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觀后感1
生活中,有很多個美好的心靈在我們身邊做著無私的奉獻。昨晚,我看了《感動中國度頒獎盛典》,不禁被那一顆顆充滿愛的心靈感動得熱淚盈眶。
我對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身影肅然起敬。他們是核事業的領航人朱光亞;一生奉獻清廉履職的楊善洲;兩袖清風的高官劉金國;靠賣羊肉串資助學生的阿里木……這些人無私奉獻,卻不求任何回報!在所有這些人中,那個既柔弱又堅強的背影讓我的淚水從臉頰流淌而下……
她就是照顧養母整整12年的善良孝女————孟佩杰。她的命運十分悲慘,但她卻用樂觀的心態去應對自己遇到的一個個困難。五歲時,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她給其他家人領養,不久也離開了人世。好在養母劉芳英收養了她。本以為孟佩杰能幸福的生活了,可由于三年后劉芳英癱瘓在床,養父頂不住生活的壓力,也一走了之。劉芳英絕望了,她企圖自殺,可在枕頭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發現。“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著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就有家!”當劉芳英在電視機前說出這一番話時,我的眼淚終于“決堤”從臉頰奔瀉而下……八歲的孟佩杰就已經上街買菜了!她個頭還沒有灶臺高,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不知多少次卻沒有哭喊過,就這樣,孟佩杰堅強的帶著養母劉芳英簡單快樂地度過了十五年……多么堅強的'人!那夜,我依然沉醉在感動中……
我真的要向這個充滿童稚的女孩學習很多。
記得九歲那年,爸爸第一次叫我去菜場買菜。我性格膽小,好說歹說都不敢向菜場邁進一步。在爸爸答應陪我去菜場的情況下,我才慢吞吞地來到菜場。爸爸對我說:“要先想想家里要吃什么然后再問價格!庇谑牵铱吹接匈u我最愛的番茄的攤位時,小跑上前,害羞地問道:
“番…番茄多…多少錢?”
阿姨看到我,笑咪咪地回答:“小朋友,五元一斤哦!
我很想速戰速決,便說:“好,我買一斤!北惆盐逶X塞給阿姨,拉著爸爸就要回家。沒想到,爸爸隨我到門外便批評道:“這么貴的番茄,你就不懂得還一還價?再去買一次!記住……”我霎時氣不打一處來,我還這么小,就叫我買菜!拔腿就頭也不回地跑回家去……
如今,看到孟佩杰的事跡,我不禁十分自責。一個女孩八歲就自己買菜,我九歲的男孩卻不敢?
在自責的伴隨下,感動和沉醉再次于我的心中油然而生……
《感動中國》觀后感2
一個下午,一堂班會,與同學們靜靜地看著一個節目,感動著我們中的每一個人。
我想,在被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感動的同時,我們的反應不應該僅僅只是流幾滴被感動的淚。他們大多數只是平凡的人,去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去做而大多數人無法堅持或者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是的,他們是平凡人,不平凡的在于他們有一顆尚未泯滅良知的心。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古至今,贊美老師的話不勝枚舉,讓我們來看看這樣一位老師———懸崖邊上的護夢人,西藏墨脫山區教師桑德吉,扎根于高原,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奉獻給了偏遠山區的孩子。她讓我們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愛和信念的堅持。她用生命提攜了邊遠山區孩子的成長,甚至還走家串戶地“勸學”,在一個物質繁盛的時代里,她仍然讓世界相信,精神無敵。
在醫患關系如此緊張的今天,人們心中是否已經忘記了“醫者仁心”這四個字?忽然想起《心術》中的患者在醫院鬧事,就為了訛詐些錢財,又想起《揚子晚報》上曾曝光的:醫生開貴藥,從中牟利,收到紅包才認真做手術……看看這位退休后20年里堅持出診的仁醫,98歲的婦產科專家——胡佩蘭老人吧,她一心為患者,盡心盡責,而患者痊愈后更是感激胡老醫生,還特地發來新生兒的照片,寄來特產,多么融洽!胡佩蘭老人接受現場采訪時說:“醫生應該是不愛金錢的職業,它需要對病人的情感投入,想發財就不要當醫生,看到病人痛苦的來,快樂的去,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給病人看一天的病!焙逄m老人用生命證實了她的話,就在她離世的'前一天,她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看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好多同學都在偷偷地抹眼淚,胡佩蘭老人,您雖死猶存,我們永遠記得您!
還有見義勇為的“活雷鋒”方俊明;35年前赴后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偉大的患癌母親姚厚芝;年歲已高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曾幾何時,我們感嘆“雷鋒”消失了,而“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愛是需要傳承的,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班會的認知,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
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相信我們的社會將更和諧更美好。
《感動中國》觀后感3
我覺得我今天晚上看完《感動中國》后,對我的人生又有了新的啟發。我發現偉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才能找到偉大的所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聚集起來,那就是偉大,渲染了環境,也感動著他人。
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還有特別頒獎人物:抗戰老兵愛國僑胞。他們都有一些相同點,那就是勤奮、低調、不喜歡空談。
“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你們給予了瀕臨絕望的家庭一絲的希望。正因為一次意外,他們體會到丟失孩子的痛,所以致力于幫丟失孩子的家庭尋找孩子,其后并建立了“寶貝回來尋子網”。到了11月,已經幫超過1200名被拐及走失的孩子找到了親人。他們并非一帆風順的,期間受過不少的威脅,要斷他胳膊什么的。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而畏懼,反而更加堅定不移的,因為他們知道那些被拐及走失孩子的親人,現在是多么的絕望、多么地渴望見到自己的孩子,那些孩子可能受著什么樣的傷害。張寶艷說,他們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與時間賽跑,盡快幫助他們找到家和家人,盡早實現天下無拐的夢想。
并不是只有英雄才有創造感動的力量,不用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了。你做的是幕后的工作,但卻是那么的重要。徐立平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一有差錯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他用生命換來國家的`繁榮。別人問他為什么一直干這活,他總笑著說,危險的崗位總得有人去干。他的愿望卻是那么簡單,就是多陪父母,和父母去轉轉。他的平凡可能不足以讓所有的人都認識他,但他卻能感染他周圍的人。讓人感動的不是“偉大”,而是行動。
《感動中國》不僅是一個節目,還是一顆定心丸。我為什么這樣說呢?原因是中國人在世界各國都留下了不良的形象。感動中國的得獎人,他們用行動顯示了中華民族的美德。中國人依然用行動感動著世界,不應以一部分的不文明掩蓋了閃閃發光的美德。
只有用心去體味,美的時刻、感動人心的時刻,才會在你眼中、心中綻放!即使那是那么小的一個動作或者一件事情,你也會發現它的閃光之處,還會不自覺間自己也受到感染,去感動別人,帶動別人。
《感動中國》觀后感4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看了中央電視臺的“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非常感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直隱姓埋名,卻一直捐款的老人張紀清。
千萬不要忘掉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后代。
炎黃,是人類的始祖,帶動了整個華夏族的發展與千古文明。我們身邊總有隱姓埋名捐助社會的公益人士,他們默默為社會付出。
最終有一天,我們認識了一位公益人士,他叫炎黃,他叫張紀清。這位老人用二十七年投身于公益,他來自江陰,用一個人的文明撐起了整座城市的文明。
11月,一位老人在江陰市某銀行正起身離開,卻暈倒在地上。被好心人送進醫院。人們在他身上找到了三張匯款單,匯款人的名字,叫炎黃。那天,那個被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的身份終于解開。老人的名字叫張紀清。
“這不是什么大事,是我們應該做的。”張紀清老人在感動中國里與主持人這樣說。張紀清老人也沒有預料到會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解開隱藏了二十七年的身份之謎。原本老人打算把這個秘密保守一輩子,連最親近的子女都不會透露。在張紀清老人眼中,他做的這些都是小事,助人為樂、濟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幾乎每年,祝塘鎮都會收到“炎黃”的匯款,而匯款地址卻是五花八門,尋找后發現地址都是假的。想尋找這位好心人的人們也只能失望而歸。“我要的.不是名,是心!”這便是張紀清老人的初衷,老人想盡各種辦法“潛伏”,不愿以恩人自居。
看著電視屏幕中的老人為了自己的那份行善之心,從原本的祝塘首富到現在住在七十平米的房子里與老伴靠養老金生活,從二十七年前寄出的第一筆捐款到二十七年后的如今,老人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是炎黃的子孫,因為我們有濟貧幫困的文明。
感動中國,有多人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無悔奉獻只為給子女、社會、身邊的人帶去一份未來,一份溫暖,一份快樂。感動中國,雖然隔著屏幕,但感動中國的夜晚有多少人為熒幕中那些感動人心的事跡所流淚。感動中國,我們的身邊又有誰跟他們一樣在默默付出。只是我們不知道。但我們也許能跟他們一樣,我們同樣是炎黃子孫,我們同樣有傳承千古的文明。
感動中國,也許我們能感動未來。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因為有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們,世界才會繼續。因為有那些無私付出的人們,身邊才有感動,已致感動了整個中國。
【《感動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作文11-22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06-20
感動中國觀后感05-25
感動中國觀后感10-08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01-07
(優)感動中國觀后感08-29
《感動中國》個人觀后感09-17
感動中國觀后感實用12-23
感動中國觀后感優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