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在寫觀后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緬懷英烈憶長征》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緬懷英烈憶長征》觀后感1
2016年,恰逢中央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歷史雖然遠去了,但是我們從未忘記當年為革命犧牲的烈士,長征精神也將永遠流傳下去。又是一年清明時,中央電視臺播出了清明特別節目《緬懷英烈憶長征》,深深地吸引了我。
《緬懷英烈憶長征》節目選取了江西省瑞金市黃沙村的華屋的故事,華屋也被稱為紅軍烈士村,村里有長征時期從軍的17名烈士親手種下的.17棵樹,村里人說,樹在就好像人在,看到樹就好像看到烈士們,每一棵樹背后都埋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看到電視畫面中栩栩如生的雕塑,就仿佛看到了當時親人離別時的酸楚,仿佛聽到了孩童不舍的哭鬧聲,烈士們從軍時,有的孩子還在襁褓中,有的還正是依戀父親的時候,有的甚至一生從未見過父親,這也成為了子女們心中永遠的遺憾和深深的懷念,但是為了更多的父母和孩子能相守,戰士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淚別親人,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換來了今天子孫后代和平、幸福的生活。
清明時節,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今天的和諧社會里雖然沒有了硝煙彌漫的戰爭,但是我們依然要繼續發揚革命先烈們艱苦奮斗、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長征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用實際行動告慰不朽的英靈!
《緬懷英烈憶長征》觀后感2
4月4日,我們在教室里看《緬懷英烈憶長征》這部紀錄片,看了一節課。
《緬懷英烈憶長征》這部紀錄片的主要內容是回憶長征中死去的先烈。其中有一位烈士,他是胡冬娣丈夫的父親——華質彬。胡冬娣每到清明節都去給他丈夫和他的父親去祭奠。胡冬娣去了街上,買了魚、豬肉、雞,還有祭拜的香;氐郊抑校钒堰@些東西煮了,用竹籃子裝著這些吃的去祭奠。他一邊哭一邊拜,還把他倆的照片擦得干干凈凈。
我的感想:每到清明節,都要給過去的親人們掃墓上香。一定要跪下去,拜三拜,不然你的清明就過得沒有意義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去了墓上,就要為死去的親人帶去吃的,還要拜三拜,如果不這樣做,就代表你沒有對長輩親人的'孝心,對長輩不敬。不管是誰、不管是親人還是革命先烈,每到清明節,就應該去祭奠,給他們送上我們最真誠的心。革命英烈可是為了保衛祖國而死去的,是為了讓祖國強大而死去的,我們一定要奮發圖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清明的意義就在于為死去的親人和革命英烈士掃墓上香。這件事你們一定不能忘記,不然這個清明就沒意義了呦!
【《緬懷英烈憶長征》觀后感】相關文章:
憶長征作文01-14
長征的作文03-11
長征詩詞05-16
長征的詩詞01-20
長相憶最憶是師恩作文11-19
長征觀后感【精選】10-31
長征的觀后感12-21
祭英烈作文12-18
祭祀英烈寄語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