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津湖》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長津湖》觀后感1
在大年初一這天,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其實于我個人而言,我并不是很喜歡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卻被它深深的感動了。
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敵我不過,準備撤退,而撤退的必經之路,就是水門橋。為了不讓他們逃跑,中國的志愿軍軍隊要炸毀水門橋,在這場戰爭中,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百多人最后只剩下一個人活著回到了祖國,無數的戰士用身軀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其中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就是中國軍隊的物資、環境與美軍的對比了。在嚴寒中,美軍能喝咖啡、還能聽音樂,而中國的志愿軍卻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為當時中國的.落后,大部分武器都是通過搶奪美軍的得來,且在前進時一會兒就會有美軍飛機轟炸,可見二者的差距與戰爭的殘忍。
其次在劇中有明顯體現的,便是伍萬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誼了。兩人在同一個連隊中,但是伍千里并沒有因為伍萬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軟,更是嚴格要求。最后為了炸毀水門橋伍千里英勇犧牲了,伍萬里與哥哥的尸體一起靠在一塊石頭后面,第二天美軍發現了兩人依偎著的身軀,便用火燒了伍千里的尸體,火融化了冰雪,兩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溫暖又讓伍萬里蘇醒過來,后來志愿軍軍隊發現了他,他便僥幸活了下來。這一段當時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兩人的兄弟情誼深深的打動,也同時被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一個個戰士們打動。
這部電影記錄了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長津湖》觀后感2
在國慶節假期最后一天,我們一家三口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三個小時的電影讓我感動,讓我震撼,讓我熱淚盈眶,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長津湖》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1950年10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介入朝鮮,在毛主席的指導下,中國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那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十分貧窮,在這艱難的重要關頭,毛主席做出了這一重要的決定,他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我們的立國之戰。毛主席還把自己的兒子送上了抗美援朝的戰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美軍的飛機被炸毀的前一刻將標識彈扔了下去,使其他美軍飛機能夠發現我志愿軍營地。雷排長不顧一切地將標識彈開出我軍營地,他明知這樣十分危險還是義無反顧地將標識彈抬上車開離我軍營地。美軍的炸彈把雷排長的車瞬間撲倒,當伍千里和其他戰友趕到的時候,看到的是奄奄一息,血肉模糊的雷排長。雷排長倒在戰友的懷里,對他們說“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里。”說完,雷排長就閉上了眼睛。這時我不禁淚流滿面。
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當時,由于氣溫低下,棉衣數量緊缺,第九兵團在冷凍交加的情況下與美軍王牌部隊奮斗了十天十夜。在零下40度的低溫下,志愿軍潛伏在山頂上,整個兵團都凍死在陣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英雄們依然還是保持著戰斗的姿勢,他們有的手握鋼槍、有的手里握著手榴彈目視著前方。美軍師長史密斯在撤退途中看到這個冰雕連也不禁脫帽向他們敬禮,并說道:“有這種決心的軍人,誰能夠打得贏?”。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軍人的尊嚴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
“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輩就不用打了。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生命換來的。在沒有戰爭的年代,我們要好好學習,掌握本領,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祖國的偉大復興,繼續努力奮斗。
《長津湖》觀后感3
我去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朝鮮處于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機關頭,黨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有兩個場面。第一個是在圣誕節時,敵人唱著圣誕歌,吃著火雞,喝著熱氣騰騰的湯。與此同時,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們卻呆在山坳里,啃著珍貴的土豆。寒風凜凜,土豆被凍得像石頭,只要身體捂得不夠熱,牙都會被崩掉。可就算是這樣,戰士們卻仍舊堅持互贈土豆,互相調侃,臉上仍舊掛著笑容。我軍為了搶占先機,在冰天雪地里死守靜等,最后蓋上了風雪做的被子,有些戰士就這樣永遠睡了過去……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與大自然較勁,爭取戰爭的勝利!
第二個場面是美軍仗著自己處在戰爭中的優勢而驕傲自滿,無視人道主義精神,他們的飛行員看見巖石地上裝死的七連戰士的“尸體”覺得無趣便用打中尸體的數量來打賭。結果一名僅有19歲的'戰士與很多不知名的戰士都死于飛機上的機槍。在七連攻占美軍“北極熊”團部時,團長中彈昏迷。這時,伍萬里拿出槍瞄準準備干掉他,讓自己離成為英雄更進一步時,他的哥哥伍千里卻攔住他,說出了扎到所有人心的一句話:“有些槍必須開,有些槍可以不開。”在殺紅了眼的戰斗中,他仍能守住軍人的基本人道,真是令人佩服!
志愿軍戰士們為了下一代不再經歷戰爭,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三八線”,為了我們今天的和平,把自己留在異國他鄉,這份恩情我們將永留心中!
《長津湖》觀后感4
“這一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電影《長津湖》中的這句臺詞,讓人潸然淚下……志愿軍戰士對民族獨立的信念及對國家強盛的渴望,讓人肅然起敬。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派兵侵略朝鮮。美國的入侵嚴重地威脅到了中國領土的安全,中國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在當時,中國與美國實力差距懸殊。美軍擁有成千上萬架坦克及火炮,而中國志愿軍坦克寥寥,火炮更是不足與落后。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長津湖戰役中,志愿軍以勇敢精神和鋼鐵意志,打出了氣勢,打出了國威,徹底地粉碎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和敬意! 據親歷戰爭的老兵們回憶,長津湖戰役遠比電影所拍的更殘酷,那是一場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進行的.戰役。志愿軍戰士以硬得咬崩牙齒的土豆為食,而美軍卻在享受咖啡美食,歡度圣誕節。美軍擁有優質的防寒設備,而我們軍隊的戰士身上卻只穿著薄薄的棉衣。距長津湖僅僅兩公里處的死鷹嶺上,一個連的戰士全部凍死在雪地里。其中,上海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張紙片:“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們的陣地上。”
長津湖戰役的勝利絕不是偶然,而是靠人民志愿軍鋼鐵般的意志,以及“我在”的必勝信念。第七穿插連的戰士個個鐵骨錚錚,不畏犧牲,保家衛國。身為后輩,我們要銘記這一座座血肉鑄就的豐碑!一句“我在”,既是責任,也是擔當,更是對祖國的熱愛與無比的忠誠。身處新時代,過著幸福生活的我們,更應勿忘國恥,銘記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山河已無恙,光影敬英雄。
如今的中國已一步步強大起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先輩用血肉開拓出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努力學習。
展望未來,我在,我們在!
《長津湖》觀后感5
假期里的一天,媽媽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真實的還原了抗美援朝的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激動人心,熱淚盈眶。
其中,最讓我震憾的是“冰雕連”這個情節。由于戰事緊急,棉衣數量嚴重不足,第九兵團在缺衣少吃的情況下,長途奔波最寒冷地區作戰。在零下40多度的情況下,戰士們吃凍土豆,以雪充饑,爬冰臥雪,衣服單薄的在冰天雪地埋伏十個晝夜,長津湖的寒冷是我們想象不到的。連隊為了堵住逃走的敵人,潛伏雪地里,最后整個連全都凍死在了陣地上,最讓人敬佩的是,這些英雄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還依然保持著緊握武器的戰斗姿態。
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雷公。他不怕犧牲,為了不讓隊友傷亡,自己拿起燃燒彈裝上車,把車開到美軍的位置,美軍被炸得慘敗,最后,自己也犧牲在戰火之中。當看到這里時,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雙眼。
雖然電影看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電影里主人公說過的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這一代不打這個仗,那么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接著打。”還記得那些凍僵的解放軍,愿意犧牲自己,換回我們家園的和平,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反過來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吃的,有穿的,有美好也有幸福,這都是因為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用每滴血每滴汗創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銘記這段歷史,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長津湖》觀后感6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看時驚心動魄,愛國之情油然而起。我看到美軍基地駐扎商討越過三八線,看到美軍監察機在上空監察,看到美軍坦克坦然略過和平大地。
1950年6月抗美的援朝戰爭爆發,之后敵人悍然入侵朝鮮,并且美國多次派軍飛過我國上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嚴重威脅我國安全,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參戰。
影片中,易烊千璽,他把伍萬里從一個叛逆、桀驁不馴的野小子,到成長為一名勇敢無畏的戰士演繹的淋漓盡致。剛穿上軍裝時,他站得歪歪扭扭,無組織無紀律。他有著少年人的敏感和倔強,急需得到別人的肯定。但他的眼中也有著迷茫。后來,經歷了真正的戰爭,經歷了離別與死亡,他一步步成長,他的眼中寫著堅毅和無畏。
吳京,伍千里。他經歷過無數戰斗以及生死考驗,但其實他內心是有傷痛的——哥哥伍百里的陣亡、他那本畫上無數紅框的名字的小本子……他是一個連長,更像一個兄長,他要照顧整個連里的157名戰士,他有責任讓他們安全地回家。
不僅是他們,整個七連的志愿軍們都是這樣,面對嚴寒,面對美軍,面對即將碾壓自己的坦克,面對只剩幾個硌牙的冰土豆,他們誰又不是在用堅強的意志捍衛國家的和平呢?
當看著美國兵吃著炸雞和咖啡,而我們的先輩卻只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山頭啃硬邦邦的土豆時,我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了讓我們后輩不用再打戰,再面對苦難”,電影里寥寥幾句話,交代了,我們先輩為什么要打這場戰爭:為了讓外國人覺得中國人不好欺負,給后輩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抗美的援朝勝利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勝利了!
偉大的抗美的援朝精神歷久彌新,偉大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永垂不朽!
我們何其有幸,生于華夏,恰逢盛世,不經戰亂,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長津湖》觀后感7
10月6日,隊里組織集體觀看《長津湖》這部影片。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中國人民志愿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做出重要貢獻的感人的歷史故事。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于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是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而中國人民志愿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極端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愿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
在電影中有一句話我讓我印象深刻“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輩就不用打了。”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愁。這都是因為老一輩幫我們打了屬于我們的戰。如果他們沒有選擇上戰場,保家衛國,那有可能下一個上戰場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又或者會到我們。電影中有一個男孩他也才19歲,跟我年齡差不多,但是他都有為國捐軀的`精神。而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訓練,為國爭光。
我們觀看完這部電影就離場了,我不知道有沒有彩蛋。但是當我走出電影院,看著路上車水馬龍,燈火闌珊的時候,我知道這應該就是這部電影的彩蛋了吧。那一刻,我知道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沒有他們我們現在可能也吃不飽,穿不暖,天天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既然他們給了我們這種生活環境,那我們就應該好好訓練,取得好成績來報效祖國。
在這里我要致敬那些為建設祖國參與了各場戰爭又或犧牲在戰場上的那些英雄,謝謝你們,讓我們擁有現在的生活!我們也會努力訓練站在世界的賽場上為國爭光!
《長津湖》觀后感8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是泰戈爾詩中的一句名句。有一種人他們如同詩中所說那般活著綻放屬于他們的生命,死時又如同秋天的葉子一樣歸根,無聲無息,他們就是保家衛國的革命戰士。
電影《長津湖》講述了抗美援朝時第九軍團第七連奔赴戰場的故事。故事開端,在中國農村普通的一個漁人家庭中,他們征戰在外的`二兒子——伍千里回來了。本以為能夠好好的團聚,卻接到緊急集合的命令,伍千里別了親人回到軍隊,就在要出發時弟弟伍萬里竟然也跟著來到部隊。在一場場戰爭中,伍萬里成長的跡象清晰可見,連中那些人令人敬佩。
“如果我們不打這場仗,我們的后代就要打。我不想要后代生活在一個充滿硝煙的時代。”這是劇中朱亞文所演的指導員說的話,本是退役一員,沒有人召喚,聽到消息便拋小家返回了軍隊,像他這樣的戰士還有這么多。他們都有家,有父母,有的還有妻子孩子,但他們為了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們的名字我們也許不知道,但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我們會永遠記住。
美軍營地中,軍官們正在為感恩節的到來而歡呼,火雞、各式各樣的菜齊上陣,而在那高大幽深的山谷,下著漫天大雪,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樹上的枝葉已經凋零,但卻沒有將戰士們的心覆蓋。戰士們吃著凍土豆,原地待命。雪越下越大,風越刮越冷,志愿軍們卻絲毫沒有聲響,他們的那種不畏嚴寒、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什么是打不死的英雄,那些在戰場上被打死的戰士,那些為了救隊友而光榮犧牲的戰士,那些為了軍隊而被敵人殺害的戰士不是英雄嗎?”這是老連長對伍萬里說的話,或許伍萬里就是在這里頓悟,真正的英雄并不是在戰場上殺敵后能夠活下來,那些在戰場光榮犧牲的人也是人民的英雄。
花開花落,落葉歸根,革命烈士的生命如花、葉一般,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
《長津湖》觀后感9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句歌詞唱出了志愿軍戰士的雄壯氣魄。這個國慶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在這部電影中志愿軍戰士用自己的鋼鐵意志戰勝了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聯合國軍,獲得了長津湖戰役的勝利。
“我要讓我哥瞧得起我”
在影片中主角伍萬里得知二哥伍千里要去朝鮮,便偷偷找到了哥哥的師長并參軍入伍。在路上,老同志問千里為什么要參軍,千里回答道:“我要讓我哥瞧得起我。”最后伍千里做到了。
“讓我哥瞧得起我。”這句話看似就像哥哥弟弟爭吵一樣,其實它的內涵是千里想比哥哥更厲害,想要超越哥哥。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應該要有上進心,超越比自己厲害的`人。
“我們不打這一仗,
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
在影片中七連的指導員梅生知道要出戰朝鮮時,本來可以不用去的他,騎了12個小時的自行車火速回連隊報道。在火車上,伍千里問他,都已經回家了,能夠與妻女相伴,為什么還要去打仗呢?梅生回答道:“我們不打這一仗,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是的,志愿軍戰士蹲防空洞,我們就可以不用蹲防空洞。志愿軍戰士不打這一仗,就是我們打。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飲水思源。
火雞還是土豆?
在影片中還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當時正值感恩節,美軍那邊吃的是火雞、罐頭、大魚大肉,還可以喝到咖啡,各種食物應有盡有。反觀志愿軍戰士們只能掏出又小又黑的凍土豆來吃,但是就連土豆也分不夠。能有今天的生活,我們應該感到萬分慶幸!
《長津湖》觀后感10
這個國慶,我去看了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七連打的幾場仗。
影片開始,毛岸英的那句話印在了我的心中:“中國的老百姓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有什么理由不去!”中國的百姓如此聽從黨和上級的命令,不顧自己和家人,我們才能贏得抗美援朝的勝利。隨后七連連長伍千里回家看望父母,可是他才剛回家,軍令傳來,他又要去打仗了。他離開家時,他的父母對他是多么的不舍。可是不能不去啊,無論為家還是為國,他都應該去。而在七連送達電臺后,命令又下來了,讓他們到前線去打仗。七連才剛剛到達啊,連衣服都沒有換下來,就又要出發了。可伍千里命令一發布,所有人立刻飛快地收拾裝備,義無反顧地離開了沒待多久的休息處。他們難道不想休息嗎?不,他們當然想休息,可是有人需要他們,這是上級的命令。
戰爭是殘酷的,他們為什么這么無畏地奔赴戰場?我認為正如在雷排長陣亡后,他們說的,如果我們不打,那我們的子孫就要打!也正如伍千里連長回答弟弟伍萬里所說的:“仗都讓我和哥哥打完了,你就有好日子過了。”原來那些戰士們的英勇無畏背后,不僅有保家衛國的情懷,還有對親人的關愛。
整個電影中,我忘不了七連在路途中支援兄弟部隊的場景。在一間小屋子里,他們被敵人緊緊抱住。等到他們艱難的殺死敵人后,全身衣服都被鮮血染紅了。即使他們殺死了敵人,自己也不可避免地受了傷。他們駕駛的坦克在滑下山坡的過程中撞毀了多少房屋?美軍飛機轟炸的時候,又殺死了多少人?戰爭是殘酷的',沒有人能在戰爭中幸免,無論是軍人還是百姓。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也說:戰爭沒有勝利與失敗,我們常說我們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但是中國勝利的代價卻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個鮮活的生命!
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也感謝我們的前輩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長津湖》觀后感11
虎年第一天就買了電影票看了《水門橋》,整個節奏比第一部強很多,沒有過多的歷史背景介紹,主要把關注點放在如何炸毀水門橋的任務上,戰斗場面還是很精彩的,特別是第一次炸水門橋,但后面兩次炸橋就有點渲染的.成份了,第二次用炮彈加子彈射擊炮彈頭部撞針引爆,這點跟歷史真實不是太符合。看描寫《朝鮮戰爭》的書籍,里面有一些相關描述:
12月1日,志愿軍炸橋小分隊便穿插到水門橋突襲守橋美軍,并將水門橋炸毀。然而僅過了一天,美軍工兵便用木材快速修復。
12月4日,志愿軍再次炸毀橋體,也炸掉了周圍的工兵修補材料。這次破壞相當嚴重,但很快,重型工程機械趕到水門橋,在原有的橋墩基礎上架起了鋼結構橋梁,使其更加堅固。
12月6日,志愿軍第三次用炸藥摧毀了整個橋,將橋墩連同橋柱橋面全部炸毀。偵察兵作出匯報:發電所已經被徹底炸毀,好幾個月才能修復。史密斯也近乎絕望。但美陸戰一師在整個美軍中有著重要地位和聲譽,早在美陸戰一師潰退的第一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便慌了陣腳,甚至在記者會上發出了“正在考慮使用原子彈”的言論。麥克阿瑟命令全軍后勤保障部隊,不惜一切代價,修好水門橋。這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工兵參謀乘坐直升機勘探計算后,工兵營提出一個*常識的“橋接計劃”——空運一座橋來,就地進行組裝!于是,日本軍工力量,作為水門橋一役中扭轉戰局的第三方勢力登場了。
所以,真實的歷史是志愿軍三次炸橋成功,用的都是炸藥,美國工兵也是多次修橋,最后其實還是讓美軍陸戰一師的機械部隊成功撤出了戰場,但炸毀水門橋的這個行動對整個戰役的影響很大,也曾經讓美軍一度驚慌失措,否則王牌一師被整個圍殲的后果誰都承擔不起。
《長津湖》觀后感12
歷史的成就是先輩創造出來的,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太多悲慘史,同時也塑造出許多英雄人物,勿忘國恥,忘記歷史等于背叛。
在當下娛樂圈的亂象中,作品層次不齊,cp炒作一茬又一茬。吳京是獨特的存在,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形象,這絕不是被資本塑造效果。戰狼系列電影讓大眾認識到一個強國的形象,有一本中國護照能將我們從任何地方帶回祖國。20xx年我有幸去電影院觀看《長津湖》,這是一部關于抗美援朝的題材,在新中國成立出,西方國家對于我國的'不認可,美國更是作為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強國,武器裝備精良,戰爭最后是屬于正義的,為了后輩不用打戰,為了中國未來能夠更好的發展,先輩們拼死守護我們的祖國。電影中反復的說道:“一只蛋如果從外面被敲開,注定只能被吃掉。如果從里面啄開,說不一定是只鷹。”如果略懂哲學就會了解,事物的發展總是充滿矛盾,而內因才是主要原因。在處于清王朝末期是,封建的矛盾日益激化,已經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所以封建王朝必將走向滅亡,新的生產關系會產生并取代舊的生產關系,由于長期的閉關鎖國,思想、科學技術的落后,被迫被西方實力用堅船利炮從外面破開,從而長期瓜分,由于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頑強斗爭建立了新中國,我們必將守護我們的成就。對于西方資本主義妄想繼續遏制中國發展,我們將士們將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我國處于正義的一方,必將取得勝利,歷史也證明我們選擇正確的道路,同時我們應該銘記英雄人物,同時得認清楚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他們也是平凡之軀,為了軍人的榮耀,為了守護人民,為了守護國家。歷史是不能被如果的,尊重歷史,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
在此,筆者推薦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長津湖》,無關乎網上炒作,以自己的體驗去理解那段歷史。吾輩當自強!
《長津湖》觀后感13
今天我去看了長津湖這個電影,真的很感觸。
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的歷史,偉人高瞻遠矚,“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隨即,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克服極為嚴寒、物資短缺、補給不足、戰備簡陋等多種不利因素,戰士們憑著頑強的鋼鐵意志和英雄無畏的戰斗精神,奮勇殺敵,有的是一家人都上,有的連是戰斗到最后一人,“人在陣地在”,多么鏗鏘有力的誓言,電影里有一個畫面,面對一個個被凍僵的士兵,就連美國將軍都為之佩服,贏得了他們的由衷敬佩,敬了個軍禮,發出“有如此意志力的'對手,任何人都是無法戰勝”的感嘆,跟這樣的軍隊打仗,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影片以伍千里一家三兄弟血戰戰場的故事作為一條主線,講述了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運用了一些技巧,向大家展示、還原了戰爭的一些細節,比如說,感恩節,美軍豐盛的午餐和志愿軍能把牙齒咯掉的被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比如說,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先進的坦克飛機,不僅絕對掌控著制空權,而且,動不動就躲在坦克后面,動不動就用炮火覆蓋的方式,這樣實力懸殊的戰爭,讓人感覺,這仗怎么打?比如說,美軍閑聊,,志愿軍一樣,也會在閑暇之余想著回家娶媳婦、蓋房子,真正的老百姓,還是愛好和平,珍惜和向往和平生活的。
影片里讓我感動的是伍千里出征前對弟弟說的話,“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代就不用打仗了;梅生的打掃戰場的時候,尋找女兒的相片,也說了類似的話;神槍手平河一邊擦槍,一邊感慨,但愿后人再也不用生活在硝煙中……
《長津湖》觀后感14
電影《長津湖》想必大家都看過了吧。在我們祖國母親的第七十二個生日那天,媽媽帶我去看了那場受到14億投資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過程,我們的主角吳京,扮演的是第七穿插連連長伍千里,電影中伍千里的弟弟伍萬里正是易烊千璽所扮演的人物。
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后,美軍便開始攻打了朝鮮,意圖很明顯矛頭指向了我們的新中國。毛主席與其他人商議,要不要打這一仗?是因他幾句話是所有人都同意了援助朝鮮:“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為了往后中國的100年和平發展,這仗我們必須打,也不得不打。”
在途中,第七連遇上了敵軍的巡邏戰斗機,他們為了不暴露,只能全員裝死,但就因美軍兩人的一個賭約,數顆子彈落下。第七連一排裝死的人,有的斷手斷腳,有的當場死亡,血肉模糊濺到了伍萬里的臉上,他第一次見到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一臉不敢相信的'表情,看著傷員心里感慨萬千。
第七連的戰士一路過關斬將,終于他們打到了敵人的老巢北極熊團,當時我也覺得不可思議,敵人坦克,飛機,大炮,機槍什么都有,而他們只有迫擊炮和槍。
在與敵人的“老家”戰斗時,敵人的巡查機扔下了一枚標識彈,這是一種標記位置的東西,雖然不會爆炸,但是會散發出濃濃的紅色煙霧,這時候就會有無數炮彈落下。有一個人稱“炮爺”的人,拿起滾燙的標識彈裝進車里,開向了敵方陣營,炸彈在他身邊不停落下,燒傷了胡子,他直喊疼。而這時,他卻唱起了家鄉的歌為自己壯膽,接著,一枚炸彈把他的車炸翻了,重重的車子壓在他的身上,當伍千里他們趕到時,炮爺嘴里還念著不要把他一個人丟在這里,而伍千里含淚拿出紅筆,在本子上找到炮爺的名字,用紅筆圈了起來,表示他已經犧牲。
而在美軍戰敗返回的路上,看見一群被凍死的中國軍人,原來是美軍速度太慢,他們經不住零下40度的低溫,被凍成了冰雕,美軍止步,中國軍人視死如歸的精神讓他們毛骨悚然。
向我們的英雄致敬!
《長津湖》觀后感15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也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
悲壯,壯烈,心酸。這是是最真實的感受。戰爭年代,保家衛國,無所畏懼,跨代對抗,逆風前進,踏浪而行。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戰場,發生了令全世界人民震驚的戰斗,三炸水門橋。以此為背景,在銀幕上現出當年的戰場···
七連在雪地中遇見美機,后與炮連會合,攻下美國機場,受命炸毀水門橋,光榮犧牲。這場戰爭是無比殘酷,中國人民志愿軍付出巨大犧牲,長官士兵一同沖鋒前線,冒著槍林彈雨浴血搏殺;而美國那些長官,將軍,卻在東京會場發表著他們的言論,用威脅來壓服軍人,是,他們有飛機大炮,但我們的.先輩卻用的是生命與鮮血!用一聲聲怒吼,一顆子彈,一腔鮮血,換來祖國的繁榮富強與和平。
他們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裝備又是什么?志愿軍們為什么能在冰雪零下埋伏數天,為什么能冒著飛機大炮穿過死亡屏障,是愛國情,是信念!是他們用自己的微光撕破了暗夜的一角,又經千萬人接力,才讓中國薪火不滅!新中國萬歲!鋼七連,血長城!
“哪一場仗不難打,越難打,就更要打”“炸彈燃燒過的地方,土是熱的。”“恢復七連建制。”“他們修一次,我們就炸一次,只要橋在,我們的任務就還在。”“那里,是國家的邊界,是家的方向。”“百里是我哥,你也是我哥,七連的所有戰士都是我的親人。”
第七穿插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鋼七連,愛國情,青春百年不衰!致敬先烈,致敬英雄!
【《長津湖》觀后感】相關文章:
長津湖的文案(通用50句)09-28
《長津湖》觀后感01-05
長津湖觀后感02-18
《長津湖》觀后感02-21
《長津湖》的觀后感11-26
長津湖的觀后感12-13
長津湖觀后感06-12
【熱】《長津湖》觀后感08-20
電影《長津湖》觀后感02-27
【推薦】《長津湖》觀后感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