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觀賞了后,心中感慨萬千,不禁為作品所深深折服,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今天是五月十二日,中國防震減災日,在這樣的日子,我懷著莊重而又嚴肅的心情,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那一刻,是所有國人的傷痛記憶。天搖地動,山崩地裂,一棟棟房屋倒下,一座座橋梁坍塌,一個個生命逝去。這場災難被稱為唐山大地震。
電影帷幕拉開,我們看到三十年前人們生活的狀態,親情是第一個窗口,父親對龍鳳胎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的保護,媽媽對孩子的愛,夫妻間的愛……這一些些平凡到像呼吸一樣自然,而我已經把淚咬在眼底。災難降臨了,天空是紫色的,人們驚悚的表情,生命的渺小和脆弱與災難對比強烈。親情,愛情,責任,卻在崩塌的這個瞬間爆發的那樣赤裸。女人沖向房子的那一瞬,被男人拉住,男人犧牲了,房子還是倒塌了,兩個孩子壓在廢墟中奄奄一息。連生命都要面對選擇的時候,我不知道生命到底珍貴的要用怎樣一個詞去形容?在那么的殘酷無情的自然災害面前我感受到人的渺小,那么脆弱,生命轉瞬即逝,但也看到了人的偉大,人們面對災難卻又是那么的團結一致,英勇頑強。有生死抉擇前的犧牲自我,有共同面臨汶川地震時的薪火相傳。其中母女三人的故事更閃爍著人性和母愛的光輝。該片用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詮釋了人間的真愛,血濃于水親情不僅是一種延續,更是一種忠貞的堅守。這些正是中國人民能飽經磨難而不倒,歷經風霜而彌新的'精神源泉!如電影中那樣40年間唐山人能穿越大地震的傷痛,邁向新的希望之路。從唐山到汶川、蘆山,我們能銘記一次次戰勝災難的歷史記憶,凝聚起走向復興的無盡力量。正是源于我們的精神源泉!
道之所趨,窮山盡海,不能羨也。志之所向,銳甲精兵,不能御也。我相信身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能夠傳承抗震救災精神,用行動閃爍人性的光輝!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小姨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整個觀看過程中,我的眼淚就像珠子一樣往下掉。這部電影十分感人,講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心靈創傷,并通過人性的善的一面艱難地自體恢復、融合,最后回歸到親情里。
1976年的一天,唐山發生了7。8級地震,死者達24萬多人。地震的當天,有一個4口之家,兩個孩子在家里睡覺,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外面工作。那兩個孩子,一個叫王登,一個叫王達,他們被眼前的景象嚇壞了,姐姐王登拼命地叫著:“爸爸,媽媽,救我!救命啊!”弟弟王達也隨著姐姐喊叫著,當他們的爸爸媽媽趕到那兒時,媽媽一眼就看到自己的親骨肉,正欲救孩子時,卻被丈夫一把拉住:“你想找死嗎?”說完,自己沖進了屋里,這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的頭頂上的樓板砸了下來,丈夫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
救援隊來了,他們的媽媽請求救援人員快將她的孩子救出來,救援人員說:“只能救一個!”在艱難的抉擇后,她便喃喃地說:“救弟弟!”這三個字,恰好被壓在下面的姐姐王登聽到了,頓時傷心極了。后來,姐姐王登被暴雨淋醒了,被一個軍人高干家庭收養。轉眼間,20年過去了,她的養父養母對她很好,而王家都以為姐姐死了。在又一場大地震中,姐弟相遇,先開始,姐姐王登始終不肯原諒自己的母親,但是最后,她終于明白了母親的心,最終原諒了自己的生母,除了父親,一家三口終于團圓了……
悲慘而感人的電影結束了,全場每個人都泣不成聲。做娘的一個個都在抹著眼淚,對孩子說:“你們永遠不能理解真正的母愛,一個做娘的`心啊!”是啊,人性是偉大的,母愛更是偉大的!每每想起那震撼人心的情景,我都為之感動,她告訴我人生的哲理,做人的根本,相信這世界正是因為這偉大的愛,才使這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老婆,老婆,你在哪?”(我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我的親人,似乎忘記身上的疼痛,推開了壓在我身上的家具跟瓦片,我找到了她,用盡全身力氣把她抱起來喊醒在昏迷的他,我心在想是不是她被砸死了?我心痛極了……)
正在我絕望的等待死亡的時候,她睜開眼睛說: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一定要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把他們養大……(做為一個女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她的家人,而我……我很后悔,這太痛苦了,親眼看著自己的愛人在自己面前死去卻無能為力,這是我一生的傷疤,每當夜晚來臨,我都會想災難發生那瞬間,妻子死去的那情景,這些記憶痛苦已經纏繞我33年……)
這些是我看完東方臺系列記錄片《唐山大地震》與少數幸存者談話后記憶的寫片段,從前聽說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話題,可最近看了這個節目感觸很深,原來這幾乎見慣的話題是這么血腥……在我看來美麗的世界發生這么大一次災難。我認真的看,聽,聽他們心底最真實的心聲,生與死人性的心里的斗爭,每個幸存者都很激動,但有更多是痛苦……
“我開飛機看整個唐山的時候,我非常傷心的哭著并向上級匯報情況,這個我生活這么多年的地方已經是一片廢墟,這時在北京中國各部分地區派的飛機帶著救援物資趕來,人們不管搶著吃,當時已經不知道手臟不臟抓起來就吃。此時的唐山已經沒剩什么了……”(一位幸存者男大概50多歲,講述這些的.時候眼淚一直在流,能看出他失去的那種難過。盡管他還活著,他還是難過,我很佩服他還有勇氣活下去,當什么也沒有的時候還能堅強的帶著痛苦活下去……看這個節目我很心酸,鼻子也一陣一陣的酸`眼淚也很自然……)
看那些記錄,照片,倒塌的大樓,下面壓著的卻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愛人,家人,朋友,可他們都壓在下面,有些已經死去,有些人呼吸困難,或者流著血等待死亡……真的好痛心,原來我心里美麗的世界……我太不知道滿足了,自己也知道這點不好,可是卻改不了,還是不滿足,滿足就是放松自己!我不滿足,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但是跟他們比我是幸福的幸運的……祈禱世界和平,減少災難,好人一生平安!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昨晚,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走出電影院時,已是深夜了,習習涼風伴著我沉重的心情默默的走回了家。影片講的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是以一個普通工人的一家四口。震后只剩下了他們的母親沒被壓在石板下,當幾個自發救援的`人把她的老公出來之后,這位母親幾乎崩潰了,但她又想起:我還有孩子。當這位母親千辛萬苦找到孩子時,卻又要面臨著兩個只能救一個的艱苦抉擇。之后母親說:“救兒子。”這句話被壓在石板另一頭的女兒聽見了。女兒卻在死難的人堆中幸運的活了下來,被一對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夫婦收養了。雖然兩個孩子都活著,但他們的心靈創傷比那“余震”更難以驅散。接下來就是兩個孩子在兩個不同的家庭的生活。
伴隨著歲月的流失,一晃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孩子們也越來越有出息,而母親卻一年比一年蒼老,卻仍然守著這個簡陋的家。事業有成,開著寶馬的兒子也拿她沒辦法。轉眼,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又使這兩姐弟重逢在這抗震救災的現場。我想:對于知道唐山大地震的人來說,三十二年后,再次觀看唐山大地震的場面,心里肯定不平靜。從十多歲的孩子到如今的成年人,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和酸甜苦辣。如果把它同那寶貴而又脆弱的生命相比較,哪個輕?哪個重?哪個值得?哪個該珍惜?只要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過的人,心中自然就會明白。
三十二年過去了,唐山,又一座美麗的城市在北方崛起了,她它就像一只美麗的鳳凰浴火重生。給唐山的人民帶來了希望,而那些在災難中長眠在地下的24萬同胞,人們永遠沒有忘記他們。長長的紀念墻,把他們的名字記載進了歷史。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從這部電影中我懂得了:愛護地球,愛護自然資源,也是愛護我們人類的生命,這件刻不容緩的責任,應該從我們每一個公民做起!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
1976年深夜,唐山,大地震。
突如其來的地震,好似一只巨大兇猛的野獸在地心中聳身一搖,震倒了一排排高聳的樓宇,奪走了一條條燦爛的生命,和睦的家庭瞬間家破人亡。但它永遠摧毀不了——一位母親對兒女三十年來深深的愛與思念。
也許我們永遠不會有這樣無奈痛苦的抉擇——在摯愛的親人中,只能救一個,卻要壓死另一個!當痛苦的母親咬著牙說出“救弟弟”時,那短短的三個字卻比壓在身上的大石板還要沉重的壓在了姐姐的心里,同樣也壓在母親的心里……三十年后,已經恨了母親三十年的大難不死的姐姐,歷經了養母的逝世、愛情的變故,偶遇了弟弟。見面之后,母親的淚水、下跪、溫暖的話語成了最炙熱的'陽光,融化了姐姐心中三十年的寒冰……
在天災面前,我們無力阻止它的到來;在死亡面前,我們也無法挽回失去的生命。但母親卻用愛來修復姐姐受傷的心靈。母親并不是自私、重男輕女的。在弟弟還能說話,姐姐卻只能敲石頭的情況下,她也只是抱著“救就要救活”的心態。弟弟被救出來時,母親仍緊緊抱著姐姐的“尸體”不肯離去。弟弟富了,母親仍固執的住在破舊的老房子里,只為了償還三十年前的那份情債。靈桌上一直供著姐姐最愛吃的西紅柿……她,一位普通的母親,卻用最不普通的方式譜寫愛的贊歌!
也許,在懇求母親再次買下心儀的玩具時,我們不會想到堆滿玩具的房間,而只怪罪媽媽的吝嗇;也許,在請求出去好好瘋玩一把時,我們沒注意試卷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而怪罪媽媽的不開明;也許,在挑食只吃葷菜時,我們沒意識到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而怪罪媽媽的種種苛求……愛,并不是一定要大聲喊出來,并不一定要經歷生離死別才能體現出來的,它其實一直圍繞在我們的身邊,無論經歷多少個春夏秋冬都不會改變的。
逝者安息,面對生命之花的消逝,我們能夠珍惜的,也是應該銘記的,是那份永遠不變的至愛真情!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6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唐山大地震》,講了一個關于地震的故事。
那是1976年7月28日,當天天很昏暗,成群成群的蜻蜓一窩蜂地涌來,人們似乎沒有感覺到危險正一步一步逼近。夜里3時42分,唐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睡夢中的人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有的人想跑出樓房,可是剛出門就被塌倒的水泥板給壓住了;有的人為了逃生,干脆選擇從高樓跳下,結果跳出來后又摔死了;房子塌了,家沒了,到處是血流成河……
看到這里我很難過,也有很多感慨。人們在這些天災人禍面前顯得那么渺小,那么無助。那么,作為新一代的我們,如果再一次發生大的災難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首先,我們要認真學習,掌握各種災難發生時的前兆,了解如何自保,如何急救的方法。例如地震前的天氣變化,井水的升降、變渾,動物行為反常等。一旦發生地震,我們能跑出室外的,就一定要有序地逃到室外,到空曠的地方。千萬不要再跑回來取東西。如果跑不出去的話,就要躲到衛生間、寫字臺、床或低矮的家具下,用枕頭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如果可能,抓住身邊可以利用的東西,如水瓶、吃的東西,盡量節省食物。
其次,當災難真的來臨時,一定要冷靜,最忌慌亂。相信只要活著,就會有人來救我們。如果真的被困住了,一定要堅持,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要保持體力,聽到有人來時,敲擊管道或墻壁以便救援人員發現。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況下再選擇呼喊。可能的話,請使用哨子。
我還記得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的一次災難來臨的演習。在遇到危險時,老師教育我們下樓梯一定要有序,爭先恐后的結果,只會讓逃生的速度更慢,帶來可怕的人員擁擠和傷害。危難時一定要團結協作,才能共渡難關。
希望,永遠看不見災難的到來;希望,我們永遠生活在陽光下;希望,我們的祖國永遠美好;希望,我們的世界永遠和平!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
“老婆,老婆,你在哪?”(我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我的親人,似乎忘記身上的疼痛,推開了壓在我身上的家具跟瓦片,我找到了她,用盡全身力氣把她抱起來喊醒在昏迷的他,我心在想是不是她被砸死了?我心痛極了……)
正在我絕望的等待死亡的時候,她睜開眼睛說: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必須要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把他們養大……(做為一個女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她的家人,而我……我很后悔,這太痛苦了,親眼看著自我的愛人在自我面前死去卻無能為力,這是我一生的傷疤,每當夜晚來臨,我都會想災難發生那瞬間,妻子死去的那情景,這些記憶痛苦已經纏繞我33年……)
這些是我看完東方臺系列記錄片《唐山大地震》與少數幸存者談話后記憶的寫片段,從前聽說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話題,可最近看了這個節目感觸很深,原先這幾乎見慣的話題是這么血腥……在我看來美麗的世界發生這么大一次災難。我認真的看,聽,聽他們心底最真實的心聲,生與死人性的心里的斗爭,每個幸存者都很激動,但有更多是痛苦……
“我開飛機看整個唐山的時候,我十分悲哀的哭著并向上級匯報狀況,這個我生活這么多年的地方已經是一片廢墟,這時在北京中國各部分地區派的飛機帶著救援物資趕來,人們不管搶著吃,當時已經不明白手臟不臟抓起來就吃。此時的.唐山已經沒剩什么了……”(一位幸存者男大概50多歲,講述這些的時候眼淚一向在流,能看出他失去的那種難過。盡管他還活著,他還是難過,我很佩服他還有勇氣活下去,當什么也沒有的時候還能堅強的帶著痛苦活下去……看這個節目我很心酸,鼻子也一陣一陣的酸`眼淚也很自然……)
看那些記錄,照片,倒塌的大樓,下方壓著的卻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愛人,家人,朋友,可他們都壓在下方,有些已經死去,有些人呼吸困難,或者流著血等待死亡……真的好痛心,原先我心里美麗的世界……我太不明白滿足了,自我也明白這點不好,但是卻改不了,還是不滿足,滿足就是放松自我!我不滿足,不能放松對自我的要求。但是跟他們比我是幸福的幸運的……祈禱世界和平,減少災難,好人一生平安!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
電影《唐山大地震》再現了1976年發生在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短短的23秒,天崩地裂,生靈涂炭,一幢幢樓房變成了一片廢墟,斷壁殘垣,滿目瘡痍,慘不忍睹;昔日的寧靜、完整的家園已不復存在,昔日的平靜、美滿的生活也化為烏有,成千上萬的家庭支離破碎,24萬同胞永逝不返,家庭的溫馨,親情的溫暖,已被鮮血和淚水所代替!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災情慘絕人寰,但隨著劇情的起伏跌宕,人們在災后所展現的愛與堅強,如一縷陽光照亮了災情灰暗的底色。
因為愛,有元妮32年對丈夫的孤守和對女兒的愧疚;因為愛,才有解放軍對災區奮力的救援和災區孤兒的收養,才有妻子(養母)對丈夫和養女臨終前的懺悔和掛念,因為愛,才有養父重逢養女時的勃然大怒和老淚縱橫;因為愛,才有方達身殘志堅的拼搏和對妻子近乎冷酷的偏執;因為愛,才有方登、方達姐弟在汶川離散重聚的契機。也因為堅強,才有元妮決定帶著殘疾兒子留守唐山時的堅定,才有她棄崗單干的果敢;也因為堅強,才有方達對母親承諾會有美好未來時的自信,才有方達事業有成的.基礎。
電影給我帶來的不是地震災害場景的慘烈,而是愛與堅強的傳遞,心靈的震撼,想想我自己自從患哮喘病以后,總是抱怨上蒼的不公,沒給我強健的體格,影響我快樂的生活,不能堅持和配合醫生的治療,甚至把它當作不好好學習的擋箭牌,成績也一落千丈,尤其是媽媽在我生病以后,省吃儉用,四處奔波,為我求醫問藥,只要天氣稍有變化,總是噓寒問暖,為我添衣加被,有次外出,媽媽媽媽怕我淋雨,把傘讓給我打,自己卻全身淋濕,感冒多日;爸爸為了減少我犯病的誘因,戒掉了多年的煙癮,放棄了養花的嗜好,一有時間總是拖地抹桌,減輕不良環境的刺激,好讓我早日康復。而我卻習以為常,覺得理所當然。
影片看完了,我的內心也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我想對唐山的人們說,你們在災難面前用愛與堅強詮釋的生命價值,是我生活的航標;我想對父母說感謝你們賦予了我生命并在我遇到坎坷時用愛去融化我冰凍的自信;我想對自己說,擁有生命就是擁有了一切,我會心懷感恩擁抱生活,迎接每一個挑戰......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9
對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22日晚間,走進了電影院。事先早已備好紙巾,然而,當幕尾王菲的《心經》響起時,紙巾完好無損,只任眼淚自然流淌,兩頰留下清晰印記。默默地離開電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電影帶給我的震撼。記憶76年地震的特效還原,觸動更多的,是對08年“汶川大地震”的傷痛記憶。山崩地裂,房屋頃刻倒塌,生命轉眼被無情吞噬,真情在危機中的釋放……影片還原地震帶來的視覺震動,不得不讓我在那一刻,勾起親歷5。12的傷感與嘆息。記憶,是電影強加給我的一項符號,也是串聯電影的一根主線。女兒因為那忘不掉的回憶,記恨母親三十二年;母親因地震中對丈夫、女兒愧疚的印記,守望廢墟三十二年。
親情電影所彰顯的人文關懷,讓我數次動容。尤其是,劇中對“親情”的刻畫,讓我增添了很多對父母、親人的思念和愧疚。劇中母親撫養兒子所表現的堅毅,為完成自我救贖而堅守破房中的固執,觸動我心靈的,是母愛的偉大;養父在生活中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心,面對消失五年的女兒的牽掛以及留下的凄涼背影,折射出來的,是父愛的純真;養母臨終前的囑托,以及表現出來的堅韌,撞擊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親情……堅強在電影中,無時無刻都表現出的,還有“堅強”。
母親是堅強的,為完成對婆婆的承諾,為回饋對丈夫的感激,為省視對女兒的虧欠,用一生的擔當,獨自守望著心中的廢墟;養父是堅強的',支持女兒尋找親人,默默忍受對女兒的思念與孤獨;兒子是堅強的,以殘疾的身軀,始終想著為母親分憂解難,開創著屬于自己的事業;女兒是堅強的,雖糾結于兒時的“忘不掉”,但始終懷著對生命的尊重,始終藏著感恩的心。……劇中的“他們”,都是堅強的。或許,這部電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廣告元素的植入等。但是,他能帶給我們對人文主義的重新追索、對親情的思考、對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經足夠了,不應過于吹毛求疵。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并不是“形式”,顫動的不只是身體,而是靈魂……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
這是一部能讓你體會生命的意義、體會最深的母愛的紀錄片——《唐山大地震》,在這里,有愛,有希望,有寬恕,有感動……
蜻蜓遷徙,災難就要上演。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色的光環出現在寧靜的唐山市上空,地震隨之而來。一家子,姐姐驚醒后趴在窗臺上喊媽媽,墻上出現了一道道裂縫,母親沖上去救孩子被父親一把拉住,自己去了。短短幾十秒,唐山變成了一座廢墟。父親被壓死了,兩個孩子被壓在同一塊石板下面。“只能救一個,只能救一個!”母親選擇了弟弟。在另一邊的姐姐哭了,因為她早就知道母親會選擇弟弟。弟弟截取了一只胳膊,姐姐在幾天后奇跡般醒了過來,卻怎么也找不到媽媽,被軍人收養了……
在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姐弟相遇。姐姐寬恕了母親,體會到最真摯的母愛!
父親救了母親,因為他知道:孩子是不能失去母親的,以及他對母親的愛。父親走了,舍得把母親一個人和孩子扔在人間。
母愛是偉大的,但在姐姐面前,為何又消失了呢?可能母親是想姐姐應該讓著弟弟,所以先救弟弟。也可能是母親偏愛弟弟……但我最想相信的就是母親只看到了弟弟,沒看見姐姐,只聽見弟弟說話,沒聽見姐姐說話。以為姐姐生的希望不多了。只有這種說法,對姐姐才公平一點點。想到這兒,我早已淚如雨下……
弟弟有愧于姐姐,因為要是先救姐姐,弟弟有可能已經掩埋在廢墟里了。姐姐有愧于母親,因為她發現母愛的時候已經很晚了,讓母親苦苦的相信她死有32年了。母親有愧于父親,因為當時要是母親沒被父親攔住,就不會是父親離開了……現在,他們都已經互相原諒了,這才是一個很好的`結局!
現在,想一想,我們的母親對我們付出了多少愛:想起母親為我準備的每一頓豐盛的飯菜;想起母親為我洗的每一件衣服;想起母親在我遇到挫折時那充滿愛意、期待我站起來的眼神:還想起母親在我生病時守在床頭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我卻總是說媽媽對別人比對我好、嫌她做的飯不和我的口味。現在想起來,真是慚愧極了!
媽媽會用一生去愛我,我也會用一生去愛媽媽!
《唐山大地震》這部紀錄片反映了在地震時、地震后的母愛以及親情!提醒著天下的子女們:要照顧好你們的母親,至少也要對得起她給你美好的童年!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
我有個習慣,越是廣告宣傳厲害的電影,我越是不愿看,但這次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是個例外。近日,赴臨江門新開張的五麟影城看了《唐山大地震》,頗有些失態,灑淚之外,心靈受到的震撼超出以往任何一部電影。
像地震這一類題材拍成電影,一般都會極力渲染災難場景,靠高科技制作取勝,《唐山大地震》開頭也有這樣震撼的鏡頭,但縱觀全片,直接展示災難的鏡頭不及五分之一,其余全是寫震后家庭和人的命運,非常普通而平實,我以為這正是馮小剛的高明之處——以一個普通家庭為切入口,展示地震背景下人的命運悲喜、生命的脆弱堅韌。從這個意義上看,我認為《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純粹的災難片,而是一部命運片、心靈片,影片給予觀眾的不單單是視覺的沖擊,更有內心深處的疼痛、撕裂、炙烤和反思。
觀看《唐山大地震》,我的思緒也回到了34年前的1976年,那時我剛好10歲,讀小學五年級,記憶中那年的暑假特別熱,特別漫長,全國各地都鬧地震。那年代消息閉塞,小道消息滿天飛,弄得人不得安寧,晚上不敢睡家里,就在家門口搭一張涼板,小孩子睡上面,大人干脆不睡,三五一群坐著擺龍門陣,稍有風吹草動,大人立馬讓我們頭頂枕頭往桌子啊涼板啊下面鉆,鉆了好些日子也沒見地震來,大家就松懈下來。不久,唐山地震,不過那時封鎖了消息,一般人只知道唐山華北那邊發生了地震,至于震級、死亡人數、救災情況等等,是不可能公開報道的。直到三十年之后,國家才公開了唐山大地震的有關數據,其中24萬死亡人數尤為刺痛中國人的神經。可以這樣說,唐山大地震既是天災,也有人禍,是那個特殊年代下中國人悲苦命運的濃縮與寫照。
從唐山到汶川,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天災人禍,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悲歡離合。生命已逝,往事已已,那些關于愛情和親情、生存和生命的傾訴與呼喚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中。借用電影中的一句對白結束我的嘮叨:大地震震的不是房屋,是我們的心靈!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
媽媽聽說唐山大地震這個電影很感人,就一直想看。昨天,她帶我和姐姐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女主人元妮有兩個孩子,女孩是姐姐,名叫方登。男孩是弟弟,叫方達,他們幸福地生活著。但是,一場突如其來地災難毀滅了一切:一天晚上,方登和方達都在熟睡。只見天空變成了恐怖的淡紫色,大地猛烈地搖晃起來,樓板、磚塊止不住地掉下來,元妮瘋狂地要沖進房子里救兩個孩子,父親攔住元妮,要自己進去救孩子,就在他快要沖進房子里的那一剎那,一塊巨大的樓板壓死了他。
大地震過后,有人發現了方登方達姐弟倆,他們被一塊樓板壓著,一個在這頭,一個在那頭,就像蹺蹺板一樣,救弟弟就會壓到姐姐,救姐姐就會壓到弟弟,姐弟倆只能救一個。救援人員問元妮救哪一個,可元妮哪個都不舍得放棄,過了半天,人家跟她說,再不做決定,兩個都沒了!元妮狠了狠心,說:“救弟弟!”這句話讓被樓板壓著無法說話而一直敲石頭求救的方登徹底失望了……
一場大雨把方登淋醒了,她發現自己躺在拉尸車里,旁邊就是她爸爸,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對軍人夫婦收養了,養父養母問她記不記得發生了什么事。她總是搖頭,我想:她應該不是不記得,而是不想說罷了。過了32年,方登也恨了元妮32年,在08年汶川抗震救災,方登深深體會了一個母親的心情:這個母親的女兒腿被壓著,情急之下,這位母親一狠心,叫了醫生把她女兒的腿鋸掉,事后,她哭著要去找她女兒的腿。這一段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位母親說:“長大,她恨我,就讓她恨吧!”我想:在讓元妮從兩個孩子里選一個救的時候,她是多么痛苦、難以選擇呀!這都是她的孩子!如果她拋棄了任何一個,她都會痛苦一輩子、愧疚一輩子!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母親的偉大與無奈。在方登吃東西的時候,偶然的,遇到了她的弟弟……
方登有沒有認方達這個弟弟?她有沒有原諒當初為了救弟弟而拋棄了自己的母親,想知道的話,就自己去看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3
對于《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期待已久。
22日晚間,走進了電影院。事先早已備好紙巾,然而,當幕尾王菲的《心經》響起時,紙巾完好無損,只任眼淚自然流淌,兩頰留下清晰印記。
默默地離開電影院,走在深夜的大街上,久久不能消散的,是電影帶給我的震撼。
記憶
76年地震的特效還原,觸動更多的,是對08年“汶川大地震”的傷痛記憶。
山崩地裂,房屋頃刻倒塌,生命轉眼被無情吞噬,真情在危機中的釋放……影片還原地震帶來的視覺震動,不得不讓我在那一刻,勾起親歷5.12的傷感與嘆息。
記憶,是電影強加給我的一項符號,也是串聯電影的一根主線。女兒因為那忘不掉的回憶,記恨母親三十二年;母親因地震中對丈夫、女兒愧疚的印記,守望廢墟三十二年。
親情
電影所彰顯的人文關懷,讓我數次動容。尤其是,劇中對“親情”的刻畫,讓我增添了很多對父母、親人的思念和愧疚。
劇中母親撫養兒子所表現的堅毅,為完成自我救贖而堅守破房中的固執,觸動我心靈的,是母愛的偉大;
養父在生活中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心,面對消失五年的女兒的牽掛以及留下的凄涼背影,折射出來的.,是父愛的純真;
養母臨終前的囑托,以及表現出來的堅韌,撞擊我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親情;
……
堅強
在電影中,無時無刻都表現出的,還有“堅強”。
母親是堅強的,為完成對婆婆的承諾,為回饋對丈夫的感激,為省視對女兒的虧欠,用一生的擔當,獨自守望著心中的廢墟;
養父是堅強的,支持女兒尋找親人,默默忍受對女兒的思念與孤獨;
兒子是堅強的,以殘疾的身軀,始終想著為母親分憂解難,開創著屬于自己的事業;
女兒是堅強的,雖糾結于兒時的“忘不掉”,但始終懷著對生命的尊重,始終藏著感恩的心。
……
劇中的“他們”,都是堅強的。
或許,這部電影有一些不足,比如廣告元素的植入等。但是,他能帶給我們對人文主義的重新追索、對親情的思考、對生命的尊重等等,已經足夠了,不應過于吹毛求疵。
看《唐山大地震》,得到的并不是“形式”,顫動的不只是身體,而是靈魂……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4
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就那么強烈,那么振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人們腳下踩著血水,在一個個死人旁走過,場面令人恐怖,地震過后,唐山下著一場場傾盤大雨,那些孩子們痛失親人的痛苦,與撕心裂肺的哭聲,讓我有了幾度動容。
啊,人間親情啊,人間最需要的就是親情,在地震過后,好心的人們都奮不顧身振作了起來,不顧個人安危,去救他人。這是多么值得歌頌的`精神啊。
今天是太平盛世,風調雨順,一派和諧。可是回頭想一想,那個年代的人們,是怎樣堅強到底,勇敢的活下來的。這部電影中,最感動我的是那個母親無時無刻想著自己的罪過,無時無刻不感到心痛。徐帆飾演的那個母親,說實話,在我把整部電影全看完的時候,我才發現,懺悔其實可以在堅定不移的信念之中,幻想化成愛。那個母親,在救孩子的時候,不停地重復,救兩個,救兩個。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生與死,這幾個字在他們的腦海中是一個殘酷的選擇,有人選擇生,是因為他們還有理想沒有完成。有人選擇死,是因為他們失去親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可是故事中的小姑娘卻有一顆頑強的心,堅強地活了下去。這正是殘酷環境中,值得頌揚的。人生是條單程線,不售回程票,讓我們珍愛生命吧。
今天,我還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少年,人生的許多事,我還不太懂得,但通過這部電影,我似乎成熟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其中最值得我珍愛的就是人間真情。感謝這部電影的導演以及各位演員的精彩演出。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雖然現在生活安逸,無憂無慮,但并不意味著我們面對的永遠都是鮮花和微笑。人生道路上難免挫折與磨難,讓我們為不測的人生做好未雨綢繆的心理準備,為幸福的明天做好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
昨天下班一路狂奔,去電影院看了唐山大地震,跟朋友一起去的!
這個電影,很震撼,尤其是開始的地震場面,做的真的很好,感覺身臨其境,尤其是徐帆的表演,真的是這個電影的亮點,她的母親,演繹的太成功了!
具體情節我就不介紹了,大家自己去看吧,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首先,我哭了,在地震發生時候,徐帆的一雙兒女在房間里睡覺,她和老公在外面,這個當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喊,孩子,然后瘋了一樣往家里跑,跑到家樓下,眼看著孩子站在樓上喊,媽,徐帆應了一句,來了,那兩個字,我的眼淚嘩嘩的,那種心情,我現在一邊碼字,一邊還在流淚,簡直是感同身受,再說劇里的爸爸,眼看著徐帆要沖進去,一把把徐帆拉后面,自己沖了進去,房子就在那一瞬間倒了,孩子爸爸就被壓底下了,徐帆上去救,結果又趕上了余震,徹底救不出來了,徐帆抬頭大罵,老天爺你不是人,這時候影院里,我邊上是個60多歲的老大爺,也哭了!再接著是徐帆聽見鄰居說孩子還在,趕緊去救孩子,結果又聽見只能救一個,一個板子壓了兩個孩子,撬一頭,壓一個,只能救一個,徐帆跪在那,無助的,喃喃的說,兩個都得救啊,兩個都得救啊,我邊上的鄰居已經哭的泣不成聲了,那種無助,真是表現的太好了,當最后選擇救一個時候,鄰居說了一句話,說,孩子還是生一個好,然后自己都笑了,算是緩解了一下 自己的心情!
后來是姐姐在死人堆里醒過來,就是現在電影海報的`那個場景,很慘,到處都是尸體,到處都是血!
因為電影跨度是32年,后來的情節就沒那么緊張了,不過剩下的時間,我一直再想,為啥他要救兒子,而不是女兒,一直想到電影散場,我還沒想明白,不過電影的最后,徐帆的女兒張靜初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媽,我對不起你,我折磨了你32年,我現在才明白,那個是我弟弟,他能活著多好!
我注意了一下,來看電影的什么年齡的都有,像我邊上60多歲的老大爺,是一家老小來看的,他一定是親身經歷了什么,因為他一邊看,一邊給邊上的孫子講解,而且也泣不成聲!
總結,這是個不錯的片子,推薦大家去影院看,但是別帶孩子去,因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感情豐富的必備兩包紙巾!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文章: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12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8-1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12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1-31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精選)07-0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2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推薦】07-06
【精】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2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精】11-23
【熱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