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CCTV朗讀者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鄭淵潔在這一期的《朗讀者》中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也講了父親對他寫作生涯的影響。
1無條件接納
鄭淵潔小學的時候,老師留了一篇題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作文讓同學們寫,鄭淵潔用自己獨特的角度變更了題目,寫成了《早起的蟲兒被鳥吃》,于是被老師罰在班上說100遍“鄭淵潔是班上最沒出息的人。”他在班上有個喜歡的女生,想反抗一下。嘴上一邊說著“鄭淵潔最沒出息”,手在課桌底下偷偷拿出來10個拉炮擰成一股,引爆了。老師被氣壞了,要開除他。他寫了一份聲情并茂的小說作為檢查呈給父親看(他們家平時犯了錯誤,就是用寫檢查的方式來反思自己,從來沒有打罵),里面有人物、有懸念、有伏筆,還有煽情的結尾。最后鄭淵潔還是被開除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爸爸對他說了一句話:孩子,沒關系,我在家教你。
我想起來前幾天聽朋友說,她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年紀小,第一天去上學沒有課本,作業沒寫好在學校被老現代語文,回家跟爸爸說挨了打。父親根本不問原因,就說:“老現代語文得好,肯定是你不聽話,老師才會打你,以后得聽老師的話。”
從那以后朋友在外面再受了怎樣的委屈都不再跟家里人說,因為她知道那樣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她只能靠自己。
前幾天還聽一個小朋友說,她在學校和同學鬧玩,門牙摔掉了一塊。回家之后她媽媽知道了,回應她的第一句話是:活該。
鄭淵潔的父親鄭洪升老爺子今年86歲,我朋友的父親應該和鄭淵潔相仿,所以兩位父親表現的不同不能歸因為時代和環境,更應該是個人認知的不同。如果鄭淵潔遇不到這樣的父親,那么這個不被老師理解的孩子(如果我是老師,我肯定會欣賞他不同的立意和視角),可能一輩子就毀了。鄭淵潔的父親看完孩子寫的檢查笑了,并認識到孩子在寫作方面是有天賦的,于是回家之后刻意培養,終于收獲了一位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他做到了完全接納自己的孩子,即使他被學校和老師拋棄。
試問我們自己,如果我們的孩子也犯了錯,被開除,我們是否有勇氣說出:孩子,沒關系,我在家教你。
2身教大于言傳
鄭洪升老爺子說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86歲的他說每天四點多起床,更新微博,已經有36萬粉絲。早先還在用鋼筆寫作的時候,他看兒子寫得辛苦,夜里兒子休息之后偷偷地幫兒子灌鋼筆水。真正的愛大抵就是這樣,默默地做好自己,心甘情愿的付出。
我們都知道身教大于言傳,其實道理孩子都懂,但事情往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一直走在“知道做不到得”路上。知道總抱著手機看不好,但又放不下。知道讀書好,但又讀不下。況且一個孩子?TA也知道該寫作業,但就是不想寫;TA也想第一時間就寫完放松的玩,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在學校被管制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家,就想放松放松。
孩子周一到周五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在家的時間除去吃飯和睡覺,多數都得貢獻給作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核心矛盾也通常就是作業。孩子不催不寫,要么一邊寫一邊玩,家長看在眼里急在嘴上,于是催催催成了生活常態。有朋友說,我每天都陪著孩子寫作業,怎么TA還不好好寫啊。是啊,你怎么陪的呢?你坐在TA旁邊,說:快寫,都幾點了;你看,寫著寫著又玩上了;快點,寫完就能去看動畫片了;你就不能集中精力,專心致志的寫……如此每日循環往復,于是孩子就成了你嘴中的樣子:一邊寫一邊玩,如論如何也不能專心寫作業。
我春節期間報名了寫作訓練營,30天每天需要寫一篇文章當成作業。這期間剛好是寒假,女兒每天都能看見,我只要得空就打開電腦敲點兒字,每天熱情滿滿,按時交作業。開學之后,她竟然奇跡般地不抵抗作業了。要知道,她之前的幾個學期特別不愛寫作業,覺得寫作業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但因為必須完成,所以每日都在不想寫必須寫的糾結之中痛苦度過。現在想想,我這一個月不光收獲了自己寫字的習慣,還潛移默化的影響了閨女,不經意間改了不愛寫作業的習慣,真是一舉兩得。
從而更加印證了,做好自己,孩子自然就會成為你期許中的樣子。
【CCTV朗讀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讀者的作文03-11
CCTV春晚直播觀后感10-15
cctv中國詩詞大會觀后感06-29
美麗的塘朗山作文01-20
朗讀者父與子觀后感10-23
寄小讀者的句子03-05
寄小讀者好句12-29
讀者的讀書筆記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