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
時光流逝,電影事業發展突飛猛進,一部又一部精彩的電影映入眼簾,讓人們思潮澎湃!讹h揚的紅領巾》中講述了熱血小男兒,巾幗小英雄的故事,孩子們本該戴著紅領巾,學著知識,可是國土被人侵略,怎可袖手旁觀。
這部電影拍出了那戰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爭時代,一個又一個黝黑的臉蛋,他們讀書的`機會很少!皭蹏边@兩個字卻深深 印在了他們的腦海里,當他們見到鮮血染紅的紅領巾時,更是如獲至寶地珍惜。紅領巾戴在胸前,這一個個中國花朵與敵人斗智斗勇。他們明白,為了祖國,寧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電影情節生動,人物感情細膩,性格鮮明,。讓觀眾隨著情節變斷,感情不斷變幻。感覺最多的就是感動,是觀眾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這部電影也震撼了人們的靈魂,一部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要起到一個教育作用。這便是電影的價值。這部電影就很有價值。想必看過的人都被這一個個小豪杰感動。敵人的殘暴不仁的行為人神共憤。讓所有人都銘記:我們是中國人,是中國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趙博生曾說過:“我死過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戰士們雖死猶榮,21世紀的人們永遠都會歌頌,這光榮事跡會在影片上一幕幕重現。
電影中的一幕片斷十分感人,孩子看著雄雄大火,流下了最后一滴淚水。他們緊握著紅領巾,玉蝶兒似的葉子落了下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紅色如些耀眼,紅領巾在風中飄揚著。
這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作品。情節片斷悲傷,感動喜怒哀樂,形象逼真,讓你仿佛身臨其境,希望更多影迷人們來關注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會讓你明白,什么收做民魂。愛我們的祖國,長大了實現我們的理想,去報效祖國。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2
他們,曾是流落街頭的孤兒;他們,也是祖國的花朵;他們,又是英勇奮戰的童子軍……戰爭年代,是他們,積極斗爭,成立了今天的中國少年先鋒隊。他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童子團的小成員們。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紅領巾背后,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一位老爺爺和他的外國的小孫子一起去參觀少先隊的活動。當他看到一條條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少先隊員胸前時,就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是一個戰爭年代,為了讓今天的人們得到幸福和尊嚴,許多革命先烈都在戰場上英勇犧牲了。在這股革命熱潮的影響下,一群少年也積極參加了革命斗爭,并成立了童子團。他們英勇地接受了考驗,童子團的星火也在中國的'歷史上不斷燃燒著、壯大著。緊接著,一代代兒童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茁壯成長起來,終于使童子團發展成了中國少年先鋒隊。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不禁思緒萬千:胸前的紅領巾,凝聚了多少人的血汗?回想佩帶紅領巾時莊嚴的一幕,回憶宣誓的霎那,你是否感到肩負著一種神圣的使命感?那是祖國在召喚,召喚我們努力學習,振興國家,使祖國日益強大!想到這里,我的心中又是多么愧疚。在這樣優越的學習環境里,我們卻不懂得珍惜,成天不努力,只顧著自己一時的歡笑。和電影中的那些童子軍相比,真令我羞得無地自容。同學們,想一想吧,這樣下去,你對得起當年那些為我們創造幸福的人們嗎?記住,過去,先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現在,我們要用刻苦學習來換取祖國美好的明天!為祖國的蓬勃發展獻上我們的微薄之力。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我們的誓詞:“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時刻準備著!”讓少先隊在新的時代繼續譜寫他驕傲的篇章!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3
晚上看《飄揚的紅領巾》,里面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動……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留守兒童——張玉玲。在她三個月大的時候,父母為了生活就離開了,留下爺爺奶奶照顧她。于是,在小玉玲三歲時,她學會了承擔。她會幫爺爺奶奶做家務,8歲時,就能一個人去地里干活了,她生活在一個沒有父母關愛的環境。她能體會爸媽的苦衷。在玉玲上小學時,一個不大的隴窮村已經有了60多個留守在家的兒童。于是,玉玲成了他們的“大姐姐”,她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成了對學習的勤奮,對弟弟妹妹的關心。她還組織了助人為樂的小隊伍,在隴窮村大旱那年,小玉玲帶著同學們,哼著歌,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一擔擔水、一包包衣服、一箱箱食物……在張玉玲的臉上,絲毫沒有悲傷,有的只是陽光般明媚的笑容和臉頰上流淌著的快樂的汗水。
如果我是一個留守兒童,我會怎么做?看完這個電視,我思考著。我會向他那樣學會承擔嗎?不,我只會自暴自棄,從而沒有歡樂。我會像她那樣在沒有父母的關愛下去關愛同學、弟弟妹妹嗎?不,我只懂的向他人訴苦,讓別人也分擔我的痛苦。我能像她那樣用瘦弱的肩膀挑起水嗎?不,我可能走幾步就累趴下,知難而退。我會像她那樣展現出明媚的笑容,感化身邊的人嗎?不,我只能讓別人痛苦……
玉玲啊,三個月大的時候父母便離開了她,出去打工,那個,是無數孩子親密地依偎母親懷抱的年齡!三歲時,你學會了承擔,把家務做做,收拾收拾碗筷,而我3歲時,卻躺在豪華的逍遙椅上香香的做著美夢;8歲時,你要下地干活了,那地硬嗎?水好澆嗎?犁頭重嗎?我多想問問,一個8歲得孩子,能撐起一個家嗎?
玉玲,在你13歲時,爸爸,你日夜期盼的父親回來了!你卻沒有高興地撲上去,而是淡然地打了個招呼,也許吧!時間沖淡了你對父母的思念,你在父親面前還有些拘束。談了一會,你控制不住了,多年的想念和委屈在這一刻爆發!默默地流淚……
玉玲姐姐,請允許我這樣稱呼你,我會以你為榜樣,用你的言行不斷激勵自己。同時祝你臉上的笑容能一直飛翔下去!祝你能早日一家團聚!加油走下去,我相信你未來的道路會更加明亮!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4
昨天,我們學校組織大家去亞細亞電影城觀看《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這個故事主要是講:有一位老爺爺,當他來到烈士陵園的時候,想起了他幼年時的故事……
那年,他從天津到廣州來找他舅舅、舅媽。當他獨自一人在火車站等去找他舅舅的大管家時,認識了一群好朋友。他的那群好朋友,其實是一群因為戰爭而無家可歸、到處流浪的兒童。后來,那群流浪兒參加了兒童團。每個人都拿到了鮮紅的“紅領帶”,也就是現在的紅領巾?僧斔诙蔚綇V州時,那群流浪兒居然正被他那當上了局長的舅舅追殺,被迫躲在一只破船里。而他,卻不顧舅舅的反對,給他們送吃的,還救出了兩個在監獄里受苦的兒童。但他受到了舅舅的指責,并被舅舅送回了天津……
看了這個電影,我覺得,我們有了這樣美好的生活,都是靠那些無產階級革命家不惜獻出寶貴生命和敵人作斗爭才換來的。同時,中國少年先鋒隊的標志——紅領巾,也是兒童團的小朋友們,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用鮮血換來的。
和那些無產階級革命家、兒童團的小朋友們比起來,我慚愧極了。他們,在那么饑寒交迫的'艱苦日子里,仍然能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而和敵人作戰;而我們,這些獨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們,卻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消遙生活還不滿足。有些人,居然把代表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紅領巾,變成了“墨水巾”;還有些人,甚至把舊的紅領巾當抹布使。他們,早就忘了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的紅領巾,永遠在微風中飄揚吧!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5
看完了《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慨萬千,現在我們安定的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紅領巾是多么來之不易啊!
《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主要是講:在舊社會里工人們發起行動,組織了一個由童工,流浪兒組成的童子團,在黨的領導下,與敵人作斗爭,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成長的故事。
影片讓我感受到舊社會的黑暗和殘忍,和我們的生活截然不同。電影中的`阿貞受不了繁重的工作,想休息一些,兇殘的工頭就鞭打她,把她的左手按在了被燒得滾燙的火鍋上用鐵烙,那撕心裂肺的慘叫......這樣的童年,是多么黑暗!她的幾個哥哥,奮不顧身地來救她,還好行動委員會及時趕到,帶回了他們。蔣介石下達命令,行動也失敗了,很多委員會的叔叔阿姨要么被捕,要么被殺。歐陽姐姐在被捕后,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也不說出組織的秘密,受盡折磨后還鼓勵兩位小少先隊員。他倆帶上了鮮艷的紅領巾,悲痛欲絕地離開監獄,讓我的眼淚脫眶而出。后來童子團成員奮勇殺敵,光榮犧牲。
他們是好樣的!是像他們一樣無數革命烈士換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人人平等的祖國。而我們都身在福中不知福,連紅領巾都很少戴,我感到羞愧萬分,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人生的道路是不平的,我應該像影片中那些意志堅強的童子團團員一樣,將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勇敢地去克服,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讓五星紅旗永遠高高飄揚,讓飄揚的紅領巾永遠鮮艷,讓先烈的英靈看到一個嶄新的,美好的祖國!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6
我懷著起伏的心情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飄揚的紅領巾》這個節目。
這個節目分為四期。分別是《168小時的牽掛》、《在太行深處》、《今天我上班》和《大山里的呼喚》。
《168小時的牽掛》介紹了杭州一小學少先隊員們和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小朋友的不尋常的友誼?赐旰笥泻艽蟮母杏|,他們無論相隔千里,都互相牽掛、鼓勵對方。即使是在災情來臨后,他們也是千方百計的尋找對方的下落,并且無私的寄上一些衣服和食品。杭州的小朋友看到對方受災時,他們就愁眉苦臉;當得知他們都平安無恙時,他們又開開心心;多么深厚的友誼啊!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祖國大家庭的力量,每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在太行深處》講述了在太行深處有一坐,那是四個人的學校是三個學生一個老師的學校,他們很堅強的生活在學校里。那三個學生每天放學都送學習班的小朋友們回家,他們是很小的少先隊他們每天都到列士令員去看一看那些犧牲戰士的同胞們。解放時期的第一座水電站就在那,淴淴水還被評為了新中國的第一盞明燈。
《今天我上班》這則故事介紹了三個孩子,他們分別是:張順琪、丁俊杰、李宛珈。他們都十分的淘氣,不懂事,以為父母為他們做事是應該的,但自從參加了今天我上班的活動,他們便變得乖巧懂事,懂得為父母分擔家務。我覺得,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它讓我們知道了爸爸媽媽的工作很辛苦,知道了要為爸爸媽媽分擔。
《大山里的呼喚》講述了一個關于留守兒童關愛別人的故事,在廣西一個隴窮村的小地方,那里因為貧窮很多大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那些孩子又特別思念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個叫張玉玲的女孩尤為特別,特別在她自己不光也是留守兒童,而且還幫助其他留守兒童排解心中思念,組織小小少年抗旱送水隊,為村上的老人送水送衣,發揮自己的力量去關愛別人,一份無私和感恩的心,讓我深受感動,我天天和父母在一起,天天感受著父母的關愛,可我也不知道珍惜,動不動就和父母發脾氣,使點小性子,所以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這個小女孩的故事感動了我,讓我知道,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別人。
一條小小的紅領巾,它含有許許多多人的鮮血、汗水和艱辛,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讓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紅、更加燦爛,讓紅領巾高高的飄舞在我胸前!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7
《飄揚的紅領巾》這部電影,講的是香港大罷工的事,那個時候帝國主義在中國大地上肆虐,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過熱之中,特別還奴役童工,殘害孩子們的生命。工人兄弟們奮起反抗,掀起了大罷工。
工人們的革命熱情感染了孩子們,領導他們成立了童子團,一同參加了罷工活動。但是,反動派,舉起了屠刀,殘忍地屠殺著參加罷工的人們。很多革命人士被投入了監獄,還有的被秘密殺害。童子軍也被迫解散,他們的老師被抓去嚴刑逼供。但是他寧死不屈,最后被反動派殺害了。
我看后心情非常沉重。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是那樣艱辛,衣食無法保障,可是他們卻依然那樣堅強。比較他們,我們生活在這樣和平、幸福的年代,卻吃飯挑食,穿衣挑挑揀揀。這是多么不應該!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是有了像童子軍那樣的堅強的孩子們,
是有了像歐陽姐姐那些堅強不屈的勇士,
是有了無數像這些為了革命勇于流血犧牲的烈士們。
是他們
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現在美好的'生活,
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這樣美麗而又平靜的校園。
比起他們,我們是多么幸運,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同學們,我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來之不易啊,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它!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8
看完勵志電影:在舊社會中,一群流浪兒在黨的領導下,他們組成了一支童子軍,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漸漸地成長起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歐陽姐姐為了掩護上級領導與兩位少先隊員,不小心被敵人抓住后,在監獄里被敵人嚴刑拷打,但她經受住了敵人的折磨,始終不說出革命黨戰士有哪些人,還 對阿華和阿香進行革命教育。兩位少先隊員在歐陽姐姐的影響和幫助下,走出監獄,在那一刻,他們帶上了鮮紅的紅領巾,走向光明!
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孩子們,真不容易。而我們這一代呢?從小就生活在自由的國家里,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們沒有親身體驗過舊社會人民的苦難,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感到十分慚愧,與那些堅強的戰士相比,我是多么渺小!
是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珍惜現在的生活吧!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9
今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叫《飄揚的紅領巾》,講一個13歲的留守女孩張玉玲的故事,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張玉玲的.家在廣西一個偏僻的山村里,她的爸爸媽媽為了掙錢養家去外地打工了,平時很少回來,張玉玲成了留守兒童。有一次,張玉玲太想念爸爸媽媽了,就帶領村里面的幾個留守兒童去附近的山上大喊:“爸爸,媽媽,我們好想你呀!”這群孩子喊呀喊呀,喊完了,他們卻悄悄地哭起來,傷心極了,失望地下了山。
有一年,張玉玲的家鄉發生了旱災,張玉玲就組織了一個“送水隊”,無條件地給人們送水,他們都要走上一段很長的山路,很辛苦。還有一次,她看到一個92歲的孤寡老人艱難地提著一桶水,就想幫助老人,從此以后,這位老奶奶的飲水就不成問題了。老奶奶去世的時候穿的新衣服還是張玉玲掏錢買的。
張玉玲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有一次張玉玲的奶奶的腿病又發作了,她的爺爺正好在地里勞動。按照這里的土方法,只要在手上劃幾道口子,再把淤血擠出來就行了,張玉玲前兩刀都劃錯了,第三刀才切對,張玉玲不忍心看到奶奶的手這樣,便哭了起來。
我看了也忍不住流淚,雖然我也知道要孝順父母,可是張玉玲做得好,我要好好向她學習,在行動上孝順父母和長輩。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0
今天,我上百度網搜索了《飄揚的紅領巾》觀看視頻《大山里的.呼喚》。
我看見,一個只有13歲的大姐姐:張玉玲,父母外出打工了,小小個的她,挑起了照顧家里的重任。有一次,她的奶奶腿病突發,疼得在床上打滾,她拿了把小刀,叫玉玲姐姐在傷口上劃一刀,好讓污血排出。她怕劃痛了奶奶,她小心翼翼劃一刀,沒劃著,兩刀,沒劃著,三刀,劃著了。 污血排出來了……張玉玲姐姐的夢想是長大后當一名醫生。
我真希望有人能捐點錢給那些留守兒童們,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我真希望他們父母不用外出打工,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生活。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1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山村里有很多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爸爸媽媽在他們很小的連記憶都沒有的時候就出去打工了,所以他們幾乎都不知道父母長什么樣的。
可是這些留守兒童很善良,鬧災的時候他們給別人送水送食物。有人需要幫助,他們就馬上出現。他們喜歡爬山,因為爬到山頂就可以把心里話講出來,這就是“大山里的呼喚”了。
我們大多數都不是留守兒童,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但你們也要有留守兒童幫助別人的精神!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2
《飄揚的紅領巾》我全看完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7月10號看的。講述了三個孩子,都不太懂事。他們的家長工作都很辛苦,回家還要做很多家務。孩子們卻都調皮、只知道玩,他么看著父母做家務都不會玩,甚至還不聽父母的話。他們覺得念書很辛苦,回到家爸媽幫他們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事。一天,學校組織了“我陪父母上天班”的活動,父母同學都參加了。此后,他們都有所改變。
第一個同學,叫張順琪,他的爸爸經常出差,媽媽是一名護士。這位媽媽經常工作到很晚很晚,累得疲憊不堪。回到家,有時間實在太累就睡,張順琪認為媽媽的`工作很輕松,只要打打針,量量體溫,有很多時間休息。怎么可能那么累呢?累到一回來就睡。自從那個活動開始時張順琪就陪著媽媽上班,看著媽媽不停地給病人量體溫、測血壓、掛鹽水……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那天,剛好媽媽上晚班,一直工作到晚上1點,也沒時間歇一下。張順琪一直陪著媽媽,深深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之前認為媽媽很清閑的念頭打消了。他決定:以后要多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二個同學,叫丁俊杰,爸爸媽媽都在外地,他的爺爺是一名校車司機。她和爺爺參加了節目,爺爺開車時,丁俊杰發現了爺爺胳膊上生了許多瘡,又疼又癢,很吃力。丁俊杰心疼不已,從此以后丁俊杰變成了懂事聽話的孩子第三個同學,叫李宛珈,很嬌氣,媽媽在外出差,爸爸在家照顧她,可她一直不懂事,一直讓爸爸擔心,這次她跟爸爸一起上班,剛好是下雨天,雨下的非常大,可她的爸爸卻毫不畏懼,冒雨堅持指揮交通只見他對工作一絲不茍。旁邊的李宛珈,悄悄落下了眼淚。
以前孩子認為父母天天不用寫作業,多好啊!可是,父母在上班時,卻比我們辛苦。他們不像我們整天只要讀讀書做做作業,不管下雨,下雪都有教室來遮擋,他們也沒有休息的時間,更不能偷懶,他們,下班后還要回家做家務,來照顧我們,有時還要看看我們的作業情況,問問我們在學校的表現,其實父母供我們上學,我們是最幸福的,我們要多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多為自己的爸媽分擔點,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3
暑假期間,我和老爸老媽一起觀看了中央少兒頻道《飄揚的紅領巾》的節目。節目是由一個主持人給一群同學講述山區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有一期是講述四個人的學!齻學生和一個老師。他們升國旗唱國歌是沒有音樂的,只有他們的歌聲,而我們升國旗唱國歌是有高聲音樂的。我們的教學樓是五層的高樓,教室里有空調,電視,飲水機,投影儀,電腦等等,而他們的教室只是一層的平房,并不寬敞,沒有明亮的燈光,更不用說電腦電視了。我們幸福的,他們是可憐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幫助他們,讓他們能更好的生活和學習。
還有一期講述了一個留守兒童小女孩創建一個運水小組的事跡。他們天天走著山路到較遠的水源處,運著這些水到他們的村莊,讓他們村莊的人都有水喝,雖然他們累的滿頭大汗,但是他們很快樂,因為他們幫助了他們村莊的村民。
他們這種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讓我明白幫助他人是件快樂的事情。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4
星期五的下午,老師帶領我們到風華大劇院看電影——《飄揚的紅領巾》。這個電影主要講了紅領巾的來歷和成立兒童團的時候,兒童團的一些團員們與帝國主義的壞蛋英勇斗智的故事。雖然到最后兒童團里犧牲了很多英雄,但它激勵著我們這一代的兒童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好時光,長大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通過看了這部影片,我終于知道了紅領巾是五星紅旗鮮紅的一角和紅領巾是被鮮血染紅的這兩句話的含義。
在影片里,我看到兒童團由于很貧困,所以里面的小孩常常吃不飽飯,衣服也破破爛爛的,學的東西也沒有我們現在那么全面。他們的教室也是很舊的,睡覺也沒有我們現在這么舒服的床。但他們仍然好好學習,非常的刻苦,從來不挑剔。再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吃飯也吃得飽,還富有科學性,有營養;衣服也穿得好,還講究漂亮,布料又好;教室也寬敞、明亮,有嶄新的桌椅、講臺、電視柜和書本,知識教得也很全面;另外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媽媽伺候,F在我們有這樣一個好的環境,就應該更加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爸爸媽媽給我們的希望,各門功課都學得很好。
另外,在影片里,兒童團的兩名與帝國主義的壞蛋們英勇斗智的小孩和歐陽姐都被壞蛋抓進了監獄。他們忍受著被鞭子抽打的疼痛,天天住在陰冷的監獄里,與帝國主義做著最后的決戰,我覺得他們這些臨危不懼的精神很值得我們現在的小孩學習。我們現在,生了一點點小病,擦破了一點點皮,就像天塌下來了似的,一點也不勇敢,所以這一點很值得讓我們跟兒童團的兩名與帝國主義的壞蛋們英勇斗智的小孩和歐陽姐學習。
通過這部影片,讓我了解了我們祖國以前的一些悲慘的歷史文化,也讓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很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把祖國的將來建設的更加輝煌!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5
上個星期五下午1:20分的時候,我們三年級組織去看一部對我們少年先鋒隊最有幫助的電影,它的名字叫做飄揚的紅領巾。我早就盼望著看這部電影,在路上,興奮的光芒早就飛到電影院了。
這部電影說的是一位尊敬的老人帶著自己的孫子到城市的學校里參觀。一到學校,正好是在放國歌,許多名少先隊員都昂起頭,敬著禮,這個老人也跟著敬禮。一位老師看見了,問道:您為什么也在敬禮?老人望著一個巨大的石像,不由的流著眼淚,老師也不明地問道:您哭什么?老人說起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原來他小的時候是富貴人家,但是他有一個陰狠的舅舅,他舅舅是當時的一個大官,也是治理那個城市的,但是他舅舅錯殺了不知多少好人,也非常霸道。一開始,這位老人幼年時候跟十個非常窮苦的孩子交上了好朋友(那時在香港)他舅舅也沒有理會?墒沁^了兩三年,他再次回到香港,他看見舅舅的軍隊一看見街上的人就打打殺殺的,非常殘忍,他的十個好朋友也被抓了起來,后來這個孩子(老人的幼年)費了千辛萬苦才就出自己的朋友,還勸阻舅舅不要殺人?墒撬司瞬宦,還把他和十個朋友最好的姐姐給殺了。
從那個時候起,全部學生都戴上了紅領巾。紅領巾上面的紅色,就是個個市民的鮮血。我對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覺得這么多戰士為了保護兒童,所以犧牲了,鮮血就撒到了紅領巾上,所以我們要愛護紅領巾,不要讓他們白費心血。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6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飄揚的紅領巾》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的是一男一女,建立了一個共產黨兒童團,他們在帶領游行隊伍時,為救一個小孩而中了槍,死去了。有一次,歐陽被日本軍捉了起來,日本軍把她的指甲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讓歐陽吃盡了苦受盡了罪,當時也促住了兩個兒童團的`成員?墒,因為他們以前交了一位朋友,是日軍的外甥,他通過請求,那個孩子終于被放了出來。臨走時,歐陽告訴他們走時一定要戴上紅領巾,精神地走出去,不能給共產黨丟臉。他們含著淚把紅領巾戴了上去。幾年過去了,他們都長大了,成為共產黨中不可缺少的戰士,為祖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最后光榮犧牲。
看完后我深受感觸。因為歐陽在那么緊張的情況下,都忘不了要戴上紅領巾,這顯現出紅領巾是多么重要啊!而現在我們有些人都不愛護它。
例如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用它擦汗,隨地亂扔亂踩等等,讓我咬牙切齒。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保護紅領巾,因為它是由獻血染紅的!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7
在網上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播出的大風車專題片《飄揚的紅領巾》——大山里的呼喚,感觸頗多。
節目一開始大屏幕上放著這樣一個畫面——幾個學生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呼喊:“爸爸媽媽我們想你了”“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們愛您”……每位學生淚流滿面,而一個一個呼喊聲更是響徹山谷。原來她們是留守兒童,平常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只有十二、三歲的她們只能種方式來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而這個辦法,卻是一個名叫張玉玲的初中一年級女孩想出來的。
張玉玲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在她五歲時就到城里去打工,而替爸爸媽媽照顧爺爺奶奶的重擔就落在了小玉玲身上。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女孩在學校里不管還是老師還是學生甚至還有校長都不禁稱贊她。
“她是個很難得尊敬老人的好同學 ”有老師這樣評價她。
確實如此,一個92歲的孤寡老人自己艱難的提著水,被小玉玲看到了,從此這位老奶奶的用水張玉玲就包了下來,甚至到老奶奶去世的時候穿的衣服也是張玉玲自己掏錢買的。
“她很孝順!”
她的奶奶腿病發作痛的直打滾,這讓年僅13歲的小玉玲不知所措。奶奶讓她用刀片劃奶奶的手,把污血放出,說這樣會好受一點,小玉玲說什么也不肯。但她不愿看著奶奶痛苦,最后艱難的劃了下去。雖然緊張的情緒在被激勵克制,但還是不斷失誤,奶奶手上“傷痕累累”,小玉玲嚇得痛哭。這時候她是多么思念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他們在這,這些活不都是他們的嗎?
“她很可憐!”
張玉玲本該向我們一樣依偎在爸爸媽媽的懷里撒嬌的;他本該像我們一樣幸福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她本該無憂無慮,過著小公主的生活但她卻義無反顧的擔起了為別人分憂解難的重任。
她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善良又堅強的好孩子。
我又陷入了深思,我們的條件不知道比她們有多優越,但我們就有理由失去這么多寶貴的精神嗎?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8
上星期天19:30—20:00,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節目——飄揚的紅領巾,是由知心姐姐盧勤主持的。
這次“飄揚的紅領巾”活動的主題是“陪爸爸媽媽上一天班”。
其中的紅領巾代表丁俊杰參與了這次活動,他的任務是陪爺爺上一天班。丁俊杰和爺爺一起生活,他的爺爺是一個幼兒園的專車司機。爺爺每天走兩個社區,跑12趟車,行駛70多公里,很辛苦。他每天都會準時安全的送孩子們上下車,小俊杰通過一天的體驗,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很感動。
爺爺的'胳膊上起了嚴重的皰疹,有些疼痛,但他仍然堅持。小俊杰問爺爺:“你這個樣子,為什么還要工作呢?”
爺爺說:“這一點點小小的痛還是可以克服的。那么多孩子都在等著呢!不去怎么行?”小俊杰為爺爺的傷口吹了吹氣,希望可以減輕些疼痛。
通過這次活動,小俊杰懂得了爺爺的辛苦和不易,他決定以后要多關心爺爺,給爺爺捶背洗腳,像爺爺一樣,也要做一個認真負責,健康陽光的人。
還有一個紅領巾代表“李宛伽”也參加了這次活動,李宛伽被稱為“嬌氣包”,平常愛撒嬌大哭,不如意了還絕食。自從參加了這次活動,她的身上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一大早,李宛伽就在睡意中被叫起了床,她要跟爸爸一起去上班了。
李宛伽的爸爸是一個交通警察。
下雨了,驚蟄時分,春雷乍響。李宛伽悄悄看著在雨中指揮交通的爸爸,心情觸動。
爸爸一次次的回頭、抬手、指揮,李宛伽的雨水和淚水一起落下來。
雨下得更大了。
李宛伽算了一下,爸爸每天轉身120次,揮手240次,不管刮風下雨,都要堅守崗位,不能隨便休息。
交通警察還要受到各種污染,如廢氣污染、噪音污染,他們高度緊張,承擔者維護交通道路的安全通暢。
和爸爸上了一天班的李宛伽變得懂事了許多,她不再嬌氣、任性,變成了一個細心孝順的好孩子。
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很多,孩子從小沒吃過什么苦,像在蜜罐里長大。其實,適當的歷練和社會實踐,可以全面的感知社會,回報社會,還可以理解爸爸媽媽對自己那份辛苦的愛,從而學會感恩。
讓我們做一個勇于承擔、堅強的、懂事的好孩子!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19
“飄揚的紅領巾”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四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在浙江一所小學里開展了“手拉手”的活動。這所小學四年級一班的29名同學與玉樹的一所小學的29名同學結對子。浙江小學的同學寫信給玉樹小學的同學。幾天后,玉樹地區發生了地震。浙江小學的同學們聽說后,心里都非常害怕,怕和他們結對的同學不在了。時間不長,玉樹那邊的小學有了回信,浙江小學的同學們高興極了,但他們都沒有發現這封信是在玉樹地震以前寄出的。老師含著眼淚告訴了他們。在搜救人員的努力下,最終結對的29名同學全部被救出。
在一座大山之中,有一群留守兒童,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有一個留守兒童,她也很想念爸爸、媽媽。她想到了一個發泄的辦法,就組織小伙伴到山頂,沖著爸爸、媽媽打工的方向大聲呼喚。她組織小伙伴為村子里的.老人服務,幫助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
有三個小朋友,他們覺得自己的父母上班很輕松,但是他們參加過“陪父母上一天班”活動后,就覺得父母的工作都很辛苦;丶液螅麄兲娓改阜謸芏嗟募覄,分擔他們的辛苦。
看了這幾個故事,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遠在千里之外不曾見過面的同學因一次災害,使他們的心緊緊相連。從高興到害怕再到驚喜,使浙江小學的同學們經歷了人生的悲喜,玉樹的同學們也因千里之外的那份關愛而溫暖著。大山深處的那份呼喚,遠在他鄉的父母可曾聽見。留守兒童并不孤單,他們把對父母的思念轉換成了一份愛心奉獻給了社會。體諒父母工作中的辛苦,而更加懂得孝敬父母,這不正是美德嗎?所有的故事不正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具有的品德嗎?關心、關愛、互助、孝敬······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20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這首歌每天都會在淴淴水小學里響起。雖然歌聲并不那么響亮,不那么整齊,但唱的每一句都包含著孩子們對祖國的熱愛。
在淴淴水小學只有一名教師、僅有三名少先隊員和幾個學前班的孩子。 他們所有的課程都由這一個教師擔任。語文課上他們大聲朗讀課文;數學課上,他們認真做題;音樂課上,他們唱著動聽的歌曲......他們有嶄新的課本,好的課桌,條件并不艱苦,但他們仍很節約。一支鉛筆用到很短很短,連拿都拿不住,但他們仍用這支鉛筆既認真又艱難的寫著每一個字。 下課了,有一位去那里采訪的`阿姨問他們:“你們值日時誰最愛偷懶?”其中兩個人一起指向了中間的那個孩子。“那你們生氣嗎?”他們要搖頭說:“不會啊,應為我們是好朋友。”說著他們笑了,笑得那么天真,那么燦爛。 其中有一個孩子叫慧芳,她的夢想失去天安門,那次,他們去了。旗手和其他人買著整齊的步伐,走上走向升旗臺。紅旗升起來了,我們的五星紅旗升起來了。
三個孩子把手整齊的舉起來,眼里滿是激動、自豪...... 在淴淴水小學的孩子就只這樣認真、淘氣。聽他們又唱起了國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21
在7月17日我在家觀看了《飄揚的紅領巾》——大山的呼喚。
這電影講述的是張玉玲等留守兒童的故事,張玉玲是個助人為樂、關心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在外地工作,他們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媽媽。張玉玲想到了一個辦法來減輕思念爸爸媽媽的痛苦:就是到大山上呼喚爸爸媽媽,希望爸爸媽媽早點回家。
看完了這個電影之后,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不是留守兒童可以天天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比起張玉玲他們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真希望張玉玲和留守兒童的爸爸媽媽可以快點回家工作,這樣他們就不用做留守兒童了。我也要像張玉玲一樣好好學習,積極幫助、關心同學,在困難的環境下也能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做一個優秀的少先隊員,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22
在暑假期間,我在少兒頻道看到了一個系列節目,名叫《飄揚的紅領巾》,令我很感動。里面有一個故事講了杭州市的一所小學有一個班里的同學和青海玉樹的一所學校的學生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之間互相通信交流,互相學習,互相鼓勵,一起進步。隨著不斷交流的深入,他們之間的`友誼也形成了。就在這時,青海玉樹地區發生了7。1級的地震,玉樹小學的學校在地震里也沒有了,在過去的160多個小時后,關心他們的杭州市里學生得到了消息,就是玉樹的小伙伴在地震中一個都沒有少,那么我在想如果是作為好朋友,應該怎么去繼續幫助他們呢?
我覺得可以邀請他們來杭州市的小學來學習,跟他們聊天,一起玩耍。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23
這天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節目《飄揚的紅領巾》,這期節目講述了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油城中學少先隊員張玉玲助人為樂的故事。
張玉玲姐姐出生在一個小山村,家里很窮,除了上學,還要做家務、照顧身體不好的爺爺奶奶。但是她有時間就幫村里的老奶奶做家務,照顧老奶奶的`生活。而且玉玲姐姐還主動負起了大姐姐的責任,照顧村里60多個留守學生,幫他們復習功課、解決學習及生活上的困難,她自己也在助人為樂中找到了快樂。
我們出生在大城市,學習生活的環境比玉玲姐姐好多了,我們要向玉玲姐姐學習,尊敬老師、關愛同學、樂于助人,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 篇24
暑假期間,我觀看了《飄揚的紅領巾》這個節目,在這個節目里有一位叫張玉玲的大姐姐,她是一個生長在廣西農村的`中學生,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們很少回家看望她。張玉玲姐姐肩負著學習和照顧年老多病的爺爺和奶奶的重任,玉玲姐很堅強,她不但刻苦學習,成績優秀,而且學習之余還照顧了身邊的老人和幫助了村里的同學補習功課。
相比之下,我這個生長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條件比玉玲姐好很多,又有父母在身邊陪伴,我覺得很慚愧。我決心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向張玉玲姐姐學習,做一個努力學習,樂于助人,尊敬長輩的好學生。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相關文章:
觀《飄揚的紅領巾》有感03-07
那飄揚的紅領巾作文12-30
《飄揚的紅領巾》觀后感11-27
飄揚的紅領巾作文(通用69篇)03-21
太極旗飄揚觀后感優秀01-16
答案在風中飄揚作文03-06
柳絮在我心中飄揚04-14
紅領巾愛學習觀后感11-12
觀《奪冠》有感06-08
觀長安有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