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微觀世界》觀后感
《微觀世界》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2-05-06 12:28:25
  • 相關推薦
《微觀世界》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微觀世界》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微觀世界》觀后感1

  見慣了高樓大廈,那么,你知道昆蟲眼里的世界是怎樣的嗎?

  昆蟲的世界,可能讓人會覺得很神秘。它們雖然渺小,但它們眼里的“小千世界”同樣精彩,絲毫不比人類的世界遜色。

  《微觀世界》這部電影就以獨特的視角將一個昆蟲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放大無數倍的鏡頭下,蜘蛛坐在昨夜織好的網上,正等待獵物的到來;花朵將皺皺的花瓣展開;一只小昆蟲在用露水“洗澡”:只見它搓搓手臂,搓搓翅膀,還洗了把臉,實在太有意思了!

  太陽升起來了,昆蟲們的'一天開始了。平時看似悠閑的昆蟲,此刻卻都為了生存而忙碌著:螞蟻正四處尋找食物搬回洞中;蜘蛛將獵物裹得嚴嚴實實,又迅速地補好損壞的網;而屎殼郎則倒退糞球,一次次上坡,又一次次滑下來,可它沒有退縮,艱難地推過了小丘。然而,糞球又被樹枝鉤住,屎殼郎改變方向,終于將糞球從樹枝里推了出來。它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他的昆蟲也都在做著各自的事情:蜻蜓在水面產卵,水蜘蛛用一個氣泡當“餐廳”享用食物,兩只鍬形蟲在樹上打架……原來,昆蟲的生活竟如此有趣!

  真正值得敬佩的還是導演——雅克·貝漢。他花了十五年的心血,換來了這部幾十分鐘的紀錄片。“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十幾年的努力只是讓我們了解昆蟲的世界,讓我們看到昆蟲的精彩。

  大千世界中昆蟲王國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昆蟲的智慧讓我贊嘆,昆蟲的勤勞讓我敬佩,昆蟲持之以恒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昆蟲是渺小的,可我們難道不應該平等的對待它們嗎?我們要對任何事物心存敬畏,這樣才能了解它們不為人知的一面。

《微觀世界》觀后感2

  雅克。貝漢。一個我剛知道的導演,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微觀世界》。短短的75分鐘,他卻用了20年的時間詮釋了一個我們從未觸及的領域——昆蟲的世界。這部由蜜蜂螞蟻甲蟲蝸牛瓢蟲主演的影片深深的沖擊了人們的視覺,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獲得了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以及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不得不贊嘆世界的美妙,影片主要講述了蜜蜂采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鉆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讓我感覺生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不可思議。

  看完整部影片,最刺激我大腦細胞表層的還是甲蟲大戰這一幕。一山不容二虎,兩只甲蟲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進行生死搏斗,勝者為王敗者寇,這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衡律。縱觀我們這個社會,雖然已經進入了禮貌時代,遠離了原始社會那種互相殘殺的時代,可是在我們當今社會“甲蟲大戰”這一幕有何嘗不是日復一日的重演呢?

  國與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發展互挑爭端;攤販間會為了各自的生意吵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競爭對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前途互相中傷,互相誹謗;更有甚我們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我們一向都在強調禮貌,可是現實當中的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卻是時刻可見。禮貌的競爭會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能夠促進社會的提高,可是我們必須要思考這種競爭是否已變質。

  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了。可是我還是殷切期望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一個進取的、和諧的環境,我們能夠在和諧的環境中禮貌競爭,一同提高,而不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互相傷害。

《微觀世界》觀后感3

  法國人的浪漫可不只在愛情方面,更多的還體此刻生活的方式 情緒以及細膩的心思。這不僅能在法布爾和圣埃克修佩里身上體現出來,還有一部一九九六年公布的紀錄片:。

  用高超的攝影技術配合恰當的角度,將森林 草叢下的萬千微觀世界放大在觀眾眼前,展現了大自然中壯麗的奇觀。

  這部記錄片把視角的`轉換運用的十分透徹。開頭,攝像機的視角高至云層之上,然后唱起了悠美的女聲,讓觀眾逐漸入迷,然后視角便從云層上伴隨著音樂慢慢地來到地面上,眼前是一片蒼綠濃密的森林以及大片廣闊黃綠的草原,再逐漸潛入草里匍匐前行。

  與BBC和央視的大部分紀錄片不同,這部紀錄片惟獨一小段旁白解說,只作了個簡單的代入,剩下的萬千世界全由觀眾來體會,這也能增強這部紀錄片的代入感。

  最具有特色就是的配樂,真配得淋漓盡致。比如屎殼螂那一段,屎殼螂伴隨著一曲歡快的交響樂,在一條蜿蜒的路上與它的糞球一同呈現。隨后,屎殼螂踢著它的糞球龜速地爬上一個上坡,音量又逐漸變小,使氣氛變得緊迫起來。突然屎殼螂不小心滾下了山坡,交響樂又放了一個高音和低音,宛如在戲謔道:“啊噢”。而后來,它又重蹈覆轍了一回,音樂的音速又突然變快,給一般的蜣螂運糞球的現象增色不少。

  還有一段拍池塘上的情景,當烏云開始聚集起來,音樂開始變得低沉,而后突然開始下雨,偌大的雨滴對水黽和水蚤來說是個大災難——這能將它們砸暈。它們開始四處亂竄,就像無頭蒼蠅般找不著方向。音樂又變成了災難片的音樂——突然地沉重了起來。可沒多久,它又轉回人的視角,轉成原聲,一看,池塘上有的只是一圈圈的波紋,一片靜謐。這精妙地體現了的“微”,將微觀世界里小動物的“心情”精巧入微地“展現”在觀眾的眼前和耳旁。

《微觀世界》觀后感4

  在課上看到微觀世界的時候,覺得雅克貝漢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有一條尊重生命的靈魂,能夠發現挖掘這么多姿多彩卻一向被人忽略的小世界。之后上網看了介紹之后又多了很多崇敬,因為他把20年的材料剪成了73分鐘,這種決絕堅定想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也是他成功的因素吧。

  就這部影片而言,資料紛繁,各類叫的出或叫不出名的昆蟲花卉,雅克貝漢為我們呈現了它們各種最有感染力和標志性的畫面。

  影片里面記錄了很多種類的毛毛蟲,原本我對于這種蠕動的生物是有抵觸情緒的,可是當看到鏡頭下它們肥肥胖胖的身軀,頭上長得一對黑黑圓圓的'小眼睛,發現它們也是有可愛的地方的。

  鏡頭在螞蟻身上流連了許久,有一對捧著一顆水珠一齊喝水的螞蟻,它們的觸角不停地碰觸著對方,也許是在休閑聊天。當它們一大群出動尋找食物,看似矮小的個子力氣大著呢。有抱著米粒的、有抱著玉米粒的、有拖著一整顆麥穗的、還有鉗著一朵蒲公英的……第一次明白螞蟻對于食物是這么的來者不拒,并且一個個訓練有素,跑的很快,放到自我的儲物洞里也是整整齊齊擺好的。然而總有那么些不順心的事情,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刷了這個儲物洞,之后它們這些堅強的小兵勤快的搬出洞里的泥塊,清理巢穴。

  這部影片也不是這么簡單的一部紀錄片,里面內涵豐富:蝸牛的感情,蝴蝶的繁衍,七星瓢蟲和小蚜蟲之間的弱肉強食,鐵牛的先禮后兵,屎殼郎的堅持不懈,會吃蟲的花的危險美麗……鏡頭多次在昆蟲的小世界和人類眼中的大世界之間切換,明顯也是意味深長。大世界和小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有多少不一樣呢?

  結尾是任何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的畫面,漆黑的夜色里,水光粼粼,一個金黃的身影慢慢舒展,隨著它的頭、大長腿和翅膀一一顯露,所有人看到了一只初生的生命!每個人都在贊嘆造物主的神奇。

《微觀世界》觀后感5

  昆蟲,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懦弱、渺小、氣若游絲?至少,在我年少時便是這樣想的。但是,自從看完了這部影片《微觀世界》之后,腦海中,那個細小的身影開始變得偉大······

  《微觀世界》是導演雅克·貝漢《天地人三部曲》中的一部。影片中沒有角色,沒有人說話,沒有情節。講述了在森林生活著庸庸碌碌的昆蟲們進食、搏斗、生存的生活場景。看似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紀錄片,但導演卻以一位旁觀者的角度記錄下了不平凡的生命歷程,這里有感情、有思想、有夢想的每一只昆蟲,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有時,我想起雅克·貝漢花了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來拍攝《微觀世界》這部影片,就會想起那一只普通的'屎殼郎,那只只有“理想”的屎殼郎。它行走在“崎嶇”的小石子路上,運動著比自己三倍大的糞球,當時記得一個場景很深刻:屎殼郎的糞球扎到了一根樹枝上,經過漫長的努力才將他拔出來。這時,畫面漸漸放大,發現屎殼郎走的“崎嶇山路”只不過是一條一、二米長而已。其實,影片還透露出“人蟲平等”的信息,就像那兩只“惡心”的蝸牛。不要小看那兩只小小昆蟲,就是小小昆蟲也可以有“人一樣的情感”。看完《微觀世界》的那一天我回家路過小區花壇時,看到兩只蝴蝶飛過頭頂,就像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在嬉戲打鬧。這是我看到兩個小女孩追著蝴蝶跑,一邊跑一邊叫喊道:“快來看兩只小蝴蝶!”“嘻嘻嘻它真可漂亮!”那一刻,我感覺仿佛小女孩的影子變成了兩只輕飛曼舞的蝴蝶。揉揉眼,仿佛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當我寫完這句話時,立刻想起了同學說的那兩只“惡心”的蝸牛。其實,不論是在大自然里,還是人類社會里“人人都是平等的”。它們跟我們一樣都是宇宙孕育出來的生命,渺小而偉大地存在著。如果說:生命最好的詮釋是什么?我會說,是那一只只渺小而又偉大的小蟲子,那一只只我甚至叫不出名字的小蟲子。渺小在于平凡卻是那么的極不起眼,偉大在于渺小中演繹生命的奇跡......

《微觀世界》觀后感6

  《微觀世界》與我之前所看的紀錄片很不一樣。在我的印象中,紀錄片都是宏大的,壯觀的,然而這部片子卻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部片子是微觀的,但是內容主旨來說,卻并不微小。這部紀錄片以昆蟲為主要角色,聚焦昆蟲的生活。攝影師把自己“變得和小昆蟲一樣小”,以一份子的角度向我們生動的呈現了小昆蟲豐富多彩的生活。導演是法國著名的雅克·貝漢,他為我們所熟知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他的片子中的人文主義情懷,這部片子也不例外。很多紀錄片會站在高處,也就是用學術的眼光來拍,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能夠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獲得一個系統的知識,壞處是容易讓觀眾分心,缺少藝術價值。雅克·貝漢用同級的角度來表現昆蟲,因此表現出了昆蟲界的.我們人類能夠懂得情感。

  其次,從拍攝手法來說,這部紀錄片非常精致,非常具有觀賞性。影片用出色的影像放大了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平時不會注意的世界,讓人生臨其境。拍攝一直平凡的屎殼郎時,導演先用放大鏡頭近距離拍攝它的堅持執著,正當我們仿佛和它一起苦難著時,導演突然鏡頭一拉,我們一下發現屎殼郎的渺小。這會讓觀眾不禁感嘆,原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這么多的故事!

  最后從影片配樂、音效來說,也是選的非常適合。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個別段落經過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非常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而且還產生出厚重的震撼力。配樂上,導演選用了不同國家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在不同的情境里配有不同風格的音樂,這些得當適宜的配樂會感染觀眾,讓觀眾產生共鳴。

  總而言之,這部片子是開眼界之作,打破了紀錄片一貫的拍攝方式,充滿人文主義情懷。

《微觀世界》觀后感7

  這部紀錄片從開頭到結尾沒有一句臺詞,表現臺詞的就是平常在我們眼里很渺小的昆蟲,這些很渺小的昆蟲,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的主角。

  這是一部無聲的電影,除了自然界的風聲、雨聲、蟲鳴聲,聽起來是那么動聽,每個昆蟲在嘶叫著,它們是那么的平常,太平常不過了。每個鏡頭都能看出它們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

  影片拍出了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把小動物們拉近、放大,拍出了動物界的生活美、勞動美、行為美。有幾個場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后,一場大暴雨剛剛過去,太陽重新露出了笑臉,到處還是濕漉漉的,讓人感覺那么清新。螞蟻們的家被暴雨沖得一塌糊涂,天剛放晴,身上還沾著泥漿的螞蟻們又忙開了,有的重建家園,有的又外出覓食,更讓人憂心的是那條大獵物還在半路上,它們又得商量著怎么把它運回去……小溪邊,兩只蝸牛拖著重重的殼在艱難地行進。它們在一塊石頭上相遇了,相互用觸角友好地問候。我猜想,它們也懂禮貌,它們也有愛情呢!果然,它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就像一對失散多年的戀人……大路上,一只黑乎乎的屎殼郎正在用一種奇特的方法運一團糞球。它用頭部和兩只前爪抵住地面,四條后腿靈巧地撥著糞球滾動。在路上,它心愛的糞球被一根柴棍戳住了,任它怎么努力都搬不動了,屎殼郎急得團團轉。那種可笑可愛又可憐的的模樣真讓人難忘,我多想幫它一把呀!還有一幅奇妙的場景讓我對平時又討厭又害怕的毛毛蟲肅然起敬:一隊毛毛蟲行進在沙地上,后一條的頭部緊緊地跟在前一條的尾部,上百條毛毛蟲頭接尾,尾接頭,連成了一條筆直的“火車”,它們步調一致,紀律嚴明,遇到前面有障礙物時,后面的毛毛蟲誰也不亂陣腳,總是耐心等候,然后再一起前進……我不由得驚嘆不已,真太有意思了,太讓人感動了。大自然多奇妙啊!

  這部紀錄片給我印象很深,那么渺小的生命活著都那么的開心,何況是人?可能有時候被社會同化了,但看清楚這個大自然就會有所感想。

《微觀世界》觀后感8

  法國紀錄片《微觀世界》記錄了很多細小生物的世界。

  小昆蟲們在我們看來還不到一個指尖大小,可是電影中的昆蟲卻占據了整個屏幕,昆蟲的每一個細小的部位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昆蟲的樣子可謂千奇百怪,有的'美麗,有的奇形怪狀,有的雖然可怕卻很好玩,各種樣式層出不窮。

  有些昆蟲十分搞笑,一只酷似小野豬的昆蟲比一粒豆子還小,可他的“腳”蹬著豆子大小的圓球食物,“手”扒著土,倒退著走,圓球食物插入了一個小樹枝上,他推來推去怎么也推不動了,然后就轉來轉去去尋找問題所在,找到原因后,他左推右推,“手”推“腳”蹬,然后食物被拔了出來,繼續前進。上坡時,連“球”帶“人”滾了下來,他還是堅持不懈地繼續推,下坡時,他又翻滾了下去。從這只小蟲子身上,我發現有很多需要我學習的地方。

  從電影中我發現螞蟻的觸角動來動去,速度十分快,這是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還有兩種昆蟲在打斗,他們斗著斗著從樹枝上掉了下來,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楚。影片還展現了花兒在快進中盛開的過程,蜜蜂采蜜的過程。蜈蚣的腿多得數不過來,看著蜈蚣走路十分別扭,總覺得要粘在一起打仗似的。還有很多蟲子排著長長的隊伍走路,一部分蟲子竟然還插隊,后來他們有圍成了一個圈,就像在跳舞。下雨時,濺起的水珠對蟲子們來說如同海嘯一般,一滴水猶如一把利劍……這部電影就那樣用畫面無聲地敘述著小昆蟲們的生活細節,這都是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到的情景,電影雖然沒有解說,但是昆蟲們的行動一目了然,通過這部電影,我了解到一些昆蟲的生活習性,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看到過以后也不一定能看到的昆蟲。這部電影可以用昆蟲的寶庫來形容!

《微觀世界》觀后感9

  這是一部雅克·貝漢的紀錄片——《微觀世界》,它不僅給我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與震憾,更讓我對大自然產生了深深的敬畏。

  從清晨的第一滴露珠到花朵綻放的每一個瞬間,再到一只蝴蝶破殼而出的奇妙與美麗,這一個個美好的畫面,常常在不經意間從我們身邊一晃而過,很難引起我們的注意。但這部電影卻把鏡頭對準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近距離地觀察它們,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個精彩瞬間,真是讓我大飽眼福。

  透過鏡頭可以看到,蜘蛛纏住蚱蜢并保護自己的高超技藝;蝴蝶在薰衣草花叢中飛來飛去,美若天仙;毛毛蟲和螞蟻大家族的團結友愛得到了大家的敬佩;而屎殼郎則為了那一坨便便傾盡全力地把它一路波折地運回窩中。

  它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它們積極樂觀地迎接每一天的到來,這一天在它們眼中再尋常不過,但在我們的眼中卻異常精彩。

  屎殼郎運糞球的情節給我的印象最深,屎殼郎用它那強有力的`后腿推著糞球前進,一路上經受了重重阻礙:有時被風吹倒,有時遇到一個小下坡滾出了老遠,但它總是頑強地爬起來,繼續向前走。后來,糞球被樹枝勾住了,它左看右看,拼盡全力去頂糞球,它把糞球往前往后不停地去頂,糞球還是紋絲不動。經過了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終于成功了。當看到這一幕時,我的內心被深深地震憾了。想想自己在學習上:每次遇到了什么不會、不明白的難題,就不想去思考了,看了屎殼郎為了一個糞球而堅持不懈地去努力,我真羞愧呀!

  《微觀世界》給我們呈現的卻是一個個壯觀的畫面,看似渺小的昆蟲面對困難、挫折和打擊時,創造了一個個奇跡,確實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微觀世界》觀后感10

  今天看了《微觀世界》,發現每一種昆蟲都有它獨特的地方,一些我們平時看不見的一些東西。從自然的角度出發,每一種昆蟲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就像我們人類存在于這個地球上,每一種看似微不足道的昆蟲,也都在大自然中扮演著它們各自的角色,體現著它們的價值。

  昆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是被我們所忽略的一種生物,但是它又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我們身邊。螞蟻、螞蚱、蜘蛛等。每一種生物都有自然賦予它的魅力,每一種生物都有自然賦予它的使命。即使它們是那么的微小,小到我們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到的程度。我覺得這恰恰在提示著我們,即使再微小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嘗試理解它。就像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樣,每一件在我們眼中可能是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這就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相對于昆蟲來說,我們在體型上要遠遠大于他們,但是我們和它們一樣也只是一個個體,一個屬于大自然的個體罷了。我覺得人類比起昆蟲,就是腦子比他們好使一點,螞蟻可以抬起比自己體重大十倍的物體,蜘蛛能夠結出蜘蛛網,毛毛蟲經過化繭成蝶之后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每一種昆蟲都會教會我們一些道理。螞蟻教會我們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蜘蛛的捕食教會我們要使用好的方法和技能才能有收獲;蝴蝶教會我們只有經過化繭成蝶般的痛苦才能讓自己變得絢爛奪目。

  長達75分鐘的電影中,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昆蟲,每一種昆蟲都長得很有特點,都是為了適應大自然而變化出來的。相對來說,作為人類,大自然給予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我們的大腦。我們可以記憶、思考、想象。就像大自然賦予每種昆蟲的財富一樣。我們應該好好利用自己的財富,為人類的這個集體做更大的貢獻。我們應該像蜜蜂一樣,蜜蜂分工明確,每一只蜜蜂都有自己的職責。我們作為一個人民教師,也要擔負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的工作。

《微觀世界》觀后感11

  周末,爸爸給我買來了一部新的電影,名字叫做《微觀世界》。總共有四張碟,我還只看了其中的一張,就覺得很有意思。

  在電影中,導演利用電腦動畫,將一個個、一只只小昆蟲變得非常可愛。尤其令人驚奇的是,里面有很夸張的音樂,比如蜻蜓飛的時候,好像是直升飛機起飛的聲音,顯示它飛得很快;七星瓢蟲挑逗蒼蠅的時候,就好像是舞曲當中鼓點的聲音,果然蒼蠅就乖乖地跟著瓢蟲走了。

  片頭的名稱都是法文,看不懂,也沒有翻譯,于是我給它們各自取了名字。

  一只蜘蛛看見一個可愛的瓢蟲,便編織了一張網,等待著瓢蟲“自投羅網”。可是瓢蟲卻像上足了馬力的車子,一舉將網沖破了。瓢蟲還去挑逗了一批蒼蠅,開始了追逐,把蜘蛛好不容易補好的網沖得七零八落。我把這部分取名叫作“可憐的蜘蛛”。

  一只蚱蜢躲在草莖上,利用葉子的慣性作用,惡作劇地把停在葉子上的螞蟻、瓢蟲等昆蟲一一彈飛。瓢蟲開始報復,把草桿子拉下去,結果把蚱蜢彈到了馬路上。我給它取名為“惡作劇者的下場”。

  屎殼郎在草地上滾著糞球,其中一只卻滾著一個方的糞球。推了一會,滾來一顆乒乓球,于是他滾了一下球,但它立刻滾沒了影。屎殼郎追了過去,在路上他遇到了許多的圓球,但沒一個是對他有用的。當他被打回到方的糞球旁時,他似乎在說:“還是方的好啊。”我給它取名為“糞球的`故事”。

  我仔細地看完了這些有趣的昆蟲故事,后來才發現這是根據小時候看過的另一部電影《昆蟲世界》(也叫《點蟲蟲》)改編的,不過加入了許多“惡搞”的內容,變得更生動了。

  這部電影講述了昆蟲自己的生活,就像人類一樣。我們應該保護他們,讓他們快樂地生活。

《微觀世界》觀后感12

  評價這部紀錄片之前,真的想友情提醒一句:密集恐懼癥者慎入啊。

  說實話,在看這部紀錄片前,我對昆蟲是很排斥的,因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甲蟲、飛蛾甚至是我們避之不及的蟑螂,這些都屬于昆蟲,平時看到會尖叫的生物,被這樣近距離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反而沒有這么令人害怕了。紀錄片里我們看到了屬于它們的世界,看到了它們為了生存繁衍后代而做出的努力。毛毛蟲破繭成蝶的一段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因為全程豎著雞皮疙瘩看完的,感嘆于生命力的頑強,他們活在物競天擇的世界里,以微薄的一己之力來保全自己,他們小心翼翼地活在微觀世界,生命卻大多終止于我們的世界,一個于它們而言放大的世界。微距拍攝雖然能完整清晰地展現微觀世界,但觀看確實需要一定的心理能力。

  這部電影和《遷徙的鳥》一樣,都出自法國導演雅克貝漢,這部影片花了制作組20年的時間,影片的每一個鏡頭都來之不易。從靜態的觀察到鏡頭的移動,都是自然而順暢的.,電影的配樂和鏡頭的感覺、影片的內容總是那么好地結合起來,尤其是蝸牛纏綿的那一段。影片只有開頭一段解說詞,后面再也沒有出現過,也讓影片多了一份安靜。

  看這部影片之前,我們都不能理解昆蟲的世界,甚至會談其色變,但看過之后,覺得這些小生命并不可怕,并不像我們生活中看到就要尖叫而放大的那般恐怖,是我們未曾走近他們的世界,就像他們無法融入我們一樣,也許,在它們眼中,我們更加可怕,所以,手下留情或者腳下留情,善待它們吧。

《微觀世界》觀后感13

  雅克。貝漢。一個我剛明白的導演,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微觀世界》。短短的75分鐘,他卻用了20年的時間詮釋了一個我們從未觸及的領域——昆蟲的世界。這部由蜜蜂螞蟻甲蟲蝸牛瓢蟲主演的影片深深的沖擊了人們的視覺,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獲得了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以及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不得不贊嘆世界的美妙,影片主要講述了蜜蜂采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鉆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讓我感覺生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不可思議。

  看完整部影片,最刺激我大腦細胞表層的還是甲蟲大戰這一幕。一山不容二虎,兩只甲蟲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進行生死搏斗,勝者為王敗者寇,這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衡律。縱觀我們這個社會,雖然已經進入了禮貌時代,遠離了原始社會那種互相殘殺的時代,可是在我們當今社會“甲蟲大戰”這一幕有何嘗不是日復一日的重演呢?國與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發展互挑爭端;攤販間會為了各自的生意吵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競爭對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前途互相中傷,互相誹謗;更有甚我們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我們一向都在強調禮貌,可是現實當中的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卻是時刻可見。禮貌的競爭會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能夠促進社會的提高,可是我們必須要思考這種競爭是否已變質。

  Anyway,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了。可是我還是殷切期望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一個進取的、和諧的環境,我們能夠在和諧的環境中禮貌競爭,一同提高,而不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互相傷害。

《微觀世界》觀后感14

  《微觀世界》與我之前所看的紀錄片很不一樣。在我的印象中,紀錄片都是宏大的,壯觀的,然而這部片子卻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從名字就能夠看出,這部片子是微觀的,可是資料主旨來說,卻并不微小。這部紀錄片以昆蟲為主要主角,聚焦昆蟲的生活。攝影師把自我“變得和小昆蟲一樣小”,以一份子的角度向我們生動的呈現了小昆蟲豐富多彩的生活。導演是法國著名的雅克·貝漢,他為我們所熟知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他的片子中的人文主義情懷,這部片子也不例外。很多紀錄片會站在高處,也就是用學術的眼光來拍,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能夠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獲得一個系統的知識,壞處是容易讓觀眾分心,缺少藝術價值。雅克·貝漢用同級的角度來表現昆蟲,所以表現出了昆蟲界的我們人類能夠懂得情感。

  其次,從拍攝手法來說,這部紀錄片十分精致,十分具有觀賞性。影片用出色的影像放大了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平時不會注意的世界,讓人生臨其境。拍攝一向平凡的屎殼郎時,導演先用放大鏡頭近距離拍攝它的堅持執著,正當我們仿佛和它一齊苦難著時,導演突然鏡頭一拉,我們一下發現屎殼郎的渺小。這會讓觀眾不禁感嘆,原先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這么多的故事!

  最終從影片配樂、音效來說,也是選的十分適合。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個別段落經過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十分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并且還產生出厚重的震撼力。配樂上,導演選用了不一樣國家不一樣藝術家的作品。在不一樣的情境里配有不一樣風格的音樂,這些得當適宜的配樂會感染觀眾,讓觀眾產生共鳴。

  總而言之,這部片子是開眼界之作,打破了紀錄片一貫的拍攝方式,充滿人文主義情懷。

《微觀世界》觀后感15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食物我們還不知道他們需要我們去探索,只要我們勇于去探索,就會有答案展現在我們眼前,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那你看一看《微觀世界》吧!在這里面,有無數的世界奇觀。

  我一聽這個名字“微觀”是不是說這些微生物之類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后來看完了,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些昆蟲和我們平常見不到的花開,日落,日出。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成堆的云彩,我先談到了一個怪異的云彩,他好像一個古代大臣拜見皇帝的動作,逐漸接近這朵云,又看見一個人在默哀,向前繼續前行,我看到了更多的云彩。美麗極了,鏡頭轉換到了另一個云海,這里也十分美麗。

  鏡頭轉到了生機勃勃的樹林了,在樹林里,我看到了茂密的.樹叢,還聽見了小鳥和蛐蛐的歌聲,又有無數的昆蟲生活在里面。我聽到了后面有人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時間過得很快,一小時就像一天,一天就想一季,一季就像一生。”清晨,在職務上有很多露珠,除了七星瓢蟲以外,其余昆蟲們不緊不慢的“吃”著露珠。讓我看著最好玩的是兩只可愛的昆蟲,一只昆蟲猶如一個小孩穿著滑稽的衣服,還有一只昆蟲舔著葉子上的美食。接著,我又看到了好多昆蟲出生了,他們清理著自己身上的臟東西,去遠行了……

  我覺得,要是世界上沒有這些生物,這個世界上會是什么樣呢?我想了一下,肯定的告訴自己,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生機勃勃,也沒有這樣美麗的景物,很多東西比如野草會大量繁殖,世界上……

  同學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動植物,只要有人破壞,他們就能瀕臨滅絕!

【《微觀世界》觀后感】相關文章:

微觀世界觀后感05-13

《微觀世界》觀后感18篇11-29

《微觀世界》觀后感12篇11-05

《微觀世界》觀后感(15篇)11-17

《微觀世界》觀后感15篇09-19

微觀世界觀后感25篇01-26

微觀世界觀后感15篇06-11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后感11-05

微觀世界觀后感12篇11-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精品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