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家寶藏》第三季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走遍華夏文明的腹心,看遍五千年孕育的生機。短短三個月時間,走過九座歷史文化遺產,看到27件國家寶藏,并透過這些中華文明標識的前世今生,體認著祖先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的優秀傳統。2月17日(大年初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迎來最激動人心的國寶盛典。節目中,九大館長將同張藝謀、王冰冰等嘉賓齊聚節目舞臺,與來自各領域的數位大家一起揭曉“《國家寶藏》年度中華文明標識”,并頒發國寶印信。
在本季節目開播之初時,節目曾發出開篇叩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么?而今天的我們又該為后世子孫留下些什么?在看過了九大博物館27件國寶的前世今生之后,我們了解到了優秀的傳統文化、璀璨的歷史文明,同時也有責任留下價值突出、內涵豐富的歷史信標,以饗后人。在國寶盛典中,九大博物館“看門人”將與觀眾共同回味27件國寶所留下的精彩故事和難忘記憶,并從每座歷史文化遺產中評選出一件國寶,推介成為“《國家寶藏》年度中華文明標識”,國寶印信也將隨之落戶九座遺產地。
除此之外,周恩來總理侄女、原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周秉德,原西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拉巴平措,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中國電影導演張藝謀,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許淵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劉一曼,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廣漢分院副院長、國家一級飛行員孔亮,建筑設計師貝建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等多位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將擔任揭曉嘉賓,和九大博物館長一同公布“C位國寶”名單的同時分享他們與國寶的不解之緣。
《國家寶藏》三季以來,歷經八十一件國寶的前世今生。雖然歷史的主角光輝璀璨,卻也總有一群配角始終陪伴著我們。他們有如點點星光,在歷史的夜空中綻放光芒。本期節目中,張國立將領銜上演情景朗誦《與我同行》,通過“穿越時空”的古今對話,走進那些歷史聚光燈容易忽略的地方,讓配角們道出堅持與守護:與百官同僚決裂的張璁是否曾經后悔?人稱“吳中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是否想過入仕為官?秦陵塑俑的工匠朝所做的一切又和后人有著怎樣的關系?
此外,更有震撼人心的國樂合鳴《破陣樂》、原創歌曲《懷歸》、節目主題曲《一眼千年》及京劇表演《戲出賀升平》等值得期待。
【《國家寶藏》第三季觀后感】相關文章:
《國家寶藏》觀后感08-12
《國家寶藏》觀后感08-30
《國家寶藏》觀后感(精選)09-11
國家寶藏觀后感06-12
《國家寶藏》觀后感01-28
《國家寶藏》觀后感15篇11-08
國家寶藏觀后感(精選26篇)07-18
《國家寶藏》觀后感(15篇)12-04
《國家寶藏》觀后感經典(9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