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靈點滴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靈點滴觀后感1
《心靈點滴(PatchAdams)》,也譯作:《妙手情真》,1998年10月美國上映,主演。根據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初期PatchAdams醫生的真人真事改編。
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國醫患關系最為緊張時期,PatchAdams醫生以先驅者的身份推動了美國醫院診療模式的根本改變-治好病人,而不僅僅是治好病,進而推動了醫患關系的改善。他堅信,同情、加入和心靈相通對醫生來說有時比靈丹妙藥和技術進步還要重要。talking,talking,talking!
PatchAdams在少年時期,因為患有憂郁癥因此住進精神療養院,他在出院后便立志要當醫生,于是在六零年代末期和七零年代初期進入維吉尼亞醫學院就讀。
雖然他的天資聰穎,在醫學院的成績非常優異,但是他卻非常反對傳統醫界那種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思想和學院里教授的冷冰冰的,使病人感到孤獨無助的'所謂專業治療。他相信歡笑就是最好的處方,他為了把病痛纏身的病人逗笑,于是成天穿色彩鮮艷的花襯衫,有時候會用塑膠醫療用品裝成小丑的紅鼻子,或是扮成大猩猩,甚至還有一次為了替一位病人實現夢想,他還在游泳池放滿面條,讓這名病人如愿在面湯里游泳。
他為了帶給病人歡樂和希望,可以說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可是他這種離經叛道的思想和做法,卻被保守的醫學院長視為眼中釘,并且威脅要他退學,不過他仍堅持自己關懷病人、以病人為重的理念,和傳統的勢力周旋到底,最后終于成功地拿到醫科學位,在畢業后成立一個健康中心,徹底實踐他的理念,為病人建立一個充滿關懷和歡笑的醫療環境!
心靈點滴觀后感2
領悟心靈點滴,我們是時間的路途中的游者,或是歡笑,或是悲哀,或是欣喜,或是疲憊,有過希望,經歷過慘淡,甚至有過一兩次輕生的念頭,然而在最后究竟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宿。
在心靈點滴中我們認識了帕奇,一個從曾經有自殺的精神病患者通過不斷努力成為了醫生的“年輕人”。
很難想像一個一直想要自殺的人在經歷了幫助同寢室的'室友打妄想中的“松鼠”后竟能夠放下自己的痛苦,帕奇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同時治愈了自己的病。
兩年的努力他成為一個醫科大一的學生,用了許多怪異的方法來溫暖病人。面對院長的責難他沒有過多的理會,他成為一個最不靠譜學習成績卻最好的學生。
面對得了絕癥的比爾他通過努力使比爾不再過分的排斥死亡,想到他扮成天使的樣子我就覺得我們在死亡的面前其實是渺小的,那有何來恐懼,恐懼也改變步了什么,徒增煩惱罷了。
對他最愛的女子他用了許多方法來證明自己,帶領他的愛人朋友開始創立一個可以真正救人的小醫所,與愛人終于有了好結果卻又遭受到女友被心理患者殺害的結局,殘酷的現實使得帕奇打算放下一切努力想要自殺,但當來到懸崖旁邊時他看到飛來的蝴蝶他就想開了,回到學校面對學校院長的再次責難勒令退學,他提起了公訴,最終勝利了,在兩年后順利畢業。在畢業典禮上他有再次娛樂了大家。后來呢,他終于將他的醫所擴大成醫院了。
我很是佩服他這樣的一個人,一個熱心、樂觀、能夠幽默大家的人,對于這樣的人生我其實是很向往的,奉獻他人娛樂自己,像這種很有魄力的事情我本人覺得能做上一件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我在很用心的在學習怎么與人相處,怎么幫助他人,讓他人快樂。這不只是來源一個作為心理醫生的責任感,最根源來自對社會的感情,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能以醫者仁心來對待他人。
【心靈點滴觀后感】相關文章:
心靈點滴觀后感01-05
《心靈點滴》觀后感11-27
心靈點滴觀后感【薦】11-04
心靈點滴觀后感(精選19篇)08-03
《心靈點滴》觀后感(精選19篇)08-27
《心靈點滴》觀后感實用(6篇)11-14
點滴的愛作文10-13
愛在點滴作文04-22
成長的點滴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