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攀登者》觀后感
《攀登者》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7-23 11:32:28
  • 相關推薦
《攀登者》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觀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種思想感悟,觀后感相當注重“感”,也就是從作品中領悟出的道理與思想。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攀登者》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攀登者》觀后感1

  反正,我相信你,還會再一次踏上珠峰,再一次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題記

  行在山間小道上,多少旖旎風景都不及雪花。天空,一朵朵雪花飛速下落,落在耀眼的衣裝上。潔凈的雪花,晶瑩的光亮,閃了我的眼。閃我的眼,不僅是雪花,還有《攀登者》影片中一顆顆中國心。

  勇氣

  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座落在中國與尼泊爾的邊境。1960年,中國與尼泊爾在討論珠穆朗瑪峰歸屬于哪個國家時,中國首先提出一國一半,尼泊爾的大使卻藐視我們說:“貴國連珠穆朗瑪峰上都沒有踏上過半個腳印呢!”當時,中國經濟并不發達,但還是組建了中國登山隊。

  60余名中國登山隊隊員,誓死也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中國從來沒有訓練過這樣的登山隊,也沒有先進科技做支撐,帶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勇氣,他們邁出了第一步。

  堅持

  他們登山成功后,回到祖國,但因為沒有錄影資料,他們登山的.事實就被多國否定了,最后,中國登山隊被解散,三個人因此分開。方五洲被下放當鍋爐工人,許多人都質疑中國登山隊是否登上過世界最高峰,甚至有人還砸碎鍋爐房玻璃,以此嘲笑他、打擊他。

  1973年,國家決定再次組建中國登山隊,并舉行珠峰地區綜合科學考察,測量珠峰行的高度。聽到這一消息,方五洲哭了。不久,國家通知他去登山訓練營報道。在訓練營中,方五洲為證明3分鐘能完成最艱苦的體能測試,親自示范成為眾人領頭雁,也證明這13年來,他從沒有放棄過登頂,一直在堅持體能訓練。

  因為他不想讓中國在世界面前永遠抬不起頭來,只有勇往直前,只有十三年如一日的堅持,才能讓心中的夢想成真。

  信任

  1975年,經歷了兩次沖刺頂峰失敗之后,登山隊不再有窗口期。而徐纓帶領的氣象組,卻宣布:通過科學推算,還會有一個短暫的窗口期。方五洲相信留學歸國的徐纓,就是選擇相信科學。困難面前,眾人未曾妥協,團結一心、奮勇向前。方五洲和他的隊員們靠著對科學的信任,登上去、活下來,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奇跡。沖頂中國高度,攀登永不止步;如果奇跡有顏色,那就一定是信任科學。

  一個勇氣,一種堅持,一份信任,給予我們前進力量是無窮的。新中國成立xx周年,xx年春華秋實,xx年不屈不撓,多少人前赴后繼,為了共同的信仰,一直在努力。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是未來,讓我們為自己鼓起勇氣、擁有堅持、互相信任,一切不再是夢幻。

《攀登者》觀后感2

  現代人常說這么一句話:“只要堅持,必定成功。”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向前去。

  《攀登者》講了我國第一支登山隊去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峰。

  第一次,我國登山隊經過重重險阻,在沒有氣象預報的情況下仍能抓住有利的窗口期,穿過了風口崖,登上了珠峰的最高峰。但遺憾的是在攀登的過程中,隊長為了救人放棄了可以錄下這一關鍵時刻的相機,導致他們只能在那里埋下一面可以證明中國人來過的五星紅旗,卻不能拍照向全世界證明。隊員們留下了深深地遺憾解散了,這一散就是十幾年。

  第二次,在祖國的認可下,當年的三位登山幸存者又有幸帶領一批愛國的年輕攀登者,進過魔鬼般的訓練,再次挑戰第一高峰。因為環境的惡劣,天氣的'多變,又是一次一次的失敗,他們是再戰再敗、再敗再戰,期間有傷有亡,曾經讓他們一度失去了戰斗的勇氣。

  但就是由于隊長的堅持,以及對成功的渴望以及氣象學家的嚴謹工作態度,讓他們最終抓住時期,最終登上了人類最高峰---珠峰。讓那些說自己國家的人都登不上自己國家的高峰的人永遠閉上了嘴。

  這一時刻,隊員激動了、國家揚眉吐氣了、人民歡歌載舞了、我熱淚盈眶了。

  《攀登者》告訴了我,只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攀登者》觀后感3

  今天下午我觀看了一部電影——《攀登者》。這部影片深深地震撼了我,現在就讓我來給你們詳細地介紹一下吧!

  影片開頭主要講述了1960年方五洲、曲松林等幾位國家攀登隊隊員一起從北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完成了這個史無前例的壯舉,并留下了一個手電筒,在里面裝著五星紅旗?墒菫榱司然锇,他們的攝像機被暴風雪吹掉,從而使他們幾十個小時的努力白費。雖然他們攀登到了峰頂,但是因為沒有留下360度照片而不被別人認可。

  十三年一轉眼過去了,國家又重召回了他們登山隊,并給了他們一支后勤部隊讓他們訓練,為下一次登山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保證安全,國家政府還派出了一隊氣象觀察組去幫助他們,以便及時知道“窗口期”,也就是登山的最好時期和前面的天氣。氣象組的主任,竟是方五洲的女友——徐纓。

  第一次登山開始了,當突擊隊歷經千辛萬苦到達大風口時,卻被暴風雪擋住了。他們被暴風雪擊的節節敗退,只好狼狽而返;第二次與第一次差不多,只是任命攝影師陽光代替了方五洲的位置——突擊隊隊長,而楊光卻因為缺乏經驗,為了保全戰友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隊伍最終徒勞而返;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方五洲帶領突擊隊第三次沖擊珠穆朗瑪峰。在突擊隊和后勤隊放棄登頂,準備含淚返回時,一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讓他們喜極而泣,因為還有一個“窗口期”,可以繼續進行最后一次登頂。于是他們準備好以后就一往無前,無所畏懼的向前攀登,就像一把利刃一樣銳不可擋。最后他們度過重重困難,迎難而上,終于登上了峰頂,而徐纓也因為長期在寒冷的地方持續工作而口吐鮮血犧牲了。中國登山隊終于成功征服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促使他們登上頂峰的是什么力量?是外界嗎?不!是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他們心里對自己的鼓勵!風雨后將會迎來美麗的彩虹!

《攀登者》觀后感4

  今天媽媽帶哥哥和我去看了《攀登者》的電影,講述的'是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方五洲和曲松林他們要代表中國人民登上珠穆朗瑪峰!事實上他們做到了,但是因為沒有證據能證明他們,人們都不相信他們!十五年之后,國家決定再次登珠穆朗瑪峰!這次他們還是很堅強,不害怕,最后他們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中國是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國家!我為我的祖國驕傲!

《攀登者》觀后感5

  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后我一直在想著電影中這幾個瞬間: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方五洲登山隊長為了保住隊員曲松林的性命,把攝像機棄掉了的那一瞬間,然后就是那突擊隊新隊長李國梁為了保住攝像機犧牲了的那一瞬間,最后是接近結束的方五洲為了救徐纓同志,為她接下了一塊巨大的冰塊,最后就是片尾幾位登山隊員上珠峰的.那一瞬間最讓人難忘!

  電影主要講了1960年一些中國登山隊員已登上珠峰但沒有攝像所以世界不同意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過珠峰,1975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并留下證物。楊光又帶著新的登山隊完成了自己未完成的登頂珠峰的夢想。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許多:曾經中國因為裝備不好,未能保住自己的領土,可是今天,我們中國已經富起來,好起來,強起來了,不再被別人瞧不起了,成為了世界第二強國。曾經有人說過:“山再高,也是在腳下的!蹦乾F在我說:“人再強也是能超越的。”我希望各位同學好好學習,為中國變成第一強國而努力!我們要學習登山隊員們頑強的斗爭精神。電影中,攀登者們在攀登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各種難以預測的'危險,多次命懸一線,卻不曾妥協,帶著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奮勇向前,F在看來,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瑪峰,而是中國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礪前行!

《攀登者》觀后感6

  今天,我自己來到了電影院,看了一場名叫《攀登者》的電影。

  電影剛開始就是方五洲和他的隊員們,第一次來到了珠穆朗瑪峰,攀登這座海拔最高的山。走到了一半,隊長不能堅持下去了,把隊長給了方五洲,方五洲帶著隊員,爬上了頂峰,當時為了救隊員,把照相機弄丟了,結果沒有證據,蘇聯不相信他們爬上了珠峰,還說他們騙人,經過了15年,他們還是沒有放棄,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爬上珠峰,承認這是自己的山脈,又爬了第二次,但還是沒有人爬上。

  最后,方五洲就剩下最后一次機會,要是窗口沒了,就爬不上珠峰,但他們堅持不懈,死了也要保護好照相機,要是沒了照相機,就沒有了爬上珠峰的證據。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最后爬上了珠峰,插上了五星紅旗。

  中國人才是最強大的,即使別人有再先進的武器,我們的'勇氣也會戰勝武器,取得最后的勝利。

《攀登者》觀后感7

  很多角色的命運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但置于真正的現實條件之下,又在情理之中,殘忍卻又真實。

  觀影途中一度讓我濕了眼眶。這部電影置于在愛國情懷和中國精神之下,也讓我思考了很多。吳京在影片中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珠穆朗瑪峰對我來說是天堂,對其他人來說是地獄。

  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登山者,肩負的是祖國賦予的使命,但當面對的是命途多舛,卻依舊選擇不顧一切的向前,甚至可以為了登頂甘愿放棄生命的時候,使命,已然和自己的夢想融為一體。當吳京飾演的角色因為登頂不被承認而遭人質疑嘲弄砸窗戶的那一刻,我有聯想到很多。我想到了所有為了國家貢獻了很多的那些人,他們可以是運動員,可以是科學家,但當你奉獻一輩子,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在乎的只有一個結果。只要結果不是大眾期望的,迎來的便是旁人隱藏自己身份后對他們肆無忌憚的譏諷。

  我不知道這部影片在制作的`時候是否有這個映射,但我真真實實地想到了社會中所存在的這個現實問題。我觸動非常大的是井柏然的角色主動請纓當隊長帶領登山隊登頂的場景。我們不能永遠在庇護之下。

  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作為我們年輕人的力量與責任。多像啊,不管是登山還是現在我們所處的一切,我們老在前人樹下乘涼,理所當然地接受著前人的給予,庇護下的我們理應承擔起很多責任,也應該去學著自己開辟道路,而不是總是踩著前人的腳印。

  從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除了對那個年代的登山隊的中國精神的致敬和學習,還有對當今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一種反思。

《攀登者》觀后感8

  《戰狼2》與《流浪地球》這兩部電影累計票房已突破100億,吳京也成為100億影帝,包攬了華語影史票房榜前二的男演員,吳京成為國產品質電影的代言人。他是《戰狼2》中的冷峰隊長,有軍人無所畏懼的氣質,是《流浪地球》中的劉培強,也是《我和我的祖國》中,受到中國女排精神鼓舞而成為乒乓球教練的冬冬。

  《攀登者》吳京飾演的方五洲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1960年,以老隊長為首的登山隊,克服重重困難,登頂珠峰,在途中,老隊長英勇犧牲,方五洲臨危受命新隊長。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登頂,還從最高珠峰帶來了化石。然而,因沒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國際并不認可,質疑聲俞演愈烈。

  1975年,擁有登山經驗的新聞攝影記者李國梁任新隊長,在攀登的過程中,他誓死保護攝影器材,不幸遇難。隨后,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方五洲等九名隊員成功登頂,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在珠峰最高度"中國高度"8848.13米,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成功登頂珠峰。

  《攀登者》中,胡歌飾演的楊光,割了睡袋給丟失睡袋的藏族的同胞,最后截肢。胡歌飾演的楊光原型正是夏伯渝前輩。1975年,夏伯渝在登珠峰時,把睡袋讓給一個丟失睡袋的藏族同胞,導致自己的雙小腿嚴重凍傷,最后不得已截肢。1993年,夏伯渝前輩又罹患癌癥。在他經歷了截肢、癌癥等磨難下,20xx年5月14日10點40分,夏伯渝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他說:"我一定要再登珠峰。沒有腳,也要登。"從1975年到20xx年,在這43年來,夏伯渝前輩始終做著一件事情,那就是登頂珠峰。69歲時,終于圓夢珠峰。

  夏伯渝前輩正是靠著堅強樂觀的精神,為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為了做生命的強者,他屢次挑戰自我,不斷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障礙。夏伯渝前輩出生于1949年,與祖國同歲,也是"中國梯"的建設者之一。

  作為一名登山家,夏伯渝前輩親歷了新中國的成立,到現在的繁榮富強,他身上的攀登者精神正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所需要的。有生以來,不管環境多么惡劣,他從未放棄登頂的夢想,這股攀登者精神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

  《攀登者》中,張譯飾演的曲松林,為了防滑赤腳攀登。腳因此凍傷,不得不截肢。雖然他們登頂了,但沒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國際并不認可。后來的曲松林,一直活在自責中。倘若,方五洲不救他,攝像機不會丟失。曲松林遇到攝影師李國梁,對他要求嚴格,他珍惜李國梁,也是自己未能在珠峰頂上留下證明的一種彌補。李國梁犧牲后,曲松林抬回他的'尸體,淚流滿面。這也是他在整部劇中的情緒大爆發,張譯用炸裂式的演技告訴了曲松林身上的攀登者精神。

  曲松林的原型正是屈銀華,他們在"第二臺階"前,手腳并用共計嘗試了8次,均被跌回原地。當他們決定用"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上去。屈銀華不忍心讓尖利的冰爪踩在隊友肩膀,脫去了4Kg重的高山靴,又因打滑脫掉了鴨絨娃,僅靠一雙薄薄的毛襪攀爬,打鋼錐保護。結果,屈銀華的腳徹底凍傷壞死。十根腳趾與腳后跟被完全切除,體重從154斤下降到102斤。

  1961年,《中尼邊界條約》正式簽署。他們用實力,奪回了半座珠峰。

  吳京長年在拍攝武打戲中,就留下了腿子病根。尤其在《戰狼》中,冷鋒隊長打戲特別多。20xx年10月,吳京因為腿部受傷入院進行手術,雖然手術很成功,但腿的舊疾隨時都會復發。因為腿傷的原因,吳京的穿衣之道是,至簡、至輕、自然時尚。

  吳京為了塑造了方五洲,電影開拍前就抵達崗什卡雪峰,進行了半個月的極寒訓練,親自上陣爬雪山,凍得鼻青臉腫,中間經歷了缺氧、生病等。他還專門學習了攀冰、如何使用冰鎬、如何刨冰壁爬雪坡等,張譯赤腳拍攝搭人梯,也是赤腳登上去的。他們對電影始終有一股攀登者精神。

  吳京在拍攝期間穿的登山服正是國產品牌。吳京素來支持國產品牌,為此,在《戰狼2》中吳京給國產汽車給了很高的出鏡率,支持國產品牌就是愛國的一種體現了。所以,吳京片場穿的凱樂石戶外品牌,也是為該國產品牌打call及"代言"啦。

  國慶檔,吳京的《攀登者》大火,也掀起了戶外運動的熱潮。一大批戶外運動者,或許會盲目跟風,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戶外運動除了有攀登者的精神,還與個人體力和登山裝備設備分不開。到底有多艱難,不妨去影院看一下《攀登者》,至于登山設備的選擇吳京片場穿得就很不錯。

《攀登者》觀后感9

  電影屆的傳奇人物不得不提吳京,誰也沒有想到,身為演員的他,首次自導自演的電影《戰狼》就大獲成功。不僅創下軍事題材電影的票房紀錄,吳京還憑借此電影獲得多項獎項提名。拍電影本就不是易事,拍電影的續集就難上加難。不僅要延續觀眾的口碑,還要突破自我。然而吳京并不怕虧本,決定再次執導《戰狼2》。他在片中飾演英勇果敢的鐵血硬漢冷鋒,還帶火了張翰、盧靖姍。這部電影的成就再破新高,吳京徹底聲名大噪。最新電影《攀登者》同樣備受矚目,攀登者為國登頂,歷經艱辛。

  只要是吳京在的電影,就成為質量的擔保,他成為觀眾心目中最受期待的導演、男演員。吳京在電影屆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然而他并沒有被名利所迷失,仍然投入在電影事業中。全新準備的《攀登者》更是大牌云集,題材之新穎和驚險也是前所未有!杜实钦摺分姓伦逾、張譯、甚至還有成龍的出演。這也是胡歌首次挑戰大銀幕的作品,一眾演技派加盟,實力不容小覷。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在放出的吳京版人物預告中,吳京在冰天雪地中帶傷上陣,卻被質疑炒敬業人設。

  吳京的地位和成就,并不需要炒作為自己營銷。換個角度來說,就算是炒作,也要敬業了才能炒。他在電影中賦予的意義深遠,中國人歷史上第一次登上珠峰。表達人類對大自然的征服,及宣布國界線和領土的歸屬權。最讓人敬佩的是,原本就有腿傷的他,為了還原真實度,戴著夾板、拄著拐杖拍戲,大量的激烈運動加劇了他的舊傷。吳京拍戲的拼命再一次證實了,能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和認可不是沒有道理的。在流量當道的世代,吳京用自己的硬漢風生生地“殺”出一條道路,這種敬業的態度根本不是流量藝人擦破皮的傷口可以媲美的。

《攀登者》觀后感10

  今天是國慶放假的第四天,我和我的同學一起看了一場電影《攀登者》主要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在1927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但是由于沒有拍下360度環繞錄像而被世界登山隊否認中國登上了珠穆朗瑪峰,而最初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三人,也各自過自己的生活,其中吳京飾演的方州山去教書了,有一次他講到了他們三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事情,還把當時帶上珠穆朗瑪峰的化石拿給了學生們看,但是有一個學生不相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還把方州山從珠穆朗瑪峰上帶來的化石打碎了,從此以后方州山再沒有去過那間教室。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組織了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雖然攀登珠峰的過程失敗了好幾次,還有人為此犧牲的,但是登山隊不畏困難,終于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20。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并且還測量了珠穆朗瑪峰的準確高度8848.13米。

  這讓我想起來,今年的九月一日《開學第一課》夏伯渝老人的`英雄事跡。26歲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被凍傷而做了截肢手術,但是,失去右腿的他沒有放棄夢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發起挑戰,終于在2018年5月,以69歲高齡成功登頂珠峰,站在珠峰峰頂揮舞著五星紅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僅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峰,更是因為他參與了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珠峰北坡8600米高度,號稱第二臺階的一個九十度的絕壁上架設了“中國梯”這一壯舉。雖然那是一個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設的過程中也是十分的艱難,因為海拔高,本來就缺少氧氣,再加上天氣極寒,他們每做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最終用了一天時間,才將“中國梯”牢牢地架設在了第二臺階上。此后,相繼有1300多名登山隊員,踩著夏伯渝等人架設的“中國梯”,從珠峰北端登頂。

  經歷幾十年的歷程,夏伯渝老人那顆希望五星紅旗在珠峰飄揚的初心,始終激勵著他,即使失去一條腿也一定要站在峰頂,如今的中國已毅然屹立于世界東方,今后的中國將繼續展現大國壯志,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一系列超級工程建成,讓每一名中國人都為五星紅旗永遠高高迎風飄揚而驕傲、自豪,在前進的道路上,永遠也不能忘記那部掛在世界之巔的“中國梯”。

《攀登者》觀后感11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有多渺小,或許有時我們自己都不清楚?缮揪皖B強。頑強的生命背后支撐著的是雷打不動的堅忍與滿滿的家國情懷。

  在“珠峰”之巔,那里是深數十厘米的白雪,氣溫從零下幾度開始驟減,凌晨四五點可達零下三十三度,還伴隨隨時可能發生的雪崩與狂風。在漆黑的夜晚,是珠峰山巔那一束光點亮了1960年中國人的天空。可這次登山的壯舉因沒有影像資料,讓攀登者們在“珠峰”的征途上只畫了一個逗號。

  冬天,我們在幾攝氏度的教室中,被凍得縮手縮腳。零上的幾度,我們也無法忍受的,更談何零下。我不明白,難道他們的身體是鐵制的,是什么讓他們堅持下來,是什么堅固的后盾在支撐他們呢?

  當他們逆著寒風,坡度將近六十度,依靠單薄的被褥來勉強應對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在那看起來不太結實的麻繩上掛著十幾條鮮活的生命,我疑惑,他們真的不懼怕死亡嗎?

  他們翻滾著,在冰涼的雪地上,在呼嘯的風雪中。他們難道沒有家人嗎,竟然如此大義凜然可以這樣“無牽無掛”?家中也應當有搬著小板凳,坐在門口盼兒歸的老母親,也應當有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兒女!吧嵝〖覟榇蠹,有國才有家”,才是對他們最好的贊譽。

  十九世紀的中國,在國際上是缺少發言權的,好像任人宰割,聽從擺布是中國“唯一”的路。攀上“珠峰”那個屬于我們自己的山,也成為了證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必由之路。

  國旗和紅領巾是鮮血染紅的,當五星紅旗飄揚在山巔,當勝利的號角在耳畔響起,我知道中國正在崛起的路上,“如果你認為當前的路難走,那這一定是條上坡路!蔽乙讶挥洸磺暹@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只是覺得祖國一定在攀珠穆朗瑪峰!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敝袊鴼v經的重重困難,都是為了逐漸崛起的未來。1975年,他們再次站在珠穆朗瑪峰山頂,他們就是祖國懷抱鮮紅的攀枝花、英雄花,他們就是“山高人為峰”。

  時代養育出的英雄是不懼風雨的。而我們青年學子,既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也應當是勇往直前的攀登者。我們零零后在這美好的時代更應努力學習,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20xx年5月27日,中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20xx年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峰新高程:8848.86米”。這個消息振奮人心。

  零零后自有零零后的“珠峰”。

  我現在在海拔2314米的雪坡之上,第一階梯是4927米的高考,我知道這條路是雪崩的洗禮之地,但山巔一定是理想之光的殿堂,是我們人生的希望。和所有攀登者一樣,我們的背后也同樣是祖國溫暖的懷抱。在求學奮進的攀登過程中,我們將秉承攀登者的意志和決心,登求學之山,攀成才之峰。

  祖國與我同在,一起攀登向上我堅信,和那些攀登者信仰的一樣。

《攀登者》觀后感12

  有那么一代人,他們為了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對世界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擁有主權,而不惜犧牲自己也要勇攀珠峰,他們面臨千難萬險,他們遭受了無數的質疑和屈辱,但是最后他們成功登頂珠峰,讓全世界在珠穆朗瑪峰上看到了中國人。他們,就是中國勇敢的攀登者們!

  “我們自己的山,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攀登者》

  而這個攀登珠峰的故事在之前卻鮮有人知。不過,值得高興的是,這個登頂珠峰的故事在編劇充滿神奇色彩的筆觸下改編成了一部激勵中國人民甚至世界各民族人民的電影《攀登者》。

  電影《攀登者》給我們講述了1960年中國攀登者千難萬險成功地登頂珠穆朗瑪峰,很遺憾未能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而此次登頂事實也因此不被國際承認,也就意味著我國攀登珠峰的進程重新歸零。

  一方面為了向世界證明中國人的實力,為了讓中國人登頂珠峰的事實能夠有影像資料作為登頂珠峰的憑證被國際社會認可,另一方面為了給此次登山之行留下一些有技術含量的東西。1972年中國登山隊重整旗鼓,并于1975年5月27日成功登頂珠峰,還測得了珠峰的精確高度為8848.13米這一珍貴數據。

  這一成就作為登山探險史上的里程碑而被載入了史冊,成功宣告了中國對珠穆朗瑪峰的主權,讓全世界在珠穆朗瑪峰上看到了中國人的影子,讓那些瞧不起中國的人們從此閉上了他們的嘴巴。

  《攀登者》導演采用寫實的手法向我們重現了1960年首次攀登珠峰的艱難歷程,彌補了我國登山探險史上對1960年影響缺失的不足,展現了老一代的中國人為了國家榮譽,為了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實力給予認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犧牲。

  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捍衛中國領土之戰,長達十五年的質疑和屈辱,隱忍和堅守,一戰成名,中國攀登者們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而《攀登者》通過電影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國攀登者們的英雄事跡,無疑會是一部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的優秀影片。

  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登珠峰的攀登者們不僅要面對來自大自然的嚴酷挑戰,更面臨著外交、國際話語權和領土紛爭等各種壓力,此次登山承載著深刻的政治涵義。登珠峰的成就不光是送給新中國的禮物,更給處于艱難處境的人民以鼓舞。通過電影回顧過往,仍然能對當時人們的心情感同身受。

  而此次電影《攀登者》的.演員陣容是空前的龐大,囊括了吳京、章子怡、成龍、王景春四人組成的“三帝一后”,退役軍人張譯、井柏然、胡歌等演技與顏值皆有的杰出演員的加盟,無疑是史上最強的一次演員陣容。

  吳京在影片中飾演“一代攀登者”方五洲,張譯飾演曲松林,章子怡飾演“二代攀登者”徐纓、胡歌飾演楊光、井柏然飾演李國梁,由兩代攀登者們組成了中國最強的攀登者聯盟,傾國之力,向珠峰發起登頂挑戰。

  主創團隊在電影前期籌備階段進行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根據歷史記載搭建了富有年代感的場景,使用的冰鎬、冰爪、氧氣瓶、登山服等登山設備也是還原了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所使用的設備。

  在拍攝的過程中,每一名演員都必須背著氧氣瓶和行囊等大概17公斤重的裝備登山,因為是在高原上所以感覺重量會比平常時要翻上好幾倍。

  每一位演員都在盡自己的全力去塑造人物角色,吳京在崗什卡雪峰進行了長達半個月的極寒訓練,盡管在進組前吳京就面臨著很嚴重的腿傷問題,但是他面對電影《攀登者》中的“攀爬”、“跑”“跳”等容易加重他腿傷動作卻并沒有退縮,腿傷夾著夾板也堅持親自完成每一個動作。吳京是在拿命拍電影,而之所以如此拼命,是因為他對這個職業的尊重。

  可以說電影《攀登者》是國慶節非常值得觀看的一部電影。

  我們從苦難中而來,翻越險峰,沖破風雪。最終讓全世界看到了我們中國人有實力、有魄力,可以登上屬于我們自己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攀登者》觀后感13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做《攀登者》,它講述了攀爬珠峰的.艱辛。

  1960年我國攀登隊,登上珠峰,因沒有拍下證據就被認為是假的。

  1972年,國家重新召來了許多隊員和氣象人員,上次的人大多死在惡劣的天氣上。

  1975年,國家攀登隊已經有了充分的能力,就開始了攀登,在第二階梯時,十級風暴阻擋了他們。

  第二次攀登,同李國梁帶隊,畢竟沒有經驗,在第二階梯時沒能成功,最后舍已為人,墜落懸崖。

  第三次攀登,同方五洲帶隊,在本沒有窗口期的找到了時機,攀上了第二階梯這一“死亡圣地”,把中國的五星紅旗插在了頂峰,拍下了360度錄相,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是一個可以攀登珠峰的國家。

  這告訴我們在困難面前永不低頭,這也就是中國的攀登精神!

《攀登者》觀后感14

  電影全片都充斥著精致的做舊感,人物的服化道都有著不符合年代的精致嶄新,房屋和背景環境都嶄新的沒有人氣;

  臺詞風格割裂,轉換場景的時候吳京和井柏然的背景臺詞甚至像春晚詩朗誦,到了吳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戲,臺詞又像是三毛筆下的流浪愛情?

  淡化家國情懷和政治因素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導致主人公的動力不清晰,懂登山的愛好者會否定吳京角色的登山信念,不懂登山的普通觀眾只會質疑登山的意義;

  戲劇沖突鋪墊的老套又刻意,筆者說看到了普通人的情感糾葛,但是大部分人都因為這些糾葛太假而覺得感情戲的冗余。

  同樣是真實事件改編,做到尊重事實和行動邏輯就能像中國機長一樣即使出現風評不好的'流量演員也被包容,同樣是描述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尊重普通人的普通情感就能像我和我的祖國一樣就算有強烈的正能量也會被觀眾真香。

  章子怡是一直表達很期待和大陸男演員合作對戲的,然后被制作方用“吳京章子怡cp感”這樣媚俗的標簽買上熱搜。

  前幾年導演可以用演員熱度和爛劇本送自己一個不錯的票房,可惜他不懂大陸觀眾在爛片的炮轟下的成長,白瞎了這種王炸級別的演員陣容;可惜他不懂那個年代對大陸人民的共鳴,白瞎了這種有里程碑意義的題材;可惜他裝作不懂電影的高級表達只吃爛飯,白瞎了十一檔這種特殊待遇的檔期;

《攀登者》觀后感15

  國慶檔的電影每一個都值得看,因為時間原因我看了《攀登者》和《中國機長》這兩部電影,每一部都可以拿出來做教育片,影片中這些英雄的一些精神很值得我們推敲去琢磨去學習。

  可能是學科性質的原因,當我看到《攀登者》的宣傳時就很期待。因此國慶節第一看就先看了《攀登者》。影片一開始先交代我們等珠峰的意義,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也是我們不可分割的領土,但自己的山自己都沒有爬上去過,這是一件令西方人恥笑的一年事情,因此為了證明自己我們1960年幾名登山隊員在沒有氣象指揮沒有先進設備的條件下進行登山。珠峰海拔高環境和氣象條件極其惡劣,及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也沒有太多的安全設施,靠的就是登山人的意念和國家的期待下我們成功登頂了,但因為攝影資料的丟失,這一壯舉不被外界承認。

  當登山隊員每上升一米困難和危險就增加一點。珠峰的北坡平均坡度為45°,很多地方為一面近于直立的崖壁,再加上八級以上的大風,和隨時都可能帶來的雪崩,因此登山家一度認為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峰,是幾乎不可能的。北坡等頂有好幾個大難關:1、北坳。海拔6000—7000米,有一道400的冰雪墻,平均坡度近40°,厚度一百多米,經常發生崩塌,此前英國登山隊其次從北坡登頂,幾乎每次都在這里吃虧。

  2、大風口。海拔7500米處,有一條狹長的地形通道,是攀登珠峰的必經之路。由于“狹管效應”,當強勁的西風吹入這條狹窄的通道時,風速突然加快,要比相同高度的其他地方大1—2倍,最大可達12級。被大風吹走登山包、大范圍凍傷都是常事。影片中1960年登峰時因為雪崩和大風,登山隊長犧牲于此,我們的`影響資料也在這里丟失,即便如此登山隊員們也沒有放棄,而是選擇繼續登頂。

  3、第二臺階。海拔8680—8700米處,80多°的陡峭崖壁,其中有一段近乎直立的五米峭壁。這是通往山頂的唯一途徑,也是最后一道鬼門關。1924年,著名的登山家馬洛里就是在這一帶消失的。五米國家1960年在此段搭建人肉梯,因為登山鞋下面鋒利的冰爪會對登山隊員的肩膀造成傷害,因此他們光腳攀登忙著也就造成登山隊員腳被凍傷,有的甚至被截肢。雖然登頂但因為影響資料的丟失,只能吃啞巴虧。

  為了證明自己。1975年國家在此組建登山隊,這次隊伍和設施就比第一次要先進一點,各項設施也比較齊全,各種準備也比較充分,登山隊員也有提前訓練,就在這樣得準備下登山隊員在登山是也是困難重重,加上演習第四次才艱難登頂,在這次登封的過程中犧牲的生很多,每次都是驚心動魄的抗爭。

  登珠峰是對人類的極限和意志的考驗,這一壯舉應該被寫入史冊,登山精神中的不放棄每一個中學生都應該去感受去學習。

【《攀登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攀登者觀后感06-14

《攀登者》觀后感精彩01-05

攀登者觀后感20篇07-19

攀登者觀后感15篇11-04

攀登者觀后感(15篇)11-17

攀登者觀后感7篇09-26

攀登者觀后感300字05-16

攀登者觀后感(精選15篇)12-15

攀登者觀后感精選15篇12-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自拍 | 亚洲国产一区heyzo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一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