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
開學這些天,我們班同學的表現(xiàn)一向都很好,孔教師一高興,利用午時兩節(jié)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電影講的是一位新音樂教師名叫馬修,他們班的同學調皮搗亂,教師不細心摔了一跤,同學們就開心地拿著他的包傳來傳去。遇到這樣的情景,院長一向是犯規(guī)就要懲罰,可馬修教師對于這些學生的錯誤,就不會懲罰,他會告訴學生錯誤在哪,并讓學生去彌補錯誤。
多么好的一位教師!在同學們犯了錯誤,不是懲罰,而是讓學生明白他們自己的錯誤在哪里,他愛每一位學生,為了他的學生,他付出的太多太多,每一天晚上,他都自己寫樂曲,自己編歌詞,再教給學生們。
其實,我們孔教師也是這樣的呀!她平時對我們關懷備至,對每一位同學都那么有愛心。為了讓我們學習吟誦,她自己先從電腦上自學,學會了,在認真地一遍遍教會我們。此刻,當我們那首詩不會背時,只要把詩吟誦一遍,就會想起忘掉的詩句。
多么好的一位教師啊!他自從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都喜歡唱歌,嗓子都挺好,對自己寫的歌詞異常感興趣后,便發(fā)誓要成立合唱隊,教會同學們唱歌。
我們音樂教師也是這樣的好教師。六一兒童節(jié)前一個月左右,他決定成立一個合唱隊,參加六一的匯報演出。音樂教師從每個年級的`各個班里挑出隊員,每一天利用午時放學后輔導我們唱歌,不圖一分錢,不要一點兒回報,心甘情愿地一點點教我們樂理、唱歌技巧。
多么好的一位教師。≌驗樗A得了同學們的喜愛,當他因故被院長開除,將要離職時,院長狠心不讓學生們與馬修教師相見,于是,同學們便疊出紙飛機,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在了飛機上,當教師走過教室樓下,一只又一只的紙飛機從窗口飛落下來,上頭寫著不一樣的送別話。同學們在沒人指揮的情景下,又一次唱起了馬修教師教的歌,揮手與教師告別……
我又想到了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師,她教我們英語只教了一個學期,第二個學期只上了幾節(jié)課,教師就因為家里的原因辭職了,當時,教師有樣東西忘在了教室,當已經致辭的教師又回來拿東西時,我們全班同學一下子圍住了教師,拉住教師的手,舍不得教師走……
這樣的好教師,愛心送給了一大群調皮的學生;這樣的好教師,把一位簡直無藥可救的學生教成了歌唱家;這樣的好教師,教出了一群團結友愛的合唱隊!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2
一天,克萊門特。馬修來到一所學校任教。這所學校被稱為“池塘之底”,它由問題學生、嚴厲的制度、苛刻的校長構成。馬修確信自己走到了人生的低谷,這時,他看見了兒時的派皮諾,派皮諾的父母被二戰(zhàn)奪去了生命,派皮諾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為此,他常在周六的時候等候在學校門口,希望父母能來接他回家。此時馬修想用愛來溫暖派皮諾……
馬修以真愛換來了孩子們的信任。孩子熱愛音樂,馬修也是,他迎合了孩子們的`興趣,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他對哈森校長制定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覺,對校長的教育思想也有些反感,他便用愛感化了校長,校長也在他的感召下,接受了他的教育方法。有了校長的支持,馬修組建了一個合唱團。其中最有音樂天賦的是莫朗奇,他有一副好嗓子和內向的性格。后來,在一次表演中,莫朗奇因過錯而被晾在一邊,他一臉的無奈與孤獨。在第一輪演唱之后,馬修忽然轉身示意他唱歌,這位孤獨的歌手先是一愣,然后他帶著驚喜的心情成功的完成了演唱。馬修的這個“圈套”,也使孩子們唱這支歌曲時有了幾分開心、幸福的感覺。
后來學校進來一個插班生,他是心理學家放在這里做實驗的,他叫蒙東,有暴利傾向。蒙東簡直無藥可救,他在校內吸煙、打架、罵人,最后被校長指控偷了10萬法郎。但就因為校長用種種極端的辦法來懲治蒙東,最終導致蒙東也以極端的行為回贈給了學!帕嘶,燒了幾間房子。然而,真正偷錢的并不是蒙東,是蒙東唆使別人。后來,馬修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而他并不想將真兇交給校長或是警局處理,他“包庇”了蒙東。但他自己最后卻被無能而殘暴的校長趕走。
馬修與學生的情誼之深是不可以用語言描述的,不信,請看片段:馬修在即將離開學校之際,孩子們站在教室的窗口,探出腦袋、伸出小手揮揮,與 馬修 老師告別。并做了紙飛機,把對 馬修 老師說的話寫在紙飛機上,從窗口飛出來。那一只只充滿真摯祝福的紙飛機為馬修送行,那一雙雙揮動的小手與馬修告別,那一雙雙充滿留戀不舍的眼睛目送馬修離開。藍天為證,大地為憑,誰能說學生們不喜歡馬修呢?紙飛機雖然普通,但此時卻是最珍貴的禮物。馬修彎腰撿起地上的紙飛機,看著上面的字跡微笑了,因為他知道這是孩子們送給他的禮物。馬修帶著孩子們的禮物,幸福地離開了?吹竭@一幕情景,我也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被孩子們與 馬修 老師的深厚情誼和真摯的愛深深感動了!
馬修從未想過成名,后來一直向他人傳授音樂技術,直到去世……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3
當我一開始聽到“放牛班”,我還以為是農村放牛娃的班級。看完才發(fā)現(xiàn)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實是由一些難纏的問題學生組成的班級,影片是從兩個老人看馬修老師的舊相片和日記開始的。這個“放牛班”與真正的“放!币稽c關系也沒有,所謂“放牛班”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的性格,脾氣和他們短短的卻復雜萬分的人生歷程,而春天,是一種希望,是一種“重新”之意,一種冬天過后又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象征。
這是一部優(yōu)秀的法國電影,是每一位坐在環(huán)境優(yōu)美、有著優(yōu)秀教師資源的學校讀書的同學們必須要看的一部經典電影。這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電影里的男主角——馬修,是一個失業(yè)的音樂家,一個其貌不揚、內心善良、有無足輕重的小小代課老師,但是,他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卻用了獨特的所作所為,用他那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他的音樂和他的善良、寬容、仁慈、大度,博得了放牛班那群已被遺棄的孩子們的喜愛。他的作為讓這些不被老師們認可,調皮淘氣甚至還弄過一些夸張的惡作劇的孩子們,得到了尊重,感受到愛的力量,喜歡上了學習。
其實放牛班的這群孩子是幸運的,他們遇見了馬修老師,他給了學生最大的寬容和保護,尊重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他讓每個孩子享受到音樂和集體合作的快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春天”。 俗話說:朽木不可雕。只有你帶著寬容的心態(tài),大度的心理,一切都會被你的寬容所感動,所謂“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將這群問題少年集中在這樣一個沒有愛的環(huán)境中,他們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樣充滿生機。他們需要的,正是我們現(xiàn)在生活中所漸漸忽略的愛與呵護啊!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覺得一生中能夠遇到一位好老師或者一位好領導是一件幸事。他們往往給予學生和下屬的.不僅是知識和工資,還有在下屬遇到困難時時說的那一句句鼓勵的話語,在下屬對前途感到迷惘的時候伸出的援助之手,還有很多很多……電影往往是虛構的,也許在真實生活中它不曾發(fā)生,但是它卻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斗排0嗟拇禾臁肥刮艺嬲媲星械馗惺艿搅死蠋煂W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愛。我們需要的就是這么一鍋濃濃的,溫暖的心靈雞湯。
和“池塘之底”學校里的孩子相比,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我們不僅曾經擁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更有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校園和寬敞明亮的教學樓,現(xiàn)在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作為一名昆鋼這種大企業(yè)里工作的一名員工,我感到很自豪!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4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孔老夫子?桌戏蜃幼鳛橐晃唤逃蠹,他的一生都在為教育做貢獻。他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觀點,放在當今社會之下,仍然非常適用。
教育的本意是育人,所以教育一定要把人放在首位,各種教學觀念也都要以人為本。但是這樣的話,就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 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如何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對于這個問題,孔子給出了比較好的方法————因材施教。所謂“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實施教育。而要做到這點,首先要了解教育對象的優(yōu)勢、劣勢,各自特點。了解不同學生的長處和短處。因為老師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知道什么樣的花該施什么樣的肥,才能對癥下藥,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現(xiàn)代教育,從理論上早已接受了這種觀點,但在實踐中幾乎都把備課看做是備教材、備教案,很少備學生,不了解學生的個性差別,千篇一律地灌輸知識,至于哪些學生能接受,哪些學生不能接受,學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師都不去考慮。在他們看來,他們的任務只是教知識,至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和他們無關。其實不然,在我看來了解學生比教學本身更重要,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更多的去了解學生,尤其是那些個性迥異的學生,就像影片中的莫朗奇,如果不是馬修老師的仔細觀察,他那副唱歌的好嗓子可能就會被埋沒。
影片給我的另一個感受就是:不要輕視任何人。
記得小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同學非常調皮,整天不認真聽課,不寫作業(yè),成績很低,總是倒數的。這樣一來,時間一長,這位同學就成了老師眼里的壞學生,老師看見他總是不順眼,六年以來一直如此。六年以后小學畢業(yè)了,這位同學升入了初中。在這之后,我曾和他有過一兩次的'來往,但也僅僅是一兩次,當時我依然認為他陋習未改,還是和以前一樣,對于這樣的人,還是少接觸的好。但是當中考成績出來以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曾經小學班上的那個所謂的壞學生考的卻比班上其他大部分學生都要好。
這件事后,我對他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同時,這件事也深深地觸動了我:人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無權輕視別人。好學生和壞學生都不是絕對的,壞學生有時未必就不如好學生,相反那些壞學生更容易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因為對于一個壞學生來說他所經受的要遠比同齡人經受的多,它所承受的壓力要比同齡人受到的壓力大的多。那種被輕視的感覺,被人看不起的感覺……只有親身經歷了才能體會的到。但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抗壓性更強,要比同齡人獲得的更多,因為他們收獲的是精神上的財富,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5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描述了在半個多世紀前的法國,一個失敗的音樂工作者馬修來到了被稱為“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當學監(jiān)。在這里,校長和教師只會用謾罵和體罰來教育劣跡斑斑的學生,但是馬修卻組織了一個合唱團,用音樂來陶冶和升華學生的心靈。最后,當被世俗所不容的馬修被辭退走出校門時,學生們紛紛將折紙飛機從巨大石墻上狹小的窗子中拋出,為馬修送行。
影片中的馬修老師來到了“池塘之底”后,并沒有像其他老師一樣把學生當做牲畜來教訓,而是用音樂來挖掘藏在學生身上的美好和善良,陶冶他們的情操,發(fā)現(xiàn)他們心靈中的純潔。馬修像慈父一般愛著他的學生,愛著他的合唱團。然而,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對合唱并不是那么感興趣,對馬修也并不是那么尊重,甚至還對馬修搞惡作劇,但是馬修并沒有放棄。最后,馬修的努力和愛感化了學生,當他走出校門時漫天飛舞的紙飛機就是學生對馬修的努力最大的肯定,而學生們在長大成人后所取得的成就是對馬修努力的最好的回報。
在馬修的學生中,最獨特的是皮埃爾,這個被上一任老師形容為“天使面孔,毒蛇心腸”的學生非常自尊、自卑、自閉,不信任任何人。皮埃爾有著優(yōu)秀的音樂天賦,然而卻不愿意努力學習去發(fā)揮他的天賦,最終,在馬修老師的感化下,皮埃爾的“面孔”和“心靈”終于統(tǒng)一了。但是皮埃爾年齡還小,他只是在懵懂中感受到馬修的關心和照顧。影片最后,當皮埃爾人到中年,功成名就,在聽聞到馬修老師去世的消息后,當他重新翻開當年在“池塘之底”的影集時,終于發(fā)現(xiàn)馬修老師對他的關心、愛護和愛是如此深厚,他對馬修老師是如此的感激卻又無法回報。
整部電影沒有火爆的場面,卻感人至深。特別是馬修被學校辭退后,走在學校的樓下,最后一次回望他的學生們時,那一只只紙飛機雪花般落下時,給人以心靈的震撼——那紙飛機像雪花一樣純潔——那是孩子們對老師的感恩!無論這些孩子平時有多么頑劣,但這紙飛機是是從他們心底最純潔的地方飛出來的。影片結束,飛舞的紙飛機和馬修的合唱團那天籟般的'童聲卻久久的回蕩在心中。我不禁想起另一部電影死亡詩社的一幕,學生們紛紛站在桌子上聲援被家長和學校排擠走的老師基廷,學生對老師的感恩也正像那一個個紙飛機,載滿了學生們最無暇的希冀和對老師的理解——我們每個人就是在這樣朦朧的理解和感恩中成長起來的。
老師,像馬修一樣的老師,就像最慈祥的母親,也是最嚴厲的父親,是無名英雄,也是良師益友。當我們承接著老師愛的雨露時,讓我們將感恩的心也奉獻給老師吧!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將我們感受到的愛都化為行動,將我們手中這愛播撒給更多的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6
今天學校召開校務工作會議,有一個特別的環(huán)節(jié),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我從小就對外國電影不感冒,好像是欣賞水平有問題,看不懂,記不住人物的名子,所以不咋愛看。但這部電影我看懂了,并真的打動了我、震撼了我。拍的太好了,教師的愛展示的非常精準。
影片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學生(后來成了著名音樂家)回憶馬修老師曾經教育他們的故事。整部影片的基調很平靜,顏色很灰暗,但道理和寓意卻極為深刻;臎龅慕纪猓婆f的校舍、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校規(guī)、頑劣的學生...讓人悲哀已極。這些偏執(zhí)、叛逆的少年,被校方的缺乏人性的高壓政策激化得越發(fā)逆反,簡直不可理喻,經常發(fā)生嚴重的沖突事件。
失意的音樂家馬修頂替不堪忍受的前任來學校作代課教師,他在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后,采用正面、積極、激勵的教育方法逐漸贏得了學生們的信任,并組建了合唱隊,用優(yōu)美的音樂滋潤那些空虛的心靈。孩子們善良、天真的本性被逐漸激發(fā)出來,音樂方面的天賦也得到挖掘,其中一位少年成年后成了著名的音樂家。當影片中響起孩子們圣潔、純凈的和聲時,我的眼睛濕潤了。
一群被世人厭惡的孩子,遇到一個天使般心靈的'老師,他們才找到了心中的夢想,終于唱出了來自天堂的聲音,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熱愛音樂有著音樂天賦的代課教師用他對孩子們的愛感化了這一班問題少年冰冷、殘酷的心……創(chuàng)造了教育的奇跡。而馬修最后卻被可惡的校長解聘了,殘忍地把他和他愛(孩子們愛得他)的孩子們生硬剝離。
電影中孩子們憂郁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始終印在我的腦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兒佩皮諾,他的那雙明亮的眼睛卻時刻顯露出憂郁與期盼,他每周六都會靠在大門的鐵柵欄上,等待、盼望他的父母來接他,他是多么希望父親的身影出現(xiàn)在自己的視線中!
電影的最后是馬修老師被迫解雇離開學校,當他走到校門口時,沒有一個學生來送他,是冷酷地校長把孩子們教室的門鎖上,不讓孩子們送他們親愛的老師,孩子們沒有辦法,只能在紙上寫好祝福的話語,疊起紙飛機,紛紛揚揚地從窗口扔下,同時從窗戶口還伸出許多只搖擺的小手(窗戶高,露不出頭),這就是孩子們所能做的對恩師的最后的“告別”。我又一次被感動得落了淚...
我的內心不斷地叩問:教育的價值在哪里?教師的價值在哪里?這部影片給了我們很好的詮釋。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
這是一部優(yōu)秀的法國電影,觀看后感悟頗多。主題曲《眺望你的旅途》久久在我的耳邊回蕩,男孩們的合唱是夜鶯的天籟之聲,讓人回味良久。
影片中的那些孩子們大多是讓老師a頭疼不已的問題學生:打傷馬桑大叔的樂格克,頑皮搗蛋的佩皮諾,古怪固執(zhí)的莫杭治以及其他無心讀書整日胡鬧的孩子。面對這樣一群幾乎不把老師放在眼里,一味胡鬧的孩子,的懲罰和獎賞,善意的提醒,堅持不懈的勸導等等。于我而言,這些都是必須學習的,引導的技巧能極大地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友誼,在教學過程中引導還可以改正學生的習慣和思維模式,進而令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好像莫翰奇在劇中主動學習自己的獨唱部分,這說明學生的學習意識在改變,從老師教給我,到我要提前學,我要學更多更好的轉變。也許我沒有像馬修老師一般的引導能力,但我急切的希望能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得到這種能力的鍛煉,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關愛,是師者作為高一輩者應當存有的品性。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否提高,不僅決定于你對他的引導,更在于你對他的鼓勵,對他的肯定,還有與他的心靈進行對話,我知道,師者與學生的對話其實都是一番關愛,因為我可以肯定沒有老師是對學生的一切不聞不問的。馬修對每一位學生都有著他的計劃,對犯錯誤者保留處罰權力,同時保有他的名字,不讓校長進行暴力教育,對自以為是者予以痛擊,令其思考自己的過錯,給予改正機會,而莫翰奇很幸運地得到了這位老師處處的關愛,也因如此改變了他,讓他展露了他唱歌的才華。那么我,假如作為一名老師有能力讓學生懂得我的關愛,而不是厭煩,這其中的'適度而為之,適度適時的處罰和鼓勵應該就是我應該摸索的,畢竟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的想法。
平等,是建立師生友好關系的必要因素。并沒有絕對的老師和學生之分,老師同樣要在學生幫助下學會處理的方法,而學生就應該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短板,努力改正,而馬修老師的執(zhí)教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沒有學生就沒有令學生依依不舍的馬修,沒有馬修就沒有改變如此巨大的“問題”學生。毫無疑問,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有自己的想法,還要去聆聽學生的想法,雙方平等互敬的前提下互相幫助,實現(xiàn)共同進步。
最后,我可以這么說,教育都應該建立在心靈的基礎上,假若師者無為師之心,學者無求學之心,那么教育無從談起,最終只會落下問題學生和無能老師的趣聞,所以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后,感動之余,我沉淀下來的是對平等、關愛、指引的教育理解,同時我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教育。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8
多方面的嘗試失敗后,五十多歲的馬修來到了塘底學校。馬修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是早上,大霧彌漫籠罩著生銹的學校大門,接著鏡頭移到了黑色的破舊的教學樓。整幅畫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壓抑、不舒服,好似馬修來到的不是學校而是監(jiān)獄。
實際上,因為校長哈德森的管理理念——犯錯懲罰,這個叫塘底的學校就是監(jiān)獄,或者像馬修在辭職前說的,這里是地獄。這里的懲罰大多數時候都是關禁閉,八、九歲的孩子因為犯錯一下子要管半個月禁閉,而且禁閉期間禁止家人探望。這個校長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和xxx對待猶太人的態(tài)度有什么區(qū)別?
塘底是一所特殊學校,這個學校的學生都是被其它學校開除的"問題學生"。"問題學生"的代表有三個,第一個是郭和頤,第二個是皮埃爾,第三個是電影后半段被送到塘底進行適應能力測試,最后因為校長體罰懷恨在心,放火燒了學校的孟丹。
馬修老師身上的最光輝之處,在我看來就是勇氣和智慧。
在了解了上一個老師離開的原因是被學生用刀刺傷之后,以及親眼目睹了校工掉入郭和頤設計的報復陷阱,而差一點弄瞎眼睛之后,馬修還是選擇了留下。他難道是不害怕嗎,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不,他也害怕。就像馬修自己說的,他自己也很害怕,害怕睡覺的時候學生闖進來要了他的命。所以,這就是馬修令人敬佩的地方,雖然害怕但仍然選擇面對,而不是像那個手臂刺傷的老師一樣溜之大吉。另一個表現(xiàn)馬修勇氣的地方,則是馬修主動找校長,請求校長允許用自己的方法懲罰犯錯的學生。在校長讓馬修停止合唱團之后,馬修把合唱團轉移到了地下,這是馬修勇氣的第三次體現(xiàn)。這個勇氣用儒家的'話來說,叫:"道之所存,雖千萬人吾往矣。"
愛,當然是教育的前提,但沒有智慧的愛,愛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甚至會起到反作用——讓學生覺得老師軟弱,而更加無視紀律肆無忌憚。關于教育智慧,馬修老師也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桿。讓郭和頤照顧校工,而不是直接體罰;幫皮埃爾說謊,保護皮埃爾的自尊心;第一節(jié)見面課,面對學生的刁難用幽默的語言輕松化解;查學生宿舍,學生用編的歌曲罵自己光頭而沒有大發(fā)雷霆,反而鼓勵學生繼續(xù)唱,結果發(fā)現(xiàn)了學生唱歌的興趣和天賦組建了合唱團。
電影的結尾很感人,當馬修被校長開除,帶著行李走到教學樓下時,所有學生把寫著感恩的話祝福的話的紙折成飛機,從窗戶上一個接著一個飛到了馬修的手里。此刻的馬修會因為失去工作痛苦嗎?不,他心底只有幸福。
今年是自己做教師的第五年,明天是做教師過的第五個教師節(jié)。希望,自己也是一個能改變學生命運的老師,被學生喜歡的老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9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感人并且發(fā)人深省的法國電影,影片講述了一位民間音樂家馬修去一所問題兒童學校擔任老師,這所學校的名字叫“塘底”,意為“池塘之底”,在那兒的學生和老師似乎都處在人生的底谷。校長殘暴兇狠,一心只想往上爬;孩子們頑劣異常,惡作劇頻發(fā);學校以暴制暴,動不動就進行體罰、關禁閉,從來不與學生溝通。
其貌不揚、一頭“光明頂”的馬修到了這所學校,一進教室,班上的孩子們就搶他的皮包、讓他踩香蕉皮、讓人體模型抽煙用種種惡作劇來給他下馬威,馬修沒有發(fā)火,而是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在校長面前隱瞞他們的錯誤,用自己特有的溫情的方法來懲罰。一名學生惡作劇擊傷了老師的頭部,馬修沒有關他禁閉,而是罰他照顧老師,直到痊愈。讓他深深體會受傷的痛苦,以后不再傷害別人。
馬修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孩子都很愛唱歌,偷偷翻他的樂譜。馬修因勢利導,組建了一支班級合唱團。孩子們愛上了唱歌,而大大減少了調皮搗蛋。文中的最大亮點,是一個有著天籟之音、天使面孔、魔鬼內心的皮埃爾。他叛逆,對單身母親的不理解,行為乖張。皮埃爾犯了錯誤,馬修故意冷落他,不讓他參加獨唱,就在少年心灰意冷,黯然神傷之際,伯爵夫人來參觀學校,馬修給了他燦爛的陽光,熱情地揮手讓他來參與其中表演獨唱。少年一掃陰霾,他的天籟之音深深地打動了所有的人。馬修還暗暗地寫信給里昂音樂學院,推薦皮埃爾上學。誰能想到,一個問題兒童后來竟能成為世界著名的指揮家,他的學生在幾十年后滿懷著敬慕和熱愛的心情來懷戀他,這實在是一個老師的無上光榮和莫大成就。
影片的結局雖然傷感,但卻有著小小的`溫情。馬修因帶孩子出去玩,學校無人看守著了大火,破滅了校長的升官之路,遭到解雇,而不準向孩子們告別。馬修無奈而悲涼地離開校園,無一孩子前來送別,就在一刻,就在馬修郁悶之際,高高的窗口飛出了好多張留念的紙飛機,以及一雙雙熱情揮動的小手。是啊,孩子們雖然小,但也懂得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對誰好,真正用心來熱愛他們的人,怎么會忘記呢?馬修,雖然被校長開除了,但那一雙雙從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個個寫滿了孩子最真摯祝福的紙飛機足以讓他感動,讓他回味終生!
馬修要坐上公交車離去了,一名孤兒跑了出來,每到周六他總是盼著父母來看他,他請求馬修帶他走,馬修猶豫不決,這天正好是周六,就做孤兒的爸爸吧。這名孤兒后來也成了音樂家。
放牛班的意思,是無人管吧。但是有了好老師,即使是一群放牛的孩子,也會迎來春天。
一個老師可以改變一群孩子的命運,一群孩子的肯定能夠給老師滿滿的幸福。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真情去感動學生,都能受到學生的愛戴,做一個幸福、富有的人!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
我是.....,因為即將要畢業(yè)了,所以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 影片大概講述了一位老師如何將一群調皮的也男孩幫助他們找回信心,重新給他們希望。
我認為這部影片很感人,一位充滿愛心的音樂代課老師來到了一所專門收留問題少年的學校,但同時,馬修老師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煩。還可以看到影片中的院長,不但沒有耐心去好好的教導那些孩子們,而且還只要他們一犯錯,就以嚴酷的體罰,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不僅如此,本身也是一位貪慕虛榮的人?神R修老師卻與這位院長形成了對比,他心中充滿對這些孩子們的'愛,對于孩子們犯的錯,他也不是一味的偏袒,而是給予他們能夠改過的機會。
劇中我最喜歡馬修老師他不顧院長反對,硬是要將學生組一個合唱團,他要讓這群小天使高聲歡唱生命之歌,他還自己編步譜子。另一位是不屑參加合唱團的男高音莫翰奇,但他老是在掃地時偷偷的哼唱,有一次意外地被馬修老師聽見,覺得悅耳動聽,于是安排一場獨唱,獲得全場觀眾的贊賞。
這群孩子我覺得由于院長只要他們一犯錯,就以嚴酷的體罰,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所以養(yǎng)成了他們的調皮搗蛋,但大部分孩子還是本質是善良的。他們從一開始不服從馬修老師,花招百出的捉弄他,每到上課時間,都吵吵鬧鬧,一會兒在黑板上亂畫,一會兒罵老師禿頭、亮光頭,老師也笑笑不當一回事,經常氣得馬修老師七竅生煙,但是當老師被院長解雇時,海派悲觀禁閉的孩子們不敢出來送行,在窗口押動著小手,紙飛機從窗口落下,這些都是把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送給馬修老師的祝福,孩子們都舍不得這位有著父愛般的老師。
馬修老師之所以能夠得到孩子們的認可,能夠成功,是因為他付出了真愛,還有就是因為他愛好音樂,可以說是用音樂讓孩子們快樂起來的,非常喜歡馬修老師,感謝馬修老師沒有放棄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愛。 電影里面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馬修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對于每個孩子,他都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用音樂重造他們的靈魂.從這點也可以看出人之初,人本善。只是先天的環(huán)境造就了先天的行為。
我很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老師給予我們的鼓勵,讓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以及承擔未來的力量。不會忘記,所以當馬修老師被開除離開時,看到教室窗口有那么多紙飛機飄落,寫滿了孩子們最真摯的祝福。 而叫自己很感動的是在快結尾處,老師指揮全班合唱一曲。那個最具天分的男孩因為過錯被晾在一邊,神情顯得格外落寞。第一節(jié)音樂結束時,老師突然轉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驚訝更驚喜,而后則帶著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完成了演唱。 相信我們在畢業(yè)后感恩并時時刻刻不忘記自已的老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2-18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范文07-17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12-14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篇02-03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10篇01-02
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后感7篇07-31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1-27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2-15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