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拉貝日記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了《拉貝日記》這部電影。
《拉貝日記》中的主人公是當時的德意志第三帝國黨員約翰·拉貝,作為當時西門子中國區的主管,拉貝加入納粹黨只是順應潮流,他本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希特勒,他原以為希特勒是一個英明的領導者,在安全區受到日軍威脅期間,拉貝還寫信給希特勒希望得到他的幫助,這封求救信自然是石沉大海。
當日本戰機開始轟炸南京時,拉貝張開納粹大旗,讓大家躲在下面的時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納粹旗霎時成了拯救生命的護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們和碩大的納粹旗,非常有視覺沖擊力。其所帶來的感受十分復雜,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時是最為重要的,不論采取何種手段。
拉貝的司機被砍頭后,日軍軍官答應賠償損失。拉貝提出用20位中國戰俘來彌補自己的損失。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為了多挽救幾條生命。當拉貝走向那一群充滿恐懼以及期待的戰俘時,空氣彷佛都凝結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己卻只能挑選帶走20個人,每一個名額的選擇都是艱難的,也足以讓心流血。拉貝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盡量多挽救那些已經走投無路的生命們。
影片中沒有過多殺戮,暴力等場景,相對平緩的敘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點突出了拉貝這位國際友人如何挽救20萬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轟炸西門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時候,西門子公司的中國員工躲到公司院子里來,日本轟炸機還是炸個不停,但后來拉貝把德國國旗拿了出來,中國員工們都躲在了德國國旗下,結果日本轟炸機就停止轟炸回去了。看到這里,深刻的明白了毛主席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條的生命竟然連一面德意志第三帝國國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電影往往只是一個有局限性的載體,它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歷史。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曾經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給予我們幫助的人,更不能忘記那段歷史。勿忘先烈,勿忘國恥!
【拉貝日記觀后感】相關文章:
最新《拉貝日記》讀后感心得11-18
拾貝的作文01-13
《貝的故事》教學反思04-23
拉不開的書作文03-07
拉不開的書作文03-23
拉一把作文03-12
夢見拉很多屎09-03
詩海拾貝教學反思03-16
“莫拉克”來了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