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卒跡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卒跡觀后感1
最近,各地正在熱映以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原黨支部書記李連成為人物原型創作的電影《卒跡》。我觀看后,深受啟發和教育。影片將主人公李二卒定位為一個中國社會最底層的草根人物,比作中國象棋中最不起眼的“卒”,講述了他雖出生貧寒、境遇窘迫,但不屈服命運擺布,從一個農村無名小卒成長為一名優秀支部書記,帶領全體村民一起走向富裕道路的奮斗歷程。影片畫面倒沒有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視覺沖擊,但“小卒過河頂大車”的不懈奮斗,給我思想心靈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引發的情感共鳴是強烈的。
和李二卒一樣,我也出生在農村貧困家庭,親眼目睹過窮困鄉民貧寒度日的生存狀態,也親身感受了父母含辛茹苦拉扯我們兄弟姐妹六人長大成人的艱難和辛酸。所不同的是,我有幸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有機會讀書就業,一步步走上基層領導工作崗位。但深學細照李二卒,覺得自己在黨性修養、思想作風、奮斗精神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李二卒是基層干部的楷模,更是我學習的榜樣。
學習李二卒,就是要學習他忍辱負重、刻苦自勵的堅韌品格。李二卒所在的西辛莊貧瘠荒涼,地里光長鹽堿不長莊稼,而他自己家境極為貧寒,未上過一天學。父母分家時,兩間破屋、一張舊床、一口鍋、一把勺子就是他的全部家當。父母兄弟在村里長期受氣,是出了名的“冤種”。面對現實,他沒有沮喪,沒有抱怨;面對刁難,他常說:“咱沒有資格計較別人怎樣對咱,只能把別人罵咱的話當成耳旁風”,這何嘗不是一種豁達和自勵?當上村支書后,大字不識的他每天早上四點鐘就起床學習識字,又何嘗不是一種不屈和自信?可以說,艱苦的條件不僅沒有擊倒他,反而磨礪了他倔強、隱忍、自強的性格,也為他日后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個性基礎。
學習李二卒,就是要學習他勇于開拓、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改革開放為一切勇于探索奮進的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空間。為改善家境,他果斷外出,到山西拉煤,到內蒙打工,學習種植地膜西瓜和大棚蔬菜,以頑強毅力擺脫困境。自家富裕后,他又想到了困難的村民,將自家大棚轉讓給困難村民,并無償提供技術,規模化發展大棚蔬菜,帶動了村民致富。按說,這就已經不易了,但李二卒“發展有癮”,想到的是辦企業,實現村級經濟二次騰飛,并興教育、文化公共事業,建農民新村,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就是憑著這樣一股不安現狀、永不停息的進取精神,就是憑著一種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實干作風,愣是把一個昔日人口不足700人的貧困小村發展成為目前擁有1萬多人,20多家企業,總資產達10億元,人均純收入2.7萬余元的.文明、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學習李二卒,就是要學習他心系百姓、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李二卒始終恪守一個信條,那就是,當干部就要帶頭干事、帶頭吃虧、帶頭吃苦。影片中反映的幾個細節我印象很深,李二卒當上書記第一天,面對鎮里的領導,他說,以后上面來人,村里能否“一律不管飯”,自覺克勤克儉,嚴格要求。他想把先期辦企業的股份分給全體村民,遭到了包括自己兩個兄弟在內的部分股東的強烈反對,但他態度鮮明,發出“支持也得支持,不支持也得支持”的金剛怒吼。當新村規劃推進遇到障礙時,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家新建不久的房屋率先拆除,以自身的表率行為帶動了新村規劃的實施。村民們自發贈聯贊頌:“一身正氣,甘心吃虧為百姓;兩袖清風,心底無私好楷模”。這種清正之氣無疑就是西辛莊村快速健康發展的巨大正能量,無疑就是黨的事業大廈堅不可摧的牢固根基。
李二卒雖然只是千千萬萬農村基層干部中的普通一員,但小小“卒”子布局人生、布局事業,他能夠以平凡創造卓越,以足跡寫就輝煌,最終靠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靠的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正是這份信念和執著成就了他平凡足跡下的不凡人生。
卒跡觀后感2
影片再現了河南濮陽西辛莊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帶領全村勤勞致富的故事,而李連成的故事,也并非第一次被搬上文藝舞臺,在20xx年,就有以李連成為原型的現代豫劇《村官李天成》被創作,該戲曲結構緊湊,表演生動,唱詞膾炙人口,感人至深,特別是其中一段“吃虧歌”,更是被國家領導人深深贊許,也成為廣大群眾所傳唱的佳作,一時間有關“吃虧”的話題成為被討論的焦點。
與其他影視藝術作品只是摘選李連成的人生片斷不同,今次電影《卒跡》,非常完整的記載了以李連成為原型的農民李二卒的前半生,本片從行動和思想兩個方面,將李二卒這個典型性人物進行了細致的刻畫。從行動看, “二卒”如象棋中的“卒”一般,雖無過人本領,但一步一個腳印前進,其吃苦耐勞的人生之旅,穩健而踏實。從信仰看,他一直執著于“吃虧是福”的奉獻精神,是他為人、為官百毒不侵的金牌鐵律。
“吃虧是福”一詞,應來自于清“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當然,還有一句四字真言是“難得糊涂”,這八個字相輔相成,被世人傳揚,即使到了現代,也有不少的條幅被掛于客廳或者辦公室,以標榜清雅或者自詡無欲。當然,板橋先生的'這兩句,是有起因,“吃虧是福”講為人不可太過斤斤計較,有忍有讓,方有海闊天空,而“難得糊涂”則是他看穿了清官場的腐敗,雖奮力抗爭,終不能改變大局,以至于最后辭官回鄉,且當作視而不見也罷,太過較真,勢必傷身傷神。
即便在如今,“吃虧是福,難得糊涂”也與官場有莫大關系,但好經都被歪嘴和尚念走了調,“吃虧是福”成了自我標榜的借口,其實私下,別說吃虧了,少貪少撈一點都難受,而“難得糊涂”則成了徇私枉法的激勵之辭。凡此種種,雖然不是社會普遍現象,卻也成為國家發展和進步的嚴重障礙。
再回到影片《卒跡》,其實主人公李二卒的人生閃光點,就在于他一方面信奉并踐行著“吃虧是福”的人生信條,無論是日常的助人為樂,還是在新農村建設和紙廠股權分配上,總是先想著讓大部分人享有實惠,為這點被家人誤解,和親人反目成仇,但卻受到了廣大的群眾擁護,自己的領導有了權威,從一名村官而言,能做到這點,是需要頂住眾叛親離的巨大壓力。
“難得糊涂”在李二卒身上,并沒有體現,他反倒是一個難得的“不糊涂”的好村官,從小到大,從普通村民到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心如明鏡般,五里三鄉的百姓都知道西莊村有這么一位特別“清亮”的人,利益面前不糊涂,關鍵時刻不糊涂,從不厚此薄彼,也從不任人唯親,一個如包拯般公斷的村官,雖然并不多見,但卻是真實的存在,他們,堪稱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
《卒跡》并沒有局限于人物典型的“高大上”,而是從細微處入手,通過他的旁白講述,掀起一幕幕的回憶,讓其實驟風暴雨般的人生經歷,在平靜的內心世界中,娓娓道來。我們相信,現實的殘酷,矛盾的沖突,以及因得不到更多利益而導致的親友反目,一定比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激烈數倍,但在李二卒這樣一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看過去平靜如水的人的心中,面對痛苦的經歷的時候,才會“難得糊涂”了。
其實,《卒跡》更是一部勵志作品。片中李二卒的故事,從大方面說,它是中國農民的史詩,從小處說,他不僅是各級村官鄉官縣官乃至更高的官的行為榜樣,也是我們任何一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楷模,影片中他面對強權欺壓,面對惡意搗亂,面對欺行霸市,面對親友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公平與大度,其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和體會的。人不一定要有多么強大的力量,但就算你僅僅是最小的一顆棋子——卒,也能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將軍”,取得勝利。
【卒跡觀后感】相關文章:
春跡作文12-09
何得踏青覓春跡高中作文03-07
《海洋天堂》觀后感-觀后感02-19
教父觀后感教父觀后感02-03
創造向未來觀后感-觀后感02-19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觀后感02-15
《武松打虎》觀后感-觀后感02-19
央視春晚觀后感范文 觀后感03-04
《長空之王》觀后感,《長空之王》觀后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