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2-04-21 17:35:09
  • 相關推薦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精選12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日夢想家》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1

  一份平淡無奇的工作,一場望到盡頭的生活。

  上司的“剝削壓迫”、喜歡卻又不敢表白的女同事、裁員危機……

  主角(沃爾特米提)就是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們的縮影。

  看完《白日夢想家》,先是滿腔熱血,而冷靜后卻覺得:回望人生,皆微小如塵。

  電影終歸是電影,而現實終究是現實。

  現實中能戲劇性地周游世界各地,抽絲剝繭一路上種種巧合,并一步一步探索世界的人少之甚少。

  現實中,有幾人能和沃爾特米提一般,能甩開所有包袱職責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且還能有如此佛系隨心的妹妹和母親?

  他先去了格陵蘭,從直升飛機上躍入冰冷的海水中,險些葬身魚腹。獲救后隨船去了冰島,跑到了那座深受冒險家所喜的即將噴發的火山上,火山噴發前一刻他到了未受管制的阿富汗地區,隨后又登上了喜馬拉雅山,在一座高峰上見到了正在拍雪豹的冒險家肖奈……

  《白日夢想家》講的就是一個白日夢者實現自己夢想的蛻變旅程。

  誰沒有做過白日夢呢?

  但,誰又曾真的敢不顧家人,不畏危險豁出性命的踏上可能不歸的旅程?

  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人人都是被束縛的白日夢想家。

  若是現實太過殘酷,讓我們得夢想遙不可及,那么不妨讓自己一步一步充實努力,等待機會,腳踏實地享受當下,踏踏實實地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要明白的是,縱然不是所有夢想都能實現,但是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有它的好處。

  如同電影中冒險家肖奈說的那樣,完美的東西不會尋求關。

  他說,“如果我喜歡一個時刻,我只想沉浸在那個時刻,享受當下,享受此刻。”就像明白自己在喜馬拉雅山看過雪豹就好了,不需要別人的肯定,是否有能夠呈現的結果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享受當下。

  人是很容易在世俗功利的量尺中迷失的,路人的夸贊或詆毀都是虛假的、匆忙的、浮于表面的,人在意世俗,殊不知世俗太忙是沒空理睬人的。

  其實,生活只屬于自己內心的感受,問心無愧就是充實。

  只要在路上,無論結局如何,總有收獲。

  雖然不是所有的'夢都能實現,可我們要敢于追夢。追夢人可能平凡,但是絕不會平庸,因為他們每一天都在堅守著初心,堅持完善自己。在人生歷經千百種滋味,閱歷豐富后,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眼界和追求。

  那些為之努力過的夢想,未必都要實現,它只是讓我們能夠有潛力選取,選取我們所愛的,并且愛我們所選取的。在機會來的時候,我們恰恰有潛力抓住它,然后做更好的自己。

  就像米提苦苦尋求的最后一張底片,就在肖奈送他的錢包里,而他卻瘋了一樣跑來跑去,這結果未免有些荒唐。

  但,他在旅途中已領略了世界之大,早已蛻轉成全新的自己了,他享受著旅途中的每一秒,擁有無法言說的快樂。

  我們能說他的努力很荒唐嗎了嗎?

  我想,這種改變與享受,蛻變與努力就是《白日夢想家》電影好處的所在吧。

  但守初心,莫問前程。

  更何況肯一向努力的人,雖是未必實現夢想,但必須不會差。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2

  《白日夢想家》是由導演本·斯蒂勒執導,片長114分鐘。

  沃特·密提(本·斯蒂勒飾)是一名在《生活》雜志工作了16年的膠片洗印經理,他性格內向,甚至無法跟心儀的同事謝莉爾(克里斯汀·韋格飾)開口搭訕,面對生活他像個旁觀者,時常“放空”做白日英雄夢。直到有一天公司被并購,雜志需要做最后一期的封面,而封面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找到狂野攝影師尚恩(西恩·潘飾)的一卷膠片,沃特終于開口搭訕謝莉爾,并在她和母親(雪莉·麥克雷恩飾)的鼓勵下踏上真正的冒險之旅,冰原、大海、喜馬拉雅山……沃特的白日夢遠不及現實壯麗。

  觀看本片的收獲是找到了知己,自己也曾是一個愛做白日夢的.主兒。小時候總幻想能成為一個英雄,救人于水火之中,最好是英雄救美。大一些總幻想能成為一個職業足球明星,擁有華麗的腳法和攻守俱佳的本領,帶領球隊獲得世界杯。窮的時候總幻想能夠買彩票獲得巨獎,不但衣食無憂,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單身的時候總幻想有一個絕世美女飄飄而來,聰明漂亮可愛乖,小鳥依人守著一生一世。結婚后總幻想妻子賢惠孩子聽話老人健康,沒有家事鬧心。沒工作的時候總幻想能有一份收入高不辛苦假期多的工作。有了工作總幻想晉升更快收入更高,隨時有更好的工作出現。工作穩定之后總幻想盡快財務自由,辭掉工作仗劍走天涯,實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愿望。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3

  電影講述的是主人翁在一家名為《生活》的雜志社工作,與一位自由攝影師長期合作,在雜志社即將關門準備出最后一期雜志時,該攝影師給該雜志寄了一組照片并送主人翁一個錢包,中間一張,是生活最美好的詮釋照,攝影師強烈要求把該照片作為最后一期雜志的封面圖,但主人翁拿到照片后發現那張照片不見了。

  于是富有想象力和擁有一顆冒險心的主人翁開始尋找這位不知下一步會在哪里落腳的攝影師。他出發了,最后找到了照片,照片就在被他扔掉的攝影師送的錢包里,而照片,正是主人翁自己。

  有很多感人的細節吧,就如,他想給自己心怡的女生發起問候,但是卻在電腦前猶豫再三,最后終于鼓起勇氣發起問候時,發現自己的問候語發送不了,那個時候,他開始著急。我想,在生活中也正是這樣,有些時候我們知道事情辦不成后,反而有一種必須要辦成的氣勢,所以他開始聯系工作人員。

  第二個暖心的.細節是,他踏上尋找攝影師的道路后,還不忘記自己心怡女同事的兒子愛玩滑板,在路上跟一群孩子做了交易,要了那群孩子的一個很好看的滑板。而當拿到女同事家后,發現他家里有一個男人,那個時候他驚慌失措,感覺,自己又自作多情了,只能默默地把滑板放在樓梯處。然后,一路失落地回家了。

  但其實那個只是在維修家電的一個師傅,和女同事沒有任何關系。真的生活中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如果你身邊沒有一個伴,那么我想盡我最大的努力呵護你,因為我愛你,但如果你身邊有個伴,無論我多么愛你,我還是會選擇在角落里祝福你幸福,祈禱你快樂。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4

  影片的主題不錯,音樂很贊,景色也很美。值得一看。除了節奏和表演有些別扭外,整體算一部不錯的電影。在這里,我并不像談論電影本身,我認為電影所展現出的問題和哲思比電影本身重要的多。

  其實主角的狀況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發生過,但是如何讓去改變。有沒有去改變,卻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情況。每每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大部分人都無動于衷,內心想著要如何如何讓去改變,內心豪情壯志,但不出兩天就消失殆盡。我一直在想著深層原因是什么。看完電影后,或許多少明白了點。真正的自信與勇敢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簡單的.通過讀書或看電影就能得到的。真正的勇氣和自信來源于去經歷,去闖蕩,去被生活所逼迫,去拋棄一切最終才能得到一切。勇敢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條件。一旦你選擇了在世間有意義的活著,那么磨難就來了。選擇躲避磨難,那么無聊寂寞孤獨也隨之來臨。

  是時候該出去走走了。即便不能像主角那樣全世界亂跑。也應該去走走,去體驗體驗。去探探險。人生沒多少時間。思考的時間已經足夠多了,是時候去行動了。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5

  可以說,在交友網站上甚至寫不出自己去過哪里、做過什么的經歷的Mitty,見到公司喜歡的女神遲遲不敢上前主動認識。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屌絲氣息滿滿、腦洞大開、時常走神的大叔,為了即將倒閉的《LIFE》雜志社最后封面以及在冒險家、攝影師Sean的指引下,Mitty毅然地離開自己的困頓、不起一絲波瀾的生活,勇敢地去飛向格陵蘭島去尋找Sean和25號底片,從這一刻起Mitty勇敢踏出了第一步,去踐行《LIFE》的真諦。接下來去到格陵蘭島的酒吧,Mitty遇到醉醺醺的酒鬼得知Sean剛離開這里不久,要坐酒鬼的直升機去往冰島,這時那個有點膽怯的Mitty又回來了他不敢繼續前行。影片讓人鼓舞人心的一幕出現了,又是臆想心中的女神彈著吉他唱著他熟悉的歌,他受到鼓舞勇敢踏上即將起飛的直升機。真正的旅程剛剛開始:從飛機上錯誤跳下遭遇鯊魚的侵襲,在船上看到Sean給自己留下的.紙條,騎自行車獨自穿梭在冰島公路上,用妹妹送給自己的玩具交換的滑板,一路滑到火山附近,看到了Sean站在飛機上拍攝火山爆發的那一刻,好心司機解救Mitty逃離火山噴發。

  這時,雜志社真正的倒閉,讓這次旅行看起來是畫上了句號,自己還是未找到Sean和25號底片。在送給女神家孩紙的滑板卻又陰差陽錯地遇到女神前夫,突然那個之前信心滿滿可以與女神暢談自己經歷的Mitty感覺現實還是現實,之前的一切又回到了起點,自己被解雇,曾經心愛的雜志社倒閉落入一個無知的人手中,心愛的女神與前夫重修舊好,仿佛世界都同自己作對。

  回到家中,失意地Mitty扔掉了Sean送給自己印有《LIFE》雜志真諦的錢包,無意中才發現Sean早已來過家中,還為母親心愛的鋼琴拍過照片,這時他又一次踏上了尋找Sean的旅程,這一次是阿富汗,穿越茫茫雪山,終于見到了在等待雪豹出現的Sean。電影總是這么戲劇,25號底片其實就在Sean送給Mitty的錢包中,這一次Mitty終于可以返程了,母親撿起了Mitty丟在垃圾桶中的錢包,25號底片失而復得,追尋這張底片的經歷已經讓Mitty變得堅強,他相信世界的美好,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勇敢。他義正言辭地將底片扔給那個收購雜志社的胡子哥時,一臉的堅定和陽光,這是蛻變后的Mitty。影片末尾,Mitty與女神再次相遇,一同看到《LIFE》的最后一版封面印著Mitty認真看底片的樣子,以及特寫了封面下方對之前在雜志工作的人員致敬,在歡快地音樂中Mitty終于牽到了女神的手。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6

  二刷這個電影的時候,還是一樣的觸動,主人公的“daydreaming”的狀態實在和我太像了,簡直不能再像,我也是重度daydreaming患者,有時我可以做白日夢做一整天,不吃不喝什么也不干,就躺著,或者坐著發呆,我無數次想過把自己的想法(幻想),記錄下來,沒準可以作為優秀的劇本,拍成連環電視劇,足可以永不間斷地播下去,但是,我卻從未付諸過行動,全部都只停留在我的腦子里,幻想里,引用一句非常合適的俗語來形容——“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距離我第一次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應該已經過去了三、四年吧。記得我是上大二大三的時候第一次看的,當時看完這部電影的我,感覺就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突然找到了可以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一樣。(可見當時,我的幻想癥是有多么嚴重,我是真的有認真的在網上查過我的幻想病癥,是否真的需要外部治療),那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打了雞血的興奮,覺得終于找到了治愈自己的方式,每次看完這個電影后,就感覺自己好像馬上就能像Walter一樣,開啟一場充滿驚險、刺激而又絕美的歐洲之旅,好像自己和格陵蘭島、冰島的距離就只差一個信念了,我已經做好思想準備,馬上就可以背上行囊出發了。

  然而,現實比一切都來得迅速且殘酷。我看了看飛去冰島的機票錢,又捏了捏自己的錢包,我的興奮瞬間就被澆滅,我不禁開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困住了我,是冷酷無情的現實,還是我自己,是自己的理智,還是自己二十多年來已經形成的慣性,電影中,42歲的Walter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洗照片師,負責接收一線拍攝的攝影師的`底片,將它完美呈現在期刊封面上。他的職業很規律,也很枯燥,但他很熱愛,經過他的手洗出來的照片都非常符合攝影師想要表達的意思。因此,他和攝影師也建立起了緊密的默契。

  在公司里,Walter一直有一位暗戀對象,不知道暗戀多久了,這是一位令他十分心動的人,他還在姻緣網站上關注了她。可是Walter寧愿在遠距離的地方遠遠注視,也不敢上前主動搭話。

  主人公Walter,從小就有著大膽的想法和風格,在父親的支持下,他肆意成長。但17歲的他在得知父親去世后,便卸下了自己風格,找了一份糊口養家的工作。可能從那時起,他就收起了自己的鋒芒,開始了一個規規矩矩且樸實無華的生活,照顧著母親和姐姐。

  現在母親和姐姐都生活的不錯,也就在這時,Walter知道了自己所在的雜志社要被吞并的消息。在出版完最后一期雜志后,所有員工們都將被遣散。

  即使是最后一期,也依舊和之前一樣,攝影師把拍好的封面底片寄給了Walter,但是這次他卻沒收到……

  而精彩的故事就在這最后一期雜志封面的尋找中展開了

  中間具體的經歷我就不劇透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電影拍出的風景畫面,真的非常美,是那種很原生很自然的美,讓人看了會有心曠神怡、心胸大開的感覺。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7

  夢想,就是讓你燃盡一生,卻又漫天傾落的星斗。

  男主沃特是一名在《生活》雜志社工作了十六年的膠片經理。人至中年,他早已沒什么對世界的一腔熱血。他在《生活》雜志社工作,也僅僅是為了生活。

  他毫無特點,平庸的像蕓蕓眾生里的每一個人。清醒的知道夢想總是空談,于是從未努力走向那注定失敗的結局。于是他喜歡白日做夢,依靠想象彌補生活的.殘缺,沉溺在現實與幻象的漩渦深處。

  在公司被收購后,他為了找到攝影大師尚恩拍攝的膠片作為最后一期雜志封面,踏上了如同白日做夢的征程。跳上直升機,去探尋一個個雄偉瑰麗的自然之景,逃離機械重復毫無新意的現實。

  沃特簡單平凡的像每一個人,每一個拼盡全力追尋夢想卻被現實狠狠擊倒在地的我們。誰年輕時沒有波瀾壯闊的夢想,但一腔孤勇也葬送在了生活殘酷的碾壓下。沃特又不同于我們,他邁出了空想家們不敢邁出的那一步,他背上行囊,拋棄太多的顧慮猶豫,走向從未體驗過的精彩,觸摸到了夢想這綺麗脆弱的珍寶。

  我們總是想有故事可講,卻發現這庸庸碌碌的一輩子也沒什么可講。追逐夢想,如飛蛾撲火,也許會粉身碎骨燃燒殆盡,但你擁抱到了漫天為你傾落的星斗。

  故事的最后,沃特找到膠卷,《生活》最后一期封面是沃特對著天空沉思,白日夢想家,醒在了一個柔軟的現實。

  “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模樣”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8

  沃爾特喜歡做白日夢,他會在和人說話時候突然愣住,進入自己的幻想。他想象著自己來自冰川,想象著和心動的女生當面表白,想象著和討厭的上司在街道上格斗……

  沃爾特是《生活》雜志的相片管理員,雜志將要被并購,需要做最后一期內容。瘋狂攝影師尚恩指定要用25號底片做封面,但是沃爾特卻無論如何都找不到這張底片。整個電影就是沃爾特尋找底片的過程。他去了格陵蘭,搭乘了醉漢駕駛的直升飛機,掉到大海和鯊魚搏斗,用滑板滑行在無人的公路上,一個人登喜馬拉雅山……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和心動女生交流,兩人的'感情漸漸有了進展……

  沃爾特的白日夢越做越少,他不再經常發呆,因為他已經把日子過成了夢想。當沃爾特在喜馬拉雅山上找到攝影師尚恩的時候,尚恩說那張底片其實在他送給沃爾特的錢夾里,而沃爾特已經把錢夾丟到了垃圾桶。

  沃爾特失望而歸,還好他的媽媽幫他撿回了錢夾。沃爾特并沒有看這張底片的內容,此時,對于他來說,這張照片的內容已經不重要,為了這張照片,他已經經歷了太多,過程本身即是留念。

  由于公司并購,以及他與新領導的不和,沃爾特被裁員。當他離開公司的時候,看到了謝莉爾,他們并肩走在街上,這時的沃爾特已經可以對謝莉爾講述自己的感情。他們在路邊售賣亭里看到了最后一期《生活》雜志,封面并不是多么珍貴、震撼的照片,但是卻振奮人心。每個人看到這里都應該是微笑的。

  “與其每日靠幻想來度日,不如拿出點勇氣把幻想過成現實。”我們或許沒有尋找底片的契機,沒有必須出走的壓力,沒有沒有可以隨時想念的姑娘,可是我們都未曾放棄過想象。

  在某個時刻,或清晨,或黃昏,或聽到鳥鳴,或看到田野,總有那么一個瞬間,我們也想沃爾特一樣,是想看看詩和遠方的。當然,多數時候,我們選擇放棄和忘記。我們把夢想埋在心里,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還美其名曰是責任。我們告訴自己,在合適的年齡做該做的事情,像大多數人那樣去生活就不會錯。可是,我們可曾問過自己,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就像《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法罕,明明想當野生動物攝影師卻要學習工程,他不熱愛,所以做不好。去熱帶雨林生活一年,或許賺不到很多,但是他能學到他想要的,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9

  一次陰差陽錯,使米蒂不得不走上尋找25號底片的旅途。在只有八個人的國家遭遇醉酒飛行員,在最后一刻受到幻想中的女神的鼓勵,跳上直升機,又因為聽錯飛行員的話,跳到海里,被迫和鯊魚搏斗,推理到攝影師應該在冰島,而這艘船正好就要去冰島,和一群意大利醉鬼搶奪一輛自行車,到后來還是選擇年少時擅長的滑板,飛奔在冰島平整的公路上,壯美的山河一掠而過,甚至還差點被爆發的火山灰噴到。

  似乎,米蒂終于過上幻想中的旅行家的生活。奇妙的,不可思議的,有趣的生活。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妙的一點是,他沒有過分煽情到極致。其實生活就是這樣,不是你去一次旅行,回來就能改變自己,改變人生,改變世界了。旅行本身不是什么靈丹妙藥,頂多是逃避生活的方式。而讓其產生積極效用的往往是自己用心地參與,事后的感悟與自省,并有很強的執行力可以回到原來的生活后實施改變。

  回來后,第二次對攝影師的.追尋,米蒂踏上了去喜馬拉雅山的路。此時,片子前段埋下的伏筆開始發揮作用:米蒂終于實現了年少時成為背包客的夢想。用小柑橘蛋糕賄賂將軍,看著當地人指手畫腳地指路,到最后意外卻終于尋到了攝影師,和攝影師一起等待”幽靈之貓“——雪豹的出現。這一切種種奇妙,米蒂想都沒想過會結結實實地發生在自己身上吧?

  攝影師在山腰上等待雪豹的出現,也許半天,也許一天,也許甚至已經半個月。這一刻,雪豹終于出現。攝影師卻只是靜靜看著取景器,卻并沒有有所動作。米蒂終于沉不住氣問道:”你打算什么時候拍?“攝影師說的話卻讓我有所開悟:”有時候,我只是想靜靜享受這一刻“。

  在現在這個社會,一切都太過浮躁,人心猶是。減肥,要十天瘦二十斤;學雅思,要二十天到七分;戀愛,要講求相親速配;旅行,要三千塊環游世界。人們越來越迷信數字。任何事情用數字標榜一下,就能迅速獲得關注。一切都是功利的,講求效率的。做事情不能只是做事情,一定要有個目的。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10

  沃特.密提(本·斯蒂勒BenStiller飾)是一名在《生活》雜志工作了16年的膠片洗印經理,他性格內向,甚至無法跟心儀的同事謝莉爾(克里斯汀·韋格KristenWiig飾)開口搭訕,面對生活他像個旁觀者,時常“放空”做白日英雄夢。直到有一天公司被并購,雜志需要做最后一期的封面,而封面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找到狂野攝影師尚恩(西恩·潘SeanPenn)的一卷膠片,沃特終于開口搭訕謝莉爾,并在她和母親(雪莉·麥克雷恩ShirleyMacLaine飾)的鼓勵下踏上真正的冒險之旅,冰原、大海、喜馬拉雅山……沃特的.白日夢遠不及現實壯麗。

  電影中的5號底片也許是代表著生活中未知的覬覦,如果我們不去主動找尋它,我們永遠不會看到5號底片里面究竟有什么美麗的風景。

  我們每個人都曾是白日夢想家,沒有做過值得一提的事,也沒有去過值得一提的地方,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做著白日夢,寧可平庸的活著,也絕不冒險的爭取。

  你說你討厭千篇一律的生活,討厭一眼就看到頭的日子,討厭不再年輕也不再好奇的自己,但如果讓你拋開一切,聽從內心的聲音,很多人又會以各種各樣的借口搖搖頭。于是,所有美好的想法都變成了靜靜地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時機成熟?等待更有錢?更有時間?還是更有能力?我想,或許我們只是沒有勇氣去顛覆那個習慣了舒適區的自己,直到不再年輕,不再好奇,不再想要探索那些未知的領域。

  有人問,從好奇到成功需要走多遠的路,我想說的是,可能只需要一步,邁出的第一步很重要,接下來就是堅持的力量。其實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敢邁出第一步,然后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磨平了好奇心,當好奇心不在時,激情也會慢慢消退。所以,相比于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我更喜歡永遠年輕永遠保持好奇心。

  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是有選擇的,每一次正確的選擇,都會讓我們更靠近我們想要成為的那一種人。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11

  剛看完《白日夢想家》,迫不及待的登錄博客寫影評。

  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每個人也都會做白日夢,但白日夢與實際夢想之間到底間隔著什么?我想著也是該電影想要傳達的主題。

  主人公是一個喜歡做白日夢的潘浚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他都會立馬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想象自己是一個什么超人之類的,拯救世界,與壞人做斗爭。當看到主人公從天橋跳入窗戶救人的那一刻,我真的.以為這是一部超級英雄類型的電影。可實際并非如此,一切也只是幻想而已。接下來的幾個類似鏡頭更是強調了這是一部現實片,而不是魔幻片。

  我承認主人公的幻想很有意思,因為我也曾有過類似的幻想。生活的某個不如意,對誰不爽時都會小小的幻想下自己如何變身“超人”,力挽狂瀾。哈哈。

  當然了,如果這部電影僅僅是這樣的話,雖然還算有意思卻不足以讓我印象深刻。故事的轉折點來了。

  主人公為了找到第25張底片,跑到格林蘭找塞恩,后來從喝醉的壯漢那得知塞恩在一艘船上。于是他在猶豫是否應該冒險一次坐上醉漢的直升飛機去找那艘船。這時候音樂想起了,女主角邊彈吉他邊走到男主身邊。聽著那熟悉的旋律,男主不知哪來的勇氣跳上了直升飛機。

  之后的劇情就是他從直升飛機跳入大海,然后與鯊魚搏斗。到冰島后搶到一部自行車,溜滑板趕路,趁火山爆發前從小鎮逃出。最后雖然還是被公司給炒魷魚,但他還是沒有放棄尋找塞恩。阿富汗,喜馬拉雅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整部電影其實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可正式這種平淡中的冒險更能刺激人們的神經,因為那離我們的距離更近!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 篇12

  男主角是一個充滿幻想卻又缺乏勇氣的雜志社員工,他總是在各種乏味事件中靈魂出竅,夢想到一個特別酷的情景,自己以英雄形象出場,與新來的領導對峙或者贏得女同事的傾慕。但事實上他膽小的縮在自己的殼里,不敢勇敢的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直到一張必須要找到的底片改變了他的生活,他慢慢把幻想的世界拉到現實中,為了尋找底片,他去了冰島,坐了喝醉酒飛行員的直升機,掉到大海里與鯊魚親密接觸,滑著滑板趕去火山爆發現場,后來還去了喜馬拉雅山,因攜帶違禁品被機場扣留。歷經千辛萬苦,最后才發現底片一直在他的錢包里,而且那就是拍的他。

  這部影片第一推崇的就是勇氣,這世上有多少人壓抑自己生活著,幻想甚至壓根就沒有幻想,人們被現實各種事情驅趕著疲于奔命,忘了自己的理想,迷失在現實世界里。

  第二是親情,男主角的媽媽和妹妹,她們以貌不驚人的男主角為榮,總是為他收集各類小東西,也由此拯救了他的`底片。

  第三是享受生活。攝影家尚恩為了拍攝走遍了世界各地,喜馬拉雅山守候白豹,而白豹出來的時候他卻不肯按下快門,一切由心出發,享受當下,不求結果只為體會過程。

  最后男主角很少再去做白日夢了,他勇敢的指出新上司的不公平,大膽的表示對暗戀女同事的愛慕,他不再是白日夢想家,而且夢想的實現家。看這部收獲警醒,人生很短,如果想去做什么事情那就去做吧,夢想總能實現

【《白日夢想家》觀后感】相關文章:

夢想家園作文06-15

白日焰火觀后感09-01

《白日焰火》觀后感11-06

我的白日夢作文03-05

我的夢想家園作文02-28

我的白日夢作文10篇06-12

我的白日夢作文14篇06-11

520告白日的情話文案簡短大全11-24

夢想家彼得讀后感01-2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右手影院亚洲一区二区 | 中出系列中文字幕在线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AV日韩AV国内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