好,手續齊全。必須參加第三者責任險和司乘險。
(3)、員工購買車輛不準以公司的名義領取牌照。
(4)、綜合辦每年需要在車輛使用開始時,對車輛的手續、保險費等加以確認,并記錄車輛的總里程表讀數,作為車輛支出計算的基準數據。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相關文章: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07-07
【熱】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10-06
[熱]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07-14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15篇06-12
最新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10-26
辦公室管理規章制度[范例15篇]10-23
辦公室規章制度09-28
管理規章制度10-31
管理規章制度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