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堅如磐石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完電影堅如磐石,內心中有些許的思考,人無德不立,德是什么?是做人的底線,是做人的準則。康德說過,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律令。
道德存在于普通人之間,回想起日常生活,我是否做到了遵守自己內心的道德準則?也許每個人對道德的理解不同,堅守有所不同。在我看來,檢驗的標準有且僅有一個,看看是否已經變成了自己所討厭的模樣?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藝術作品能讓觀眾從中看到自己的生活,顯然這部作品做到了。在觀影的兩個小時中,站在第三視角去看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不同的體驗,就像閱讀文學作品一樣,但是相比而言,它更加具有沖擊力:畫面的呈現、聲音的凸顯,環境的襯托...
無論是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他們的功能都是作為載體而存在的,所傳遞的雖然都是人盡皆知的價值觀,但常常是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想必,他們的價值是喚醒人們最深處的情感。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昨天發生的一件事情。昨天,和一個老師正在打球時天空飄起了小雨,我和他所在的場地雖有雨棚,但是地面仍很濕滑。旁邊的場地沒有受影響,但是有一個小孩子在投籃,在我們兩個人都差點摔倒后,我多次提議到旁邊的場地去單挑(小孩子在的那個),老師笑著說:那邊還有一個小孩子呢。老師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不能因為我們兩個人而影響別人的正常活動,哪怕是個小孩子。師者,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像這部電影一樣,這堂課也很值得我去反復回味。
【堅如磐石觀后感】相關文章:
李鴻章觀后感04-16
《簡愛》觀后感04-16
《叢林》觀后感04-21
《圍城》觀后感03-28
《八佰》觀后感03-31
孔子觀后感04-01
《寶蓮燈》觀后感04-02
防火觀后感04-02
《雨后》觀后感04-23
《戰馬》觀后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