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我們觀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時,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獨行月球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獨行月球觀后感1
被抖音短視頻安利了一遍又一遍,終于在昨天晚上的點映場帶著家人看了這部開心麻花的《獨行月球》。
先說一下我的觀后感,總感覺看完以后電影內容略顯空洞,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妻子和女兒全程笑了好幾次,我在觀影中為難的看著他們,看著一個個包袱出來,確實沒有樂的出來。我問她們好看嗎,她們說還行吧,還挺逗的。“還挺逗〞應該是大局部人對電影《獨行月球》的感覺了。
這部電影的大主線主要是圍繞拯救地球展開的盾月行動,穿插著男主愛情線和男主與袋鼠在月球上的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最后男主拯救地球犧牲了自己。
故事的主線,我覺得沒有問題,之所以覺得空洞,應該是具體故事細節不符合現實邏輯,電影自身定位不清晰。科幻加搞笑加愛情加悲壯,導演可能想讓電影層次更加立體,內容更加豐富。但最終的效果卻有點四不像的感覺,顯得很不純粹。很多內容沒有故事鋪墊,內容和內容之間缺少銜接,更像是話劇,總之最終給人的感覺不是那么細膩,總覺得缺點什么。
另外很多情節在邏輯上站不住腳,比方男主的日常行為被全球直播了,但男主身邊不是無時無刻都有攝像機在拍攝,咋直播?另外月球基地里面放了只袋鼠,為啥會帶個袋鼠到月球基地上?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機緣巧合的被成為英雄,一路過來好似是理所當然。所以影片給我的感覺有點科幻片不像科幻片,愛情不像愛情,搞笑略顯生硬和為難,最后強行煽情。
感興趣的自己去電影院看一下就知道了,每個人的感覺不盡相同。可能只有自己體會過才知道。
獨行月球觀后感2
《獨行月球》這部電影講的是20xx年的一天,人類為了躲避小行星的撞擊,實行了“月盾計劃”。在全員歡呼雀躍之際,海藍星突然發現了兀行星被炸后殘留的小碎塊向月球襲來,且人類的基地同樣在這些小碎片的撞擊范圍之內。在全體成員緊急撤離中,獨孤月因為戴著耳機錯過了時間。等他開車出來時,只剩下一艘火箭,箭長馬藍星雖然看見了,但為了箭上人員的生命安全,還是按下了那顆紅色的點火按鈕。
從此,獨孤月成為了最后一個人,他開始在月球上過著破罐子破摔的生活。其實地球上還有許多幸存者,都因為地面上惡劣的生活環境住到了地下,變得頹廢。于是“月盾計劃”的成員為了穩定人們的`心,開始直播獨孤月的生活。獨孤月在月球上和一頭袋鼠結為朋友,決心要重返家園。可就在他們準備就緒,要返回地球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一個“兀十”行星到來。
獨孤月要么選擇回到地球與同類一起陪著地球遭遇史詩性毀滅,要么用飛船上用作發動機的核彈與“兀十”行星同歸于盡。沉思片刻,他將袋鼠“剛子”安全送回地球后,果斷選擇了后者。在耀眼的白光過后,他成為了人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又哭又笑,我已經分不清這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它的笑點后面包含著那么多的淚點。說實話,我當初也沒有想到,這部電影會讓我有這么深的感觸。
所以我覺得,電影不僅僅能讓人放松心情,有時候電影也是人生的導師,讓你悟到許多道理。
感謝這部電影,也感謝這名叫獨孤月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維修工。
獨行月球觀后感3
《獨行月球》雖然有多處的笑點,但里面的故事情節會讓人流淚,特別是主人公獨孤月。
當獨孤月被遺落在月球后,他沒有選擇放棄生命,而是選擇生存后又看到另一個被遺留在月球的的生物一袋鼠“剛子”,他好幾次嘗試研究飛往地球的零件,又多次失敗。后來獨孤月帶“剛子“一起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途中因為牽引鏈的原因,“剛子”落在中途了,獨孤月不顧車子動能耗盡的危險,毅然原路返回尋找剛子,然后再繼續前行。在距離月球基地還有55公里處動能耗盡,眼看要謝幕了,“剛子”力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通過“袋鼠拉雪撬”的方式把獨孤月成功帶回月球基地。
其實按照人類的智意,不管“剛子“多么兇猛,主人公還是有很多種方法不讓“剛子”跟隨自己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以“剛子”的性格來看,主人公不帶上它的方案會更好,帶上他會預測到將會發生重重的困難,就像“剛子”在途中差點把核彈引爆一樣,我們管理自己肯定比整個團隊要簡單的多,不用花時間去協調。能夠保證行動靈活性及機動性。獨孤月選擇了和"剛子”一起尋找飛船,因為“一個人的.力量莫過于茫茫宇宙中的一顆沙星。“隨后獨孤雖然完成了最終的任務卻因為一個隕星兀+的位置擋住去路,最后拋棄“剛子”自己去和隕星闖了一番,最后英勇犧牲!
正如劇中獨孤月跟“剛子”說的臺詞一樣--謝謝你陪著我,如果沒有你的陪伴,我可能撐不到現在……
《獨行月球》告訴我們:要努力不放棄,人生的希望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努力和爭取來的,努力過后心存希望,你會發現希望真的會帶來目標的實現!
獨行月球觀后感4
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
《獨行月球》聽這名字,就能猜到大概的內容,有淚有笑,最后的結局有感觸,有遺憾。
萬事求穩的月球基地工程師獨孤月,在隕石撞月事故發生后,被遺落到月球基地并幸存下來,因為完全跟外界失聯,自認為是唯一幸存的人類。在基地里,
落單的獨孤月發現了同樣落單的金剛鼠,本以為遇上隊友,實際卻遇上對手。花式挨揍的獨孤月使出渾身解數,卻依舊沒能建立起跨物種溝通的橋梁。返回地球的馬藍星為給隕石災難下的人們帶來希望,決定將獨孤月頑強的月球生活向全球直播。不料直播中出現的竟是獨孤月放飛自我與袋鼠斗智斗勇的畫面。“全球的希望”意外成為了“全球的笑話”。
獨孤月與金剛鼠從最初的不打不相識到之后彼此幫助的好兄弟,個人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在途中有多艱難雖然說帶著“剛子”一起去找飛船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但是復雜的系統也能孕育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復雜系統的作用下,孕育出一個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像獨孤月跟“剛子”說的一句話一樣——謝謝你陪著我,如果沒有你陪著我,我可能撐不到現在。
善良與愛也是相互的,雖然地球上的人們自己生活如此艱難可他們在獨孤月最最絕望的時候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讓獨孤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與動力,讓他知道了“你不是一個人"每個人發出自己的一點點光,那便是最好的太陽。
獨行月球觀后感5
媽媽答應我在開學之前帶我去看一場電影,今天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我和爸爸來到電影院買了兩張《獨行月球》的票,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影片主要講述了人類為了抵御小行星撞擊地球,在月球組織了月盾計劃,結果小行星提前來襲,全員只好緊急撤離,但修理工獨孤月因為特殊原因沒有接到通知,被落在了月球上。后來獨孤月在月球上遇到了一只袋鼠,名字叫金剛鼠。剛開始金剛鼠和獨孤月總是打架,每次獨孤月都是被金剛鼠打的屁滾尿流,但漸漸他倆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月球上相依為命。獨孤月給這只金剛鼠取了一個名字叫“剛子”。
“剛子”和獨孤月想盡了各種辦法回地球,但是他們都失敗了。過了整整兩年多,地球上的人也經過不懈努力,成功修好了網絡能和獨孤月取得聯系了。他們通過網絡做一個能回地球的`火箭,但是在他們即將“回家”的時候,有一顆小行星撞向了地球,獨孤月把“剛子”用最后的一個逃生艙送回了地球,而他卻選擇了犧牲自己帶著導彈來炸掉行星。一陣強光過后,他和小行星同歸于盡了。
影片的最后看到金剛鼠與獨孤月分別,看到獨孤月不畏生死,我被感動的哭了。這部電影告訴我,只要堅持努力就能達到目的。一個平凡的人,在大家需要他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為大家點亮一束光,他就是大家的英雄。
獨行月球觀后感6
“在漫長的人生里,我的所有重大決定都與你有關。”
只是因為回家的路上多看了馬藍星一眼,獨孤月就決定放下他工程師的尊嚴去做一個維修工,只為了更靠近她一點。
在八年漫長且枯燥的日子里,愛意沒有被消磨殆盡,獨孤月依然真摯而熱烈地愛著馬藍星,他堅定不移的愛著她,他的愛也如中國傳統的愛一樣低調含蓄,所以他寫信給馬藍星,沉浸于此,又因此再次錯過了回地球的機會。
獨孤月一個人被留在了地球,又看到了地球的受創,他以為他的愛已離開,他才敢在一個人的地方,大聲的'表達他的愛意。
當獨孤月知曉他的同僚還活著的時候,僅憑借著這一點的信念,他一往無前的向著地球進發。但當他知道,唯有他能拯救地球,拯救他的愛人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就決定了。也許,獨孤月和馬藍星都是有大愛的人,所以在面對抉擇的時候,他們會把大部分人的利益考慮于前,但我想在那一刻,獨孤月的心里應該更想保護他的愛人,他默默愛了八年卻不敢打聲招呼認識一下的指揮長;他時時把照片帶在身邊的女孩;他相隔38萬公里卻只是看一眼就能淚濕眼眶的愛人。
雖然,世界上的愛并非所有都能如此,但我始終為這樣,含蓄卻深情,真摯且炙熱的愛而淚流滿面。
即使是在分別之際,獨孤月依然不想他喜歡的女孩難過,他開玩笑的說“唯一一個條件,是不許你守寡”,他希望在沒有他的日子里,馬藍星能夠幸福。他知道馬藍星的難過,所以他說“帶我回家吧”。
他沒有說過一句“我愛你”,但所有的表現都在告訴我們:獨孤月愛馬藍星。
獨行月球觀后感7
今天,我觀看了由沈騰和馬麗主演的電影——《獨行月球》。這部電影不是一般的喜劇,它還向觀眾傳達了一些人生態度:比如信念、信任、大愛,還有內心深處的執著。
男主獨孤月因為意外一個人留在月球上,而地球也被其他行星撞擊毀滅了。月球基地有足夠的生存條件讓他混吃等死,但是獨孤月望著黯淡無光的地球,想著一個人孤苦伶仃在這個寬闊而孤獨的星球上,一次次地想各種辦法想和地球取得聯系。他一次次尋死、求生、千方百計想返回地球。一個有理想信念的人,無論身處多大的絕境,總會想辦法,再想想辦法,然后去解決。
雖說是喜劇,但是電影的最后,還是以男主的犧牲而收尾。經歷千辛萬難,明明差一點點返回地球,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女神,但是隕石中的一塊大碎片“π+”即將撞擊地球,如果不盡快引爆,那么地球就會再次面臨毀滅。在大愛面前,獨孤月選擇了犧牲自己一人,換世界的盛世美好。當他抱著重力之錘奔向隕石碎片時,這一刻讓無數人動容,他是多么想回到可愛的地球見到日夜思念的人,但正因為地球有自己想守護的人,有很多應該被守護的.人,他還是義無反顧向前沖。
電影的大結局,地球被撞擊毀滅之后仍存有一線生機,人類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最終重建家園,馬藍星和她的隊友甚至重新登陸月球,再一次回到獨孤月曾經一個人孤軍奮戰的基地。正如電影的結尾所說:“宇宙那么大,我們還會遇見。”如果宇宙那么大,人與人之間還能用另外一種方式遇見,那么在這個星球上這個世界里,我們人與人之間更是如此才對。
獨行月球觀后感8
很多年沒有看過質量這么好的電影了,整場電影的觀影體驗都非常好,電影前半部分影院笑聲不斷,后半段漸有啜泣聲響起。
這部笑點非常高級,不是低俗爛梗,不是硬撓人咯吱窩,哭點也絕非刻意煽情,是會發自內心的震撼和感動。
從結構上來說,獨行月球結構緊湊,兩小時全程無尿點,主角行動目的清晰明確,作為科幻電影它的邏輯十分清晰。
從表演上講,沈騰馬麗這對王牌組合貢獻了神級表演,他們值得因為這部電影摘得影帝影后,沈騰的一場涕淚橫流的戲給我的印象太深了,特別能感染人,導演說這場戲騰哥是一條過的;而馬麗的表演十分細膩克制,沒有大的表情肢體動作,這很符合馬藍星的人設形象,但你能從她的表情中讀出她的情緒變化,真正的用眼神演戲,還有扮演袋鼠動作捕捉的郝翰,還去了動物園觀察模仿袋鼠的生活習性,表演真實到你不會相信這是人去扮演的。
然后夸一下導演張吃魚,很年輕的導演如此的精彩的片子真的很了不起,不愧是花了5年時間打造的。
作為科幻電影,影片的特效質量也是無數觀眾所關注的',獨行月球的特效真的無比真實,從月球上的一粒沙石、袋鼠身上的每一根毛發,到爆炸,空間站接軌這些大場面都真實的仿佛真實存在。
還必須要夸一下電影的插曲和配樂,配樂在影片中貢獻了不小的增色效果,為電影的笑點、燃點、淚點提供了情感支撐。
最后總結一下,這是近幾年特別特別優秀的科幻喜劇,非常值得大家走進影院,絕對值回票價!
獨行月球觀后感9
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臺詞是——“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我最喜歡的一段情節是——獨孤月帶著“剛子”一起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途中因為牽引鏈的因素“剛子”落在途中了,主人公不顧車子動能耗盡的危險,毅然原路返回尋找“剛子”,然后再繼續前行,在距離月球基地還有55公里處動能耗盡,眼看要謝幕了“剛子”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通過“袋鼠拉雪橇”的方式把獨孤月帶回月球基地。
其實按照人類的智慧,不管“剛子”多么兇猛,主人公還是有很多種方法不讓他跟隨自己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因為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主人公選擇一個人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的方案會更好,而帶上暴躁的“剛子”一起上路則有可能是帶上了無盡的麻煩,就像“剛子”在途中差點把核彈引爆了一樣,我們管理自己肯定比管理整個團隊要簡單多,不用花時間去協調,能夠保證行動的靈活性以及機動性。
但是選擇一個人去尋找阿波羅號飛船的方案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因為無論路途中能帶來多少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一個人的力量還是太過脆弱和弱小了,在茫然而未知的旅行中,我們面臨更多的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雖然說帶著“剛子”一起去找飛船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但是復雜的系統也能孕育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復雜系統的作用下,在未來某個時間或者空間的節點下一定會在前行路上提供某種支持,孕育出一個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案。
正如劇中獨孤月跟“剛子”說的臺詞一樣——謝謝你陪著我,如果沒有你陪著我,我可能撐不到現在。
獨行月球觀后感10
趁著假期的尾巴,我和好朋友相約買了《獨行月球》的電影票,帶著清香的檸檬果茶我們走進影廳,準備觀看電影—《獨行月球》。
走進影廳,全場鴉雀無聲、空無一人,安靜的連我們腳步聲都清晰地回響在耳邊。忽然,一股爆米花的清香和甜滋滋的味道飄進我的鼻翼,哦,原來還有兩位叔叔阿姨走了進來。不一會,電影開始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地球將要遭遇一場災難——一顆原本在火星旁的一顆叫兀的.隕石,逐漸失去了火星的引力,被拋出了軌道,向地球砸來。人類為了自救便實施了“月盾計劃”,簡單來說就是拿月球當盾牌來抵御住兀的攻擊,但是隕石提前降落了。在緊急逃難中,一名叫獨孤月的維修工,戲劇性的沒有接到緊急撤離消息,被留在了月球,于是他便在月球和一只名叫“金剛鼠”的赤大袋鼠過上了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但是獨孤月經歷過失望、希望、絕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還是和袋鼠結伴生活在月球上。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獨孤月努力與堅持不懈的精神,他為了回到家鄉—--地球,將僅剩的“宇宙之錘”帶回到基地。途中,他經歷了各種坎坷,終于坐上了空間站。就在他可以回家的時候,又一個突發情況:兀被炸掉的殘余碎片中有一顆極大的隕石——兀+,正在朝地球極速沖來,但僅剩的“宇宙之錘”就在獨孤月的飛船上。在生死塊擇上,獨孤月選擇了奉獻自我,換來了地球的和平。
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種人,普普通通、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獨孤月犧牲自己,到最后個人小愛化成大愛,為了全人類放棄自己的幸福,獨孤月成為星海,照亮人類的黑夜。
獨行月球觀后感11
今天去看了《獨行月球》,本來是沖著“沈馬”放松心情去的,但是看完之后的確也是感慨頗多。
這個電影大概講述的就是人生定位“中間人”的設備維修工獨孤月意外被留在月球上,但是他憑借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和智慧不斷尋找返程的方法,給予了地球上因為災后而抑郁無望的幸存者們,最終為了災害二次發生而犧牲自我的故事。
他的`精神力量令我起敬,他的靈魂高度令我肅然。
劇中的獨孤月對自己的定位是“中間人”即不愛冒尖、不會墊底、不爭第一、不做倒數。用劇中的話說,就是: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設,碌碌無為是他的日常。
就像我們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受中庸思想影響頗深。
他的普通和平常,是集體撤離時都可以被隨意忽略的小角色。
看了很多影評,大家也都對他的“中間人”定位津津樂道。
但是,他難道是真正的中間人嗎?
我更想說:“中間人”并非“中間人”。
或許他的心態是吧,但能力和信念絕對不是。
一個普普通通的維修工而已,能夠獨自做好一個航空火箭的整體整修工作?一個普普通通的維修工,能夠在沒有陽光無法啟動車輛的情況下,依舊想到了在兩個小時內完成55公里的月球行程的方式?一個普普通通的維修工,能夠有獨自在月球上保持兩年生活的能力以及精神力量?
別忘了,劇中的所有人看到他的簡歷時都發出了一個疑問:他怎么只做了一個工程師?
他所完成的一切,并不只是因為他的精神力量,還因為他有足夠的知識能力儲備,能夠支撐他面對困局,渡過難關。
所以明白了嗎?
無論你爭與不爭,機會向來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獨行月球觀后感12
每一個喜劇的后面都有一個悲劇;但是每一個悲劇,它就真的是悲劇。
有時候會想,那么多悲劇,我們又是為什么活在當下呢?
也許就是為了讓悲劇感減弱,才出現了喜劇,讓悲劇出現之前,能體會一會開心。
不能說沈騰的每一個喜劇都多有內涵,但看完之后也都會有所思,有所感。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世上,其實都是孤獨的。人是群居動物,群居生活才恰恰反映出了那種群體中的`深深孤獨。
為什么夜生活豐富的人,更孤獨。因為他們更害怕一個人待著,那種孤獨讓人崩潰,但沒有人心疼。夜店里,KTV里,大街上游蕩的人們,他們試圖尋找到一個看似熱鬧的地方,試圖去驅散那份孤獨,誰知越熱鬧的地方,我們越感覺到孤獨。夜夜笙歌的人,未必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么開心,他們的內心是崩潰的,是我們感知不到的。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也害怕,會胡思亂想,會抑郁。最近我學會了讓自己面對孤獨,每當害怕的時候,我就閉上眼睛,告訴我自己,我害怕了,孤獨的猛獸又出來了,我想有一個人能出現,幫我驅散他,但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解決的,是不能依靠別人的,不是不相信,而且不能給別人添麻煩,每個人都不容易,相互理解最難得,一個問候,一個眼神,一個溫暖的動作就足以。
獨行月球觀后感13
很多年沒有看過質量這么好的電影了,整場電影的觀影體驗都非常好,電影前半部分影 院笑聲不斷,后半段漸有啜泣聲響起。
這部笑點非常高級,不是低俗爛梗,不是硬撓人咯吱窩,哭點也絕非刻意煽情,是會發自內心的震撼和感動。
從結構上來說,獨行月球結構緊湊,兩小時全程無尿點,主角行動目的清晰明確,作為科幻電影它的邏輯十分清晰。
從表演上講,沈騰馬麗這對王牌組合貢獻了神級表演,他們值得因為這部電影摘得影帝影后,沈騰的一場涕淚橫流的戲給我的印象太深了,特別能感染人,導演說這場戲騰哥是一條過的;而馬麗的表演十分細膩克制,沒有大的表情肢體動作,這很符合馬藍星的人設形象,但你能從她的表情中讀出她的'情緒變化,真正的用眼神演戲,還有扮演袋鼠動作捕捉的郝翰,還去了動物園觀察模仿袋鼠的生活習性,表演真實到你不會相信這是人去扮演的。
然后夸一下導演張吃魚,很年輕的導演如此的精彩的片子真的很了不起,不愧是花了5年時間打造的。
作為科幻電影,影片的特效質量也是無數觀眾所關注的,獨行月球的特效真的無比真實,從月球上的一粒沙石、袋鼠身上的每一根毛發,到爆炸,空間站接軌這些大場面都真作用下,孕育出一個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像獨孤月跟“剛子”說的一句話一樣——謝謝你陪著我,如果沒有你陪著我,我可能撐不到現在。
善良與愛也是相互的,雖然地球上的人們自己生活如此艱難可他們在獨孤月最最絕望的時候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讓獨孤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與動力,讓他知道了“你不是一個人”每個人發出自己的一點點光,那便是最好的太陽。
獨行月球觀后感14
奔著沈騰去看的《獨行月球》,這部電影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前半部分搞笑居多,后半部分感動為主。
電影主要講述了人類為抵御小行星的撞擊,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計劃。隕石提前來襲,全員緊急撤離時,維修工獨孤月(沈騰飾)因為意外,錯過了領隊馬藍星(馬麗飾)的撤離通知,一個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成為了“宇宙最后的人類”,開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被遺落在月球上的還有一只金剛鼠,獨孤月和金剛鼠相愛相殺的場景,讓人捧腹大笑。
獨孤月一直嘗試著和地球取得聯系,可是當獨孤月發現自己當時以為的回應只是剛子不小心碰到電線所造成的雜音后,對于他來說是徹底的失望,是一切信念在一瞬間被摧毀殆盡的大悲。影片很聰明地采取了無聲的處理,就算只能看到畫面,我們也能感受到獨孤月的那種絕望。當他真的覺得希望破滅,決定自我了斷時,地球上那一點一滴匯聚起來的希望之光,那些前面所有的笑點此時卻凝聚成了洶涌的感動之情,完成了這部喜劇情感內核的第一次升華,也是影片的一次小高潮。影片真正的高潮在獨孤月把自己作為動力沖向π+的時候,本來在獨孤月腦洞大開,不懈努力下,獨孤月本可以和剛子成功返回地球。但,此時卻出現了意外,π+的'出現,將會使地球遭受重大撞擊,后果將不堪設想。這個起初為了鼓舞民眾被塑造出來的假英雄此刻真正成為了拯救地球的“英雄”,他完成了作為飛行動力工程師最后的使命,影片的悲劇內核完全暴露出來。前面笑得有多開心,這一刻哭得就有多么傷心。沒有人希望這個帶來無數快樂和希望的獨孤月犧牲。
當每一個平凡人,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點亮一束光,平凡人就成為了英雄。
獨行月球觀后感15
掐指一算,沈老師也有些日子沒出新電影了,趁著暑假,我樂呵呵地買了《獨行月球》的票,點了杯果茶就進了影廳。
世界觀設定與其他英雄電影大同小異——地球有難,一群人站出來保衛地球。不過,唯一不同的是這回的主角有些普通,普通到只是“月盾”計劃中一個小小的維修工,丟到人群中都找不出來那種。
可卻是他,在“月盾”計劃失敗后獨自一個被遺落月球,憑借著對家的向往和對愛的執著,獨行月球數年之久。每天隔著三十萬公里的太空凝視家園,又何嘗不是一種痛若?可他卻奇跡般的適應了下來——畢竟,相信奇跡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與袋鼠對打、與地球聯系,每天都在思量著如何逃出升天。最終他做到了,他用900天搭建回家的希望,然后用一秒鐘轉身向后……那一刻,他肩負著全人類的希望。飛向隕石,起爆核彈。沒有絲毫猶豫。
獨孤月人如其名,在孤獨的月球變成無人問津的流浪漢,經歷過失望、希望、絕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和一只袋鼠結伴生活在月球上。
牽動他所有情緒的,不過馬藍星一人。即使知道自己是被主觀放棄的那一個,并且將再次成為主觀放棄的那一個,他也不過自嘲“你好絕情,我好喜歡”。
《獨行月球》所要表達的思想很直白,就是愛、奉獻與生存。
獨孤月與馬藍星之間含蓄的愛,到最后個人小愛化成大愛,為了全人類放棄自己的.幸福,獨孤月成為星海,照亮人類的黑夜。
盡管獨孤月心中的白月光,不能與他走到天長地久,他們的愛情會在故事里被慢慢陳舊,但抬頭就能看見的愛是平行時空的另一種相遇,這就是《獨行月球》煽情卻不落俗的地方。
【獨行月球觀后感】相關文章:
獨行月球的觀后感08-15
獨行月球的觀后感01-06
獨行月球觀后感11-16
《獨行月球》觀后感10-25
獨行月球觀后感[薦]11-16
獨行月球觀后感【優秀】12-24
《獨行月球》觀后感(優秀)01-15
獨行月球觀后感通用12-24
《獨行月球》觀后感(精選8篇)10-10
《獨行月球》觀后感范文通用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