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津湖》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津湖》觀后感1
國慶節如約而至,剛剛結束了第二單元的學習,對于還沉浸在《七律長征》、《開國大典》、《狼牙山五壯士》、《燈光》、《我的戰友邱少云》等故事講述的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里的孩子們來說,一起看看《長津湖》,感受一下抗美援朝戰爭的殘酷,感受一下我國志愿軍戰士的英勇豪邁,真的很有必要。于是,今天上午,我們一起看完了這部場面恢宏、氣勢雄壯的電影。電影已經結束,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讓人熱血沸騰的是我們志愿軍戰士那義無反顧,誓死報國的模樣。長津湖大戰,我軍條件何其艱苦:列車被炸了,我們只能跑步前進,沒有掩體,到處是石塊,美軍的戰斗機就在我們頭頂盤旋,這樣的戰爭雙方兵力何等懸殊;零下四十度的天氣里,我們的士兵沒有厚棉衣,為了不被敵軍發現,我志愿軍戰士把自己埋在雪堆里,最終成了冰雕;我們沒有足夠的食物,當美軍在慶祝圣誕節,吃著大塊雞肉的`同時,我們卻只能每人一個小土豆,還凍得硌掉了牙;武器彈藥的緊缺,讓戰場上的戰士必須彈無虛發,必須保證與敵人的距離在射程之內,這又是何等的危險!我們的戰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與美軍展開了殊死搏斗。當美軍指揮官向我志愿軍戰士舉手致敬時,我禁不住熱淚盈眶,正如雷爹說的那樣:讓你的兄弟瞧得起你不是本領,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才是真本領。我們的戰士們,做到了!用他們的錚錚鐵骨,用他們的鋼鐵意志向美軍傳遞著這種信念:祖國疆土,寸土必爭!
伍萬里的成長歷程,也讓人感慨良多。本來是那樣一個胡打亂鬧頑劣不堪的“不省心”的角兒,看到哥哥抱著大哥的骨灰回來,看著哥哥跪倒在爹娘腳下,看到哥哥一聲令下立馬歸隊,他萌生了要跟哥哥一起去打仗的念頭。這在十八九歲的青年小伙子心里,應該是最像男子漢的行為了吧,于是偷偷上了戰場。他就像一匹未被馴服的野馬,進了軍隊后三百六十個不服,被哥哥訓斥后直接甩出“老子不干了”的負氣話拉開列車們,就要往下跳。一個倔強、執拗的小伙子,就在拉開車門的一瞬間,祖國的錦繡河山、萬里長城展現在眼前,他被震撼到了!群山萬壑,層林盡染,云霧繚繞!這就是我們的祖國,此時此刻,他知道了為什么而戰,不僅僅是為了他那二畝七分地,還有祖國的疆土。此后,小戰友的離去讓他明白了戰爭的殘酷,為了親人讓他第一次打槍,為了更多的戰友他第一次扔手榴彈,一直到談子為營長告訴他: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譽。他,終于徹底懂得了自己為什么而戰,也終于牢牢記住了他是七連第677名戰士——伍萬里。
軍人,都是硬漢子。影片中,吳京、段奕宏、朱亞文、張涵予所飾演的伍千里、談子為、梅生以及宋時輪不僅僅是偶爾會罵娘,會喊幾句粗話就顯得硬氣了,更重要的是他們面對困難時那堅定的眼神,那果斷的抉擇,那無畏的意志彰顯了一個男人的高大形象。就是這樣一群頂天立地的英雄,又不乏柔情衷腸。千里一直掛念著要給爹娘建一座房子,梅生一直因為自己的女兒八歲了還把4加4算成7而懊惱,雷爹臨終前的一句: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兒,頓時讓我濕了眼眶。梅生輕輕地幫雷爹系好鞋帶,“人人那個都說,沂蒙山好——”悠揚的歌聲響起,心疼的淚水便一發不可收拾。這些我們眼中的英雄們又何嘗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面對流血和犧牲,又有哪個不害怕?所不同的,只是他們心中那個堅定的信念罷了。
影片結束了,韓磊充滿力量又略帶滄桑的聲音直透耳膜:“戰爭的殘酷,我來過,記得我,我的祖國……”
望著處處飄揚的五星紅旗,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車輛,我想對他們致敬:山川知道你,江河知道你,祖國不會忘記你!繁華盛世,如你所愿,請英雄安息!
《長津湖》觀后感2
我看完《長津湖》這部電影后,熱淚盈眶,眼淚一直在眼睛里打轉,可是一直沒有落下來。《長津湖》這部電影里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里面的.戰士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各樣的身影不斷刺激著我的眼,不同的話語沖擊著我的心,熱淚止不住地在眼眶打轉,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很慶幸,也很榮幸。
致敬!
《長津湖》觀后感3
長津湖,是1952年朝鮮戰爭的重要戰場之一,也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在戰爭中舉行了許多血腥戰斗的地方。在我國軍民共同奮斗的歲月里,長津湖深刻地記載了中朝兩國人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共赴國難的歷史篇章。
在中國的學生時期,我們都學習過關于朝鮮戰爭的知識,長津湖則是朝鮮戰爭中最為著名的一個戰役。在一次旅行途中,我有幸來到了長津湖,這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難忘的經歷。
這個地區沿革歷史、人文氣息深厚,因為朝鮮戰爭,長津湖傷亡極大,現在這里建有長津湖烈士陵園、紀念館等紀念性建筑。烈士陵園內永遠的雕像,無情的珊瑚綠草地、泥土,擺放的現代化的束花,銘刻的墓碑,向我們展現了中朝兩國烈士們為國家、為人民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思索著這場非常時期,這種生命之愛,在年輕人能夠為祖國而奉獻的時候,決不能袖手旁觀。
長津湖作為戰爭遺址,在現代,他的意義更是遠不止戰爭的意義。今天的長津湖,與國際地位的地位密切相關,是一個集歷史、民族、文化、生態為一體的多民族地區,同時也是中朝邊境的重要崗位。現代人的目光比古代略微開放,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當前失去的,只是穩定、和平、民族感情的流失。在這里,我們可以更好地拓展共同步伐的發展道路,實現我們及周邊國家及其民眾的共同安全與發展。
長津湖的紀念館則是記錄和陳列著當時發生的事情、介紹戰爭背景的一座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博物館。這里報刊上刊登的`整個中國人民對朝鮮戰爭的反應,可謂極盡辭藻、催人淚下。這里一步步展現的人民英雄的事跡,讓我心生無盡的感慨,全場觀眾都沉浸在這些歷史的珍貴片段中。
在陳列的戰爭畫面中,人們看到炮火的大火、戰斗的慘烈,但是從各條路線的情報的走向、作戰部署、兄弟部隊合作、指揮、戰術等各種方面了解對長津湖戰役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黨和軍隊領導層的英明決策、戰士前線的英勇無畏、傷病員救護人員的偉大人道主義精神以及后勤部隊的勤勉努力等等,我們感到黨和人民軍隊的強大和支援是多么的必要。
通過了解當時的戰斗環境,給我們許多啟示和思考。我們在和平年代生活,在特定的年代里出生,成人,逐漸成長,這一切是如此平常。在這里,我們既可以欣賞美景、體會當地的特色風情,也可以看到國家、民族之間的誤解和斗爭的殘酷面。不過,經過多年努力,兩國人民的心靈聯系越來越緊密,而且彼此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希望這樣的互動可以持續下去,更好地發揮雙方的優勢、協調雙方的關系,共同推動世界的繁榮和穩定。
長津湖之行,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與祖國更緊密的聯系起來。這個歷史文化名地,向世人展示了中朝兩國人民共同愛國、矢志抗敵、奮勇沖鋒的英雄氣概,在今天為我們提供了生動而深刻的歷史教育和精神滋養。我深刻地感到,它不僅僅是兩國人民的財富,也是人民間傳遞的友誼的象征。讓我們一起用和平和發展來戰勝一切敵人和挑戰,共同為了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長津湖》觀后感4
長津湖講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講述了在長津湖戰役的時候一個志愿軍連在冰天雪地之下依舊鎮守陣地,為長津湖戰役做出了偉大貢獻的故事。整個電影非常的震撼,他們凍成冰雕的片段完美的展現了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
不只是在長津湖里講的這些人。在歷中國從一個任人宰割的國家變化成了世界數一數二的國家,我認為轉變的重要節點是二戰時期一系列以弱勝強的戰役。沒錯的,在此之前歷也有很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比如說赤壁之戰這種大家都耳熟能祥的戰役,這些戰役和二戰差了那些?眾所周知在世界大戰的那個年代的殺人利器就是火器,原本可以用火燒、刀砍、劍劈、射箭、草船借箭等一系列的高超戰略指揮來扭轉戰局可是在二戰時期可沒有聯營讓你燒、子彈不能重復利用、冷武器也漸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換成了一槍一個的火器,也就是槍。槍作為一種遠程武器同樣擁有超強的威力,有與沒有往往就代表了戰爭的走向。但是中國的大刀隊一樣能擊敗帶有槍的日本軍隊。
正如我們語文課本上的一篇文章里說的一句話:“我在這里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我在這里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未成年人。我無法想象他們的心情,也應該永遠也體驗不到。這也真是他們,也是歷許多一樣的人給我們帶來的安穩日子。
《長津湖》觀后感5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八個字擲地有聲。“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精神刻骨銘心。
藝術感染力的角度。我認為一個人的犧牲和奉獻在熒幕上展現時只有他是一個“人”時才能帶來真正的感動。什么意思,就是當人物形象,讓你感覺無比生動和真實在腦中,就像你曾經認識他一樣,與其形成情感紐帶,他的悲喜會牽動自己的心弦,如此角色可以被稱之為“人”。
電影中一個人犧牲了,我們會銘記,會感動,但帶來的情感都是有限的,濃烈程度根本配不上他的偉大。再當說,我們再也看不見連里面那個笑起來憨憨的,睡覺會惦記開飯吃包子的雷排長了。第二種會形成深多了的感動,會揪心。這部電影就很好建立了熒幕角色和觀眾之間的`情感紐帶,傳遞了藝術感染力。原因是他表現了真實,塑造了生動。
還有我想說的是,這部劇的革命精神群像性。雖說他用小切入點從一個連長入手,但是其很好地反映了革命精神的群像。電影展現在不僅是一個人的偉大,也不是一個連的英雄而是當時全體軍民,從漁排上的一位窮苦農民到主席的兒子都前仆后繼地投入戰斗當中,不畏犧牲,只為人民。電影中頻繁使用宏大的場景,拍攝幾千萬人跨雪山沖到前線,我想也是這個用意吧。
此外,我還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傳承伍家的兒子都參加了戰斗,從哥哥到二哥再到小幺,每個人都為了革命沖在最前線。偉大的革命精神一次又一次傳下去。
《長津湖》觀后感6
電影《長津湖》中的兩個細節使我很感動且印象深刻:一是長津湖戰役中,正值美國的感恩節,美軍士兵吃的是火雞、薯條兒等美食,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吃的是凍土豆兒,有個戰士的牙都崩掉了。二是咱們的戰士在極度嚴寒天氣下仍堅守陣地而被凍成冰人,對此,連美國敵軍的一位軍官都摘下手套,向冰雕般的我國戰士敬禮。我國志愿軍戰士憑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取得了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的中方總指揮彭德懷將軍,曾這樣評價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返不復返了。”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也為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創造了和平的'國際環境,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員,我要學習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的精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長大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做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長津湖》觀后感7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長津湖》,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發生的故事,看了這部電影,我深受感動。
在這部電影中,剛回到家的連長伍千里又被調回軍隊參加抗美援朝的戰斗,可誰知弟弟伍萬里也跟了去,并成為了七連第667名戰士,共同面對未來的風雨。我方只有一些普通的槍彈和幾門炮,可對方卻擁有數百架軍用飛機,敵我軍備相差懸殊,我想,這仗可怎么打呀?美軍的一朵朵導彈之花在大地上獰笑,吸食著無數戰士的鮮血,鮮血染紅了殘陽。中國抗美援朝志愿軍,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換來了祖國的和平。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為了伏擊美國軍隊,以備戰姿勢堅守了幾天幾夜,直至被凍成冰雕,這就是名揚中外的“冰雕連”!
看完這個電影,我很受震撼。志愿軍行進在冰天雪地,能吃到一個硌牙的冰土豆,都是萬幸。正像美國人所說,我們中華民族的軍隊,一個有如此堅強意志的軍隊,必定是永遠不可戰勝、不可撼動的!美軍,一個多么強大的`團體,他們擁有高精尖的技術和設備,連人數都是我軍的數倍。可我們的戰士毫不畏懼,甚至毛主席的兒子,都毅然決然地奔赴朝鮮戰場!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窗明幾凈、書聲朗朗。
對于他們——我們可敬可親的英烈們,我們無以為報,只有好好學習,報效國家,方能不負他們一片希望!
《長津湖》觀后感8
非常好看,近三個小時不覺長,劇情緊湊。的前面部分不乏許多很美的場景:千里乘船回家的場景,風景如畫如詩;萬里被余從戎等老兵戲弄,被千里教訓時憤怒打開車廂門時,一列火車疾馳而過,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是蜿蜒的長城像巨龍盤旋在一座座錦繡山河上守衛中國,此刻,所有人都安靜了,似乎也正說明了志愿軍們此刻前往朝鮮作戰的意義,秀美的山河需要他們守護。
后面大多是戰斗場面,很激烈,每一個生死急速時刻,都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真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能活著戰斗到勝利的一刻。總攻的最后時刻,當信號彈引來了更多敵機時,雷公把火紅的信號彈抱到汽車上,看似沒事的開車把敵機引向無人的地方,緊接著眼看著自己的身體被燙爛,臉彤紅,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唱起了家鄉的民歌,倒在地上時,整個人感覺要化了,他和千里他們說疼,說不要把他一個人留下時,眼淚根本止不住。
這部影片,塑造的是英雄群像。什么人是英雄?余從戎哄萬里說要殺20個敵人。萬里見談子為,說他是打不死的英雄,但談子為告訴他,上了戰場的,無論是死在敵人槍口的、凍死的還是打了勝仗活著的',都是英雄。朝鮮戰爭是殘酷的,經歷過二戰的美軍剛到朝鮮時意氣風發豪言壯語訴當面,而經歷了與中國志愿軍的戰役后,一個個灰頭土臉,垂頭喪氣,毫無士氣,說明了志愿軍們的勇猛,這是美軍從未遇到過的強大敵人。
今天是國慶節,這部影片的意義重大。他們為什么義無反顧地上朝鮮戰場,明明已經經歷過抗日戰爭的痛苦?正如梅生說的“如果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如今,山河錦繡,盛世繁華,正如他們所愿!致敬每一個志愿軍,每一個為和平而戰的軍人!
《長津湖》觀后感9
《長津湖》電影讓人很震憾,先輩們勇猛殺敵,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讓人們為之動容。此片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將美軍分割包圍于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余人,扭轉了戰場態勢。一身黃色軍裝,從來不是件裝飾品,那是來自浴血殺敵、保家衛國的保證。
三個小時時長,戰爭場面三分之二,異常慘烈,作為軍人的榮耀和無畏被深刻闡釋,淚點滿滿。它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百年征程跌宕起伏,是老一輩先烈們用血肉為我們鋪就的光輝之路。
堅守陣地,等待命令。敵人在慶祝,聽著圣誕歌,吃火雞,喝著熱氣騰騰的湯,他們依舊覺得冷。我軍在山坳里,啃著最珍貴的'土豆,身體捂得不夠熱,土豆也會崩掉你的牙。互相贈土豆,相互調侃,皸裂的臉依舊在笑。
“愿我們的后代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們的愿望實現了,我們之所以能幸福生活,因為他們曾經的負重前行!如他們的愿,我們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輩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賦予的,感恩那些先烈,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賦予了我們一個幸福偉大的國家!
《長津湖》觀后感10
星期五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徒步去電影院看了一場《長津湖》,看完后我再次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
整場電影讓感受頗深、記憶深刻的場景很多,其中一幕深深刺痛了我。那是美軍感恩節前夕,兩軍即將交戰。一邊零下40度,我們的中國志愿軍戰士穿著單薄的棉衣蜷縮著身子貼著峭壁,小心翼翼地從懷里掏出冰凍但不至于硬得吃不下口的黑土豆果腹,他們凍得直發抖,卻還互相打著氣,相互謙讓著那一顆“珍貴”的凍土豆等待著命令的到來;而另一邊,美國兵不只是帶著坦克、轟炸機、炮彈來中國的領土,他們甚至打戰都不忘帶上火雞、培根、咖啡、高脂肪的餅干巧克力和各類罐頭,在裝備齊全的營地中喝咖啡……就是這樣,美軍還抱怨著天氣過于寒冷。但這樣艱苦的斗爭環境,依然不能壓住我們決心戰勝,趕走美軍的氣勢。所以當美國司令看到冰雕時,都感嘆道:“我們的敵人竟然有如此強大的決心,我們永遠戰勝不了。”
電影中各樣的身影不斷刺激著我的眼,不同的`話語沖擊著我的心,熱淚也止不住地在眼眶打轉:“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是軍人的榮耀!”、“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就這樣我們志愿軍在沒有飛機也沒有坦克,憑著一顆堅定的決心、頑強的意志,打碎了敵人的企圖。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很慶幸,也很榮幸。
看完電影,我不由得向長津湖之戰的烈士們致敬,現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應不忘國恥,吾輩自強,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長津湖》觀后感11
大年初六和朋友一起去觀看了《水門橋》,這是《長津湖》第一部的延續,劇中無數次淚目,走出演播廳心情還是久久無法平復,那些塵封的歷史,那些真實的故事,那些慘烈的情節一幕幕的展現在我的.眼前,戰斗的慘烈一下下重擊著心靈深處。
劇中三次拼命炸橋,犧牲無數個年輕的生命,然而三次都被美軍輕易的修復,戰斗十分激烈,現實卻不允許再次炸橋,只能眼睜睜看著美軍撤出,是那么的不甘和無能為力……不禁在想,倘若當時環境沒有那么惡劣,我們的軍事力量能夠同美軍抗衡,那我們的戰士就不會那么慘烈的犧牲吧……
然而那些20歲左右年輕的生命卻永久的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再也回不去了……
如今,我們不再有戰爭,不再顛沛流離,不再擔驚受怕,不再以命相搏,是那些無所畏懼的英雄用他們的青春和鮮血為我們創造的。如今萬家燈火,安穩度日,全家歡聚一堂,恰如他們當年所盼的太平盛世吧。
何其有幸,生于華夏!享安穩盛世!向那群最可貴的人致敬!
《長津湖》觀后感12
上周六下午,我和同學們在龍城影院中觀看了一部電影——《長津湖》,看完之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些志愿軍在零下54度的低溫中,戰勝美帝國主義,在其中,凍傷了28954,凍死了4000余人。
電影中主要講了,中國志愿軍要打敗世界上裝備最好的美帝國主義,我還記得楊根思說的那句話,我不相信世界上沒有打不過的敵人。在圣誕節那一天,美軍吃的是大魚大肉,而中國軍人卻吃的是凍土豆,指導員梅生說的一句話,深深地感動了我,那就是:我們如果不打這一仗,我們的后代也要打這一仗。
最后一個畫面是美軍帝國主義的頭領向凍死在戰場上成“冰雕”狀的中國志愿軍的軍人敬禮,并且說了一句話:“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打敗他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志愿軍叔叔頑強不屈的毅力,才使得我們強大的敵人都佩服不已!
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伍萬里,他從一個淘氣調皮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堅強的志愿軍戰士。在敵人飛機坦克大炮的轟炸中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我們在學習中也要像戰士們一樣,在戰場上,敵人是美軍,在學習中,敵人是一些我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比如生活中的不自信,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懶惰等,只有我們克服了這些問題,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們今天的大好河山,繁榮昌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
《長津湖》觀后感13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長津湖》,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這是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里面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很觸動。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不打這一仗,就要讓我們的下一代來打。”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敬仰我們的烈士們。讓我影響深刻的是我們中國軍人在冰天雪地里吃土豆,挨餓受凍,而美國軍人在軍營里大口吃肉。在這樣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我們的中國軍人依然堅守陣地,抗戰到底。
讓我非常感動的是雷公勇敢地轉移標識彈,犧牲在敵人的炮火中。最后說著“我好疼,我要回家。”是怎樣的精神讓他義無反顧沖向戰場?
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一排排志愿軍戰士在零下四十度的陣地上,保持著戰斗姿態成為了一個個永不傾倒的“冰雕”。
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如今的繁榮昌盛!我們要時刻銘記,永世不忘,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最新《長津湖》電影觀后感 篇今天是久違的周末,爸爸媽媽帶著我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無論從場景到內容都深深地震撼到了我,真的是非常好的一部電影。
《長津湖》講的主要是新中國剛剛剛成立之初,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了國家的安全來到朝鮮抗美援朝,保護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故事。電影里面的志愿軍用著簡陋的裝備和武器,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浴血奮戰,最終將敵人趕到了38線以南,成功的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電影里面的場景非常的殘酷,但是爸爸媽媽告訴我,現實中的抗美援朝戰爭要更加的殘酷和慘烈。
《長津湖》最讓我震撼的地方有兩點。一是我們偉大的人民軍隊那鋼鐵般的意志,他們衣著簡陋、沒有武器裝備、甚至連吃的東西都只有冰冷的土豆,但是他們依然能夠在冰天雪地里面埋伏兩天兩夜,最終戰勝強大的對手。二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意義。就像電影里面的戰士們所說的,他們打這場戰爭,就是為了讓我們子孫后代能夠不再經受戰爭的洗禮,能夠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從電影院出來,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和美好,看著我們現在幸福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都感動的哭了。感謝每一個為我們國家奮斗的烈士們,是你們的犧牲和流血換來了現在美好的生活。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一定會好好讀書,將來學習抗美援朝戰士們的精神,報效祖國!
《長津湖》觀后感14
為了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國慶節,爸爸媽媽特意帶我觀看了《長津湖》。
爸爸告訴我,這部電影主要是以1950年中國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以“第七穿插連”及兄弟部隊的行動為主線,講述了志愿軍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故事。
隨著一群孩子與船夫的嬉鬧,伍千里與弟弟伍萬里相見了。多年未見的親人,甚感親切!然而剛回家探親的伍千里,卻在半夜接到了部隊的召回命令。他都來不及與父母好好告別,就踏上了征程。是啊,軍令如山,刻不容緩!
回顧觀影過程,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在感恩節前夕,美國士兵吃著大魚大肉,喝著咖啡跳著舞,愜意自在。而我們中國軍人卻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堅守著,每天啃著硬邦邦且發了霉的土豆,像石頭一樣硌牙。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我們的軍人依然英勇奮戰,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看到這里,我著實對他們這種頑強的意志力感到敬佩不已。
當毛主席等偉大領導人下定決心對美國發起總攻,中國人民志愿軍便積極響應號召。在彭司令的總指揮下,軍人們克服萬千困難,舍生忘死,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想必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沖鋒號接連不斷地在戰火中響起,我看到軍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敵人、圍剿敵人,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炸毀美軍的坦克、堡壘……最終打垮美軍,直到讓他們落荒而逃!我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偉大!軍民一心,團結就是力量!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電影里讓我淚目的'一幕是:美軍在最后戰敗撤離時,遇到我們“冰雕連”的士兵們。他們一動不動,早已被凍僵在雪地里。瞧,他們手握步槍,埋伏在雪地里,朝著敵人的方向擺出隨時戰斗的姿勢……
我猜他們肯定是收到了上級的命令,在這里堅守陣地,阻擊美軍。他們就像一座高山,巋然不動。美軍司令看到這個場景,也不禁感嘆:“面對像中國這樣頑強的軍隊,我們永遠也打敗不了他們。”
正如毛主席所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解放軍叔叔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
從今以后,我要像軍人叔叔一樣勇往直前,永不退縮。長大后,我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長津湖》觀后感15
昨天晚飯早早吃完收拾好家里和老公一起去看了《長津湖》。影片真是震撼,好感人!
長津湖是朝鮮北部長津江上游的人工蓄水湖,位于赴戰嶺山脈與狼林山脈之間。電影《長津湖》是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再現了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
毛爺爺說:這一仗不想打,但又不得不打,因為打了至少能換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在志愿軍去往朝鮮的火車.上,列車從黑夜穿越黎明,太陽冉冉升起,云蒸霞蔚,萬里山河在望,戰士們滿心歡喜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觀影接近三小時,心情隨劇情跌宕起伏,中間雖然穿插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橋段,但依舊是看得驚心動魄、熱血澎湃。大戰在即,美軍享受著感恩節的熱鬧氣氛,吃著烤雞,而我方志愿軍團卻在冰天雪地里啃著硬得跟石頭一樣的土豆充饑,真是冰火兩重天。戰士們在槍林彈雨里穿梭,在危難時刻,在生死存亡之際都是先扶起受傷的同志并用自己的身軀去抵御敵人的子彈。
幾番鏖戰之后,美軍被打得撤退時以為又遇到了我軍埋伏,當他們走近才發現是我方的'戰士們在極度嚴寒的雪地里已經集體凍成了“冰雕”,他們至死都沒有撤離,還保持著作戰的姿態。美軍長官對“冰雕”脫帽行禮后感慨地說:我們的敵人有著如此頑強的意志,我們是打不敗他們的!
【《長津湖》觀后感】相關文章:
長津湖的文案(通用50句)09-28
適合看長津湖發的文案01-03
長津湖的觀后感12-13
《長津湖》觀后感02-21
《長津湖》的觀后感11-26
《長津湖》的觀后感06-20
《長津湖》觀后感06-21
[精選]《長津湖》觀后感07-07
長津湖觀后感06-12
長津湖觀后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