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觀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種思想感悟,觀后感相當注重“感”,也就是從作品中領悟出的道理與思想。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的你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的你觀后感1
看完《少年的你》后我感受很深。
這部電影是關于校園暴力的,一場高考前夕的校園意外,改變了兩個少年的命運。陳念性格內向,是個優等生,努力復習,考上好大學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頭。同班同學的意外墜樓牽扯出一連串不為人知的故事,她也被一點點的卷入其中,在他最孤獨的時刻,一個叫小北的小混混闖入他的世界;大多數人的18歲都是明媚的`,快樂的,而他們的18歲時卻提前進入了成年人世界的漠然。他們一起守護著少年的尊嚴。
校園暴力始終是社會敏感的話題,眾所周知,校園暴力一直頻發,施暴者洋洋得意,沒有遭到半點處罰,受害者不僅遭受肉體上的凌辱更飽受精神上的摧殘。旁觀者還有可能會落井下石,謠言猛于虎,校園里的謠言更是可惡,甚至還要惡劣還要兇猛。
我看完后只想說一句話:我要對校園暴力說不!
少年的你觀后感2
朋友送了三張電影票,今天就要過期了,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侄子侄女去把“免費的午餐”給消耗掉!前臺換票,服務員問看啥電影?“離放映最近的那個”“少年的你,看不?”“看”。就這樣遇到了這些天大火的影片!感觸頗深,雖然影片中的例子在我們小學生身上應該不會發生,可是影片反應的問題,同樣值得我們深思:校園欺凌。從幾何時,打架這一詞語出現在身邊:一次又一次!不問原因就是揍!三觀不正,一言不合就是打!越來越多的成年人行為出現在校園,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正常的人際關系?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教書育人、育人教書!只有有德之人才會成為對社會沒有危害之人!要想為社會做出貢獻,首先要保證這個人有德!有才無德,對社會只是傷害。
少年的你,需要正確的'三觀;少年的你,需要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如何去做人!
少年的你觀后感3
《少年的你》主要講述的是關于校園暴力的故事,男女主人公都遭受過校園暴力,那段時光是他們最難熬的日子,盡管如此,他們依舊放下過往,忘記所有的不開心,開始全新的生活。
看完電影,在翻看微博的時候,看見別人寫了這樣一段話:欺凌別人的女孩叫魏萊,和未來同音。如果這就是未來,這樣的未來不要也罷。警官的.名字叫鄭易,和正義同音。他一定要還原真相,雖然真相讓兩個人都接受法律的制裁。鄭易卻經常瞌睡。陳念諧音成年,高考完就是大人了,但是沒有人教過如何做一個大人。小北的“北”寓意北京,最后兩個人一起完成想去北京的愿望。其實我看電影的時候確實沒想那么多,就是單純的喜歡這部電影,《少年的你》是一部有力量的影片。它的力量在于喚起,喚起大眾的社會責任感,喚起大眾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喚起那些“旁觀者”幫助身邊“受傷”同伴的沖動!總之,少年無懼,一往無前。愿每一個少年,能被溫柔相待。
少年的你觀后感4
今天下午,帶孩子去電影院觀看了《少年的你》。回到家中,一家人坐在一起討論了關于校園欺凌的問題。首先認真詢問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無遇到校園欺凌的情況?并給孩子普及了一些校園欺凌的事例,告訴孩子有遇到類似的'事情,及時反饋給老師或家長。
作為家長,應多抽出時間與孩子溝通,分享一下孩子每天在學校的快樂事和傷心事。孩子們的感知能力很強,解讀能力卻很差,遇到事情我們要第一時間給予他正確的解讀和引導,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更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平常多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另外,希望學校和老師也能夠重視校園欺凌問題,如果孩子將問題報告給老師,希望老師能重視并留意相關學生。
我們會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老師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和健康的心理環境。
【少年的你觀后感】相關文章:
你曾是少年作文02-17
少年的你觀后感06-15
《少年的你》觀后感06-01
《少年的你》觀后感集合09-03
【集合】《少年的你》觀后感09-06
《少年的你》電影觀后感07-05
少年的你電影觀后感11-23
《少年的你》觀后感【實用】09-03
《少年的你》觀后感集錦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