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視劇《大決戰》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凝望著如今波瀾壯闊的中國,心中仍然能夠聽到那些向往美好的聲音,有如橫掃九州的滾滾春潮。面對一個個新的時間節點,我們在暢想未來的同時,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去。因為“過去”一直是“未來”的線索,我們只有時時回望過去,才能找到持續前進的動力。
電視劇《大決戰》向我們展示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三大戰役,這三大戰役決定了中華民族的命運走向,是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最后三場“決戰”,也是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歷史。
在抗日戰爭結束以后,全國人民都翹首以盼和平的到來。但是蔣介石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沒有傾聽廣大人民群眾最真切的呼聲,悍然發動戰爭,讓全國上下再次處于水深火熱的戰爭環境之中。于是,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在三大戰役中,呈現出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他們舍身取義、不懼生死,只為解放全中國的老百姓,讓他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日子。正是在解放軍戰士的大無畏勇氣震懾之下,國民黨官兵節節敗退。
在電視劇《大決戰》中,有很多的解放軍事跡值得我們全體中國人民永遠銘記:梁士英不惜用身體堵住出口,使爆破筒成功地被塞入地堡;八連戰士在吃完最后一頓飯之后,所有人都犧牲了,陣地上留下了剛剛吃飯使用過的碗;馬慶和李大江本來是對冤家,但是他們在“同生死、共患難”中相互諒解,在眼瞎和腿斷的情況之下,仍然共同守著一挺機槍,戰斗到了最后時刻……我們只有在如今保持“團結奮進”、“勇往無前”的精神氣概,讓中國發展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才能夠祭奠那無數舍身成仁的亡靈,才能夠撫平這“大決戰”給中華大地帶來的痛楚。
在電視劇《大決戰》當中還向我們展示了軍民完美配合的場景。老百姓組成一支支民兵隊伍,挖戰壕、埋地雷,找準時機襲擊國民黨的部隊?梢哉f,中國共產黨能夠在三大戰役中取得勝利,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人民的利益。而且這部電視劇還向我們展示了毛澤東與人民群眾日常交往的場景。毛澤東具有親民的形象,他在西柏坡和鄉親們一起聊天、剝玉米,這更是始終鼓舞中國共產黨員需要保持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
再次賦予時間以壯麗感,見證三大戰役的光陰之箭已經穿越年輪,抵達20xx年。回想那三場著名的戰役,這是永不過時的熱血故事。它是過去,它也是現在;它是歷史,它也是未來。
《大決戰》告訴了我:歷史最大的邏輯就是人的邏輯,推動歷史前進最大的力量就是符合人民的利益。如今,全體中國人民正在從過去不斷吸取力量,讓自己努力地跟上時代的脈動,始終銘記“正義”、“愛心、“良知”。而這也正是激蕩在中國人心靈深處的情感共鳴。
【電視劇《大決戰》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視劇的說說05-13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12-27
愛情電視劇觀后感08-20
電視劇《功勛》觀后感12-03
《功勛》電視劇觀后感11-26
電視劇《門第》觀后感10-25
經典電視劇臺詞200則12-29
瑯琊榜電視劇觀后感12-05
《精忠岳飛》電視劇觀后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