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攀登者》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攀登者》觀后感1
1960年我國登山隊,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瑪峰,但是,在爬珠穆朗瑪峰的半路中,一位登山隊員的相機掉進了懸崖。很遺憾沒有記錄到到達頂峰的那一刻,導致無法證明中國人到達過珠峰的峰頂。
中國為了證明中國人到達過珠峰的峰頂,然后又舉行了一次,登珠峰的`任務。接著,中國青年們,自告奮勇的要參加這次登珠峰任務。在15年的努力里中國成功拍下珠峰三百六十度景象,然后還插上了國旗,那是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四日十四時三十分,有九人登珠峰成功。
用15年的時間,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九位英雄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偉大,同時也捍衛了中國的尊嚴,我感受到了這九位英雄的偉大和祖國的富強,我為祖國和這九位英雄感到驕傲和自豪!
《攀登者》觀后感2
今天我看了電影《攀登者》,給我的印象極其深刻。
這部電影講了中國登山隊兩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事。第一次是在1960年,由于在登頂前救隊友丟了照相機,沒有留下映像資料,不被國際認可,中國登山隊員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誤解,受盡了委屈和磨難。直到1973年登山隊員再次成功登上珠峰,插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并留下影像資料,終于實現了隊員們的心愿:中國人自己的山,一定要自己登上去!
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氣象專家,他們預測的天氣非常的準確,特別是最后沖頂的時候,對沖頂“窗口期”的預測更加精確,竟然精確到“分”,“行百里者半九十”,要不然就會前功盡棄,北坳的天氣異常惡劣,每個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努力工作,獲取最新的氣象信息,傳給前方的登山隊員。
這部電影使我懂得了:要努力地去干好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完美,抓住“窗口期”,做到爭分奪秒,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攀登者》觀后感3
挑戰不可能,看夏老先生登珠峰43年終于在69歲戴雙假肢登頂成功有感。
執著、真心真的是“可怕”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它們的威力有多大可以激發你多大的.潛能,“夏老說,這畢竟是我一直奮斗的目標”。著名的登山者喬治·馬洛里曾在別人問他為什么冒著生命危險登山時也說過因為山就在那兒。人總要為自己熱愛的事業獻身一次才不白走這一趟(這是我家朱一龍老師說的)。
43年來,夏老遭遇了截肢、癌癥,風暴、地震,可這些都不及他的決心。夏老用自強不息,一撇一捺寫好了一個人字,那么我們呢?你熱愛的是什么?你又有什么目標?
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人總要為自己熱愛的事業獻身一次才不白走這一趟。所以你還等什么,別說明天要怎么怎么樣就做好今天吧!
《攀登者》觀后感4
電影真實再現了1960、1975年中國登山隊勇登珠峰的壯舉,電影才開始10分鐘就讓人淚目,算是第一個小高潮。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又是在祖國70周年華誕上映的獻禮片,這部電影的表現可以算是很不錯了,就像在映后交流時兩位老師說的那樣,這部影片就是對祖國最好的祝福。
稍有不足的地方個人感覺有兩點,一個是配音和演員口型有時候會對不上,有時會讓人有些出戲。
另外一個是感覺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在有限的時間(120多分鐘其實不短了)和影片的剪輯上會讓人覺得有些用力過猛。
很敬佩主創團隊們為這部電影做出的.努力,在珠穆朗瑪3個多月的實地拍攝也為影片加分不少。總體說來,還是很看好這部電影在國慶檔的成績,畢竟演員實力放在哪兒,內容表現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以期待一下。
《攀登者》觀后感5
又一部好電影,看后心潮澎湃。該片子演員陣容強大。有吳京,張譯,章子怡,還有胡歌,井柏然,成龍等,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和正能量的傳遞。
該片是關于攀登珠穆朗瑪峰,咋一看像是純粹的.登山片,但是了解背后的歷史卻不是這樣的。珠穆朗瑪峰涉及中國與尼泊爾之間的主權問題,在當時的背景下,登上去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為此,一切困難在滿懷愛國精神的勇士面前都能被戰勝的,雖然路上失去了很多優秀的同志,但是為了祖國勇攀高峰的精神卻是不會失去的。將永遠留存我們心中。向為新中國奮斗的英雄們致敬!
《攀登者》觀后感6
感謝這部電影把珠峰登頂這段歷史故事拍出來,讓更多人知道英雄的中國登山者的事跡。畫面還是很震撼的,登山過程的動作戲也好、剪輯也好、音樂和節奏也好都非常棒。比較可惜的是,愛情部分似乎變成串聯主線,并且兩段愛情故事也不出彩,并沒有給人物的`刻畫添多少力。另外,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整個登頂珠峰的背景、過程、以及意義,詮釋和烘托有點薄弱。對部分登山隊員們的形象,刻畫有問題。比如黑牡丹,作為唯一一位女登頂隊員,真實的人物絕對非常出色和優秀,可是電影里看得人惱火,非常可惜。覺得會誤導不明白歷史的人,我認為對那位女英雄不夠敬畏。章子怡這個人物,本來應該更豐滿一點,她應該也是有自己的信仰的,可是電影里她的選擇也好、堅持也好、犧牲也好,似乎都是圍繞著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去的,是圍繞著愛情去的。我認為,他們的愛情應該是建立在個人的強大信仰、雙方的共同追求之上的。電影里表現得太弱了。
《攀登者》觀后感7
今天爸爸帶著我去電影院看電影。
我們看的'電影攀登者。剛開始是一隊人,爬珠穆朗瑪峰。在路上遇到了雪崩,被雪崩推下去了好幾個人,最后就剩三個人,這三個人,一直向上爬。過了好久,終于爬上了珠穆朗瑪峰,在上山的過程中,照相機不小心從山上滾了下去,所以沒有了證據。
隨后他們又組建了一支隊伍,準備再次爬上珠穆朗瑪峰。登了好幾次,也沒有登上。在他們馬上就要放棄的時候,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拍下的照片。
這就是攀登者,一個充滿團結電影!
《攀登者》觀后感8
今天早上,爸爸在我彈完鋼琴后,帶我攀登石龍山。石龍山巍峨高聳,爬上烈士碑公園,需要消耗我大量的力氣。在爸爸的堅持下,我終于登上了石龍山。登高望遠,山上的空氣真好,陽光照耀,我的心情也好了起來。這時不時讓想起我看過的`電影《攀登者》。
精彩的電影《攀登者》,講述的是中國登山隊員不畏艱難、挑戰自我、勇攀珠穆朗瑪峰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方五洲,曲松林,還有徐纓,李國梁,楊光他們,為了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們從出發營地開始訓練,窗口期時間很短,他們想盡辦法走過大風口,穿越北坳路線和第二臺階,不怕困難,一次一次失敗都不放棄,面對雪崩也不退縮。最后,她們成功登頂,為中國人爭了光,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人是好樣的。
想到這里,我不僅對方五洲、曲松林等人更加敬佩,他們身上的這種品質,特別是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要做一個不怕困難,敢于挑戰的小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戰勝自己。
《攀登者》觀后感9
假期我看了一部愛國電影,叫《攀登者》,看完后我有一些感受。
這部電影講了三名登山者,方五洲,杰布和曲松林在1960年登上了珠峰,可因為相機的丟失,外國人懷疑中國人真的`登上了珠峰嗎?從那以后,三人分別了。15年后,中國準備再次沖頂,許多人員來幫助他們三人,有楊光、李國良等。到了沖頂的一天,困難重重,傷亡了許多人。方五洲為了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爬上自己的山峰,帶著九名隊員用光了力氣,終于爬上了珠峰。
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訓練時,方五洲親自示范怎么做,他動作十分敏捷,力氣也很大,竟然把別人三分鐘也完不成的訓練,兩分多鐘就完成了,說明他平時十分用功,多加練習才能辦到。我們也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刻苦訓練,掌握更多的知識。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敢于攀登,遇到困難別放棄,要為祖國爭光。
《攀登者》觀后感10
國慶節期間,我們全家來到電影院,觀看了《攀登者》。
影片講述了六七十年代中國國家攀登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當時的登山設備和條件都很差,但是隊員們憑借著一腔愛國熱忱,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兩次登上珠穆朗瑪峰,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實力。看完電影我覺得很震撼,很觸動。當時他們那么難都能完成自己的夢想,現在我們有點困難就會哭鼻子,真是很羞愧啊。
以后我要向先輩們學習,不怕困難,敢于挑戰自我,敢于攀登。
《攀登者》觀后感11
1960年5月25日4點20分,登山隊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但是由于登山過程中相機因為救人而丟了,所以國際上不承認。
1975年登山隊又開始了第二次攀登,故事主要就是講的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我的`寫故事的能力差了一點,還是寫觀后感吧。
徐纓因為愛情,去陪了方五洲,但最終肺氣腫走了,雖然做了主任,但最終還是什么都沒有了,雖然為了愛情,但世間的故事再也與她無關。為何這么幸苦疲憊呢。
與好久不見的人可以擁抱,可以握手,擁抱是革命友情,握手要差一點,但也還好。
做領導要有魄力,要有曲松林教練的魄力。說話中氣要足,要有男人味。領導的精髓是個人魅力、專業、義氣。這樣才是一個好的合格的領導。
《攀登者》觀后感12
這次來看國慶三巨頭之一的《攀登者》,講述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故事,情節緊張,令人揪心,同時也為祖國登山隊感到無比自豪。
影片場景特效非常真實,如果是3D的就更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了。此外,幾個角色之間的'感情也是另一條線,男女主的愛情線我覺得還可以,松林對隊長由恨到理解的轉變很催淚,黑牡丹和李國梁的感情線就有些尷尬了,感覺黑牡丹這個角色設置除了添亂沒有什么實質的作用,原型可絕不是這樣的形象另外,很多臺詞和口型對不上真的很讓人難受。
總之作為一部為國慶獻禮的片子還是很能燃起人們民族自豪感的。
《攀登者》觀后感13
今年的國慶節由于媽媽身體的原因我們沒有出去玩,只是去看了國慶三部曲,今天看了由我的偶像吳京主演的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建國初期我們國家登山隊在惡劣條件下,犧牲了隊友,最后只剩下三人的情況下登上珠穆拉瑪峰,但是沒有拍取有效的影像不被國際認可,繼而再次沖擊珠峰的故事。原來這是我們今年看《開學第一課》上那位雙腿截肢的登山隊員的親身經歷改編的電影。
我從來不知道登山也需要這么多的知識儲備,還有體能訓練,看著我們中國的登山隊員把中國梯掛在珠峰的第二臺階上的時候,并且把國旗懸掛在珠峰頂的'時候。電影院所有人都站起來鼓掌,整個影院沸騰了。民族自豪感爆棚!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不怕吃苦和堅定信念的決心,美好的生活和別人的尊重都是自己掙來的,只有自己努力奮斗,才能有美好的將來!
《攀登者》觀后感14
今天,我的媽媽帶我看了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攀登者》。
這個故事講的是中國登山隊員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而且他們是從地勢最為險要的北面進行的攀登。可是要證明成功登上珠峰峰頂,必須有二個條件,一是要在峰頂上留下證物,二是要拍下360度的照片。第一次,中國登山隊員登頂留下了證物,可是他們在途中為了救人把攝像機丟掉了,因此許多人都認為中國登山隊員沒有從北面登上過珠峰。過了幾年,為了重新測量珠峰的高度,中國登山隊員又一次出發了,他們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峰,而且他們成功拍下了360度的照片,還將五星紅旗高高的升上了峰頂,并且測量出了珠峰的'高度。
從中國登山隊員身上,我學到了做一件事情,要有頭有尾,不能半途而廢,為了自己的夢想,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去實現。
《攀登者》觀后感15
珠峰放在現在也攀登不易,更何況是那個時候。看到第一次因為沒拍照而不被承認,心里可惜又憤恨。而后來一次次攀登,經歷了亡失敗,到最后的成功登頂,這都是我們的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給后人踏出了一條道路啊。一部很不錯的主旋律電影。
片子還是很不錯的嘛,尤其是彩蛋!哈哈哈!如果感情戲分再克制點,就更完美了!畢竟是讓來完成任務的,不是來表演節目的。60年代,在一切條件都艱苦的情況下,我們依然登頂了!那會兒我們自力更生,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后來,我們要發展的更強大,要向世界證明我們可以!就需要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力量的認可和支持!但永遠不變的.是我們中國人不放棄的精神!不放棄每一個隊員,同時保證完成任務!為什么要登頂?因為人類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中,走向未來的。
【《攀登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攀登者觀后感06-14
《攀登者》觀后感07-23
《攀登者》觀后感精彩01-05
攀登者觀后感(精選15篇)12-15
攀登者觀后感20篇07-19
攀登者觀后感300字05-16
攀登者觀后感匯編15篇12-26
攀登者觀后感集錦15篇12-27
《海洋天堂》觀后感-觀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