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看完作品之后,內心會產生很多感慨,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東京奧運會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1
東京奧運會在24日上午結束女子10米氣步槍的爭奪,中國選手、2000年出生小將楊倩憑借著最后一槍的9。8環,最終以251。8環成績獲得冠軍。中國射擊隊也在2004年、2012年后再次為中國代表團獲得了奧運會首金。
楊倩是浙江鄞州姜山人,2000年出生。2011年小學4年級被選入寧波體校射擊隊,師從國家級教練虞利華。虞利華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當初選擇楊倩的原因,“我覺得她眼睛中透著一股靈氣。”后來虞利華讓楊倩疊子彈殼,這是考驗一個孩子平衡性與穩定性的小測試,楊倩疊了七個。
虞利華一直都很看好楊倩,每次大賽,楊倩都發揮得特別好,她最大的優勢是有顆“大心臟”,小小年紀就非常沉穩,交代她的事情,她都能很好的完成,性格特別適合射擊這項運動。虞利華教練記得2012年第一次帶楊倩出去參加全國青少年比賽,當時她一舉拿下亞軍。而賽前的一個小故事讓虞利華記憶猶新:因為帶了好幾個隊員參加比賽,虞利華教練跑上跑下忙不過來,就沒顧得上楊倩,結果有個認識他的裁判來找他,說:“你的隊員睡著了。”當時虞教練還說呢:“我的隊員都在訓練,怎么會睡著呢。”結果到樓下訓練場一看,楊倩練跪姿,真的抱著槍跪在靶位上睡著了。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居然還能睡著,睡醒了比賽,還能拿亞軍,可見楊倩當時的心很大。心大是一個射擊運動員必備的心理素質。
楊倩在此后就逐漸展現出她在射擊上的天賦:在2014年的省運會上一口氣拿下3塊金牌,并在射擊女子氣步槍40發比賽中打出了399環世界級成績,一戰成名。此后,楊倩被清華大學附中射擊特長班特招,并于2017年參加高考,成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這是當時時任射擊隊總教練王義夫的'慧眼識珠。2019年,楊倩入選了國家射擊隊集訓名單。此后短短一年時間,她的進步非常喜人。如今楊倩又在隊內考核中打出了超世界紀錄的成績,盡管不會被國際射擊聯合會認證,但仍然為她競爭東京奧運會名額增添了一個重重的砝碼。
這次東京奧運會射擊比賽,在隊友王璐瑤資格賽止步的情況下,楊倩成為了中國射擊隊的唯一奪冠希望。在決賽中楊倩整體表現比較穩定,在最后一輪開始前,她落后俄羅斯選手加拉希娜只差0.1環。在最后一槍時,氣氛非常緊張,這考驗著運動員是否有個大心臟,加拉希娜顯然沒有頂住壓力,她率先扣動扳機,只打出了8.9環。此時,輪到楊倩了。雖然能看到楊倩也受到壓力的很大影響,但總體上她還是在能控制范圍之內,她最后打出了9.8環。
大心臟的楊倩,在自己第一次奧運生涯中就獲得了冠軍,可謂一戰成名,就如同她的教練杜麗,在2004年時的樣子。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2
東京奧運會的腳步已經漸漸走近,對于中國體育人來說,每屆奧運會都是一場大考,2021年能夠交出怎樣的答卷,是對中國體育的一次考驗。
新時代,中國體育人肩上也承擔了更新的使命和更重的責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體育將扮演更為多樣的角色。面對東京奧運,我們要爭金奪銀,但需要做的,又遠不止爭金奪銀。
黨的十九大報告已經為我們描繪出建設體育強國的宏偉藍圖。新時期體育呈現的新形態,新時代人們對體育的新訴求,都要求中國體育人要帶著新思想、新理念、新目標,踏上新征程。我們要讓全民健身蓬勃發展、競技體育異彩紛呈、體育產業突飛猛進、體育文化日新月異,“四駕馬車”齊頭并進,為“奧林匹克”給出多維的中國式闡釋。
奧運會早已不再單純是運動員比賽成績的簡單集合,而是綜合精神激勵、文化傳承、國家展示、合作交流等等要素的大平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東京奧運會對中國代表團的考驗將不僅僅在賽場內,更在賽場外。
運動員們需要全力爭取優異的成績,踐行更快、更高、更強,為國爭光,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正能量。但這些成績的“含金量”需要更高,要求運動員們嚴格遵守體育規則和體育道德,不斷突破自我超越極限,展現民族精神,成為青年一代的楷模。
評價代表團表現的標準也將不再僅限于金牌、獎牌數量,還要看我們是否在友好競爭、對外交流、溝通合作等方面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大國情懷,以體育為紐帶搭建各國、各地區之間互利互信的橋梁。
奧運會是競技場,也是大舞臺,在互聯網科技日益發展、世界各民族之間溝通越來越順暢的今天,奧運會的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也得到了越來越深入的'開發,這種價值并不僅僅屬于東道主,而是屬于每一個參賽代表團。在2021年的東京,如何發現和擁抱這些價值,也是留給中國代表團的一大任務。
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這個偉大征程中,體育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關于“奧運”的考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僅有一堆獎牌,已經遠遠湊不成人們心目中的完美答卷。人們需要看到能夠真正代表中國積極向上活力的健兒,展示中華民族的卓絕風采,在世界舞臺上全方位展現中國形象,為人類的和諧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3
自今年4月抵達北侖以來,中國女排已經連續在北侖進行了長達3個月左右的封閉集訓。期間,中國女排曾前往日本參加測試賽,并以3:0橫掃日本女排,贏下了疫情后“復出”首秀的開門紅。這場較量也是中國女排自20xx年女排世界杯全勝奪冠后,時隔580天后再次亮相國際賽場。
能夠參加這次測試賽,對于中國女排來說已算是幸運。由于日本及其他海外國家的疫情得不到控制,測試賽日本方面只邀請了中國隊參加,中國女排也因此得到了提前適應東京奧運會場館的機會。
當時,聽說比賽館能坐15000名觀眾后,郎平表示,“能有這么多觀眾進場會是一個特別激動人心的場面。但如果因為疫情不能夠呈現,中國女排也會盡全力,在場上互相鼓勵,給全世界的電視觀眾呈現最精彩的比賽。”在參加完日本測試賽后,中國女排繼續返回北侖集訓,部分隊員又參加了5月25日在意大利舉行的世界排球聯賽。
本月5日,排協公布了中國女排的東京奧運會12人名單,朱婷、張常寧、李盈瑩、袁心玥等主力核心球員悉數入選。主攻線上,朱婷,大家都不陌生,MVP收割機,通過在土耳其的海外歷練,已經成長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主攻;助力中國女排連奪20xx年女排世界杯冠軍和20xx年里約奧運冠軍之后,張常寧迅速成長為隊中主力,她也在剛剛結束的世界女排聯賽上大放異彩;劉曉彤被稱為女排“福將”,李盈瑩曾憑借在女排聯賽總決賽上的高光表現,被郎平招入麾下。
副攻線上,徐云麗退役之后,袁心玥接替了她的位置成為隊內的主力副攻之一,朱婷、張常寧、袁心玥三人還被球迷稱為“朱袁張”。顏妮曾在20xx年世錦賽和20xx年世界杯兩度被評選為最佳副攻,憑借身高臂長的先天優勢和快如閃電的攔網實力,她被譽為球隊克敵制勝的法寶。接應位置上,除了有主力接應龔翔宇坐陣之外,劉晏含也出現在了名單之列。而在自由人一環,中國隊則擁有20xx年女排世界杯的“最佳自由人”王夢潔。
據中國體育報報道,對于這個陣容,郎平也明確表示:“這是我心中最好的選擇,這是目前中國女排最合適的陣容。”她介紹,教練組對于名單醞釀了很久,一直在考察隊員們的狀態,因為20xx年和2021年中國女排很少有國際比賽機會,所以教練組也重點考察了隊中比賽打得少的.隊員,對她們的臨場應變以及與主力隊員配合的熟練性等方面進行了很多考慮,“這段時間我們把替補球員加到主力陣容中,再看她們的磨合。”郎平對首次參加奧運會的“00后”小將李盈瑩充滿了期待,她表示,李盈瑩在這些年的進步特別快,讓中國女排在主攻線上多了一個得力的進攻點,李盈瑩也成為中國女排的“秘密武器”,“我希望盈瑩在大隊員的帶領下能享受奧運會,把自己全部的火力發揮出來。”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4
奧林匹克宗旨就是更快更高更強,這不僅是指運動員之間的競技,也是指對自身的突破和提高。今天的李莎說奧運,就讓李莎帶咱們一起去聽聽東京奧運會上最勵志的兩個故事,雖然故事的主人公都沒能拿到獎牌。
在東京奧運會迎來了帆船女子激光雷迪爾級獎牌輪的比賽,很可惜,我最喜歡的運動員徐莉佳并沒有出現這一輪的比賽中。徐莉佳的故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她是當下中國最優秀的帆船選手,也是身體素質最不適合做帆船運動員的頂級選手,她的運動生涯要克服先天的視力、聽力障礙,曾經遇到極端天氣差點命喪大海、項目被移出奧運被迫改項,但這一切都沒能阻擋她成為一名頂級選手。本屆奧運會上,徐莉佳遭遇了成績被取消,然而卻不抱怨不氣餒,成功逆襲,從末位回到首位。
隨后,傷病困擾加上又一次的成績取消,徐莉佳的.本屆奧運征程還是在獎牌輪前止步了。然而,沒有得到獎牌的徐莉佳,在本屆奧運會上贏得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她在倫敦奧運會上拿到金牌的時刻。為什么,因為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出色運動員高超的競技水平、遭遇挫折而不言敗的競技狀態,同時,也讓帆船這項中國人還不是特別熟悉的運動走入大眾視野。
同樣結束奧運征程,但留下了無數感動的還有一個人,她叫丘索維金娜。丘索維金娜是奧運會的七朝元老,上世紀90年代,這位烏茲別克斯坦的體操名將就在國際舞臺聲名鵲起,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她第一次參加奧運就奪得了女團冠軍。2002年是丘索維金娜人生的分水嶺,兒子身患白血病。為了治病,丘索維金娜花光了所有積蓄。為了給兒子治病,也為了籌集足夠的治療費用,她前往德國并參加參賽。
從“媽媽級”選手到“奶奶級”選手,她的那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的誓言,讓無數人動容。如今兒子的病情已經好轉,就在多數人認為她會就此退役陪伴家人的時候,丘索維金娜卻做出決定,重新回到祖國,站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代表烏茲別克斯坦參賽。在20歲就被稱作老將的體操賽場上,如今的丘索維金娜已經41歲了。這一次,她不再是為了獎金,為了兒子,而是為了熱愛,為自己而戰!結束了里約的征程,丘索維金娜又表示,東京奧運會,我們再見!
這是兩個人的奧運故事,他們雖然都沒有帶走獎牌,但是都帶走了我們的尊敬和祝福。他們是我們心里的冠軍!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5
奧運會在這個時候,會成為希望的燈塔,迫切的等待終有盡頭,希望的光亮終將到來。
在奧運賽場上,大家的心隨著每一位運動員的出場而跳動著,那每一聲心臟的跳動聲都是對他們的期待。當然,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不管是拿下首金的學霸楊倩,還是“一劍光寒定九洲”的孫一文,亦或是風華正茂的全紅嬋,都帶給了我們所有人驚喜。
“耶,又贏了!”聽著弟弟的聲音染上愉悅的色彩,我的思緒飄遠。
在這盛大而微茫的`時代里,所有故事的開頭和結束,都像是尋常。可他們又為了什么出發呢?是什么呢?
我想我有答案了。每個人都有夢想,它熾熱又生動,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難道運動員們生來就是站在燈光下領獎的嗎?很顯然,并不是。
鞏立姣25歲之前每天都要投200多次,陳芋汐也是練了無數次才登上奧運的臺階,乒乓男團和女團也是日日夜夜年復一年的訓練。所有能穿越時間的東西,都應該堅守。夢想亦是如此。成功的背后是無數個難眠的日夜,是無數次練習的片段,是無數遍心里的堅持。他們踏星辰而去,他們攜日月而歸,他們手握山河,他們朝氣蓬勃,他們如風過林梢,他們如雨掃窗臺,為什么他們不放棄?因為他們相信彼方尚有榮光在。
會有遺憾嗎?結果一定是好的嗎?或許并不是。直到奧運會的落幕,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盛夏真的可以炎熱到遺憾滋生,炎熱到思念泛濫,炎熱到結束之后萬籟俱寂,不覺蟬鳴。劉詩雯的努力沒有換來她閃閃發光的站在領獎臺上。中國女排的團體刻苦訓練也并沒有換來她們如曾經一般的風光。但我相信她們并不會因此后悔,而是更加努力。因為她們相信彼方尚有榮光在。這便是對夢想的釋義了吧。
難道只有成功才算實現夢想嗎?不,并不是。我們從不以成敗論英雄,肖若騰對夢想的渴望與追求讓我們為他鼓掌,可是所遭遇的不公平更是讓每一個人都心頭一緊。但在這場萬眾矚目的奧運會上,大家都能看出那枚本該屬于他的金牌卻給了別人。我想,這次經歷對于他是遺憾的。但是正因為此,他才相信彼方尚有榮光在。我相信他會帶著這份遺憾在下一次賽場上驚艷所有人。
雖然這次主辦方有意刁難了中國,可炎炎夏日擋不住他們對夢想勢如破竹的銳氣。從來沒有失敗的健將,只有奮力追夢的豪杰。或許,每個人都不應懼怕歲月之長,因為彼方尚有榮光在。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6
雖然我的年紀小,可也是一個籃球迷。東京奧運會籃球比賽已經進行到第三天了,中國女籃才讓世人看到這屆國家隊的實力,千呼萬喚始出來,向全世界展示了她們的靚麗風采。對中國女籃無比喜愛的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坐在電視機旁等候著比賽的開始。
大戰一觸即發,這一場是中國女籃對陣波多黎各代表隊。中國女籃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們,個個脫掉了外套,精神抖擻,摩拳擦掌,準備打一場漂亮的籃球賽。嘹亮的國歌聲響起,為中國姑娘們發起了戰斗的號角。
東京奧運會的籃球賽館里,觀眾席上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大家都在議論紛紛,競猜者哪個隊會贏,哪名選手會得到這場比賽的分?就在這時,比賽開始了,裁判吹響了提示哨,籃球場上瞬間安靜下來,電視機前的我也屏住了呼吸。隨著裁判一聲哨響,比賽打響了。
中國女籃一上來就打出了4:0的良好開局,憑借身高優勢牢牢掌握著場上的主動權。身高兩米零五的韓旭和兩米的李月汝兩員大將輪番上場,向對手發起了總攻。而對方身菜的球員也只有一米九一,相差懸殊。一開始就從氣勢上壓倒了波多黎各女籃隊,第一節比賽中國隊32:17,第二節比賽中國女籃乘勝追擊,分差逐漸擴大到27分,半場比賽中國隊53:26。我也長舒一口氣,懸著的心稍稍有了一絲安穩。
下半場波多黎各隊一上來就連續得分,士氣上漲,企圖來一次反撲。球場里也靜了下來,局面變得緊張起來,我的心里也是一緊,連氣也不敢喘,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只見中國女籃選手李夢搶到了籃球,一邊運球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果斷地把球投向籃筐,籃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只聽“咚”的一聲,籃球穩穩地投進了籃筐,三分球入賬,為中國隊穩定局面。李夢真是好樣的.!整個賽館所有的中國人都為之歡呼、鼓掌、吶喊,更加使勁為中國女籃運動員加油,鼓勁。我也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眼淚就流出了眼眶,太激動了!
隨著分差不斷擴大,波多黎各隊已經落后中國女籃超過三十分,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分差定格在四十二分,中國隊四人得分上雙,李月汝得到的二十一分和十二個籃板球。本場比賽中國女籃隊憑借身高優勢籃板球控制得很好,搶到五十五個籃板球,只讓對手拿到三十個籃板球。
最后,裁判吹響終場哨聲,中國女籃勝利了。幾乎所有的中國人一起歡呼,一起高興地蹦了起來,一起享受勝利的喜悅。我們的歡呼聲,我們的喜悅氣氛久久縈繞在中國大地,縈繞在每個中國人心間。
比賽看完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中國女籃姑娘們的拼搏精神所感動,她們打出了中國氣勢,打出了中國力量。我一定要以她們為榜樣,在學習上努力拼搏,奮勇爭先。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被迫推遲的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今年的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東京舉行,自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辦至今,這項世界性體育盛會已走過了125年的歷程。125年來,奧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傳播,目前,參加奧運會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206個,幾乎遍布全球。
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紀錄、奧運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為什么一項普通的體育賽事能在短短的百年間風靡世界,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一項普通的體育賽事又為什么能具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呢?我想除了人類具有展示自身體能和形象的潛在需要之外,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奧運會自舉辦以來始終堅持的公平和公開競爭機制。的確,人類渴望展示自身的完美,但是人類更需要公平,不管在什么時候也不管對什么樣的人,公平永遠是讓世界心悅誠服最高美德。奧林匹克也正是由于體現了這一點因而有了無限蓬勃的生機。
一項體育賽事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這樣,當一個國家和民族充滿了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的時候,這個國家和民族就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社會各項事業就會興旺發達,而一旦當它失去了這一點的時候,這個國家和民族也就會失去生機與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也應當看到,隨著我國社會深刻變革,社會資源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急劇拉大的矛盾日益凸顯,拜金主義、官僚主義、黃賭毒等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各種制約因素日益突出。
人類需要公平,國家和民族的振興更是離不開公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國家和諧穩定之基,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所依,這是奧運會蓬勃發展所帶給我們的啟示。黨的十八大,國家領導人針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主要集中在發展、改革、制度、司法等方面,這也是我國當前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點、難點和著力點。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指明了方向。只要瞄準這些矛盾問題,進一步加快民主化、法制化進程,激發機構改革的正能量,相信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會不斷得到改善,我們的改革事業也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8
當東京奧運會還沒有開幕時候,由于主辦方準備不足消息頻頻傳出,很多人都在猜想,這會是最糟糕一次奧運會嗎?而半個月過去了,奧運會迎來了自己閉幕式,答案也揭曉了,而且是一個否定答案。于是,東京人松了一口氣,全世界人也同樣松了一口氣。
而不管是對于中國奧運體育代表團來說,還是對于國內億萬奧運觀眾來說,這不但不是一次糟糕奧運會,而且還是一屆讓人感覺很美妙奧運會,因為在這屆奧運會上,從中國運動員到中國觀眾,都展現出一種以前完全沒有氣質,一種范兒。這意味著一個新開始,也意味著一種新奧運觀正在形成,意味著我們開始逐漸學會更好地詮釋奧運精神。
如果單純從奧運獎牌榜來說,我們確實從多年來第一名滑落到了第二名,一些本該拿到金牌,也意外旁落。但這本身就是競技體育一部分,如果奧運獎牌榜幾十年不變,那未免也太乏味了一些。尤為關鍵是,對于國內觀眾來說,他們關注奧運獎牌榜目光,已經變得更加客觀成熟而理性,再也不會為了一時得失或得意忘形,或垂頭喪氣,這足以說明作為大國公民自信。
如果發起一項問卷調查,讓網友對本屆奧運會最令人印象深刻事情做出選擇,我們相信由當年“鐵榔頭”郎平率領中國女排披荊斬棘,最終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一定得票不低。但是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洪荒少女”傅園慧表情包,跳水情侶秦凱何姿上演求婚秀,也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這說明,我們開始不再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競技,聚焦在輸贏,定格在獎牌身上,而是學會了欣賞奧運享受奧運。奧運還是原來奧運,但是它帶給我們,除了沉重刺激,開始有了越來越多輕松快樂色彩。
不得不說,這才是一個體育大國公民本該有正常表現,也是一個國家民族本該具有文化自信。表現。奧運金牌,國內公眾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變化,從以前奧運會上“越多越好”,到現在開始公開討論多少辯證關系,先不管這種討論結果如何,但是能夠進行公開討論,這就是一種難得進步。
而作為體育主管部門,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茍仲文近日表示,反對唯金牌論金牌無所謂論。這無疑是一個比較客觀而中立態度,既然是競技體育,我們就不排斥勝利,就會為了爭取勝利而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為此,從小組賽開始就不被看好,卻歷經坎坷,最終奪冠中國女排,就是最好證明。但即便我們在金牌榜上不是第一,也失去了原來第二,但并不表明我們就失敗了,因為在金牌背后,還有“全民體育”在近年來迅速發展,還有“全民健身”活動下,老百姓活躍在各種運動場地矯健身影,這才是更為值得驕傲東西。
我們享受快樂,我們得到激勵;我們感受淚水,我們歡慶勝利,這樣奧運會,才是一個無比多元而豐富奧運會,才是一個契合了時代精神特質民眾需求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9
是金子總要發光,但比金子更亮的是精神。
——題記
2021年東京奧運會圓滿結束,這是一場“特別”的奧運會,這場奧運會是歷史上首次被推遲一年的奧運會,是一場現場無觀眾的奧運會,是一場無觀眾的奧運會。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下,中國奧運代表團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令國人驕傲。
回顧奧運賽場,我們見證了奧運健兒們的成長,為他們喝彩,為他們自豪。也許這是老將們最后一次奧運會了,經此之后,他們將告別賽場,告別這個滿載了他們青春、夢想、榮耀的賽場。他們的內心充滿了遺憾或不舍,但他們已經老了,身體素質遠跟不上比賽的要求。但是年輕人比他們更適合站在賽場上,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夢想。
逐夢奧運,發光的不只是領獎臺上的一塊金牌,是大家為之不懈努力奮斗、拼搏的精神,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是團體賽中眾人齊心協力的團體精神,是永遠長存的奧運精神。
年僅十四歲的全紅嬋在艱苦的環境下,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家庭生活條件的艱苦并未打倒她。她的頭發因為一天跳水400多次,被水漂成了黃色,就是這樣一個頂著一頭“黃毛”瘦瘦小小的、夢想有一天能開一家屬于自己的超市的女孩,在女子10米臺跳水中以466。2的高分奪冠。小小的身子內缊藏了巨大的潛能,在全紅嬋身上我們看到了她的努力,她的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精神,這些精神、品質和金牌一樣在她身上閃閃發光。
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一個瘦小的女孩子在高低杠比賽中脫穎而出,奪得了中國體操史至今唯一一個滿分成績,在當時中國奧運代表團接連失誤,整個賽場對中國隊不友好,原定運動員在比賽前一天受傷的情況下,她頂著巨大的壓力出場,在30秒內完成高難度動作,6位評委都給了10分滿分。后來據她的教練說,當時她患有肝炎,可能無法繼續,但她憑借自己的毅力,咬牙克服,最終創下了奇跡。她就是——陸莉,當時她年僅16歲,作為替補隊員上場。在她身上,我們同樣看到了為國爭光的精神。
回顧歷屆奧運,體育健兒們在賽場上揮撒汗水,全力以赴,他們用青春與汗水、歡笑與淚水書寫下一幅幅精彩的篇章。
追夢奧運,對他們來講,奧運的金牌是對自身的一種認可,是他們在追夢路上的里程碑。在他們的身上閃光的不只是金子,還有金子般的品質,是堅持不懈的努力,是永不言敗的毅力,是攻堅克難的奮斗……
金子很亮,但金子般的品質更亮。逐夢路上,讓自己更閃亮。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10
2020東京奧運會,我可謂是看得心潮澎湃,激動的內心久不能平。隨著比賽的進行,運動員們一個個上場,奮力一搏,不遺余力,收獲一份份或意想不到,或意料之中的成績。
在射擊、游泳、跳水、劃船、舉重、乒乓球等等項目中中國奧運健兒大展風采,勇奪金牌。打槍首金楊倩,游泳健將汪順反超美國奪冠創造記錄,女子二百米游泳創造記錄奪冠,跳水和乒乓球運動員實力包攬金銀,劃船女子隊眾志成城,一馬當先直沖終點摘金。
舉重界“軍神”呂小軍37歲在戰奧運,一舉奪金。“不拿冠軍只破記錄”石智勇舉起198公斤杠鈴直破世界記錄霸氣擁冠。侯志慧、李雯雯巾幗不讓須眉,女子舉重奪冠,獨當一面。鞏立姣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夢想,在鉛球賽場上一擲奪金。這些女健將實力打臉網紅審美,在她們的笑容里我看到了自信和堅韌。我認為美不該被定義,精瘦是美、壯碩是美、高挑是美、小巧是美,如奧運健兒一般集自信與專注于一身便是美。100米飛人半決賽,以9秒83的速度創造亞洲記錄、人種記錄等多項記錄的“中國飛人”蘇炳添獲小組賽第一,收到國內外觀眾欽佩。雖然在之后的決賽中排名第六未拿到獎牌,但蘇炳添的名字早已刻入中國田徑歷史,更讓世界記住了他。
有人奪冠也有人遺憾。男子體操全能選手肖若騰跳馬結束落地,步伐穩健,本以為金牌板上釘釘卻沒曾想被日本裁判以落地為向他示意扣去0.3分。反觀日本選手橋本大輝,落地后不但腳力不穩導致后退,還將腳跨出了界限外,就如此明顯的失誤也能拿冠軍。日本明目張膽包庇充分發揮了東“盜”主的優勢。可就算這樣,肖若騰依然展開雙臂擁抱了橋本大輝,展現了中國的'大國風范和“無冕”的廣闊胸襟。肖若騰實乃意難平!
遺憾的還有中國女排,決賽三連敗的戰績讓女排姑娘們受到了網絡上的惡意批評和輿論 攻擊,也讓她們不得不暫時休戰調整心態和戰術。在后面的兩場小組賽中,中國女排分別對戰意大利和阿根廷隊,均已3比0的戰績證明自己一雪前恥,可終是決賽失利無奈退場。無論如何中國女排還是中國女排,是不顧一切追球的勇氣,是一分一分咬下來的熱血,是手牽手肩并肩的團結。
這屆奧運會點燃了我的愛國精神,我也會做一個熱愛運動,身體素質良好的青少年,為祖國的體育強國獻出一份力。讓那些諷刺中國只靠國家隊拿冠軍的所謂的文章創作者看看,中國的老百姓也能有很好的運動能力!
最后我要贊美中國奧運健兒,你們是最可愛的人,是讓中國驕傲的人,是激勵吾輩青少年的人。2020北京冬奧會,2024年巴黎奧運會,我等你們!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11
2000年出生的楊倩,2011年被選入寧波體校射擊隊,楊倩射擊之路可謂表現優異——2014年浙江省運會獲得3金,打破浙江省成年紀錄;2015年底入選國家青奧隊,并取得了國家級運動健將稱號;2016年初被特招入清華大學射擊隊,并在兩年后考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9年全國青年運動會上獲得女子氣步槍60發個人冠軍、團體亞軍;自2021年以來的國家射擊隊四場選拔賽全部獲得冠軍,以總積分295分名列第一,獲得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個人和混合團體兩項參賽資格。楊倩曾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校內采訪中回憶,自己是在11歲左右,因好奇而接觸射擊,2011年小學四年級時被選入了寧波體育運動學校射擊隊。楊倩在寧波體校的數年間,接受了系統、嚴格、正規的訓練,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雖然女兒走上了職業運動員的道路,但起初楊倩的母親并不十分愿意女兒走上這條道路。楊倩的母親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作為父母是不舍的,但她自己卻很堅定。雖是‘零基礎’入隊,但看到她越來越穩定的發揮,還是逐漸放下心來。”職業生涯的扶搖直上,或許會讓很多年輕的運動員失去方向,但楊倩卻沒有。在18歲進入清華大學之后,楊倩更是在多個重量級射擊比賽中奪冠、打破全國紀錄,乃至于世界紀錄。她的教練虞利華曾在接受采訪時稱,每逢大賽,她都發揮得特別好:“楊倩最大的優勢是有顆‘大心臟’。同一批的孩子水平可能差不多,但到了賽場上,就楊倩發揮得最好。”楊倩也曾表達過相同的觀點,她說,大家練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家的動作和水平都相差無幾,關鍵時刻拉開差距的是心理素質。”楊倩回憶說,自己剛接觸射擊時,她也很難克服“臨場緊張”的心理狀態,連續多場比賽都沒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后來她稱自己“想通、想開”了,“每次舉起步槍時,不再刻意追求結果,而是都專注于比賽的過程,專注于自己的動作是否到位,盡力全身心地投入,找到該有的狀態。”楊倩說:“自信真的很重要,每次比賽的時候,都不要去想自己以往的'成功或失敗,因為每次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她有一個臨場小技巧,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每打完一槍就會告訴自己:你一定可以的,你很棒!”
這一次,在東京奧運的賽場,彰顯出00后小將的颯爽英姿,勇奪金牌,楊倩的名字刻進了中國奧運的歷史譜中,未來的競技時光里,我們期待楊倩,可以為中國軍團射落更多的榮譽和光彩。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12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題記
于1896年始,四年一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出現在世人面前。在比賽中的賽場上,各個國家地區的優秀運動員群英薈萃,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一決高下,這就造就了奧運會是“世界競技體育的最高水平的代表”的稱號。然而,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國,中國在自奧運開辦近一百年的時間里,竟然從未獲得任何一項獎牌。人們不禁發問“中國什么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去參加奧運會?”“我們的運動員什么時候能夠得到一枚奧運金牌?”“我們的國家什么時候能夠舉辦一屆奧運會?”
1932年,單刀赴會的劉長春獨自“出征”美國洛杉磯奧運會。這令人感傷的消息傳出,日本操控下的“偽滿洲國”居然企圖利用劉長春宣傳“政權”的陰謀。但劉長春識破并粉碎了帝國主義的陰謀,在《大公報》憤慨吶喊:“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我是中國人,決不代表偽滿洲國出席奧運會。”賽后,又發表聲明“良心尚在!熱血尚流!豈能叛國!為人馬牛!”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和一個沒有失掉愛國心的中國人,劉長春的愛國行動得到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最終站上了奧運會的賽場上。這是他個人命運的驕傲與民族命運的`自豪相連,那個因不知體育為何物而棄賽的時代結束了,那個飽受列強的欺凌的時代也即將結束,中國人民頑強拼搏地斗爭,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運動員的身影出現在奧運會中。在1984年7月29日上午,一位獨自默默站在賽場一旁,身穿一套印有“中國”兩個大字的紅色運動服的青年,舉槍向50米外的靶心射去。這個年僅27歲的青年就是許海峰,一聲驚心動魄的槍聲伴隨著槍內最后一顆子彈的射出。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中國體育界從未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自此中國運動員起跑,沖向了更高,更快,更強的方向。
而在中國飛速發展的今天,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再一次大放光彩,取得了88枚獎牌。在第一場比賽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隨著中國選手最后一次扣動扳機,東京奧運會首枚金牌被中國選手楊倩收入囊中。當她高高舉起步槍宣示自己的勝利,那跨越37年的槍聲,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雄厚實力。
奧林匹克運動會自始是一個國家展示文化和國力的機會,不論是飽經戰火的敘利亞,還是國富民強的美利堅,不論是幅員遼闊的俄羅斯,還是欣欣向榮的中國,都可以在這個舞臺上一決高下。他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發展的見證者,還是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促進者。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 篇13
最后一舉,27歲的中國舉重隊選手石智勇選擇了198公斤,一旦成功,他就將打破自己保持的總成績世界記錄!一聲大吼,杠鈴穩穩舉過了他的頭頂——世界記錄,他破了!
7月28日,在男子73公斤級比賽中,抓舉、挺舉和總成績進界保持者的中國選手石智勇展現出舍我其誰的氣質,6次試舉5次成功,以抓舉166公斤,挺舉198公斤,總成績364公斤摘得了這一項目的金牌。
石智勇這枚金牌似乎拿得輕而易舉,但賽后采訪時他才透露,賽前一個月自己曾兩次腿部拉傷。
6月23日,訓練中左大腿拉傷,一周后再次拉傷,距離奧運會不足一個月,石智勇的情緒發生巨大波動、17天沒有訓練。每天按摩、針灸、與時間賽跑。來到東京,石智勇抓舉只有150公斤,挺舉也只有170公斤,這是我職業生涯最艱難的比賽,石智勇坦言。
正式比賽開始了,石智勇開始就選擇158公斤并成功舉起,第二把舉起163公斤,第三把舉至起166公斤——刷新抓舉奧運會記錄,更領先了第二名10公斤。
抓舉結束后,石智勇說:“我的手臂就有點兒抽筋,已經好久沒有舉過這個重量了,肌肉都不太適應。”經過隊醫緊急處理后,石智勇在挺舉第一把就要試舉188公斤,當時沒有翻好,是硬撐起來的,第二把試舉192公斤被裁判定為屈肘失敗,比賽的氣氛又緊張起來。但石智勇的目標只有一個——破世界紀錄!項目總成績世界紀錄,正是石智勇在2019年創造的`:“我有很多次機會可以破,但想把最珍貴的時刻留到奧運會。
頑強意志和強大自信,讓他在最燦爛的舞臺釋放最完美的自己,當石智勇將198公斤的杠鈴高高舉過頭頂,3盞白燈同時亮起,他坐上杠鈴,雙手比出了“1”字做出這一打破世界紀錄的標志性動作。
因為與雅典奧運會男子舉重62公斤級冠軍石智勇同名,這個名字曾在少年時代帶給他巨大壓力,但他將壓力變為動力,在里約和東京奧運會連續奪金,也實現了對雅典奧運冠軍石智勇的諾言:“要對得起這個名字。要傳承冠軍的名字,更要傳承冠軍的力量和信念”。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名字,石智勇的比賽顯得智勇雙全:面對挑戰,更有智慧,站上賽場,更要展現勇氣,挑戰極限,勇攀高峰,永不滿足,從不止步,第二個奧運冠軍對石智勇來說,依然是一個起點,他的目標還在前方:“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再堅持3年!”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相關文章: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07-06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11-26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02-19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通用)11-16
2021東京奧運會觀后感03-04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4篇[經典]09-03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5篇04-03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精選15篇11-07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15篇02-22
東京奧運會觀后感(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