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好幾天不上線,昨日一來就看到朋友推薦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鋼琴師》。實話說,我平時不大看電影,外國的更是不輕易碰觸,因為感覺他們總喜歡把諸如災難,暴力,詭異這些東西在視聽上大肆渲染罷了,沒什么看頭,相較之下,我還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輕柔和緩,溫情浪漫的東西,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
只因《海上鋼琴師》是她推薦的,隨即尋找打開,直接進入畫面,二十分鐘后,我在心里笑著說:這家伙,你怎么知道我會喜歡,居然不早告訴!是啊,展現在面前的,絕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長的史詩,它不是看完之后的唏噓嘆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擊靈魂的……
影片全部的情節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鏟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里發現,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因為當時是新世紀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鏟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他就叫1900了。從此后,1900在船上度過了他的一生,一輩子都沒有下過弗吉尼亞號。
八歲時,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一個天才鋼琴家誕生了,他就是1900。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就如他的內心世界一樣,根本不存在什么規則,標準之類的東西,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媽媽”,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樂,他演奏的簡直是仙樂。別人無法進入他的世界,而他卻可以“看”到遙遠的城市,看到那里的大霧,松濤,甚至行走著的人們的表情,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樣純潔,干凈。別人也曾勸他下船,甚至也有愛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終究沒有與這些相融。因為他的音樂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來,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傳遞著他內心的安靜,清明和潔凈,這是一個何等的境界,這是一個何等的向往。當時無論是下等的工人,黑人,還是貴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覺的形式出現的美國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樂也正契合了這樣一種向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讀為一種靈魂的訴求。
塵世間的人們,每每被俗務俗事所困所纏,常常逃不出自己編織的種.種藩籬,然而,這些東西與一個博大的胸懷,與天地之寬廣比起來算的了什么。許多的人,許多的我們身邊我們周圍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往往有著特別的人格魅力,他們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內心書寫者人生,他們樸素恬淡,但他們,富有。就像1900一樣,戰爭也好,誘惑也罷,似乎與他都沒有任何關系,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寧,這就夠了。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1-20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后感11-21
電影《海上鋼琴師》個人觀后感07-26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35條10-26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39條07-18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36句09-07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匯編35句10-17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摘錄38句01-14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集合39條09-04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