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流浪地球觀后感1
“韓子昂高級駕駛員,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這是春節檔電影,目前中國電影史票房排名第二的《流浪地球》上映后被帶“紅”的一句話,之后被深圳交警、江蘇交警運用,開啟了新一輪的“中華造句大賽”。李平老師在開學升旗禮上也化用過:道路千萬條,誠信第一條;做人不老實,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是中國拍攝的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在國外上映也是座無虛席,上座率極高。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故事講述的是,2100年科學家發現太陽急速老化膨脹,短時間內會把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了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傾全地球之力建造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花2500年,25代人的努力,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前往另外一個棲息地。突然全球發動機停止運行。為了修好發動機,防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營救,劉啟等人的車被征用,無數人士,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前仆后繼,嘔心瀝血,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然而,電影上映后,卻遭到了韓國網友的吐槽:“憑啥中國人才能拯救地球?”以下就是我答復的理由。
一、中國人具有永不放棄、不畏犧牲有精神。
劇中在莫斯宣布等死后,劉啟,韓朵朵等人在其他各國救援隊放棄的情況下“最美逆行”,回去拯救地球。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困難。
但是,在脫離危險的期間,無數人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首先,韓子昂在拯救火種中被砸到面罩后因缺氧冰凍而死。俄羅斯飛行員在“叛逃”過程中被撞死,奮力推了一把劉啟,使劉培強抓住了總控室的把手,劉培強活了下來。劉培強又在最危險的時刻,也就是行星發動機高度不足時,就用自己的死來為地球取得了動力,解除洛希極限,從而逃離木星。還有就是技術小哥,在修機器時,翻開了煙盒,發現了他媽留給他的紙條:“天冷了,記得穿秋褲。”淚目。最后,是中澳合資小伙Tim,在看見劉啟有難后,奮不顧身跳下去救劉啟,好在最后沒死。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開始,人類就提出了“聯合政府”一起管理地球。在地球所有發動機停擺了以后,全世界都爭先恐后運火種修復行星發動機。原來劉啟一行人要去修復杭州一號發動機,路上受阻后,又轉向去營救蘇拉威西行星轉向發動機。但是,有人已經趕在他們前面修好了,至此,71%發動機修復,100%轉向發動機修復,這來源于全世界人民的不懈努力,但是,這還沒有結束,地球即將被木星吸入時,中國人和全球的人想盡辦法解決,然而朵朵在尋求支援的時候,沒人來支援。劉培強號召大家完成最后的任務,大家想開了紛紛說:“回不去了,不如完成最后的任務,還有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各車紛紛調頭,很多人被震撼到。另一邊CN171—11的隊長及隊員快撐不住時,這時突然來了一句:“日本救援隊報到。”接下來來的所有人紛紛喊道:“俄羅斯救援隊報到!”“韓國救援隊報到,新加坡救援隊報到,古巴救援隊報到,意大利救援隊報到,德國救援隊報到!”很多人會問:“為什么日本是第一個到,這是影片里的一個隱藏彩蛋。這個順序其實是08年汶川大地震時外國救援隊到達的順序。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同一個世界,必須要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
三、家國情懷
一開始在北京地下城,韓朵朵上朱自清《春》的時候,老師問:“希望是什么?”
希望是人類在黑暗里的燈火,照亮人們前行的方向,人類就是靠這樣的信念一代又一代地前仆后繼地去探索宇宙,流浪地球尋找新的家園。
如果給別國的話,早把地球拋棄了,去找新的行星。中國不一樣,中國是有家國情懷的,無論如何,都不會拋下地球,要帶著他一起流浪。
記得我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動畫片,它的主題曲令我印象深刻:
為了希望與榮光,為了家園與夢想。
我只好站在風雨中挑戰者烈火。
我不怕,風吹雨打,為了我們共同的家。
我不怕,天涯海角,只為能夠看到家。
流浪地球觀后感2
電影講述了一個關于未來2500年的大逃亡,但喚起的卻是一些很古老的意象和感動。例如從地面一向上升到俯瞰地球上萬個行星發動機的長鏡頭,“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覺油然而生,而救援群像,則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蚍蜉撼大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種悲壯,還有陳勝吳廣式的干勁與豪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夫死,死國可乎?”……科幻的外衣下,包裹著傳統古典的文化內核。
這部電影真正觸動我的,并不在于那些溫情和犧牲的片段,而是恍惚在作品中看到,一個數千年古老禮貌的靈魂,仿佛在一堆重工業的機甲外殼中重新擁有了鮮活的生命……
一向認同這樣的觀點,農耕文化屬性、標準意義的傳統中華禮貌其實早在南宋崖山海戰之后魂滅,其后明清可是是僵尸一般茍延殘喘的存在。禮貌的內涵高低,與物質禮貌成果的體量不必須有那么直接的關系。所以那些本質無非是在歷史故紙堆中摳摳索索,沉溺于千年禮貌古國自嗨式的作品,不可能構成真正的文化輸出。
正如電影里所呈現的,脆弱的人類,包裹上堅硬機甲與外骨骼,在險惡的極端環境中艱難求生。那么,眷戀故土、鄉愁無限的農耕禮貌,在重工業鋼鐵基建的龐大外殼中,究竟是古老禮貌的復活,還是新型禮貌的誕生?
也許,兩者皆是。不一樣禮貌的相遇,并不必須就是你死我活的.結局。歷史上的中華禮貌曾因野蠻民族征服而漸漸形存神亡,但古巴比倫禮貌卻與古埃及禮貌在海上遇合誕生出古希臘禮貌,并延續為一脈相承的古羅馬禮貌,又在文藝復興中成為現代西方禮貌的源頭。
《流浪地球》呈現了某種傳統禮貌與現代工業的融合,煥發出古老而又嶄新的生命力,才是這部影片最值得激動的地方。
“沒有利他主義就沒有真正的禮貌”,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卻顯然違反人性。盡管抒情詩朗誦式的臺詞對白比較影響觀感,這部電影中多處“利他”行為,其實都沒有脫離自利的基礎。
救援隊長王磊如此執著運送火石去杭州,是為了杭州的妻兒(電影因刪減而未明確交代),劉培強若不是為了地球上的兒子,恐怕不必須會選擇為了地球存亡的一線生機(盡管AI計算的成功率為0)而放棄空間站,而最終聯合政府批準這一行為,也可是基于他們在地球之上的人性本能,不可能如AI一般絕對理性。
電影里最貼合原著精神的臺詞來自AI,“讓人類堅持理智,確實是種奢求”,然而個人更喜歡另一句,“沒有人的禮貌,不能算真正的禮貌”。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原本就類似于奇跡。如果電影最終人類沒有選擇相信期望努力拯救地球,一個保存著受精卵和種子的小小空間站在缺乏食物和燃料補給的茫茫宇宙也根本談不上讓禮貌存續。倘若禮貌的內涵沒有具體而微地體現為每個鮮活個體的精氣神,就算保留歷史遺跡,禮貌實際上已經斷絕。
盡管國內電影工業水平與好萊塢存在著客觀上的水平差異,但《流浪地球》主創團隊盡最大努力用可能爭取到的資本和人力物力進行了尊重行業規律與標準的合理投入,并為資料產品注入貼合普世人性的精神內涵與價值觀。所以電影在市場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或僥幸。
原本,科幻小說在國內大眾文學中算是相對冷僻的類型,而國內落后的電影工業體系里,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更缺乏清晰區別的產銷流程。作為藝術作品的電影,佳作的誕生或許更取決于天才型電影人。而商業電影的制作,如果總靠靈光一閃、情懷一現或流量明星,則注定不可能持續。作為商業電影的《流浪地球》是一部合格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嚴格來說還算不上精品,可是相比市場上多年充斥的粗制濫造精神垃圾,已經是“物以稀為貴”了。
期望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但帶動國內科幻小說題材從冷僻轉為熱門,也能推動電影工業體系逐漸完整和成熟,能夠穩定批量產出具有文化和價值觀輸出意義的合格品,這才有更大可能性創造出高質量的經典作品。
流浪地球觀后感3
今晚閑來無事就看了部電影,最近好多人都在夸流浪地球,于是激起本人好奇心。所以,決定看看試試。以前我對科幻片都不來電,不是太喜歡這類型的電影。可看完今天這部電影,我就特別特別喜歡這部電影。
主角劉啟影片一開始就是個熊孩子,讓我這個觀眾都忍不住打他一頓出個氣,可是他身上的調皮也和我很像。我和他在調皮這一點上特別特別像。有時候,愛搞一些小事讓家人朋友生氣,我反而樂在其中。就覺得自己特別優秀。可是當他和爺爺開車回去的時候,遇上王磊一行人攔車,說實話我是抗拒的。就好比我們和朋友出去玩的,遇見警察攔車,說是緊急征用一樣。我比喻好像有些不太對,這就是我此刻所想的。當劉啟爺爺韓培強死的時候,我也特別難過,就好像你成長的速度比不上家人老去的速度。你對你的家人無能為力的感覺,真的無能到讓你難受。還有一點重要的是:當救援只剩下最后7天的'時候,一開始救援站的人員選擇逃避,我對此沒有批評,設身處地的想想我也會那么做。因為我只想在最后的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而不是去為了救人,在影片即將結尾的時候,大多數靠近救援站的救援人員都選擇回去,我看這一部分的時候心懷激蕩,有種我也想參與的感覺。這是值得懷念的,因為當你身邊的人為了希望跟你一起奮斗的時候那種感覺特別特別好。就好比你可以不畏煎熬,無所畏懼。韓培強這個角色塑造的特別成功。把對孩子的怒其不爭演的特別好,以及疼愛,就好像發生在我周圍的親人疼愛我一樣(雖說有些自戀)。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很多的東西,平日里我可能忽略了,但結果是,我盡管忽略這些東西,可它真的發生在我周圍。以前我對自己變好有些坦然的態度,愛咋咋的說的是我。
可我真的不能在家人的疼愛下,就對,所有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切忽視啊。我甚至有一些恐懼,這種恐懼感無法言說。可我真的要努力。爭取讓自己變優秀的.時候更快一些。想要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你總會付出一些代價,如果你沒有付出,就不要怪上天不曾眷戀你。我也不要給自己找任何借口逃避讓自己安逸的理由了。
整個影片最讓我為之心動的一幕是各個國家的救援隊人員一起推東西的畫面,這正是人類為之生存至今的原因,愛,大義,每當國家危難之際,總會有一些仁人志士以挽救振興國家為己任。
我不能再找一些借口讓自己逃避現實了,我得活在當下,不能逃避自己不想面對的事情。因此,我得越來越自律,其實不怕粉絲們笑話我,我是真的是那種拖延癥的人。這次要若非就要開學了,我也不會努力的狂補影片任務,誰讓我給自己挖了個坑,一個寒假看10部電影,并寫讀后感,讀后感好像1500字,我想問問自己是怎么想的。居然有這種勇氣,自己挖的坑,跪著也要走完~
馬上就要開學了,我不想上學,我不想學習,我就只想天天無所事事的玩手機。求別笑,謝謝。我有些茫然,真的是開學后,又得為考試繁忙一陣子,有種重回期末前的感覺。可無論如何,我也要搞定那門綜合素質啊,感覺自己考不過的可能性特別特別大,我也要努力一些。成為我想要做的那種人,雖然有些累,壓力也很大,我不能輕易放棄。只要自己想做某件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樣結果才有可能好一點,最重要的是為自己想做的事情默默奮斗的感覺真好~
我看完這一部科幻電影,居然有種想把科幻電影高分的那些都看一遍,我想試試,結果可能會好一點。我要擴大自己的眼界。雖說電影不太靠譜~可我看電影這事,還比較適合我。因為特別輕松,讓我更加的多思多想,讓我成長為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的人。雖說有些夸自己。可這樣做有點不容易,我是喜歡看電影的,可我不喜歡寫讀后感,感覺自己有病一樣,既然我立下了目標就要實現,不能給隨便找個借口打發自己。還有就是多多的看電影,真的能讓你成長為自己想做的人,可能看電影期間,你有一些感受,可你不記錄下來,很快就會忘,你記下來,看文字可能就會喚醒你當時的感受。
【流浪地球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讀書筆記03-26
《流浪地球》觀后感01-08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1-15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2-22
《流浪地球》觀后感02-03
流浪地球觀后感06-13
【精】《流浪地球》觀后感11-29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11-29
【推薦】《流浪地球》觀后感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