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觀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種思想感悟,觀后感相當注重“感”,也就是從作品中領悟出的道理與思想。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次將鏡頭對準了故宮的文物修復師們,他們已經存在了幾百年,卻始終不為人知。書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寫了12位文物修復師的對歷史、對人生的回顧和感悟,同時也是一本故宮幾百年文物修復歷史的縮影。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懷絕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復師,默默地固守“冷宮”一隅,日復一日地打理著價值連城的“國寶”。他們是故宮里的鐘表匠、青銅匠、摹畫工、木器工、漆器工……他們一代一代薪火相傳,是故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宮墻外的世界斗轉星移,宮墻內的他們卻要用幾年的時間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宮廷鐘表上千個零件要嚴絲合縫;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畫揭一兩個月;一幅畫臨摹耗時幾年到幾十年……他們用自己的一輩子來詮釋“因為熱愛所以堅持”“擇一事,終一生”的牢固信仰。他們那一代興許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們的身上還留著濃重的匠人氣息,他們離開故宮,和普通人也沒有區別,他們用一輩子醫治歷代大師被歲月腐蝕的作品,最后,他們將自己的痕跡抹去。他們在故宮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們的欲望,還有我們自以為是的價值標準,這也許是本書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為什么分享這本書?因為《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我聯想到了“我”在息烽修公路。“我”是我身邊的同事、身邊的公路人。其實,他們的工作形式與我們的工作其實非常相似。每當心里浮躁時,翻開書,聽聽書中人物說的話,心里便會慢慢沉下來。
推薦詞中說“一座宮廷鐘表上千個零件要嚴絲合縫;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畫揭一兩個月;一幅畫臨摹耗時幾年到幾十年……”,由此,我想到,公路是成千萬上億顆砂礫拼鋪而成的呢,公路人用的是一輩子。
推薦詞中還說,“他們用一輩子醫治歷代大師被歲月腐蝕的作品,最后,他們將自己的痕跡抹去。”而我們的工作何曾不是這樣,我們的養路工人不分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勤勤懇懇的工作,養護好前輩們辛辛苦苦建設下來的公路,讓人民“行之順心”,未留下一絲痕跡,我們做到的,就是踏踏實實做好當下的事。
要是你跟你的工作對不上話,可能上班了還想家里有什么事,心里不靜,沒在這個上面。當然你說你干不好還干不壞,可是,干壞了那文物就壞了。“不遇良工寧存故物”,沒有遇到好的修復師,寧可不修,你修就是一種破壞,古代就有這種論述。而我們修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不好,質量不高,又何嘗不是一種浪費和破壞?選擇了自己的職業,站好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也是一種修為吧。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推薦10-25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觀后感11-21
《我在故宮修文物》讀后感02-18
保護文物的作文08-25
保護文物作文02-20
文物崗位職責03-19
文物工作總結05-19
經典修心格言02-05
修電腦作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