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科技館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
今天吃完午飯,我便在媽媽的陪同下,興沖沖地趕往一中體藝館,去參觀“流動科技館”。自從前天老師宣布這項活動的那一刻起,我便一直迫不及待地期盼著。聽老師說,那里有很多神奇又有趣的科學儀器,到底是些什么樣的儀器呢?真想馬上一睹為快呀!
來到老師交代的集合地點,——一中大門口,老遠就看到這里早已聚集了好多家長和孩子,看來大家激動與迫切的心情是一樣的。片刻后,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了體藝館。只見館內擺放著好多儀器設備,令人目不暇接。大家無比欣喜,唏噓不已。我按捺住強烈的興奮之情,決定按順序來參觀。首先,我看到離我最近的一臺設備前,好幾個同學正擺弄得正起勁,好奇心驅使我趕緊走上前去。只見玻璃柜子里有6個轉輪,只有最邊上的兩個轉輪與柜子外面的手柄是相連的,可是搖動手柄,所有的轉輪都轉動了起來。我納悶極了:這是為什么?轉輪是借助什么力量實現隔空傳動的呢?我俯下身子,定睛查看。終于讓我發現了奧秘,原來每個轉輪邊緣都貼有幾個小磁片,轉輪間的小磁鐵靠磁力產生相互作用,帶動與之相鄰的齒輪轉動。媽媽在一旁告訴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利用了這個原理,比如:磁性螺絲刀、冰箱門。哦,我想起來了,難怪每次我關冰箱門,那門離冰箱還有一小段距離的時候,就被吸過去關上了。
研究完這個,我又參觀了好多別的設施。后來,我又被另一臺儀器深深地吸引了。透明的玻璃柜子里豎著兩根小鐵柱,鐵柱上有不少尖利的鐵針。我搖動手柄,小鐵柱轉動起來,當兩根鐵柱上的任意兩根小鐵針轉到彼此挨近時,就迸發出明亮的火花。我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媽媽微笑著把手指向上方的講解牌。我認真拜讀,終于弄明白了:原來導體上電荷的分布與其表面的彎曲程度有關。導體表面突出和尖銳的地方,電荷的.分布比較密集,因此其附近的電場強度也特別強。兩根鐵針靠近時,在強電場的作用下,尖端附近的空氣被電離,從而產生尖端放電現象。這個知識太有趣了!回家后,我又打開電腦百度,了解到避雷針就是利用了尖端放電的原理,不斷地放電,避免電荷的大量積累,達到避雷的目的。
我繼續游走,把所有的儀器都研究了個遍。不知不覺中,一下午就過去了,館內川流不息的參觀者也陸續離開了,但我仍意猶未盡。在媽媽的一再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今天,我真是收獲巨大,不虛此行。我感覺,我已悄悄地愛上了這神奇偉大的科技。科技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世界!難怪有句話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想到這里,一個豪情壯志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從現在起,我要更加勤奮學習,將來爭當一名科學家,為祖國,為人類的科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2
在今年寒假里,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來到了紹興科技館體驗了一次“防震救災”科普展,感受很深。
走進大門,我便看到了一些有關怎樣防地震的知識,它里面寫了很多知識,如:遇到地震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
接著我進入了一號廳,印入眼簾的是一個十分大得桌子,上面擺著許多形狀不同的木快,兩旁還有兩個‘口’字形的東西,我十分好奇,便看了下面的使用說明:可以用木頭搭出各種形狀不同的房子,然后再用旁邊的東西使勁搖晃,看看你搭的哪座房子最不容易倒塌。
看了說明,我便動起了腦子,搭了幾座我理想中不太會倒塌的房子,但一座座都毫不留情的倒塌了,讓我十分失望。但是我相信,我們祖國的科學家一定能發明出不會被地震震倒的房子,使我們能夠過上難寧快樂 的`生活。
要回家了,這次參觀科技館讓我知道了許多有關地震的知識,也懂得了地震中房子倒塌跟房子的構造有著很大的關系。這次科技館參觀讓我意味深長。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3
20xx年9月19日,20xx年全國科普日廣西活動暨第八屆廣西青少年科學節和東盟國家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動在柳州科技館舉辦。我很榮幸地成為《小博士報》的一名小記者,參加了啟動儀式,并開始了我的采訪之旅。
引人入勝的舞臺劇《水精靈》拉開了活動的序幕。在啟動儀式上,我看著那些獲得第二屆“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的'哥哥姐姐們站在舞臺上,內心十分激動,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我特別期待對他們進行采訪。
終于等到了采訪環節。我穿梭于各個展區,觀看大家展示的趣味小實驗和發明創造。柳州市第十八中學的創意書吧、多功能便攜學步車、3D打印筆,柳州市文惠小學的切菜神器,三江侗族自治縣三江中學的自動清掃器、防火報警系統等等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由柳州市十八中學的陳睿哥哥發明的創意書吧。通過采訪,我了解到,這個創意書吧是陳睿哥哥利用風壓原理發明的,具有自動降溫、保暖和防日曬雨淋的功能。這個發明能較好地替代小區、公園等場合的涼亭,在節約空間的同時,還能方便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舒適度很好。在發明過程中,雖然陳睿哥哥也遇到了模板切割的困難,但是他沒有氣餒,而是積極動腦筋,克服困難,找到更快更好的切割方法。目前,創意書吧已經在申請專利了。陳睿哥哥善于從身邊發現問題、積極探索、攻堅克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時間過得很快,我的小記者之行就要結束了,異彩紛呈的科技作品讓我目不暇接,各種有趣的化學、物理小實驗讓我領略到科學神奇的魅力……通過這次小記者之行,我還明白了:科學發明就在我們身邊,只有肯動腦筋、勤思考、多發現,才能有好的發明創造。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4
這里的展品粗分為展示類項目、互動類項目和劇場類項目三大類。
1、展示類項目包括動物標本展示、景觀仿真展示、電腦圖文展示三部分。雖然大多數展品以陳列的方式展示,但是也不乏特色的展示形式與內容,例如人體骨骼的縱面X光片以多米諾骨牌的擺放方式而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骨骼,雖然簡單,但展示的想法比一些呆板的實物效果要好很多。還有生物萬象展區,通過仿真景觀與實物景觀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自然的變化,其用合成橡膠仿制的實物效果的確是真假難辨。
但是,無論是以何種方式的展示類展品,由于沒有講解員的講解,游人僅是走馬觀花的走了一遍而已,很少有游人能逗留較久的時間,授教性較差。當然電腦圖文展示的涵蓋面寬,內容豐富,但作為中小學生來講,其注意力的相對時間較短,在無人講解的情況下,有的僅按幾個按鈕后就會離開,有的甚至在沒有播放時就會離開。所以該類項目如果要更加具有知識性和教育性,則需要有一定的變化。
2、互動類項目按照其制作方式簡單分為機械類、電子類和綜合類三部分。游人參與較多的項目有地震平臺、與機器人下棋、虛擬自行車、踢足球、射箭、與主持人對話等,其中電子類的展品居多。雖然此類項目既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又有較好的娛樂性,但游人只是為玩而玩,從而使項目本身單純地成為一個娛樂設施罷了。所以很多游人都會感到自己玩了很多項目但并沒能激發游人的興趣去搞清楚、搞明白。
3、劇場類項目分為舞臺表演型、影片播放型兩大類。其中舞臺表演型是我認為比較成功和有意義的展示方式。如人體模型演示劇場,通過夸父追日的故事來講人體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相對論劇場通過幻影成像來講述相對的時間和空間概念。從形式上來說,游人很樂意參與下去,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展示方式,但是對于制作的角度上去考慮仍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人體模型演示劇場,人體外形以和尚為外形,內臟都外露著,一些小孩看過之后就會覺得害怕,不敢再看下去了,其實如果整體以肉色透光玻璃制成,在演示內臟的哪個部分時,通過強光將整個內臟的外形和位置演示出來,造型也可以好看一些,同時在小孩一進去的時候也不至于因為害怕而失去了授教的機會。相對論劇場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觀的劇場,通過事先錄好的演說詞,一個反射玻璃將演員在舞臺斜下方的表演反射到舞臺上形成虛像,與相對論的部分論題也合而為一,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劇場項目,但是由于該項目只是孤立的提出問題,引起游人的興趣,所以就略顯得單調了一些。如果在劇場周圍有部分展品可以將該話題繼續延伸,相信游人會受益良多,劇場本身也會更加有意義。
影片播放類展項中,都有同一個共性就是統統使用的國外制作的影片,IMAX影片最多,表現上有立體電影、3D動畫的.敘事影片,還有部分科教影片。故事的劇本往往在注重主題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娛樂性。但是對于球幕影片來說,顯然科教影片《海貍》并不是一部球幕影片而是一部超大屏幕影片。而宇航劇場的影片很顯然才真真正正地談得上是一部球幕影片,而且也更適合宇宙的主題。所以球幕對影片是有要求的,這可能不太適宜其發展,但是其彎曲的屏幕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播放其它寬屏或超大屏影片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外圈的畫面由于曲面彎曲相對較大而變形的比較明顯,所以在選用影片時應當選用表演一直靠中間的影片也是可以的。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5
今天,是個令人興奮的日子——中國流動科技館開幕儀式在我校舉行。
好幾個星期以前,我就聽說了這個消息,就每天盼呀盼,盼望著我們能去參觀,終于我們等到了這一天,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慢慢地走到了科技館的門前。透過明亮的玻璃門,可以清晰地看見里面的一些科技儀器。
進入大門就來到了"機器人的王國".剛到了那,我就被這些"高科技"深深地吸引了。你可別小瞧這調皮的機器人,雖然它的身材是那么矮小,但它的本領可大著呢:它會跳舞。會說話。會倒立……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看完"機器人的王國",接著我們就來到了小精靈似的科技儀器的旁邊,那些"小精靈"就像科技的指路牌一樣指引著我們那顆對科技探索的心。那些實驗儀器有的是在告訴我們聲音是怎么傳播的,有的是讓我們知道磁力的作用是什么,還有迷你3D電影……
參觀了科技儀器,我們又去了二樓最吸引我們的球形電影廳。那個影廳里非常神秘,四壁黑黑的,像掉進了深不見底的無底洞里,這個東西正像它的名子一樣圓溜溜的,里面非常神奇。我還沒有弄明白球形影廳是怎么回事,老師就為我們放映了兩個影片:《小海龜歷險記》和《恐龍滅絕之謎》。這兩個影片中都蘊涵著一些道理。比如《小海龜歷險記》告訴我們只要有信心,不輕易地放棄就會成功。《恐龍滅絕之謎》為我們解開了龐大地恐龍家族是怎么在地球上消失的。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的活動也漸漸地接近了尾聲。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場"科技盛宴".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感悟深刻:現在科技飛速發展,不斷創新,相信祖國會因此變得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的。做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勵志向發明這些神奇儀器的科學家一樣,為祖國做出貢獻,使祖國的科技更進一步!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6
秋風習習,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向往已久的廈門科技館。
一走進科技館大廳,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水鐘——它是一個以水為動力的計時裝置。我仰頭看著這個高大威猛的家伙,心里暗暗想:聽說這是我們當代的科學家首創的,借鑒的卻是古人的滴漏和搖擺原理,看來大自然里的科學秘密,很久以前的古人就在不斷探索了。
沿著時光隧道一樣的走廊,我們來到了探索與發現展館中。眼前是一圈大小相同、顏色各異的星球模型。我展開雙手比了下,每個星球大概有一米寬,球面上有一個臉盆大小的閃光屏幕,當我站在火星前面的磅秤上時,天哪!我的體重竟然只有2.9千克,太奇怪了!我的體重哪去了?今天的早飯都白吃了嗎?
接著,我們體驗了讓人頭暈眼花的大轉筒,欣賞了掛在墻上的光影自行車、轉動搖手會不停說話的影子、令人望而卻步的萬丈深淵、還有到處碰壁的鏡子迷宮……我被眼花繚亂的光影世界迷得暈暈乎乎,走路都東倒西歪了。爸爸告訴我,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的錯覺現象。當我們觀察一些事物時,總會依賴自己以前見到或感受到的經驗,而對眼前的事物做出習慣性的判斷,問題是這樣的盲目判斷,很有可能會給我們錯誤的答案。突然間,我想到一個詞語“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可怪了,難道書里的“眼睛”和科技館里的“眼睛”不一樣嗎?好矛盾啊!
最好玩、最刺激的要數磁電大舞臺了。
在科技館工作人員的熱情邀請下,我自告奮勇地上臺當了回靜電現象體驗者。按照講解員叔叔的指示,我披下長發,站到了舞臺的`一個金屬圓盤上,雙手緊緊扶住了兩邊的金屬欄桿,工作人員開啟按鈕,在我腳下的靜電感應器上施加了兩萬伏的高壓電。我心里有些緊張,擔心“觸電”會是多么痛啊,可是,一開始好像沒什么感覺,倒是臺下的觀眾發出了一陣陣的驚呼聲“頭發豎起來了!頭發豎起來了!”慢慢地,手掌心里開始麻麻地,講解員叔叔讓我搖搖頭,呀!我瞟到自己兩邊的頭發一根根豎起來了,在燈光照射下,好像銀絲一樣,哦,這就是傳說中的“怒發沖冠”啊!
接下來,我被左右兩邊緩緩閉合的鐵絲網給保護起來了,剛剛還沖天的怒發,又變成廣告里的柔順秀發了。講解員叔叔用一根帶鐵絲的金屬,在外面的鐵絲網上劃出了一道道電擊的火花。原來,我頭發上的靜電,已經通過腳下的金屬圓盤,轉移到了鐵絲網的外面,所以,我非常的安全,不過,說不怕是假的,心里還是很緊張啊!
最后,我們又參觀了其他幾個展館。我知道了原始生命最先是在海洋里誕生的,看到了會玩魔方、會練劍術的機器人,觀察了魚眼中的世界,還了解到水資源缺乏已經是我們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7
今天早晨的陽光明媚,天氣非常的好,我的心情也格外的好,因為今天我們春游啦!坐標是中國科技館,這是我們第二次來到這里了。第一次是在二年級的時候,當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用自動售賣機成功買了一瓶飲料,是不是有點小兒科。
這次再來到科技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現代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應用技術。我們來到一個小黑屋子,我看到了許多計算機病毒,它們就是一串串的.數字,就能神奇的進入別人的電腦,使電腦系統癱瘓,窺探別人電腦里的信息。我心里暗暗地想:如果我以后能成為一名“黑客”,進入別人的電腦,發現漏洞及時補、發現病毒及時殺,為別人服務,那我就是“紅客”啦!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8
六月份的一天,學校的老師帶我們去科技館觀看科學發明物。去到后,我迫不及待的下了車,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到了科技館中,這里真是讓人覺得千奇百怪,琳瑯滿目啊!這里有許多好玩的東西,但說是玩具,那也不全算,應該說是科學技術品,這些科學技術品可有趣了!
有激光豎琴,只要你把手輕輕放在隨便一束光上面,它就會響起悅耳的聲音,那歌聲真好聽!
在走過去一點,就是我最喜歡的反應測試了,在那個擺放桌上,安著一個鯊魚頭,它張著嘴,里面有一排鋒利的牙齒,可嚇人了!舌頭里有一個小圓圈,是用鐵做的',旁邊有彎彎曲曲的小燈,紅色的是快的,黃色的是中等,的,綠色的是慢的。你要把手放在小圓圈里,過一會兒,當鯊魚頭下時,要及時收手,這就是測試你的反應能力。
最有趣的是機器人,它可聰明了!它會唱歌,跳舞,它跳的街舞可好了!讓人陶醉不已。我完全忘了它是機器人了,我只知道它很厲害。老師講過,避雷針是里利用尖端放點現象制造的,恰好今天我欣賞了尖端放電,尖端放電,是指尖銳的導體互相由尖端上放出的電,就叫尖端放電。一個玻璃罩里,放有兩根鐵管,上面有尖銳的小鐵針,它們互相“對視”后,就會發出電。除了這些以外,還有更多的科技品,但是,我只記得兩個了,就是美麗的輝光和滾出直線。美麗的輝光,是在一個小圓盤里,里面有很多線條,五顏六色的,十分漂亮,只要把手放在上面,隨便亂動,他就會出一些美麗的光線,可漂亮了!滾出直線呢,里面有一個小熊,在小熊頭下有一根直線,周圍有像鋸齒一樣的小齒,小熊就要圍著小吃轉動,可是,小齒是圓形的,卻要走直線,我想是不可能的,但是科學改變了小熊的路線,使它可以按照直線走。是不是很厲害呢!這都是科學的功勞!
現在的科技發展很快,為祖國的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科學技術不斷改變這我們的生活。有些科學家為了科技的發展而犧牲了寶貴的生命,從那一刻起,我就愛上了科學,尤其是參觀了科技展后,我更加愛科學了!你說,科學家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參觀了科技展后,我想以后當個科學家,因為我覺得科學技術是一項偉大的工作,我愛科學,我敬仰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我要和他們一樣,為祖國做貢獻,創造奇跡,不斷突破。科學家們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9
學校組織參觀了天津市科技館的活動。今天,天公作美,陽光均勻地灑在大地上。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這里。
走進科技館,一股科技的氣息撲面而來,我想:這個下午一定是一段快樂而又神秘的時光。只見那里的高科技產品琳瑯滿目,在講解員的的帶著下,我們分別感受了“閃電墻”、“自己拉自己”、“黑匣子”等展品。看到了“閃電墻”,我們都走上前去,這堵墻有什么奇特之處,為什么電光會隨著我們的手不規則的移動而移動呢?太神奇了!之后瞧見了“自己拉自己”,我們紛紛坐上去,試試到底能否把自己拉上來,終于在一番努力下成功了;走到了“黑匣子”前,我們全都去看它的說明,觀察這個被稱作“飛行記錄儀”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我們來到了二樓展廳,在這充滿微妙的'科技館里,處處都能感受到科學的無窮樂趣:眩暈小屋是個傾斜的小屋,我和同學們一走進去,就立刻感到有些頭暈,分不清東南西北,差一點一頭撞在墻壁上,行走十分困難,要想像平常那樣走路,那簡直是太難了,噢!原來它的原理是:房子外觀是個正的,里面是18度傾角的小屋,我們在里面要按照小屋的角度站立,人體與地面不是垂直而是傾斜了18度,當然會不舒服,所以會感覺頭暈目眩。太好玩了!接著,我又到了鏡子迷宮,它的原理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平面鏡成像原理,由于很多平面鏡,所以形成了數不清的光反射,導致大腦判斷失誤,所以就迷路了,太有趣了!時間過得真快,集合時間到了,凝望著這座宏大而又神秘的科技館,我想:這里到底蘊藏了多少豐富的知識和微妙呢!
這次科技館之旅,是一次知識的提升,是一次成長的跨越,他激發了我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祖國會一天比一天繁榮富強!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0
寒假的一天,爸爸帶我去科技館參觀,館內奧妙無窮的科技成果,可真讓我大開了一下眼界,讓我感受頗多。雖然我平時不大愛說話,但對科技知識,卻特別感興趣,因為我熱愛科學。
那天,我們懷著美好而新奇的心情,踏進了科技館的大門。科技館里陳列著許許多多有趣的實驗作品:《自我提升》、《把手旋轉》、《虛擬翻書》、《靜電乒乓》、《尖端放電》、《人體電池》、《拔河比賽》、《磁力圓盤》、《磁力連鎖》、《虹吸現象》、《懸空的奧妙》等等,都非常強烈地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前來參觀的學生。
我們來到了《機器人世界》展廳。這里有旋轉機器人、有撓癢癢的機器人、還有會彈鋼琴的機器人……。另外,我見到了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一桿碩大的秤,還有一臺能自動把乒乓球推上去的`動量機。這些科技作品真是淋瑯滿目,希奇古怪,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
當我來到陶泥作品展臺的時候,展臺上的景觀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這是一幅大型的陶泥作品,它取名為《屹立》,展示了汶川大地震殘留下來的一座希望小學。它是陶藝小作者用靈巧的雙手,采用陶泥材料充滿激情地創作而成的。它是那樣地生氣勃勃,猶如巨人般屹立在一片廢墟之中;這是地震災害留給汶川人民唯一的希望,也是最美麗最耀眼的一道風景,它牽動著祖國人民的心,燃燒著汶川同胞不畏災難,創造未來的決心。我駐足在展臺前,久久不忍離去,它使我想到了遠在汶川的同齡兒童:他們現在的學習、生活怎么樣了呢?我在深深地牽掛著他們!
這次參觀,讓我學到了課本上從未學到過的知識,親眼看到了創新超前的科技作品。這些作品都是愛好科技的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用智慧和心靈感受所創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用心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學奧妙,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創造、去領先。科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相信通過鉆研一定會有新的發現,也能創造出新的科技作品來的。
在如今科學突飛猛進的年代里,我覺得我首先應該要學會科學地讀書,科學地生活,努力加入到創造科學未來的隊伍中去。
我們要從小處著手,好好地學習,把握住知識的鑰匙,去打開明天科技的大門——明天一定會屬于我們的了。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1
哦,人真多!這就是我在科技館里聽到人們的心聲。我懷著這種好奇參觀了科技館,首先來到了第一層。一樓為機械、材料、交通、能源、航天技術四大展區;我知道了些什么,納米技術和原子排列然后我來到了第二層。現代通訊技術,虛擬人現實,顯示技術,微電子技術,傳感器,電子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等等。
然后,我來到第三層。三樓可以說是最有意思的一層了。
那兒有個展品叫《窺視無限》。在鏡面上可以看到無限重復的圖像,我用手輕輕轉動鏡框,發現所有的圖像位置都隨之改變。
然后我繼續向前走,看到一個標牌,上面寫著“斜坡小屋”。我好奇地朝那里走去,看到一群人從里面走出來,搖搖晃晃,暈頭轉向。我很奇怪:難道變成這樣還不如一間傾斜的小屋?當我走進去的時候,誰知剛進門,我就撞到了一面墻上,使我眼冒金星,片刻后才緩過神來。近看才發現這房子很特別,一邊高,一邊低,我就是撞到那邊低的。我小心地向前走著,可是身體總是不由自主地向下倒,每一步都十分艱難。這里應該有這個小木屋的簡介。所以我慢慢地靠在墻上,四處張望。果不其然,對面的墻上掛著一張介紹牌,我猛然沖上去,抓住一條欄桿,迅速地看了下去。可幾句話也沒看清,我的手一松,又掉到了矮墻上。就在那時,我看到另一個球停在某一圈軌道的一端,并且仍然停在高處,我感到奇怪:莫非那一端有磁鐵不成?我又沖了上去,很快就看完了指令。
最終了解到:環形軌道相對于平地的傾斜方向與棚屋的傾斜方向相反。在看完第四屆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之后,我們終于回家了。
真的是沒有白費力氣,讓我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以前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現在全部出現了,可見現在科技有多發達!將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為祖國科技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2
寒假的一天,天氣晴朗,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包頭兒童科技館,科技館里人山人海,我想:原來喜歡科技的人這么多!
走進科技館首先進入我眼簾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萬花筒,我往前走了幾步看到了一個彈鋼琴的機器人,非常可愛。機器人旁邊有一個千鏡迷宮,突然一個牌子上的幾個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為什么太陽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這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問題,難道地球有個家叫太陽系?難道地球不是單獨存在的?難道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嗎?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我走進了那間神秘的小屋子。 一位非常漂亮的講解員阿姨笑瞇瞇的向我們講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原來生命存活離不開水。空氣。陽光。適合的溫度和生命生存所需的營養物質。在太陽系中,地球距離太陽遠近適中,所以地球接收到的光照和白天晚上的溫度都很適宜生命生存,而其他星球不是離太陽太近就是離得太遠,或者大小引力不足,都不適合生命生存。聽完講解員阿姨的`介紹,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地球屬于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因為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適中且地球上有適合生命生存的重要因素,它們分別是水源,適合的溫度,和充足的陽光,所以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 宇宙真是太神奇了,以后我一定要多來科技館多多探索宇宙的奧秘。好好學習等長大后做一名科學家,繼續探索宇宙中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3
在秋高氣爽的十一月,我們在學校的組織下參觀了科技館,那天下午我早早的來到學校,等待那進入展廳那興奮的一刻。
我在科技館里這看看,那走走,分不清方向。我就像一只蜜蜂,到處汲取著科學的花蜜,我感到很充實,很快樂。科技館大都是些實際操作的局部,而不像圖書館一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于是,我在游玩中學會了種種科學道理。
那天,參觀了科技館后,讓我懂得了,科學的力量是神奇的,科學充滿各個角落,各個領域;科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造就幸福。我們要通過學習,接觸科學,了解科學,做新世紀的領先人。
當我們剛進入科技館大門時,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科技館里非常大,里面擺滿了許多奇形怪狀的東西,而最吸引我的當然是那個“球幕投影”了。他呈現半圓狀,外表雖看起來不大,但當進入到里面時才知道里面至少裝得下四十的人。在里面,球幕投影會放些什么影片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半晌,四周亮了起來,整個球幕呈一片浩蕩的宇宙,一片片星空向我們鋪面而來,它是那樣的神秘、那樣的美麗,使我們各自都陶醉在期間。不一會兒,投影就結束了,大家一出球幕,就情不自禁的往各自喜歡的東西去了。
科技館里的東西真是說也說不完,數也數不盡,累了,剛想休息一下,就被附近的一個機器人吸引住了,那機器人正在跳舞,我在想那機器人是怎么動的呢?而且還能做出那么多高難度的動作,最后那機器人跳舞了它的舞蹈,我還是想不懂原理,只能失望的離開了。
今天我格外開心因為可以去成都科技館參觀了,我先走進科技館內,里面真大呀!
兩旁有一種特別新奇的節能燈一會兒閃紅光一會兒閃綠光可漂亮了。我先進了一樓的科技室里面,有許多新奇有趣的東西許多人都在參觀。先看看乒乓球不落地的秘密,在一個臺子上放著個管子里面有一個乒乓球在管子底部,那個管子可以轉,我先轉了20度,結果乒乓球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飛了上去到了頂部,我又轉回來,乒乓球又落到了底部。后來我看了說明書,知道了原來在館頂有一個橫對著管子的風扇,當把管子轉到風扇口時氣流會從管內從下往上形成一股動力把乒乓球往上推從而導致乒乓球變得飛了起來。這個試驗真是太有趣了!
接下來,我又去了“飛碟”那個“飛碟”里面有很多按鈕,我按了開始鍵,飛碟里面就搖了起來,我趕快綁上平安帶,這時前面出現了畫面,我看見我快要撞地了這時飛船搖了起來,著實嚇了我一跳,看完了之后我暈暈沉沉地出了船艙,回過神來覺得剛剛太刺激了,那種逼真的效果太令人興奮了。
然后我又去了聲學管,里面可好玩了,令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很多條管子,我們把耳朵放在每一條管子上都聽了一下,都發出了各種不同的聲音,但管子又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我很好奇邊看了一下說明,原來那些聲音都是人發出的雜音,可以通過這些管子分解雜音音并拼成各種音符。我想,現在科技太興旺了,連聲音都可以分解了真令人驚嘆呀,但這還是開始最令人驚嘆的還在后頭呢。 我又來到了光學館,我先來到了一個類似隧道的館子里,里面許多東西都在周圍轉著轉著……這時我感到頭暈,好似隨時就要掉下去似的。原來這是因為四周都在轉時,大腦感到旋轉太快形成無法識別的錯覺,便感到惡心、頭痛。我走出了這個令人嘔吐的漩渦隧道,又來到了魔術房,站在里面的人都變得沒了身體只有頭在漏外面,原來左邊有一個鏡子使對著的墻與這面鏡子反射出來的.墻形成了連接的樣子迷惑了我們,其實那里是凸出來的,人站在里面把透露出來,因鏡子的反射效果使人感到那里是凹下去的,于是出現了人只有頭沒有身的現象。這是多么有趣呀,“呵呵……” “哇!好大啊!”我們剛看見科技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盡管知道上海科技館工程占地面積6·8萬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8萬平方米,還是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慨。
科技館里有好多東西可以去玩,如:地殼探秘、生物萬象、智慧之光、視聽樂園、設計師搖籃、兒童科技園等,但在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還是鬼屋。
開始并不知道它是什么玩意兒,莽莽撞撞就跌了進去。“咦?怎么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還沒等我從沉思中恢復過來,我便向一邊的墻倒去,我下意識連忙用手扶住了墻,“哦,虛驚一場。可我好端端的,怎么會有眩暈的感覺?”但我看了看旁邊的人,東倒西歪,“看來不是我的問題。”在別人的講解下,我才知道這是在鬼屋。我感覺挺有趣的,倒來倒去,一不小心就摔在墻上。而我又看見有幾個人拿一瓶礦泉水,觀察水的液面,不知在干什么。因為實在忍受不住昏頭轉向的感覺,所以就匆匆地走出了鬼屋。之后卻為沒有在那多呆一會感到可惜。
后來,通過查閱資料,才明白為什么在鬼屋里會有這種眩暈的感覺。它是利用視覺與感覺不同而使人感到眩暈,房子的地板、墻壁以及布置都是以一定角度放置的。眼睛看覺得是水平的,于是身體就想與地面垂直站立。而耳朵里的耳蝸與半規管卻認為人是傾斜的,又要調節身體變為豎直狀態。于是人就感到暈,不知道該怎么才能平衡,所以就會失去了平衡。這讓我明白了,為什么有人在觀察水的液面,原來是通過水的傾斜來判斷屋子的傾斜方向。 上海科技館一游,使我獲益匪淺,懂得了許多道理,可謂不枉此一游!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4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坐地鐵去成都科技館。
我們到了科技館,一進大門,我就看見一個很大的宇宙飛船和火箭。然后和奶奶就上了第二樓。
到了第二樓之后,我發現第二樓也有好多好玩的活動,我看見了許多人排著隊玩虛幻賽車,我也想玩,就排到了隊伍后面。虛幻賽車很漂亮,它的顏色是紅色的,車頭那里還有85這個數字,車的兩側的門上和車位上,都有風火輪的標志。虛幻賽車和普通賽車相同的是,兩種賽車都是沒有車頂的,不能遮雨,都有四個大輪子,和普通賽車不一樣的是,普通賽車可以開著跑,虛幻賽車不能開著跑。我排了很久很久的隊,終于輪到我來玩了,我就坐上了虛幻賽車。
我眼前的大屏幕忽然一亮,游戲就開始了,屏幕上出現了賽車道,兩邊的.看臺上坐滿了觀眾。我踩著油門,控制著方向,我開的時候方向一點都不好控制,方向盤往左轉一點點,賽車就往左偏很多,一下子就撞上了左邊看臺下的墻了。我趕緊往右一點點,他又往右偏很多,一下子就撞上了右邊的墻了,然后我向右轉了一點,又向左轉了一點,慢慢的就恢復了原來平穩的樣子,我玩了一會兒,又變成了原來不好控制的樣子,哦,玩著玩著,覺得越來越不好玩。游戲結束了,我下了虛幻賽車,奶奶問我坐在賽車上的感覺是什么,我說:“一點也不好控制。”我們又去其他地方玩了。
我又看見了一個池子,池子里有兩條機器魚,那兩條機器魚在池子里活潑地游來游去,機器魚的肚子上在發著光,一閃一閃的,真漂亮。
我又看見了一個機器人,可以把一個很亂的魔方復原,我就跑去排隊了。我排了很久很久,也看了很久很久,終于到我了,我拿起魔方就在那里轉呀轉,把魔方轉得很亂,我就給了機器人,機器人拿起魔方看了又看,結果他也不會,哈哈,我把機器人給難住了。我們又到其他地方玩了一下,然后我和奶奶就回家了。
我喜歡去科技館玩。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5
今天爸爸帶我和我的好朋友去參觀了省科技館與自然館。科技館的形狀是球狀的建筑,自然館的形狀像彎彎的橋。
我們先參觀科技館。進去后,聽到廣播說四樓有恐龍電影,就去了四樓。那里是球形全方位立體電影,要躺著看才行。我看到隕石掉下來時,就感覺隕石要真的砸到我身上一樣,很真切、也刺激。我們又去了全息音響小屋,在那里感受了奇妙的全息音響效果。你能感覺到石頭落下的聲音,能聽見別人在你耳邊說話,聲音由遠及近。別人在你身后走過的腳步聲,還有喝水的聲音,你都能聽得一清二楚,就感覺真的有人在你身邊,因為是在黑屋子里,感覺有點恐怖!
我們又到了自然館,在那里我看到了許多動植物的標本、古代的'昆蟲化石和恐龍化石,恐龍化石大多都一千、一百萬年以前的。
參觀科技館見了不少新的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感覺到科技力量的神奇。參觀自然館讓我了解了不少自然界的生物及其發展規律,讓我長了不少見識。真好、真有趣!
參觀流動科技館觀后感
星期二,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參觀流動科技館的活動。那天,天氣不熱,開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神采,踏上了探索科技的神秘之旅。可走了大約二十分鐘的路程后,我們就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但是心情還是挺高興的。
當進入科技館時,我們都大吃一驚,看著各式各樣的機械,我立刻湊上去,一切疲勞都九霄云外了。我最先看到的是“雅各布天梯”,我按下按鈕,一道道山觀的電弧“磁——磁”地上升,這一下子提高了我的興趣。我又來到了另一個科技展品前,這里有個鏡子,鏡子上有個五角星,要求看著鏡子用電絲連接的筆,把它沿五角星的鐵軌畫出來,并統計時間和觸碰外邊沿的次數。這不簡單嗎!我索性拿起筆就畫,可一到轉折處就不行了,一連幾次都不行。我突然想起,鏡中的圖像和實物是相反的呀!我又試了一下,這回竟然成功了。接著,我又參觀了“食物金字塔”,“塵端放電”,“豆瓣旅行記”,“鏗鏘鑼鼓”,“最速降線”“不見的力”等許多項目。
琳瑯滿目的科技成果讓我體驗著神神秘秘的快樂。
其中,“最速降線”就很特別。這里有兩個軌道,一個曲線軌道,一個直線軌道,上面各放一個小球,觀察哪個小球最先到達終點。最后,經過試驗得知,曲線軌道上的小球先到終點。因為,小球下降的初始階段,通過較陡的軌道獲得較大的速度。當小球速度較大時,在充分利用較大速度走完平坦的曲線。“最速降線”是速度與路徑選取的最優組合,因此相比其它任何軌道,小球可以最先到達終點。另外,古代建筑屋頂呈錐形,不也是借鑒了“最速降線”的原理嗎?它能讓屋頂的雨水以最快的速度流走,從而保護了建筑物的結構不被腐蝕和破壞。
“看不見的力”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仔細觀察會發現每個轉輪都貼有小磁鐵,轉輪間的小磁鐵靠磁力產生相互作用,帶動與之相鄰的齒輪轉動。還有冰箱門的密封條,指南針,都是利用了磁力的作用。此外,我還參觀了“小優”機器人,它們結合了多種高科技技術,擁有時其各自由關節,配有多種傳感器。能夠伴隨音樂演示前進,背古詩、唱歌、翻跟斗、還會倒立等動作。還能相互組網實現多臺機器人協作,一臺機器人摔倒后,能自行站起,與另外一臺機器人繼續同步表演,盡興之余他們還能為大家說相聲和口令表演呢。
科技館的每件展品都讓我驚奇,我漸漸發現,科學就是生活,生活中到處都用著科學,我們更應該熱愛科學,享受科學。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參觀科技館作文06-12
參觀科技館作文[精選]07-20
參觀科技館的作文01-31
參觀泉州科技館作文02-22
參觀科技館優秀作文03-01
參觀科技館作文【推薦】07-12
參觀科技館作文通用09-12
參觀鄭州科技館作文02-21
【精選】參觀科技館作文47篇03-21
參觀科技館作文四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