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1
炎炎夏日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學期已經來臨,期待已久的《開學第一課》終于開播。這期開學第一課共分為五節課,分別是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和絲綢之路。看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許淵沖和米斯巴·拉希德的故事。
許淵沖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他今年已經80多歲了。在小的.時候,他連26個英文字母都說不清。許爺爺在節目中說:“小時候,我把英文字母W,說成打破了油;還把X,說成了嚇死了人。”看到這兒,我不禁哈哈大笑。笑后,我在想,一位在小時候連英文字母都說不清楚的人,怎么成為了著名的翻譯家了呢?原來,他是靠著執著和堅持才成功的。就是現在,許爺爺還堅持每天翻譯一頁莎士比亞,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3點才休息。這個故事啟示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這樣,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的事,都要堅持。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這樣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夙愿。
米斯巴·拉希德是巴基斯坦的一位教授中文的老師,被譽為“巴基斯坦漢語之母”。在舞臺上,她為我們講述了自己大學老師楊老師的故事。楊老師是一位出色的中文系老師,她非常有愛心,把學生當作親生子女一樣看待。在課余時間教學生們剪紙、系中國結等中國傳統文化。一天早上,楊老師剛到講臺上,同學們就發現,老師的臉紅彤彤的,走路也非常慢。同學們就說:“老師,您怎么了,快回去休息吧。”楊老師卻說:“不行,學校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必須把課上完才能走。”第二天,楊老師就病倒了,她患的是瘧疾,急需輸血。同學們知道后,都紛紛自發到醫院,一共獻出了四大瓶血,但還是無法挽救敬愛的楊老師。楊老師去世后,米斯巴·拉希德繼承了楊老師的遺志,繼續傳播漢語。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外國友人都能致力漢語的傳播,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理應從小就說好普通話、寫好方塊字,繼承和發揚好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各國人民講好中國故事。
開學第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課,我要把這堂課中的所思、所悟運用到今后的每一節課中去。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2
吹過夏日晚風,走過林蔭小道,聽過蛙叫蟬鳴,不知不覺,暑假就悄悄溜走了。盡管萬般不舍,但“當當當~”的上下課鈴,教室亂中有序的課桌椅,嘻哈玩鬧的同學......許久不見,還有點想念。當然除了校園的人和物,我期待的還有每年開學必備的“老演員”《開學第一課》。
央視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每年都準時與我們見面,今年我當然也得守約,早早就收拾好,端坐在電視機旁,等著聽主持人那句“大家晚上好”!積極得連爸爸媽媽都懷疑我是不是哪里不對勁兒了。
為什么我會對一個每年播放的節目如癡如醉?或許是因為,節目中每一個故事的主角帶給我的.“沖擊”太大了,他們的經歷與精神總是能引起我的感悟與反思。正所謂“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就應該像榜樣學習,保持著一顆向上好學的心,為了建設美好和諧的祖國而奮發圖強,實現人生價值。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3
告別了歡樂的暑假時光,我們迎來新年的開學季,在這天的晚上,備受全國中小學生關注的開學第一課終于開播了;作為名優秀的學生,我們也早早在家里,準備好小板凳等待開學第一課的播出,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
觀看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后,給我帶來很大的觸動,身為在和平社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我對于祖國的發展直都了解的不深,即使有聽到,也更多以聽故事的心態來感受。但在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后,才深深的意識到,我們的祖國,能過走到今天的這步,有多么的不容易。
開學的第一課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兩小時的視頻直播,更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課。為此每年觀看完開學第一課都能夠從中學習到不一樣的知識和理論,這就是為什么受到廣大中小學生們的喜愛了。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4
暑假終究還是過去了,愉快的暑假就這樣愉快的蕩然無存了!我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可是終究的面對現實——開學了。
今年開學也是這樣!沒有什么新鮮的,如果說有的`話,這就是我所期待的《開學第一課》吧。為什么我會期待呢!因為我覺得開學第一課,我能學到更多我學不到,看不到的東西。這個節目是十分又教育意義的節目。所以我才會在它播出的時候準時的受在電視前等待著它。
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別。也許路途有點艱辛,有點孤獨,但熬過了痛苦,我們才能得以成長。這就是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的感受。是的成長的路上就是如此,充滿辛酸苦辣!但能熬過去就好,這也是要經歷的一部分。
烏云密布也終有放晴的一天!我們是新時代的好少年,我們得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祖國。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5
《開學第一課》是我們小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它博大的胸懷里,我不僅知道了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袁隆平爺爺等愛國、愛黨的科學家,更結識了白欣鑫、張敬知、練靖雯、李典怡等一大批新時代紅旗下的好少年,他們的故事,時刻都在感染著我,教育著我。要熱愛黨,熱愛自己的祖國。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英雄已逝,英靈永存……”這些話就像刀刻一樣,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啊,先烈們雖然已逝,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不禁想起了這首詩。清明是掃墓的時節,我們學校為了緬懷為了人民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特地“千里迢迢”組織了到橫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掃墓的活動。到了橫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又高又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看著這座紀念碑,我的眼睛潤濕了,眼前就好像出現了一位位英勇無畏的戰士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不屈不饒,頑強斗爭的情景。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我們默默哀悼了三分鐘,在這三分鐘里我一直在祈禱:“烈士們,安息吧!安息吧!您的精神將永垂不朽,將永遠地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的祖國才能如此強大;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現在才會生活得這樣幸福美滿;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才會……”先烈們,您們就像一根火炬,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先烈們,您們就像一個路標,指引我們走正確的“道路”;先烈們您們就像一位位老師,時時刻刻地教育著我們;先烈們,您們就像“小天使”,在默默地“支持”我們;先烈們,您們就像……在聽完英雄們的`簡介后,眼里好像又重演了歷史: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日本鬼子;一個強壯有力的身體,日日夜夜地斗著日本鬼子;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又因戰爭而喪生了。
烈士們,你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建造了新中國,你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放心吧,烈士們!我們一定學好文化,去完成你們沒完成的事業,為著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6
那么多的央視節目,最喜歡的就是開學第一課,這是一個專門給中小學生策劃的開學節目,并且每次看完之后,心里都會有一總感慨和收獲。讓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自豪。
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都在歌唱祖國,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它斗氣昂揚,豪情萬丈,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了人民群眾的心。難道他不是在號召大家一起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衛祖國。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掏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說到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如今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也是炎黃子孫的后代,需要我們奮發圖強學習,同時為了成為一個合格接班人,也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以及身體素質,全面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此時,一股熱血涌上心頭,學會為祖國的利益做出鑒定的態度,保護好每一寸土地,不斷緊跟,勇往直前。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7
9月1日,那是我們踏進初中大門的日子。我們過著宿舍生活,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迎接初中生涯。
老師組織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我們看到了“最美司機”負責的精神美;看到大自然生機勃勃的萬物美;看到了“最美老師”無私的心靈美……
美是什么,美在哪里?看完節目我不禁自問到。其實美無處不在,美不一定要有多么偉大,細微之處也有美。
我們來到新學校,面對新的環境,可能感到孤獨,但同學之間的關心幫助也會溫暖我們的心窩。
我們班里的一名同學犯了胃病,需要去醫院,大家知道后立即把她送到班主任的辦公室,幫她給家里打電話,噓寒問暖,關心她為她焦慮,最后她被家長接走我們才放心。那一刻雖然平凡,但充滿愛,雖然普通,但載滿了同學之間的`友情。那是美,一幅美的畫面。
在初中的校園,這個充滿愛的大家庭里,我們不僅要探索美,還要傳遞美,共創美好校園。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8
《開學第一課》是一檔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于2008年始每年九月開學之際在央視播出,對學生們的影響深遠。又是一年開學季,九月一號《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心中有極大的感觸,立志要做一個新時代好少年。我們在成長,也見證著祖國的繁榮偉大。一步一個腳印,我們來到了2022年,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舉辦冬奧盛事之年,是建團100周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是杭州亞運會舉辦之年,是中國空間站建成之年,中國的強大之處,不止在肉眼可見的階段,也會在其他的各個領域滲透,也正因為中國的.強大實力,讓其他國家都刮目相看,這就是實力的體現,這就是強大國家的體現。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我們都知道新時代好少年就是祖國的棟梁與希望。所以我們為了國家,為了榮譽,為了自己,都要盡一份最大的力,爭取做一名新時代好少年。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9
今天上午,我和同學在教室里觀看了精彩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一開始,我就被那鮮紅鮮紅的五星紅旗高高揚起的畫面吸引了。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講述了一個個由五星紅旗串起來的.故事:有革命者在獄中繡紅旗的故事,讓我想起讀《紅巖》時那些感動的時刻;有攀巖者拼命在珠峰頂上插上五星紅旗的故事,讓我感嘆中國人的堅強毅力;有海軍爸爸用五星紅旗守護商船的故事,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這節課讓我最震撼人心的是來自上海的三位哥哥:姜大禮、黃俊凱、金振宇。他們組成了“大黃金”組合,勇敢挑戰30秒交互跳繩紀錄。只見他們弓著腰,飛速地跳著,繩子快得都看不見了,腳步像靜止了一樣。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想是不是電視臺開了加速特效!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當他們挑戰成功時,我歡呼了起來。我感嘆道:這些哥哥們真了不起,這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的艱辛、汗水和堅持。在我的眼里他們的雙腿像馬達一樣,跳出了真正的中國速度,是祖國的驕傲。
感謝《開學第一課》,讓我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讓我明白:科技的發展讓祖國越來越富強,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10
當今世界來到了百年之未有之大變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新時代有新的模樣,不能再沉醉于過去,必須立足當下,腳踏實地地奮斗。而這,就是我從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所受到的啟迪。
每年的九月一日,我們都會迎來一檔學生朋友們喜聞樂見的電視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不只是一檔節目,更是能讓學生朋友們有所得的一道文化大餐。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感人事件,人物背后的故事,也讓我們從嘉賓的故事與只言片語之間,受到了很多的啟迪。讓學生朋友們的愛國之情越發高漲,明白了國家一路走來的艱辛襤褸,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只有將小我的努力奮斗融匯于時代的大發展之中,只有時刻想著祖國與人民,才能有腳踏實地的底氣,勇敢向前的勇氣。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英雄,對于我們而言,《開學第一課》上的'嘉賓們就是國之大者。但其實,每一個奮力疾書的我們,每一位認真工作的勞動者,都是新時代的英雄。大海的波濤洶涌來源于江河湖水的匯聚,我們每時每刻的踏實努力,就是明日美好未來的堅實推動力!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11
我們送走了炎炎夏日,迎來了秋高氣爽的新學期。9月1日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中華驕傲”,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
第一課講的是漢字。以前,我總是在網上看到關于漢字的知識,在節目上感受其魅力還是頭一次。我們中國現在的漢字是歷史最悠久的,也是世界上的唯一一種在方格中書寫的文字。它包含著中國人民的情感,也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
第二課講的是武術。當看到吳京時我不禁眼前一亮。他曾經獲得過全國武術金獎。這次他講述了一些關于武術的話題,并希望我們中國所有孩子長大都可以做一個真正的英雄。
第三課講的是琴棋書畫。就連大名鼎鼎的朗朗也帶著他的兩個高徒出現在臺上。他們和一個來自德國有53根手指的機器人比賽演奏《野蜂飛舞》。他們彈奏得通順流暢,使我深深陶醉其中。
第四課講的是詩詞歌賦與外語。在節目中有一位96歲的“詩譯英法第一人”——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他講述了自己長達六十余年的翻譯人生,他也是本次《開學第一課》中最年長的嘉賓。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
節目太好了,關掉電視以后,我的心里仍久久不能平靜。中華民族歷史如此悠久,中國傳統文化這般博大精深。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值得中華民族驕傲的優秀子孫。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12
小時候,我常望著天空冥想,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成長的過程中,我尋覓著幸福,今天,我終于明白,幸福就是自信樂觀、幸福就是關愛感恩、幸福就是給予奉獻,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烽火耀寒光,家書寄情思。兩封戰亂家書,一段真情對話,足以讓我們潸然淚下。在我們尋覓幸福之時,是否想到了幸福來自哪里?幸福,來自于戰爭年代革命烈士的鮮血;來自于千千萬萬為解放新中國付出生命的人們。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我們難道不該珍惜嗎?
正當我思量之時,耳邊傳來了一陣悅耳的琴聲——流暢清晰,婉轉動人。我欣賞著這樂曲,但主持人的話卻令我詫異——原來這動人的琴聲出自一個盲童之手。究竟是什么力量讓這位盲童,劉浩承受著比其他琴童更大的困難學習鋼琴?劉浩的話讓我震驚了;“只因為我想當一名鋼琴家。”因為一個夢想,他與母親叩開了幾十位鋼琴老師的門;因為一個夢想,他靠媽媽一針一針刺出的盲譜背下每首曲子才能彈奏;因為一個夢想,他自信而不自卑,終于在無數比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他永遠明白;“自己要努力,付出的越多,收獲的幸福才能越多!幸福就在身邊,前途是光明的!”
是的,幸福就在身邊,前途一片光明!從劉浩身上,我明白了幸福是自信、是樂觀,是自強不息,超越自己。
“幸福在哪里?他在辛勤的勞動里,他在知識的寶庫里,他在你晶瑩的汗水里,他在你閃光的智慧里!幸福是關愛、贊美、對生活說感恩,寬容待人、快樂自己!”陳楚生的一首《幸福在哪里》帶我回味著第二節課的點滴。
一滴滴晶瑩的淚珠從孩子們的臉上滑落,即將去新的校園了,是什么讓他們如此難以割舍對老師的想念?“在上學第一天,王老師用摩托車送我去上學”;“過年晚上,王老師讓我收到了自己有生以來老師對我的第一次短信祝福”;“王老師教會了我跳現代舞,讓我有了自己的夢想——做一名舞蹈家”……一件件樸實的小事,是他對孩子們的真情。他教會了孩子們在成長中品味幸福,給與了孩子們“真正的歡欣”。對孩子們來說,這一切早已成了童年最幸福的記憶,烙印在他們的生命中。
幸福在溫暖的關愛里,幸福在真誠的贊美中。我明白了,幸福就是關愛與感恩。
第三節課的鈴聲響起,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瘦弱的.女孩——孟佩杰。說十年如一日,孟佩杰照顧著癱瘓在床的養母。“仰臥起坐每天兩百個;抻腿每天240個;腳部按摩每天30分鐘……”這些常人難以堅持的事情,一個瘦弱的女孩卻堅持做著。日復一日,不曾間斷。因為在她心中,“最強大的不是苦難,而是愛,有愛就有幸福!”那一刻,這個瘦弱的女孩在我心中變得那么美麗,她那經受過太多苦難卻依然純美的微笑仿佛閃耀著天使的光環,圣潔,明亮。
孟佩杰推著手推椅上的奶奶緩緩走下場去,望著她的背影漸行漸遠,我依舊難以釋懷。佩杰用她樸實的行動告訴我們——幸福是給予、是奉獻,是幫助別人而不求回報的無私!
夜深了,望著深邃的天空,我想,自己已經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明白了幸福在哪里罷。幸福是樂觀、是自強、是感恩、是寬容、是給予、是奉獻,是永不熄滅的燭光照亮著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心靈: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13
知識是成功的動力,夢想是成功的源泉。只有擁有淵博的知識和一個屬于自己的遠大理想,才能改變平凡的命運,創造精彩的未來!——題記
“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青春的歌聲縈繞在耳邊,矯健的舞步映入眼簾。沒錯,我們又來到了一年一度開學首播的《開學第一課》。
這個學期的《開學第一課》別有一番風味。和往常一樣,這屆的節目也有一個主題:夢想——知識——創新。俞敏洪通過夢想獲取學習的.力量,最后竟遠遠超出目標,步入北大殿堂;成龍通過對電影夢想的執著追求,不斷嘗試、創新,最終帶著這副開過顱、腦出過血、幾乎全身都骨過折的光榮身軀走向了成功的舞臺;王桐晶,六歲開始學習珠心算,九歲考進了國家隊,一直在國家隊訓練到十八歲。憑著每天刻苦的訓練,她成為了世界上心算能力最厲害的人之一;第二演播室中,神奇的“白洋淀”——非牛頓流體竟“吃軟不吃硬”……這些精彩的節目令我記憶猶新,尤其是解海龍爺爺那慈祥而飽經風霜的面龐后一張張黑白卻五彩繽紛的照片。
提起他本人,大家也許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作品,可謂是家喻戶曉。當得到人生的第一部照相機,開始從事攝影工作時的他這樣問自己:“我做這些,究竟是為了什么。”后來,當他走進大山,看見那些貧苦的孩子們空有夢想與決心,卻無物資來幫助他們上學;他還看見一位鄉村教師為了讓這些孩子們圓夢,背著才幾個月大的嬰兒在四面通風的教室里講課。從那以后,他忽然明白過來:他攝影的目的原來是替這些孩子們圓夢!于是,他將孩子們可愛的面孔,發光的眼睛和那極不相稱的破舊衣物公布于眾:“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這些照片無疑在告知人們:看看這些可憐的孩子們,這才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幫幫他們吧!
在這些黑白照片的幫助下,三十多年后,“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等“孩子”們各自都有了一個圓滿的生活,“小光頭”更是有了一份高薪工作。解海龍爺爺是看著他們一步步成長到現在的。當收獲了“孩子”們最真摯的感謝時,他笑了,欣慰的笑了,眼中泛著點點淚光,浸濕了眼角的皺紋。
從連溫飽都難以解決的舊中國,到今天的世界大國。解海龍爺爺是兩個時空之間的橋梁。而在輝煌的今天,有這么一群人,為了祖國的科技事業默默奉獻,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成果,那就是——國產大飛機“C919”的首飛。
在此次研制中,從總設計師吳光輝到以劉立蘇為代表的科技試飛人員,再到參與研制的上千個單位的幾十萬人,無一不是起早貪黑、殫精竭慮地工作。正是因為這些,才有了這架宏偉的“C919”——“11.95米高,38.90米寬,35.80米寬,正常載168人,載人上限高達190人,燃料可供飛5000千米……”這是吳總設計師的話。當全息投影的“C919”大飛機在大廳翱翔時,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激動與自豪!
在這屆節目中,我獲益匪淺,在新的學期里,《開學第一課》的精神將激勵著我不斷前進。我會牢記這些成功者,更會牢記他們的汗水!為實現祖國偉大復興夢而奮斗、創新!
向這些為祖國事業而奉獻的人們,致敬!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14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榜樣,他們言傳身教,教會我們孝敬長輩、熱愛生活、文明禮貌、勇敢堅強,教會我們如何處事做人、在社會上立足……父母是我們最好的啟蒙老師,教會了我們許多許多,《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也從這里開始。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為“父母教會我”,共分為四小課——第一課:孝,第二課:愛,第三課:禮,第四課:強。第一課的班主任老師是張泉林老師,主講老師是童話大王鄭淵潔,鄭淵潔告訴爸爸媽媽們身教比言傳更重要。第二課的班主任是何炅,主講老師為歌手秦勇,他講述了自己與重度感官失調癥的兒子大珍珠的`故事。第三課的班主任是王小丫,主講老師容祖兒,后來王小丫老師與撒貝兒老師還共同扮演了一部飛機上的情景劇。
最令我感動的是第四課,第四課中講了一位武術老師張老師獨自創辦了盛基學校,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作為志愿者7次來到災區,又從四川等藏區帶回81個孤兒,他們一起努力,成立了武藝班,甚至取得了“出彩中國人”晉級決賽的好成績。
通過這期的《開學第一課》,我更加懂得了“孝”、“愛”、“禮”、“強”的含義。
觀2022開學第一課有感15
晚上八點,爸爸媽媽和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每個學期的第一天,我們都很期待這個節目。這次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正好今年又是長征勝利八十周年,這節課也是對長征精神的歌頌。
第一節課的中心是“信念不移”,99歲的老紅軍胡正先爺爺給我們講述了長征路上通訊兵的.故事。聽完他講的故事,我覺得我們現在是多么幸福,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第二節課的中心是“勇往直前”,賀陵生講述了父親賀炳炎的故事,他是唯一一位不用敬軍禮的將軍,我被他的毅力和勇敢所折服。另一位是賀龍的女兒賀捷生講述了自己和父親在長征路上的故事。她被成為“長征中最小的紅軍”。
第三節課的中心是“百折不撓”,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自己和伙伴們在長征中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無線電的故事。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第四節課的中心是“堅持不懈”,航天員王亞平給我們講述了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后蘊含的精神。并且講述了自己愿為祖國奉獻的精神。
以前我不懂究竟什么才是“長征精神”,上完了這節課,我明白了,長征精神就是: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遇到困難想辦法、不被困難嚇到、要為理想而堅持。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相關文章: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1-23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2-23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精品)06-06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15篇10-09
觀2023開學第一課有感(精選34篇)09-01
開學第一課觀后有感05-27
《開學第一課》觀看心得06-14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07-19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