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個人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個人觀后感1
袁朗說:“我敬佩一名老軍人,他說費盡心思卻不敢妄談勝利,只想他的部下能在戰場上少死幾個,他說這是軍人的人道。”《士兵突擊》看到這里時,突然明白了一切的苦心,明白了血與淚水堅持的初衷,這是人性最原始也最寶貴的善念啊!他設置的重重艱苦的障礙,就是想讓他的士兵在面臨最壞的可能時,也能夠生存下來,生命才是最有效的武器。
這部電視劇一直強調的'理念是“不拋棄、不放棄。” 許三多這一路經歷了太多,從開始在五連的修路,到三百三十三個單杠回環,還有在對抗戰中活捉老A,他終于讓連隊里的戰友們看得起他了。然而班長史今的復員,鋼七連的解散,最后只留下他一個,鋼七連的第4956號兵,守著空空的宿舍樓。他依然嚴格要求著自己,從日常行為到宿舍內務,他一個人承載著整個連隊的精神,扛過了孤獨的他,不知不覺慢慢強大著。
而他的同村戰友成才,就是因為挺不過孤獨而膽怯,在老A的一次虛擬實戰中,棄權逃脫了。后來他以吳哲天天念叨的平常心來重塑自己,在小小的五班里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終于被老A接受認可。
有人說,這劇是軍旅題材中最真實的一部。通過這部劇,我體會到了不易和殘酷,堅守與信念,體會到了人性中可貴的部分以及戰友的信任與情誼。
歲月是把磨石,會磨去一些棱角,更會堅韌你的脊梁。“ 不拋棄、不放棄。” 首先是自己不能放棄自己,像許三多所言,要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才會使生命閃光。
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個人觀后感2
在電視劇的前段,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恐怕是許三多的那句“俺爹說,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多么單純,多么質樸的一句話啊!它簡單的讓人發笑,仔細想想,這的確是一種簡單而又積極的生活態度啊!
在劇中,許三多從“五班”到“鋼七連”,再到“老A”,從被別人嘲笑、戲弄到被別人欣賞、敬佩。皆是因為他不斷地努力,不斷地進步,汗水灑滿了他的訓練場,汗水灑滿了他的坎坷經歷,汗水灑滿了他的成功之路。從許三多的經歷里,我學會了一句話:“不拋棄,不放棄。”
“不拋棄,不放棄”是我看完這部電視劇之后的最大感受。在影片中,許多三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但他的成功都來自于這些平凡事情的積累。在別人都還再在夢香時,他已經在練正步了;在別人打撲克時,他卻在做被伙伴看成毫無意義之事——修路……其實他做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因為事情很簡單,不需要天賦,不需要金錢,不需要憑關系,也不需要口才,只需要樸實無華的心靈和堅持到底的毅力,也就是對自己不拋棄,對成功不放棄!
“不拋棄,不放棄”,我要像許多三一樣,努力戰勝自己!
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個人觀后感3
我看完《士兵突擊》后,感觸很深。
觀后感,我先有感的是許三多這個士兵突擊過程的幾位關鍵人物,馬班長、史今班長、袁朗隊長。應該說沒有這幾位,許三多估計早就放棄了。沒有這幾位發現許三多的長處和優點,關鍵時候頂住了壓力和誘惑。一位優秀的士兵也突擊不出來了,真可謂“千里馬常見而伯樂難尋”。
士兵突擊觀后感自然少不了貫穿始終的“不拋棄不放棄”。堅持是一種信念,也是理念。很多事情,我們有能力做到最好,但自身的猶豫和退縮,使得我們只能達到一般甚至更低。現實中太多這樣的例子了,我們輸在了自己的拋棄和放棄。
許三多是主角,他作為一個士兵的突擊是全劇的`線索。這個人物的成長想必也在激勵著許多人,也在被老師、家長用作典型教材教育孩子。這個世界聰明人很多,但決定成功的不是智商,而是性格。
許三多傻得出奇。他沒有常人眼中明確的奮斗目標,他的成功只是一種無形的、自然的。他的腦袋里就一根筋,特別讓人費解的是:他獨自一人用半年時間用石頭砌成一條路;鋼七連解散,他一人堅守半年。他懷著“不拋棄,不信棄”的信念,用“我要好好活著,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地活著”的“許三多哲學”鼓勵著自己,這又是什么精神?
《士兵突擊》中的士兵們憑著堅忍頑強的精神征服了觀眾。人是需要有一種精神的,在《士兵突擊》中,我們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這種精神——不拋棄、不放棄。
【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個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視劇《士兵突擊》觀后感11-16
士兵突擊電視劇觀后感09-19
士兵突擊經典臺詞150則01-05
士兵突擊觀后感01-26
《士兵突擊》觀后感01-11
士兵突擊觀后感09-05
《士兵突擊》觀后感通用12-27
士兵突擊觀后感【優選】09-07
士兵突擊觀后感精選15篇12-29
士兵突擊觀后感6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