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撰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戰爭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1
這個假期,我在家看了一部電影——《我的戰爭》,看完以后受益匪淺,我被他們偉大的精神所打動了。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時期,中國有一群平凡、偉大、勇敢的年輕人,為了保衛國家,決定遠赴他鄉,在那樣艱苦的日子里并肩作戰,建立深厚的感情。劉燁飾演的是九連的核心首領孫北川,九連的兄弟們都很喜歡他,他身經百戰,性格粗獷,心地善良。當他遇到了文工團隊長孟三夏(王珞丹飾)時,內心又多了一層厚重的.責任感。孟三夏是個性格開朗,刀子嘴豆腐心的姑娘,她經歷這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及生死考驗后,她真正的柔軟被喚醒。可她不知道,喜歡她的還有孫北川的好兄弟張洛東(楊佑寧飾)也對她暗生情愫。自從張洛東老爹犧牲后,她變得更加勇敢獨立了。
這里面令我最感動的是他們去打537戰爭的時候,每一次打仗都會有兄弟犧牲,他們仍然與敵人頑強拼搏。看到這里,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他們為了保家衛國,犧牲自己,甘愿付出。
最后拿下537高地時,張洛東問孫北川:“你說會不會有人記得我們?”孫北川說:“肯定會有人記得的!”
是的,一定會有人記得。記得曾經并肩作戰的你們,記得那些你們用鮮血、汗和淚水死守下的土地,更加會記得你們用生命譜寫的輝煌!
看完影片,我感悟很深,我們作為學生,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去學習,爭取長大后能回饋社會、成為祖國的棟梁!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2
電影是催淚的,令人感動的。當孟三夏撕心力竭地讓大家活著回來時,我的眼眶是濕潤的,活著就是戰友間的深厚情誼,就是最大的勝利;當小神仙奮不顧身將孫北川撲倒躲避炸彈的一瞬間是美麗而震撼的,身后的火海讓這一瞬變得永恒;當天寒地凍,老爹和小神仙冒著生命危險,用盡心血,歷經苦難,滿臉堅定爬出碎石時,我感受到他們的毅力。被深深感動!
中國所有英勇犧牲的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為了13億中國人現在的美好做出了巨大貢獻。每段幸福生活后都有前輩們的努力與汗水,艱辛與堅持。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應銘記于心。我們應珍惜現在的幸福,永遠記住幸福后前輩的努力!
看后我被深深觸動,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讓我肅然起敬。敬他們的勇敢,敬他們的團結,敬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敬他們舍己的精神,敬他們的堅定,一幕幕場景再現了前輩們為勝利鋪就的鮮血之路,每一場戰役中都會有志愿軍壯烈犧牲,知名的,不知名的,哪個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哪個不值得我們愛戴與尊敬?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3
《我的戰爭》這部電影是由彭順導演執導的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磅礴的氣勢,恢宏的.場面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戰爭場面震撼慘烈,彌漫著濃濃的硝煙,我懷著崇敬與激動的心情觀影。
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四大戰役:江面大橋遭遇戰,五里亭攻堅戰,小鎮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由孫北川帶領的鋼鐵九連乘火車奔撲前線,火車正在行進中。不料,敵機突然襲擊,遭遇了密集轟炸,隨著導彈一次次的拋下,一股股巨大的沖擊向戰士們襲來,整個戰場都被火光包圍,一大朵一大朵火焰四射的蘑菇云升上天空,戰士們大量犧牲,孫北川帶領部隊奮勇沖鋒,炸掉暗堡,奪得江面大橋戰勝利。之后收到上級命令前往五義亭阻擊敵軍,到達五義亭,等敵人坦克靠近后給予重擊。在大斧子等人的犧牲下,留給部隊時間,小神仙和老爹成功引爆巨石,將美軍坦克砸毀,守住五義亭,大家的歡欣喜悅響徹山谷。軍隊繼續向敵軍師部挺進,進入小鎮時,不慎進入敵軍布下的地雷陣。文工隊隊長孟三夏觸到連環地雷,孫北川替她將雷按住,并成功除雷。而后被敵人包圍,老爹腿部中彈,王文珺犧牲,后來老爹唱歌引敵人前往,拉響彈雷,消滅阻擊了敵人。九連在537高地北坡時,經過激戰,進入敵人坑道,反撲中,人數所剩無幾,為完成任務毫無懼色,堅持到大部隊到來,英雄們含笑而眠。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4
《我的戰爭》是從一個下級軍官的視角,記錄了抗日戰爭中的印緬第二次遠征,和內戰時的東北戰場。
死了很多人,異國他鄉的森林里。在那森林里,每棵樹,每一米都在用命搏,用血拼。死了的人,沒人埋,倒下后,被螞蟻和螞蝗啃為一堆白骨。連通知家里的信都沒有。炮灰。戰爭偉大不偉大,正義不正義,先擱置起來,這么對待犧牲的士兵,只是把士兵當成了炮灰。犧牲的.軍官也不少,待遇也差不多。當時的中國真到玩命的時候了,拿人命填,沒想勝利后的事呢。
后來打內戰的東北戰場,民主聯軍的人海戰術,比印緬時候更不把人命當回事。沒經過訓練的農民,成群到戰場上遭到屠殺。屠殺他們的國軍不理解,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民主聯軍的領導們應該是明白這是為什么把。
士兵牛肉罐頭吃多了,也膩。用罐頭換青菜,換女人。等到咸鹽水下飯的時候,士兵不干了。士兵為口吃的,值得動槍。吃過牛肉罐頭的士兵,用啥主義思想去武裝?滅口難啊,尤其當時那么多人經歷了。除非等百年后,那批人都死光了,再隨意譜寫主旋律。可百年后,保不齊滄海桑田,又有其他的主旋律了。
腐敗是可以快速摧毀一個政府的,尤其當這政府內憂外患,作者黃先生,沒怎么吹牛,時隔這么多年,知情人寥寥無幾,沒創造出來自己在印緬擊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5
回想起上一次看的電影《我的戰爭》,就會立刻想起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到底是怎樣來的。
剛開始時,就是一場戰爭,我們與美國敵軍對抗,他們有飛機,有坦克,有地雷,有炮彈……可我們中國只有人。這得怎么打呀!看著看著,身邊的同學們都閉起了眼,我的心也怦怦直跳。經過又幾場戰爭,有的同學已經熱淚盈眶,我也不例外。平時在同學面前,沒人覺得我會有傷心的時候,可是現在有誰能不被感動呢?
在最后一場,女軍們也參加了戰爭。不管是為了已犧牲的同伴傷感,還是為了自己的四肢殘廢,她們都浴血奮戰,盡全力打敗敵人。只要有最后一發子彈,也要出一份力!這時,四周的同學又開啟了討論
模式,你干什么哭啊!拜托,都是假的'。”“
聽了這些話,我多想狠狠地反駁他們:你“們說是假的?的確,因為現實比電影里殘酷得多!如果沒有軍人,你們現在還可能是一群小俘虜呢。你們體會過他們的感覺嗎?為國家為人民不怕死,這種精神誰有?”我哭了半天終于止住了,因為我看到了新中國的誕生。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這是用多少人的生命換來的……
看了電影我竟然有了當軍人的理想,再想想我們身邊的小事,都變得像芝麻大了,因為沒有什么能難倒我們。不怕苦,不怕累,向著理想出發吧!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6
《我的戰爭》是中影集團為紀念朝鮮戰爭65周年的獻禮影片,預計成為2016年投資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產戰爭片。朝鮮戰爭是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尊重歷史,回憶往昔。《我的戰爭》以還原歷史原型的真實性再現朝鮮戰爭,力求達到觀影者身臨其境的效果。在感受影片震撼效果的'同時,銘記重要的歷史事件對當代年輕人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這是一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的朝鮮戰爭戰場上的感人故事。中國人民志愿軍某編隊九連的戰士們用慘烈的犧牲換取了戰爭最后的勝利。
影片講述一群中國年輕士兵與文工隊美女俊男,為了抗美援朝而離鄉背井,前往戰火連連的朝鮮執行任務,在冰天雪地中和美軍作戰。孫北川(隊長)和張洛東(司號員)情同手足。兩人都喜歡孟三夏。不過洛東把愛藏在心中,表面上只把三夏當姐。一開始北川和三夏常常爭鋒相對,后來大家在戰場中一起共患難而成為戀人。
中方以炮彈、手榴彈、炸藥包和美軍作戰。美軍還出動坦克車。中方在抗美戰爭中,犧牲了許多士兵。有許多觸目心驚與血肉橫飛的戰爭過程。
感情戲方面,有讓人感動的父子情(李順良與張洛東)、還有經歷生死的愛情(劉詩文與王文珺)、有一生糾結并留下永久遺憾的父女情(田義舟與文珺)、還有為戰友犧牲的兄弟情以及孫北川與孟三夏的一段相知相惜的愛情。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7
今天晚上六點半,爸爸和赤子之心環保社團的志愿者叔叔們一起組織了“我們的幸福時光”露天綠色環保電影節,正好就在我家對面的朝陽社區舉辦。媽媽帶著我和妹妹早早吃了晚飯,搬了三張小凳一起來到中環花苑小廣場。
電影的名字是《我的戰爭》,電影戰爭場面非常激烈,通過影片我知道了抗美援朝的四大戰役。中國有這樣一支英武勇猛的志愿軍,他們為了保衛國家毅然遠赴他鄉,在并肩作戰的日子里一起經歷生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他們不怕犧牲,不怕困難,戰勝了美國的'飛機坦克等先進武器的狂亂轟炸。
看完了電影我想到最近新聞里美國在韓國部署薩,我雖然不太懂得薩究竟是什么,但是我知道這是對中國、朝鮮和俄羅斯有威脅的武器,全國都在拒絕韓國貨,不去韓國旅游,靖江的樂天瑪特都已經關了。為什么美國一定要攪和得別的國家不能太平?最近大人們嘴里討論的都是這個話題,也了解到中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落后美國幾十年。要想祖國變得強大,我們要努力學習,學習更廣闊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爭取早日超過美國,不再受到別的國家的威脅。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8
今天晚上六點半,爸爸和赤子之心環保社團的志愿者叔叔們一起組織了“我們的幸福時光”露天綠色環保電影節,正好就在我家對面的朝陽社區舉辦。媽媽帶著我和妹妹早早吃了晚飯,搬了三張小凳一起來到中環花苑小廣場。
電影的名字是《我的戰爭》,電影戰爭場面非常激烈,通過影片我知道了抗美援朝的四大戰役。中國有這樣一支英武勇猛的志愿軍,他們為了保衛國家毅然遠赴他鄉,在并肩作戰的日子里一起經歷生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他們不怕犧牲,不怕困難,戰勝了美國的`飛機坦克等先進武器的狂亂轟炸。
看完了電影我想到最近新聞里美國在韓國部署薩,我雖然不太懂得薩究竟是什么,但是我知道這是對中國、朝鮮和俄羅斯有威脅的武器,全國都在拒絕韓國貨,不去韓國旅游,靖江的樂天瑪特都已經關了。為什么美國一定要攪和得別的國家不能太平?最近大人們嘴里討論的都是這個話題,也了解到中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落后美國幾十年。要想祖國變得強大,我們要努力學習,學習更廣闊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爭取早日超過美國,不再受到別的國家的威脅。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9
《我的戰爭》節選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的是中國志愿軍抗美援朝的故事。我想,《我的戰爭》選擇在“九·一八”紀念日的前夕上映,是有著特殊意義的,為的是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榮辱感,銘記歷史,繼續前進。
我對抗美援朝戰爭知之甚少,通過觀看《我的戰爭》,我被老一輩愛國將士的精神深深震撼著:中國抗美援朝軍人典型代表——九連連長孫北川,他身經百戰,習慣了槍林彈雨,不知道什么是恐懼,是個真正的戰斗英雄。在第三場巷戰戰役中,當他陷入彈盡糧絕,生死一線之際,他陷入了劫后余生的恐懼,面對殘酷的戰爭,面對隨時而來的死亡,面對隨時都可能失去的`愛情,他第一次害怕了。但在戀人孟三夏的情感激勵下,在面對戰友兄弟一個一個倒下之時,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呼喚之下,他重新走出了恐懼的陰影,再一次拿起了槍,踏上戰場;文工團樂隊指揮劉詩文,中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他主動報名參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朝鮮戰場,可是在面臨極其艱苦的環境之時,又陷入了強烈的恐懼之中,最終,當女友文珺意外犧牲之后,劉詩文心底的堅韌終于被激發出來,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拋頭顱、灑熱血的付出,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是我們可以深愛我們的國家,“銘記歷史、繼續前進”。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10
即將在20xx年“國慶檔”重磅獻映,由香港鬼才導演彭順執導,金牌編劇劉恒操刀,劉燁、王珞丹、黃志忠、楊v寧、葉青、王龍華等領銜主演的戰爭史詩巨制《我的戰爭》今日首次發布了幕后爆破特輯,曝光了影片拍攝期間驚心動魄的爆破場面,用最真實的拍攝手段還原了戰場上的硝煙,劉燁、楊v寧、王珞丹等主演紛紛表示,戰爭戲、動作戲拍攝起來雖然艱苦,但很過癮。
電影中的爆破場景摒棄以往戰爭片特效制作,全部采用真實爆破,所有演員真實感受戰場的危險,在拍攝過程中異常艱辛,使影片成為一部真正的戰爭電影。
導演彭順坦言由于影片中有很多爆破場景,涉及到的演員眾多。如今,觀眾的要求很高,你不可能很簡單的拍完一場戲一個鏡頭,就能達到效果的。幕后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才能完成一個很好的鏡頭。因此導演的準備工作不止是影片的拍攝背景和畫面,還有爆破、槍戰等。對于彭順來說,此次戰爭題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電影拍攝期間不斷和爆破師溝通,保證影片爆破的拍攝質量的同時,保障人員安全是首要任務。導演彭順則表示在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花時間嘗試爆破效果,為了追求高質量的爆破畫面,劇組需要反復進行爆破,保證爆破畫面的效果,演員們也需要多次近距離接觸爆點,非常危險。每一次拍攝危險鏡頭結束后,導演會第一時間確定拍攝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安全,然后再確定拍攝畫面效果,盡一切可能的保障演職人員的人身安全。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11
近期,我觀看了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我的戰爭》。這部影片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使我對戰爭有了更深的認識。
本片以文工隊和志愿軍在火車上相遇拉開序幕,影片隨后描述了江面大橋遇襲,五義亭阻擊攻堅戰、小鎮排雷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的事件。在這些事件中,讓我體會到戰爭的無奈和殘酷;體會到志愿軍們保家衛國的雄偉志向和舍己為人的精神;體會到槍林彈雨中經歷生死磨練的友情、愛情、親情。戰爭的勝利是先烈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斧頭、王文珺、老爹、九連連長孫北川,還有許許多多的戰士們,是這些不畏犧牲的革命戰士用生命換來了勝利、換來了和平。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戰士——斧頭。當時,情況危機,侵略者開著坦克,扛著重武器想要越過五義亭,而另一方面火力不足、兵力不足的志愿軍們看著同伴一個一個的倒下,志愿軍們焦急萬分。在這緊急關頭,只有炸掉坦克才行,但同志們都被敵人的'火力壓制在戰壕里,此時,被敵人炮火轟炸后奄奄一息的斧頭,奮不顧身爬到敵人坦克下,用盡最后的力氣拉響炸藥。隨著“轟隆”一聲,斧頭犧牲了,但他阻止了敵人的侵略,避免了戰友的更大傷亡。斧頭這種舍己為人、為國捐軀的精神令我們感動,他和許多戰士一樣,是祖國的驕傲。
今天的日子,我們是多么幸福,我們遠離戰爭,生活在優越、和平的環境下,但我們要銘記歷史,記住戰爭、記住先烈們,只有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只有我們熱愛和平,才能使我們的國家穩定、人民幸福。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12
所謂準備,是研究戰爭,研究戰爭中具體的人。那些經驗不可能親歷了,只能通過第二手、第N手的資料去分析,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心力投入。我沒有這個條件,必須馬上動手。能夠依賴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經驗和世界觀了,我的從軍經歷和所受的教育提供了潛在的幫助,我的局限性恰恰也在這里,但是這并不妨礙我的真誠。
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是志愿軍官兵一致的慷慨赴死的氣勢,這種罕見狀態震驚了全世界,至今仍有巨大影響。在100多年來的屈辱史中,這是民族氣質的一次逆轉和爆發。我想尋找答案,但是我不可能通過一個倉促寫就的劇本達到這個目的。我會繼續尋找。
我設計了孫北川這個人物,他是農民子弟,在炮火中還惦記著以后回老家種地;我還設計了孟三夏等文藝女兵,武中有文,顯現了與農民的`現實主義相對應的小知識分子的浪漫主義。構思劇本時,恰逢各類選秀節目盛行,我就忍不住想,這些靚男美女如果生在當年,競賽選拔志愿軍文藝兵會是怎樣的場面?我甚至設想了1950年兩個文藝青年在上海參加征兵面試的情節,沒有用上而已。
時代不同,偶像不同,有些慷慨悲歌之志或許可以被貶低,卻是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我的戰爭觀后感 篇13
《我的戰爭》講述了一群平凡而又偉大的年輕人,為保家衛國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經歷生死考驗的感人故事。影片體現了中華兒女前赴后繼,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作為男主角,劉燁在片場沒少被炸,對此他笑著說,“導演炸得挺開心,我們就真的很危險!”演員王龍華更自曝手曾被炸傷,血流不止。劉燁說也正是拍攝中的`這種危險,讓他更加佩服當年浴血奮戰的英雄們,“《我的戰爭》的片場布置得很真實,給我一種我就在戰場的錯覺,那種感覺其實挺嚇人的。在戰場上,可能一個冷槍、一個地雷,你就犧牲了,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那時候人們的勇氣,很了不起!”
雖然影片八成以上都在“打打打”,但穿插其中的戰地情還是值得一說。劉燁飾演的九連連長孫北川喜歡上王珞丹飾演的文工團隊長孟三夏,但他是個粗人,情話不懂說情書不會寫,喝醉了酒就嚷嚷“要親人家嘴兒”。行為雖然很糙,但感情卻十分深沉。片中,他一邊為壓到地雷的王珞丹排雷一邊說著道歉的話分散其注意力的一幕,著實令人感動;而他在最后一戰前將存下的錢和老家地址交給王珞丹時,那種托付生死的感情也頗為動人。
【我的戰爭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戰爭的觀后感11-25
我與媽媽的戰爭作文06-06
《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01-14
《我的戰爭》電影觀后感11-19
《我的戰爭》觀后感12篇11-09
戰爭的作文(精選)07-06
戰爭的作文03-07
戰爭的作文12-09
鴉片戰爭觀后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