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活著》觀后感
《活著》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2-07-02 14:59:49
  • 相關推薦
《活著》觀后感4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著》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著》觀后感1

  日本媒體人士表示,包括《含淚活著》在內,日本富士電視臺共播出了四部張麗玲制作的系列紀錄片,每部作品的收視率都很高,最高突破了20%,這個收視率在日本難以想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日本人看過張麗玲的紀錄片,要求重播或出版DVD的呼聲很高。富士電視臺應觀眾的強烈要求,破天荒地將張麗玲的紀錄片《小留學生》重播了5次,收視率都很好,這是空前絕后的事情。

  觀眾觀后感折疊

  一位21歲的男性大學生說:這是我有生以來最感動的電影!現在日本大學生就業問題比較嚴重,我即將畢業,聯系了許多公司但都沒成功,我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情緒非常低落。但<含淚活著>讓我改變了想法,給了我真正的勇氣,我會振作起來!

  一位42歲雙眼哭得通紅的女性觀眾激動地說:我是張麗玲紀錄片的粉絲,她的每部作品都讓我深受感動。今天我帶全家來看《含淚活著》,邊看邊流淚,不過不是悲傷的淚,而是溫暖的淚,心靈像被洗過一樣,激勵我更加熱愛珍惜生活,這就是張麗玲紀錄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時間拍攝的《含淚活著》,主人公對人生和家庭的熱愛,勤勞堅韌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我再次感悟到中國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學習。我將介紹朋友們都來看。

  一位49歲的中年男性:五個月前公司倒閉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壓力很大,我甚至產生過人間蒸發等極端念頭。《含淚活著》給我的震動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簡直無法比,我會永遠以他為榜樣,做堅強不屈的男人和父親。在我人生中最苦悶絕望時遇到《含淚活著》這個電影是我的幸運,給了我希望和目標!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謝和敬意!

  含著淚看完<含淚活著>,這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51歲男性

  無論是誰,看了這部作品,都無法不為之動容。46歲男性

  片中有許多我們日本人已忘卻或失去的美德。盼主人公一家幸福!31歲男性

  這個紀錄片應該成為小學、中學的德育教材。38歲女性

  邊看眼前邊浮現出父母的身影,淚流不止。我父母因戰爭而未能接受良好教育,但他們連節假日都不休息拼命工作掙錢,供我和哥哥上醫科大學。這個紀錄片使我對父母充滿感激并感悟到自己的責任。希望母和哥哥也能看到這部難得的好片。38歲男性

  人生就應咬緊牙關,含淚前行,這是為歡笑做出的準備。如此世代相傳。27歲女性

  深感擁有目標能夠使人變得堅強。53歲女性

  深受感動。我離開父母有10年了。有許多相同感受。再次懷念家人的情感。我想今天就給家人打電話。29歲女性

  令人心情沉重的劇情。我自問能否成為真正的母親。37歲女性

  咬緊牙關的堅強父親,是真正男人。62歲女性

  這個紀錄片使我的人生觀改變了。20歲女性

  這是一部能夠洗刷心靈污垢的充滿力量的作品。33歲男性

《活著》觀后感2

  這次老師給我們放了一個名叫《活著》的電影,隨即我就猜到我們必定要寫影評或觀后感了。話說,大學沒有白看的電影。不過感到慶幸的是,老師讓我們寫的是觀后感。山川說,真正的影評人是不會帶著感情去看電影的,也就是用俯視的角度去看一部電影。去把握一部電影,就要用有如刀子般銳利的眼光去剖析和解釋。這對于我們這樣的普通觀眾可不就是有點難了,而是非常難。

  “活著”,一看這電影名字我們也許會猜想,這影片究竟想要表達的是什么。畢竟影名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那就是生命。究竟是活著,還是死去。

  《活著》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福貴的悲慘命運。影片背景是從內戰到解放戰爭再到大躍進最后到文革,在這幾個叫轉的時期,福貴經歷了命運加之在他身上的磨難和對他殘忍的捉弄。盡管他的人生經歷了如此多的波折,最悲的就是他那兩次白發人送黑發人。可是這些磨難都沒有把他擊垮,他依然堅強的活著。其實福貴的命運也就是那個時代人們生活的一個縮影,無論是兵荒馬亂還是政局動蕩,老百姓無論是頑強斗爭還是茍且偷生,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好好的活著。是的,就算再卑微的活著,只要活著,那就比什么都好。富貴的一生雖然悲慘,我們看到這樣的結局也定會表示震撼,表示惋惜。但是影片的結尾福貴依然是笑著的,因為他知道,只有活著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只要自己還活著,就能有機會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影片中的福貴在開始時是一個典型的富家紈绔子弟,他也像一些典型的富家公子哥一樣喜愛賭博。他因為祖上留下的財富可以揮霍,每天就以賭場為家。他的妻子用他們的孩子勸說了他多次,但他沒有一次聽進去了,還是依然嗜賭。俗話說:坐吃空山,坐等其成,到頭來換來的只會是一無所有。最后,福貴終究是把家產都輸光了。從此,他走上了命運給他安排的軌道。加之后來發生的種植ㄕ郟垢9蟊涑閃艘桓鋈奈彝ザ芏返哪腥耍踩盟昧誦腋5惱孚小

  不去品嘗生活的苦就不會懂得幸福的真諦。從古至今,有誰沒有遭遇過挫折,又有誰沒有過不幸的時候呢?但無論如何,堅強的人都會努力克服艱難困苦而堅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顯得非常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會發現只要活著就是幸福的。

  福貴經歷了由富貴到貧窮,從悲痛到歡喜再到悲痛……命運的苦水侵蝕著他的一生。個中心酸,各種悲痛,我想只有福貴自己的體會才更透徹。一群人的死去到最后卻是一個人的留守。我們也許不會很清楚福貴活的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福,但經歷了這么多次蛻變的福貴,也許活著,就算卑微,也一樣是幸福的。

  生活本身就不會都是盡如人意的,他就像是一條路,不會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擁有信心,希望就會在前方出現。活著不僅僅是一種證明,它更是一種歷練。只要我們有勇氣,有毅力,有信心去面對和克服命運給你插之下來的種種困難、挫折與不幸,就會體會到幸福的甜蜜,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活著》觀后感3

  閑來無事打開余華的《活著》翻閱,不禁被吸引。看完前幾章,出差。晚上看完后幾章電子版。又看了張藝謀的電影《活著》。感慨,卻無言。

  原著,福貴苦難的人生,只剩下活著!沒有了愛恨情仇,沒有了恩恩怨怨,一切都變得淡然!和恍惚!苦的已經沒有了苦,淚水已經沒有了淚水。那么,人生是什么?如果跳開苦難去看進入當時背景和那一個一個年代去看,苦難不是一個人的,是一個時代的。

  余華用樸實的筆觸,沒有任何夸張和渲染,通過一個老人娓娓道來,但卻讓人心潮澎湃,不能平靜。

  年輕時的福貴,是個富少爺。幾代家業的積累,富甲一方吧。出了一個敗家的父親,已敗了一部分家業,但依然過良田百畝,豪宅大院。40年代,年輕的福貴不務正業,賭掉了所有家業。輸光了所有。從豪宅大院搬到了破草屋。老爺變成了佃農,少爺變成破落戶,富家小姐成了貧困女。是命運,更是人為,是福貴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的后果。家財散盡、老父離世能夠讓福貴洗心革面也是好事。福貴也開始去承擔和擔當一切。然而,國民黨抓壯丁,被抓去拉大炮。卻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是那個時代的命運!從數千人的死人堆里爬出來,能回到家,是對家信念的支持,又是命運的眷顧。那個戰爭年代,有用多少人沒能爬起來,又有多少人死在家人都不知道的哪里。這次活著是命運的眷顧。可是艱難的日子剛剛開始,土改讓龍二代替富貴去死了一回。難道是命運又冥冥之中眷顧了富貴,散去了萬貫家財,讓龍二成了地主,讓惡人有了惡報!大煉鋼鐵短暫的快樂后,又是無盡的苦難。艱難的歲月,多少人的大饑荒,多少人被活活餓死!我們無法回避那個曾經!福貴失去了兒子,是意外,又是當時的環境。也是福貴無法抗拒的命運!

  女兒出嫁也許是福貴一家最快樂的一段時光,苦難中相依的人,心中的希望和善念是人生最好的支持。可是,富貴又被命運玩弄,失去了女兒、又失去了老婆、再失去了女婿。是什么造成的這一切呢,是那個時代嗎?落后的醫療,落后的生產條件,吃不飽、穿不暖的年月嗎?

  本來希望福貴和外孫苦根能夠相依為命,有外孫就有希望、就有未來。可命運又把這一切給富貴奪走了!是愚昧無知和落后的生產力?還是命運呢?

  除了年輕時福貴賭博輸掉的一切家財,是福貴自己造成的。那以后的艱難困苦和親人的一個個離去,哪一個是福貴能夠控制的呢?一個人在大的`環境目前是多么無力啊!

  所有余華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最后,坦然了。福貴和自己的命運對話,釋懷了!但福貴內心中,深深眷戀他的親人,眷戀著他的妻子、他的女兒、兒子、女婿、外孫!還有他的父母吧!他在替他們活著!

  電影給了一個團圓的結尾,福貴、妻子、女婿和外孫一家團聚!

《活著》觀后感4

  剛剛看完張麗玲的記錄片《含淚活著》。影片歷時十余年,用影音記錄下老丁在東京20xx年的責任與堅持、孤獨與忍耐。

  《含淚活著》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九八·九年,三十五歲的上海男子丁尚彪為了改變自身命運舉債赴日留學。由于日本“吸引外國留學生振興地方經濟”政策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滿懷憧憬來到北海道小鎮阿寒町的丁尚彪很快便陷入生活無以為繼的窘境中。無奈中,他趁著夜色“逃離”,輾轉前往東京,開始了“黑”在日本的生活。此后的十五年,丁尚彪為了還清借款和支持遠在上海的獨生女兒赴美留學,不得不每天從事三份重體力勞動。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廉價的公寓,陪伴他的'只有墻上女兒幼時的照片——由于喪失了合法身份,他既無法回國探親也不能接妻兒來日團聚。異國的孤寂、思鄉的煎熬、妻子的猜忌……無論有多少苦痛,丁尚彪都堅守著一個信念:人生也許是悲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但人生是絕不可以放棄的!

  作為一名被大時代所耽誤的下鄉回城知青,1996年,只身來到日本。他懷揣著對自己的夢想與要求來到日本,本計劃上完語言學校后,繼續讀大學,并由此一路在日本發展下去。誰知命運到了日本依然跟他開殘酷的玩笑,個人的選擇在命運安排下顯得脆弱,到日本后他們才發現語言學校設在非常偏僻的小鄉村。為了生活,他對學校,也是對命運選擇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滿機會的東京,逃亡的副產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戶”,從此將許多機會堵死,包括回國與妻女相見。

  老丁的人生目標由讀大學轉變為一心一意掙錢給女兒繳學費。在接下來的20xx年里,頭發疏了、牙齒掉了,老丁一人拼了命地干著東京最底層的工作,將所有的錢寄回家,只為了女兒能到國外一流大學留學的愿望。這是他認為的對家庭的責任與擔當。這期間他與家人僅有二次會面,一次是與女兒的24小時,女兒懂事地對著鏡頭說她在父親面前盡量表現得無所謂,因為怕自己傷心的表情使父親更加難過。與妻子相聚的72小時發生在他到東京后的整整13個年頭,當他拿出結婚用的紅枕套時,真想不出這十幾年間他是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獨與思念。

  記錄片的結局是在老丁離開上海后的20xx年。異鄉漂泊奮斗20xx年后,他終于踏上回國的飛機。因為他已經完成把女兒培養成材的愿望,女兒在美國成為一名醫生。飛機上老丁淚盈滿面,這使我想到《北京人在紐約》中博士在聚會時失聲痛哭的場景,那是個人奮斗成功后壓抑許久的情緒的迸發,而老丁,則不單是個人堅持、年華老去,還有對于家庭責任的擔當。

  當命運回過頭來時,所有的選擇都沒有了對錯,只留下種種可能,與一個個無法預設的結果。有人評論老丁“傻”,20xx年的孤獨及家庭生活缺失,換來給女兒的學費。還好他的女兒爭氣,如果女兒成績一般,無法留學成材,甚至因為缺失父母管教而過早輟學,拿著父親血汗錢亂揮霍的話,那老丁這么做,還會有多少人感動?多少人支持?

  這便是命運不確定性的魔力所在,可貴的是老丁的堅持,以及他對選擇的堅持、對困苦生活的樂觀、對家庭的責任,對愛的理解的深沉。

【《活著》觀后感】相關文章:

活著的作文03-17

活著觀后感07-03

《活著》觀后感06-30

《活著》的觀后感06-26

活著的觀后感11-22

含淚活著觀后感12-13

活著的意義作文08-24

活著優秀作文03-02

關于活著的說說08-28

活著很累的說說03-0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 欧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制服综合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