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四渡赤水》觀后感
《四渡赤水》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4-10-17 09:41:59
  • 相關推薦
《四渡赤水》觀后感(通用10篇)

  當我們觀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時,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渡赤水》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渡赤水》觀后感 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個周末,我有幸在網上觀看了一部記載紅軍長征故事的影片——《四渡赤水》。片子已經很老了,模糊不清,片中人物方言口音也很重,但就是這么一部以現代目光來看,技術相當落后的影片,卻令我感慨萬千。

  影片開頭是幾位主創人員的姓名,接著就是正片了。無論是哪部革命電影的哪個版本,我總是能一眼認出毛主席。這部影片中的毛主席操著一口方言,穿著普普通通的軍裝,與我心目中的偉岸形象大不相同,卻令我感到十分親切,加上模糊的分辨率,沙沙作響的背景音樂,仿佛將我帶進那個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心中生出幾分期待。

  《四渡赤水》主要講述遵義會議后,毛主席等人帶領三萬紅軍來到赤水河畔,與國民黨川軍相逢并展開了一系列的戰事。最終,毛主席、周副主席和總參謀長劉伯承帶領紅軍戰士們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四渡赤水后邁向新的征程。

  講真,對于影片中的一些戰術謀略我真的很不了解,可我依然能清晰的.感受到我軍統帥的雄才大略。這里不得不贊演員的演技好,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了我軍統帥那種“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度,從容不迫地指揮著戰士們,嚴謹地討論著下一步的戰略方針。而與此同時,他們又是這么關愛百姓、戰士,絲毫沒有上司的架勢。當衣衫襤褸的情報員來匯報戰況時,面對國民黨千軍萬馬都毫不皺眉的總參謀長劉伯承是何等的痛心疾首!聽到又有同志犧牲了的消息時,他是怎樣的緊縮眉頭,搖搖欲倒!可他不能倒下,他安慰著情報員,可他自己心中的憋悶又與何人去說?看到這里,我感到十分震撼與萬幸,紅軍隊伍有如此英明兼重情重義的領導人!

  再來看“國軍”。前方戰事已然打響,可他們的司令卻仍然坐在舒服的轎子上,口中說著“不愿做那替死鬼”。這與在前線指揮戰斗的紅軍指揮員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比!

  盡管四渡赤水成為了毛主席戰史上得意的一場戰役,但我們在感慨著毛主席英明的同時,也仍需看到影片中戰士們艱難的生活。在那個屬于戰火的年代,屬于革命的年代,也是屬于困苦的年代,對于紅軍戰士們來說啃紅薯都是件極為滿足的事。可當今社會的我們呢?對于幸福的物質生活不知滿足,肆意浪費著這片以先輩的血肉鑄成的大好江山。看了這部影片后,我在倍感震驚的同時又慚愧萬分!我們要向革命先輩們學習,學習那種面對困難時的氣魄和膽量,更要學習他們對祖國的那份熱愛,對信仰的那份忠誠!

  《四渡赤水》觀后感 2

  今天,我看完了《四渡赤水》這部革命影片的最后一集。影片主要講的是我軍在蔣介石調集的30萬兵力下與敵人巧妙地周旋,四渡赤水,歷經千難萬險,終于逃出了敵人的魔爪。

  四渡赤水之戰,毛澤東主席等根據情況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于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從而取得了戰略中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我認為,《四渡赤水》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我軍領導人的軍事才能。四渡赤水已粉碎了蔣介石在川、滇、黔邊圍殲紅軍的計劃,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是長征途中一次具有勝利意義的戰斗,是毛澤東主席指揮的`“得意之筆”,是我軍戰爭史上光輝的運動型典范。

  觀完《四渡赤水》這部影片之后,我感受頗多,印象深刻。聽大人們常說,“攻下一座城市容易,但要守住一座城市卻是很難很難。”說的也是啊,烈士們、我們的先輩,用無數的鮮血和生命來換回了我們今天幸福美滿的生活,他們,卻是在天上為我們祈禱、祝福。

  可是現在,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現在改革開放了,有好生活了,我是一個幸福的孩子,有優良的學習條件,卻不好好學習,總愛貪玩,有時耍耍小聰明,讓爸爸媽媽和老師為我操心,爸爸一生氣,有時耍耍小聰明,讓爸爸媽媽和老師為我操心,爸爸一生氣就心里發悶,胸口疼,我看了只是有點自責,好了幾天又開始了。不僅如此,我還非常浪費,一本新本子用了幾頁就不用了,還一頁一頁地撕,鋼筆買了也不珍惜,不會保護書,反正是缺點大過于優點。現在想起來真是后悔莫及,真應該多學習學習紅軍戰士們那種吃苦耐勞、勤奮好學、足智多謀的精神。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目的就是讓我們這些下一代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有戰爭。

  他們,用自己的精神、血液在我們這一代上打下了新的開始。只要我們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那么我們一定會向先人一樣被后人敬仰。除此之外,我還在這部影片中學到了把握形勢和機會自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信,自我要有別人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我軍千鈞一發、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我們敬仰的毛主席鎮定自若,不自亂陣腳,認真研究發現,善于觀察地形而決定適當的策略,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典范。

  這是偉人的修養,這是作為一個領導者必備的才能。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為祖國建功立勛、爭奪光彩,繼承創始新中國的偉人毛主席的優良作風,更應該發揚這一優良作風。同學們,你們說我說的對嗎?

  《四渡赤水》觀后感 3

  紅軍在長征途中,發生了許多讓人難忘的故事,如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過草地等。暑假里,我觀看了《四渡赤水》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紅軍被國民黨圍追堵截,毛主席帶領的紅軍在被動的情況下,巧妙地運用赤水河,成功的甩開了敵人的故事。

  讓我們欣賞一下《四渡赤水》的故事吧。紅軍需要北上,但面對國民黨的強大阻擊,不得不渡過赤水河,向西挺進。敵人的炮火非常猛烈,為了加速前進,紅軍不得不丟掉了所有重武器,沖出了敵人的包圍圈。于1935年1月29日完成了一渡赤水河。在紅軍剛剛站穩腳跟的時候,國民黨又調集了川軍和黔軍共40多萬人,準備把紅軍殲滅在赤水河西岸。紅軍在得知這一消息后,被迫于2月19日再東渡赤水河,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完成了二渡赤水。到了赤水河東岸,紅軍抄近路攻打婁山關,拿下婁山關之后又控制了烏江渡口,主動權漸漸回到了紅軍手中。為了進一步實現金沙江北上的戰略計劃,紅軍進一步調動敵軍,3月16日,紅軍由茅臺鎮第三次渡過赤水河。成功地把金沙江的守敵調出之后,紅軍用小部隊引開并拖住敵人,為大部隊爭取了四渡赤水的.時間,并于1935年5月9日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再巧渡金沙江,成功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向北挺進。

  紅軍面臨嚴重局勢,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圍殲計劃,爭取戰略主動并在運動中消滅敵人,中革軍委決定率敵軍尚未形成合圍之前,向遵

  義西北地區川、黔交界處的赤水、土域地區集中,并在川、南、滬州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在川西北創立革命根據地,在這種情況之下,展開了光輝的四渡赤水之戰。

  四渡赤水充分體現了我軍領導人的軍事才能。四渡赤水粉碎了國民黨蔣介石在川、滇、黔邊圍殲紅軍的計劃,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是長征途中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戰斗。是毛澤東軍事指揮的“得意之筆”,是我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的運動戰典范。

  觀完《四渡赤水》之后,我感想頗多。無產階級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新中國,而新中國將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更好地去成長。我們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的優良作風,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四渡赤水》觀后感 4

  《四渡赤水》,這部影片以動畫紀實的手法,再現紅軍長征期間一段精彩的歷史故事,充分展現了“紅軍之勇、用兵之神、精神之偉”。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后,中央紅軍被迫放棄紅色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經過湘江戰役,紅軍的兵力由出發時的八萬六千人銳減至三萬余人。面對40多萬國民黨各路軍閥堵截追殺,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等領導人的每一個決策都關系到紅軍的命運,每一步行動都關系到紅軍能否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四渡赤水戰役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黔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國民黨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這一仗充分體現了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在觀看電影時,我一次又一次為毛主席那英明神武的排兵布陣和用兵之法拍手叫好。在他的正確指揮下,紅軍恢復了靈活的運動戰和游擊戰,耍得幾十萬國民黨軍隊團團轉,怪不得連毛主席自己都曾經說過,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

  這一仗充分體現了紅軍戰士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堅定信念。在提出四渡赤水計劃時,最關鍵的是要派出一支誘敵部隊,一旦誘敵成功,將面臨數十倍的敵人圍追,危險性不言而喻。然而當聽到第四團團長黃開湘那一句“誓死完成任務”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明明知道是去送死,卻依然一往無前,如果沒有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如何能去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

  這一仗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優良作風。長征路上,紅軍所到之處,不僅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而且開倉濟貧,幫助群眾廢除苛捐雜稅,使群眾深切感受到共產黨好、紅軍好。在黨和紅軍的感召下,人民群眾自發地起來做革命隊伍的“靠山”,積極支援和協助紅軍作戰,不少民眾還參加了紅軍隊伍。在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下,黨和紅軍構筑起堅不可摧的御敵長城,勝利完成了戰略轉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80年來,偉大的長征精神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夢想而團結奮進。在實現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我們更要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同舟共濟、齊心協力,把個人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從而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四渡赤水》觀后感 5

  今天,于老師帶我們去五樓階梯教室觀看《四渡赤水》,其中有二個片段我記得最深刻。

  片段一:唱歌編草鞋。紅軍戰士們因為生活艱苦,沒有布鞋穿,但他們靠堅強的毅力,穿著草鞋走了二萬五千里。他們不知破了多少雙草鞋,大家知道,穿著布鞋爬山很容易。想一想,赤腳站在稻草上都會很扎腳,上山時就更難受了,很快磨破雙腳,磨穿鞋底。但紅軍戰士不怕苦、不怕累,翻過了很多險山,趟過了許多河流。他們在織草鞋時,還編出了一首歌:草鞋呀真呀好,是我們的傳家寶。一邊唱著歡快的'歌,一邊笑容滿面地搓著麻繩。紅軍戰士行軍路線一路不是高山就是草地,從來沒有床。所以白天編完草鞋,晚上睡稻草。但是他們苦中取樂,幾個人睡在一起還興致勃勃地聊天,憧憬革命的勝利。這個片段讓我有很多感想,紅軍戰士們在困境中保持快樂的心情和苦中作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現在有些同學上學,不是怕天氣太冷就是嫌天氣太熱,條件稍微艱苦一點,就不停地抱怨。我們真的要好好繼承長征精神,學會敢于面對困難,接受挑戰。

  片段二:吹號手負傷。紅軍戰士在戰斗時,有一位吹號手在吹沖鋒號時負了傷,可他依然堅持吹著沖鋒號,讓戰士們士氣高漲。這位戰士把自己生命放在最后,把全軍的勝利放在第一位。這是何等的堅強、何等的偉大。我們現在有些同學從小嬌生慣養,一點小流血就哭個不停,生怕別人不知道。還有些同學作業多一點就偷懶,拖欠作業,和這位鼓號手比一比,真應該感到難為情。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

  《四渡赤水》觀后感 6

  看完《四渡赤水》之后,大家感想頗多。首先,四渡赤水,充分展現了紅軍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及共產黨人不墨守成規、不因循守舊的創新精神。四渡赤水,最重要的是,紅軍選準了前進的方向和道路,決定了革命的命運。這對今天、未來,都有著重要的.啟示。其次,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新中國,而新中國將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更好地去成長,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困難,但更是一種激勵與鞭策。

  此外,大家還學到把握形勢和機會很重要,但更重要地是自己更有不可戰勝的力量,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毛澤東同志鎮定自若認真研究形勢的發展,終于創造了四渡赤水的以少勝多的典范。這是偉人的修養,也是作為一個領導者必備的才能。我們更應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的作風。結合個人實際工作,我們要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畏困難,敢于擔當,無私奉獻,為了新媒體基地打造成為“千億級新型特色產業園區”貢獻一份力量。

  《四渡赤水》觀后感 7

  今天,我觀賞了《四渡赤水》這部電影。

  《四渡赤水》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紅軍在長征途中,在幾十萬重兵的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運動戰戰役。經過一渡赤水,由于敵情急劇變化和黨內部的問題,北渡長江不可能,只能尋求新的變化。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最終實現了北渡長江的`計劃。這次戰役經歷了三個多月,由于毛澤東等人的高超指揮,巧妙的隱蔽我軍的戰略意圖,有計劃的調動敵人,發揮了我軍的優勢,打破了敵人妄圖殲滅我軍的戰略計劃,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從以上的作戰經歷我能看出毛澤東同志是一個足智多謀,博覽群書的人。他精通《孫子兵法》、《戰國策》等兵書。把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到戰爭中去,而且還運用得恰到好處。這次戰爭中他還用到了三十六計中的“走為上計”和“調虎離山之計”,徹底把敵人打垮。

  我還看到了毛澤東同志在作戰過程中能非常謙虛地聽取部下的意見,還刨根問底地讓部下把每一步計劃都詳細地說清原因,直至和自己的想法相吻合后,才會下令作戰命令。他是一個一絲不茍,嚴格要求的人。在戰爭如此艱難、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他也不忘看望疲憊的戰士們,給他們加油鼓勁。他還親自為腳受傷的小戰士換鞋,他是多么地愛護他的戰士啊!

  毛澤東同志是我們偉大的領袖。不管是他的能力,還是他的人格,都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四渡赤水》觀后感 8

  為了紀念長征勝利,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四渡赤水河》。

  電影里,紅軍官兵吃的是紅薯、白菜梗子,穿的是草鞋,鋪著蓋著稻草,就是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想想如今的我們,錦衣玉食,還嫌不滿足,還找各種抱怨的借口,小小的挫折困難,就停步不前,相比之下,我們真的是無地自容!

  這部電影給我的觸動很大。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解放軍用生命換回來的,我們絕對不能貪生怕死,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能一味向前,魯莽行事,要像毛主席那樣有勇有謀,是占下風的自己反敗為勝!

  《四渡赤水》觀后感 9

  看完《四渡赤水》這部電影后,我感想頗多。回想我黨的歷程,作為世界第一大黨、長期執政的黨,怎樣才能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對于一個執政黨來說,執政時間越長,不忘初心難度越大;黨員數量越大,管黨治黨難度越大;掌握資源越多,反腐倡廉難度越大。只有不斷推進黨的各項建設特別是思想建設,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信念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心中,我們黨才能經得起長期執政考驗,不負人民、不負民族、不負歷史。我們作為基地的一名共產黨員,要把黨員的責任記在心間,把基地的發展放在心間,把拼搏的勁頭落在行動上。

  《四渡赤水》觀后感 10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看了一部名叫《四渡赤水》的電影。

  長征途中,中央紅軍在貴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敵軍進行運動戰。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等人的帶領下經過整編,繼續進軍。為了擺脫數十萬敵軍從四面八方對紅軍的追擊、堵截和包圍,毛澤東親自指揮紅軍,在云貴高原展開了一場靈活的運動戰。1935年1月9日,紅軍從遵義出發向北進軍,一渡赤水,準備從四川瀘州和宜賓之間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北上抗日。此舉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恐慌,急調重兵布防在川黔邊境,封鎖長江。2月8日,紅軍二渡赤水,重入貴州,奇襲婁山關,再戰遵義,殲滅貴州軍閥王家烈部隊,重占桐梓、婁山關和遵義,并殲滅敵軍20多個團。為了進一步迷惑和調動敵人,紅軍于3月16日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假裝北渡長江。3月22日,毛澤東指揮紅軍突然調動東下,四渡赤水,南渡烏江,直逼貴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一位重慶的老人,用石頭用力砸向國民黨的發炮人,發炮人當場昏過去。而那位重慶的老人身負重傷,家里買不起鹽,還有一個女兒。當時有兩名紅軍把老人送到家中。其中一名紅軍拿出一個袋子給了小姑娘,然后快速上了路。小女孩打開后發現,原來里面裝著鹽。

  那時,我才發現以前的人連鹽都吃不起。而我們現在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難道不幸福嗎?

  那時的重慶,老百姓們骨瘦如柴,衣服破爛不堪,吃不飽,睡不好,穿不暖。紅軍帶著許多鹽塊,前來幫助。老人和小孩們各個歡天喜地說道:“我們有鹽了!”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鹽的原型是鹽塊,顏色微白,有點兒像石頭。每家拿到一點鹽塊就非常高興了,而我們飯、菜都要挑三揀四,難道我們不幸福嗎?這部電影給了我啟示:原來,我們的祖國是這樣打來的,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

  我們國家的和平來之不易,生活更是如此。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想想紅軍,想想戰場,想想勝利,我們要克服困難,永遠做一個勇爭第一的人!

【《四渡赤水》觀后感】相關文章: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精選9篇)05-23

四個晝夜觀后感(通用11篇)06-05

新四軍紀念館觀后感錦集01-07

四年級《深海》電影觀后感10-08

”做四有好老師”講座觀后感01-09

央視總臺天宮課堂第四課觀后感11-23

天宮課堂第四課觀后感心得體會01-04

四年級學生《賽場大反攻》觀后感通用02-26

央視總臺天宮課堂第四課觀后感匯總3篇07-0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一道久久高清国产 | 日本在线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一区二区粉嫩高清 | 亚洲午夜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