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海行動》的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1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和《戰狼2》有相似之處也有不一樣之處,雖然我覺得戰狼2更好看點,但不可否認,這部電影拍出了中國軍人英勇奮戰,視死如歸的不屈精神。
這部電影是根據也門撤僑的事件改編的。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發生政變,恐怖組織和叛軍攻入首都,中國僑胞面臨危險,海軍戰艦接到上級命令,派蛟龍突擊隊八人前往執行撤僑任務。在惡劣的條件下,他們突破重圍,完成了任務,還順便解救了20多名外國人質,最終還將“黃餅”從恐怖組織手里奪了回來。
《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展現出我國海軍的強大,真實地還原了戰爭的殘酷,環環相扣,驚心動魄,吸引人的眼球,又刺激又緊張。
《紅海行動》和《戰狼2》的不一樣主要在于紅海行動體現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是團隊精神。紅海行動情節緊湊,整整兩個小時我的心一向懸在半空,有點讓人喘可是氣來。這部電影有很血腥的場面,比如:斷肢的特寫,一塊塊分離身體的器官,還加有尸體的.抽動,真讓人膽戰心驚,場面慘不忍睹。
這兩部電影的相同點是贊揚祖國軍人,贊揚祖國的強大。導演為什么要讓我們直勾勾的看那些血腥的場面,是為了說明我們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時代,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這個拍法也側面的體現出了中國的強大。并且這部電影并沒有因為研究大眾不喜歡血腥,便把戰爭演成游戲一般,導演大膽真實地演出了戰爭的殘酷,有戰爭,就必有傷亡,戰場上想要活命,身體素質要夠硬,有人救也要你跟得上,不然拉后腿只能一齊死。
這部電影還很突出團隊意識,在蛟龍突擊隊里,各自分工明確,不會出現誰的位置最重要,團隊中每個人的作用都無可替代。大家聽從隊長的命令,應對困難隨機應變,這樣促使他們走向成功。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最終一米的安全距離,最終一秒的扣動扳機,生與死的危機一刻,瞬間把劇情加熱到了沸點,把人物拖入故事的旋渦。這部電影還是很好看的,讓人看得是又爽,又驚,又心血澎湃。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想到,和平真完美,生活在中國真幸福,其實戰爭離我們很近,我們看不見它,是因為我們中國的軍隊,為我們保駕護航。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2
開年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們集體觀看了近來口碑頗佳的軍事題材電影《紅海行動》。影片根據在20xx年發生的"也門撤僑"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的故事……
觀影的意義并不僅僅是接受視覺的享受或心靈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這些光影中獲得自己尚未擁有甚至是自己不可能擁有的人生經歷,得到形形色色的人對待生活、生命的態度,以此形成自己對于世界、社會、人性、愛情等完整、立體的認識。
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作品,必有如出水芙蓉般的魅力、深度以及普世的價值觀。生于今日之中國,戰場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很遙遠,很陌生,但“紅海”一詞我們在當今社會卻常有耳溫,在行業、商業市場上尤為突出,每一個企業似乎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殺出“紅海”,擁抱“藍海”。
教育貫穿整個人類文明史,時至今日,雖形式、側重各有不同,但殊途同歸,教育領域是不折不扣的紅海之地,真正的師者必是對教育事業懷有使命感和敬畏之心的。因此要把教育工作做好,具備“紅海行動”的'能力和素養是必不可少的。
事業絕不是一個人的獨行,團隊協作、分工明確、高效執行、目標一致是做成任何事業的必備前提,做真教育,除以上幾點外,更是要有自下而上的勇氣和信心,勇敢扛起教書育人這四個字,信心百倍的面對每一位孩子和每一個生命。勇氣,來自于根植內心的責任和使命感;信心,來源于的知識儲備和文化修養。唯有如此,才能在這片紅海中脫穎而出,于混沌處亮一盞明燈。做教育行業中“口碑票房”雙豐收的《紅海行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強于內而勝于外,授以業而傳其道。
勇者無懼,紅海弄潮,蛟龍一出,四海翻騰。愿我們勤勉之、共精進,熙生未來,麓力同行。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3
我沒有看過《戰狼2》也沒有看過《湄公河行動》,但當我看完《紅海行動》,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之前的中國人會對前2部評價如此之高,以至于在微博刷屏,稱贊不止。
作為一部愛國的電影,電影中也有很多的沖擊,國外,被綁架的中國人還有其他外國人,我們是否只救那一個中國人就可以了。我們要是三觀正常,一定會說不能見死不救,只救中國人怎么行?的確,但當局面是8對150,面對眾多被綁架的人,沒有資源,一位軍人面對上級的命令—救出那個中國人,不允許失敗。其實你沒得選。我理解他們作為軍人的選擇。這是一種對于生命的尊重。如果說電影到這里就結束,我想也不會有人說什么,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為這些戰士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我以前其實沒啥國家意識,但是看完以后,那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佩服。
之所以說這部電影好,我想是那中途的轉折,“我不僅想救出那個中國人,我還想救出所有人,你們安排一下計劃。”當隊長說完這句話,他其實心里一定明白,本不必要的沖突一定會爆發,8對150,自己的隊員一定會有犧牲。加上之前電影中的各種伏筆,隊長他是一個很愛隊員的`人。其實這應該應該也是眾所周知,軍人,特別是一個隊伍中,一起執行任務的,必然是像兄弟一樣,一家人。但隊長尊重每一個生命,不單單作為一個中國軍人,更是作為一個軍人—世界的衛士。他選擇不只保護本國人,他選擇保護別國的人。在激烈的打斗后,看著他望向自己戰友的尸體,然后毅然決然的決定繼續任務的時候,我已無言。心中只有尊重,敬佩之情。
總而言之,這算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作為春節期間,也讓我們了解了那些無時無刻不在保護我們的軍人。這話其實誰都知道。但是有時還是真看了以后,才能體會,一句話的重量,無法計量的責任的使命的重量。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4
去電影院看了一遍紅海行動,就被里面緊湊的劇情安排吸引住了。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真實”,即便我沒有真正見過戰爭,但片中的劇情和畫面都體現了戰爭不是游戲,戰爭是會死人的,即便是主角一隊,最后也是二死一殘全傷。
該片以也門撤僑為故事原型,主要講述了蛟龍小隊解救最后一批僑民,解救鄧梅,搶奪黃餅三個主要事件。
紅海行動中,很多細節很值得去注意和思考。比如狙擊手射擊時都會在附近找東西墊住增加穩定性:開片的羅星扯下直升機上的帶子墊,顧順找李懂的肩膀,行進中用左手墊住……不像別的影片,狙擊槍舉起就射,還槍槍都中……
另一個讓我感到真實的地方是:所有敵人都不傻。反政府那批人在半路用迫擊炮摧毀了政府軍車隊,只剩下了蛟龍小隊,同時還沒給他們留下多少裝備。一只耳用盤子反光爭取時間逃跑也是很天才的做法了。
不過我還是有幾個看不懂的地方……感覺海軍好像黑了一波武警……就是武警掩護僑民躲進工廠后,兩名武警和所有僑民蹲在一個小房子,沒留一點退路……這種做法有點像彩虹六號游戲里把所有友軍用龍鱗板封在嬰兒房……丟個x雷或者閃光彈什么的一波帶走的樣子。還有就是為什么反政府一方會下令攻擊軍艦,看不懂。
同時讓我在觀影中被震撼到的是顧順與一只耳狙擊手第一次對決時。一只耳通知迫擊炮陣地向顧順開火,希望逼迫顧順移動,給自己角度方便擊殺。而顧順看到迫擊炮向自己飛來后,立馬取下頭盔頂在槍托上,把頭盔先于自己暴露出去,騙過了敵方狙擊手的第一槍,成功躲進另一個掩體。
不止武戲,紅海行動在緊湊的'故事發展中還插入總共差不多兩分鐘的感情戲,分散在全片。雖說只有兩分鐘,可這段感情戲卻比那些幾十集的電視連續劇更加感人。
總的來說,紅海行動是無愧于他的評分的。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5
《紅海行動》在春節期間終于上映了。作為一個軍事迷的我,對此期盼已久了。電影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這部超燃的軍事大片。
這部電影是根據某海軍蛟龍突擊隊前往非洲國家伊維亞執行撤僑任務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反映了真實事件、真實場面、真情實感,展現出了祖國的強大。
故事在緊張的氛圍中開始了。時間緊迫,在“撤僑遇襲可反擊,相反則必須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沖突”的大原則下,海軍戰艦“臨沂號”臨危受命,派出蛟龍突擊隊深入伊維亞一線。在惡劣的情況下,突擊隊憑借精湛本領,迅速成功轉移等候在碼頭的中國僑民,并在激烈的交戰中營救了被____追擊的中國領事館巴士。
然而事情尚未完結。就在掩護僑民撤離之際,蛟龍突擊隊收到中國人被____劫持的消息。眾人深感責任重大,義無反顧地再度展開營救行動。前方路途險惡,蛟龍突擊隊即將遭遇的遠不止人質營救那么簡單,____的驚天陰謀即將浮出水面。
楊銳是蛟龍突擊隊的隊長,帶著包括副隊長兼爆破手徐宏、通信兵莊羽、醫療兵陸琛、狙擊手顧順、觀察兵李懂、機槍手張天德、機槍手佟莉等八名隊員孤軍深入敵后。突擊隊員英勇奮戰、團結協作、殊死拼搏,憑借高精裝備和巷戰、坦克戰、爆破、拆彈、狙擊、偵察、搏斗等等高超技藝,逐一消滅了____,成功解救了中國僑民,勝利完成了任務使命。同時,他們付出沉重的'犧牲,八人的蛟龍突擊隊,犧牲兩人,受傷兩人,鑄就的軍魂,卻讓人難以忘懷。
《紅海行動》演繹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蛟龍突擊隊”的集體榮譽,是每個隊員各司其職的配合,是為兄弟戰友扛槍擋炮的義無反顧。《紅海行動》不禁讓我想起導演的前作《湄公河行動》以及吳京的《戰狼2》,都展示出我們祖國的強大,為了正義、為了人民,能夠消滅一切敵人,保護好每一名中華兒女。
我為生在中國而自豪!我將為我的祖國更強大而奮斗!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6
世界并不安寧,戰火總是突起,很多時候死亡的威脅不期而至。《紅海行動》根據也門撤僑事件改編,真實復刻了我國首次武裝撤僑過程。不同于《戰狼2》結局的皆大歡喜,《紅海行動》呈現了戰爭最真實殘酷的一面,人質救出、恐怖陰謀打破,在迎接勝利曙光的那一刻,我們也接到了死亡的'通知單。我們不禁扼腕嘆息,英雄怎會死亡?可這就是現實。
狙擊手羅星被打穿嵴柱神經,觀察員李懂一直耿耿于懷,他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緊張,沒能掃清敵人,間接害了戰友。但他在顧順的鼓勵下,逐漸變得成熟、穩重,終于能獨當一面。我們可以想象,今后他將成為下一個羅星,帶領下一個李懂走向老練,然后下一個李懂又會成為下下個羅星,帶領下下個李懂走向老練……
通訊員莊羽在救援中癱倒在一片尸體中,他說以前那么多的訓練和演習并不是這樣。所以面對血肉橫飛的場景,他害怕了。可當他獨自一人面對恐怖的分子時,他擺脫了自己手指被炸斷的恐懼驚愕,撲向了敵人,將利刃刺向了敵人……其實,當死亡來臨時,他已經戰勝了死亡。
戰爭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艦長所說:“直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上了戰場,生死豈還顧得?死亡固然使我們痛,但也讓我們觸摸到了真實。戰爭有流血,和平也有犧牲,只是你我處在這些英雄用血與肉鑄就的和平的“溫巢”里還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死亡沉重,但我們必須接住這份沉重。
一開始我并不理解,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參軍,為什么要讓家人時刻擔心自己,承擔失去自己的風險。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即使他們不成為軍人,也會有別人承擔起這份責任。即使他們不犧牲,也會有別人犧牲,他們寧愿犧牲的人是自己。他們在決定成為軍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經做出了選擇:我的生命不屬于自己,不屬于家人,而是屬于國家和人民!
他們很堅強,因為他們鐵骨錚錚;他們也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生命。但他們擁有堅忍不拔、鐵血剛毅的內心和信念!
正如他們的口號:勇者無懼,強者無敵!
守衛和平,感謝有你!
致敬中國軍人!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7
看過許多類似題材的電影,前一陣子大火的《戰狼2》也是十分激起我心中的愛國情懷。但這部電影,有點不一樣。
它沒有那么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褪去了主角光環的《紅海行動》贏得了真實度。電影的主角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團隊,即蛟龍戰隊。戰隊分工明確,狙擊手、觀察員、聯絡員、爆破員、機槍手、醫療兵和隊長,幾個人凝成一個戰隊。軍人特有的帥氣加上電影的塑造,又一個英雄形象屹立起來——那是強大的中國的縮影。這部電影的成功原因除了它塑造形象的獨到之處,還有一點,便是它有著不讓人尷尬厭煩的主旋律。
強者無敵,是蛟龍戰隊的,也是影片的主旨。面對著他國的挑釁,面對著明顯的陷阱,蛟龍戰隊頂住壓力完成了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影片塑造的各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深入到了觀眾的頭腦里。那個壓力很大的李懂,那個喜歡吃糖的石頭,那個懷疑自己的.莊羽……每個角色都很真實,讓那一句口號“強者無敵”振奮人心的力量也變得很真實。它做到了讓我們相信,口號的力量是真實存在的。
“強者無敵”四個字,凝練著這些中國軍人的驕傲和堅強。電影結束后我媽在感嘆“只是為了去救一個中國人死了那么多人”,我反駁她:“我覺得并不是為了去救那一個中國人啊!他們應該是要告訴那些國家,中國不會讓任何一個中國人受到欺負。”說完以后,我感覺這部電影的主旨在我心中更加明朗了——為了救那一個沒有身份沒有地位的普通中國女人,蛟龍戰隊犧牲了兩名優秀的軍人并且全員都有負傷,敵方也死傷慘重。在這個時候,上級派給蛟龍的這個任務恐怕就并不只是救回一名中國人質那么簡單了吧。我們是要蛟龍宣告全世界,中國,是容不得任何人欺負的——強者無敵啊!
這樣想來,這部《紅海行動》的主旋律做得是非常成功的。它不惹人反感,反而可以接近人們的心,讓觀眾與之產生共鳴。強者無敵這一句口號,也可以烙印進部分觀眾的心里,不說什么今后遇到困難一定會堅持到底,但多少對自己的心靈會起到一定的震撼與感動吧。
以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的《紅海行動》,用它的脫穎而出,讓這個年因為有了這一部主旋律電影,而變得與眾不同。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8
努力的想要記住些什么,到頭來卻發現什么也沒剩下。紅海行動擔得起一部好片的名頭,從影片的一開始就無法抑制的哭出了聲,那種深入心底的悲傷讓我痛不自抑,當真悲傷至極,那一幕幕鏡頭,無法不令人失聲痛哭,好難過,好難受,為何,這是為何。慘死的勇士、無辜的平民,沒有親身經歷過,我們永遠都無法想像戰爭的殘酷,永遠都無法想象戰爭到底有多殘酷。
我們不知道當今的和平是多么來之不易,活著,活著又是多么的幸福。我努力地保存著自己的回憶,不想它們被遺忘在時間的角落里,或許不過是希望歷史能夠有過我存在的痕跡。
我究竟該以何種姿態存活于世,不想,不想就這么泯于眾人,隨風消逝,千百年后無人憶起,那直達心底的悲慟無人能及,轉身就好似要忘記,一抹眼角的淚水,仿佛就能當做什么也沒經歷。
不過就是看了一場電影而已……而已
沉溺于往昔的歡愉,一切仿佛過眼煙云,回避著那些令我心痛之至的,不愿為現實所喚醒,安心的將自我禁錮于那一方溫暖的小屋,或許內心依然有個聲音在呼喊著些什么......
然而這最后一絲呼喚卻被強大卻懦弱的.自己扔進腦海的深處,固執地自欺欺人著,一直都在幻想,卻從未有所實踐,直到現實的殘酷避無可避,直到那迎頭痛擊。
人心,真是可怕,人體,卻又如此脆弱。一顆顆子彈無情地掠奪生命的火種,一聲聲爆炸所伴隨的是無數靈魂的湮滅,但威力強大的武器卻也只是冰冷僵硬的武器而已,冷硬的它們只有到了人的手中才會綻放那一朵朵炙熱的死亡之花,種種殺傷力無比巨大的武器也恰恰是因人制造、由人掌握。
心中忍不住詰問上蒼,為何要有戰爭的存在,那不是玩具,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每條生命逝去的背后都意味著一個家庭的破碎。我們都是人,都想活著,都想見證這大千繁華世界,都想能夠親手擁抱自己所愛之人,戰場上的他們卻是隨時準備著犧牲自我保家衛國,這樣一份擔當與覺悟令我仰望之至卻又心痛之極。
一人死,為百人安,為千人安,世事難兩全。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9
我不說感動,但會讓人自覺的有種尊重與慶幸,還有感恩,當然也有些沒辦法說出來的情愫……
尊重每一位軍人,這部影片的的代表人物有,隊長“楊銳”、副隊長兼爆破手“徐宏”、機槍手“佟莉”和“張天德”、通訊兵“莊羽”、醫療兵“陸琛”、觀察員“李懂”還有前主狙擊手“羅星”和后頂替“羅星”補位的“顧順”……同時也尊敬像法籍華人記者“夏楠”這樣的正義的普通人……
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即使這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這句話已經被說了太多次了,但還是要重復說一下,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都要承認。在這里要講一下,我真的很驕傲我是個中國人,到了國外什么都不怕,我知道我有一個多么強大的后盾,底氣十足。
最后是感恩,感恩有那么多人在前線為我們沖鋒陷陣。就像“顧順”說的那樣,戰場就是這樣,要習慣,前線的軍人保家衛國,也許每天都面臨危險,但他們在告訴自己要習慣。沒有他們,我們的處境絕不會這么好,所以在這里要說一下,一些網絡上的噴子,平時無論你怎么噴,但有些人,你噴不得,想當鍵盤俠的時候,先摸摸自己的良心。
世界上每天都會有人因為戰爭而受難,但像我們在外留學或工作的人,是真真實實的能感受到自己時刻都在被祖國保護的,所以有些人才會說“越出國,越愛國”。因為你生活安逸,不會面臨危險的時候,是永遠都不會知道你真正的`“家”到底在哪里,你的“家人”到底是誰……
至于那些出了國說中國哪里哪里不好的人,如果是正常對比,發現我們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并且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而使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的地方,那么我們要正視問題,畢竟誰都希望自己“家”越來越好。但要是出于某種意圖而故意煽動情緒,不好意思,趁早走人,容不下你這尊大佛,哪兒舒服哪兒呆著去。
這里可能還要提到最近比較火的,關于“軍人優先”的問題。
我并不覺得這個條例真的給軍人帶來了什么特權,沒什么可說的,就算是有“軍人窗口”這種地方,我覺得都是應該的、有必要的。為什么?就因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站在前面為我們擋危險的人是他們!用血肉之軀頂子彈的人是他們!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10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這是我看完電影《紅海行動》之后最直接的感受。
電影將血腥殘酷的戰爭場面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導演林超賢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真的不是暴力狂,但也不想粉飾太平。只有讓人們認識到,才會更加珍惜我們現有的人生,以及我們擁有的、和平安寧的家園。”
對于生長在中國的我們來說,戰爭是一個特別陌生的詞,但我們需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些人被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下,過著流離失所、擔驚受怕的日子。一張敘利亞孩子的照片曾經廣為流傳,孩子誤以為攝像師的鏡頭是槍口,他舉起手,懵懂而無助的樣子讓人心疼。
我們應該慶幸,更應該感恩,無數先輩的犧牲為我們換來當今的和平盛世,祖國的強大讓我們可以安居樂業。我們的背后永遠有我們的祖國,即使身陷戰火紛飛的地方,也會有一群人披荊斬棘來帶我們回家。看著海外僑民登上軍艦時歡呼雀躍的`樣子,也許他們會比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有國才有家”的真正含義。
電影《紅海行動》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實,危險無處不在。缺少支援,被迫擊炮襲擊,外圍天線被發現……沒有一刻可以放松,沒有人可以有主角光環,沒有人可以保證平安歸來。它打破了電影之前一貫有的我軍戰無不勝的刻板印象,在飛機上,也會被海盜的AK打穿;在孤村中,再厲害的兵王,也雙拳難敵四手。戰爭會死人,戰友會犧牲。
里面的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復雜而立體。顧順看起來很拽,卻一直在默默幫戰友樹立信心;李懂看起來有點柔弱,話不多,卻要強,在不斷的歷練中成長;“石頭”張天德,看似硬漢,卻有著喜歡吃糖的小習慣。他和佟莉的互動是全篇不多的感情戲。一句“你不要多想。”承載著兩人似有若無的甜蜜情愫,卻也讓之后的犧牲更加痛徹心扉。
沒有戲劇性的轉折,也沒有英雄式的贊歌,整部影片靠的是真刀真槍的硬拼,靠的是有條不紊的部署,靠的是戰友之間的默契。和《戰狼》的孤單英雄相比,《紅海行動》的團隊配合更令人佩服。在生死時速的戰場上,信任意味著將生死交到戰友手中。電影更讓我體會到了和平的可貴,也看到了我們國家實力的強大,為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11
3月14日公司組織觀看了《紅海行動》電影,故事以索馬里護航、打擊海盜和也門撤僑為原型,一開始就直接進入了高潮,海盜劫持了一艘巨型的中國貨輪,部分船員被海盜殘忍殺害,其他人淪為俘虜和人質。在附近護航的軍艦聞訊前往營救,雖然海盜的裝備跟解放軍比,簡直還處在原始社會,但是由于要保護人質的絕對安全,經過隊員們的頑強拼搏,加上他們的精彩戰術配合,人質被救出,…………觀看完畢后本人有以下幾點感慨:
感慨一:國強才會有家,軍強才會平安。
我國改革開發到現在飛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強大。身在國外的華人華僑,時時刻刻就不會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正是因為有強大的祖國作為后盾,試想一下,如果中國不夠強大,華人華僑遇見恐怖襲擊身處險境,就不會有軍艦和特種兵來營救回家。人民解放軍強者無敵。人民軍隊一切為人民。影片中的蛟龍特種兵不怕犧牲,敢于犧牲,勇于面對強敵不退縮,這正展現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特點。為營救一名華人,犧牲了兩名特種兵、傷殘一名特種兵。這才是中國軍人,明知道自己會犧牲,也要救同胞于水火之中。
感慨二:團結協作
本部影片不是體現了個人主義,而是深度體現了團隊協作,互相配合。突擊隊員每位成員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員,他們有不同分工,確相互配合完成任務。不由的讓我想到公司各部門等同于突擊隊每個角色,面對吾悅、萬達的開業,面對市場的巨大壓力,我們公司要快速穩定的發展下去,就需要公司每個部門團結協作,攜手共進,一切以公司大局為重。
感慨三:服從指揮
要打好硬仗,就要有較強的服從意識,突擊隊為什么能夠完成各項任務,所有的隊員都要服從隊長的指揮,才能夠打勝仗,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服從公司領導各項工作安排,快速有效的完成各項工作,才能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穩定快速的發展下去。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12
《紅海行動》,一部讓人血脈噴張的力作,再現我海軍營救駐外人員,對抗索馬里海盜的英雄壯舉,全片激情跌起,無尿點,環環相扣,營救的兇險,人情冷暖的碰撞,看這部電影的整個過程既緊張又刺激,心一直懸在那里,非常熱血的一部電影。看完電影以后,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團隊作戰真的很重要,大家取長補短,其利斷金,而這種團隊協作的精神才是最值得提倡的,他們是一個集體,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能出一份力,他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而他們的戰友情也感人肺腑,尤其是石頭受重傷喊疼的時候,佟莉喂石頭糖吃,“吃糖就不疼了”,讓無數觀眾感動落淚。在工作中恰恰需要這樣的團隊精神,需要這樣的默契,需要這樣的相互信任!同事之間就是一個團隊,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優點,缺點,大家之間取長補短,互相督促,互相幫助,才能一起進步!
第二給我的想法就是不以貶低敵人智商的方法來突出我軍的'優秀,勢均力敵才能成全更好的自己。反叛軍中的那位天才狙擊手,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沉著冷靜,以一打二,找準位置,重創蛟龍隊的兩位狙擊手,在戰場上,沒有人會因為你看起來很厲害而不去打你,人人都為了活下去而努力。在職場中也是,每個人都在很努力的進步,有可能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暗中的努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有可能進步一小步。也有可能進步一大步,所以平時不能對自己太過于松懈,這樣才不留給敵人可乘之機!最后,通過這部電影,我學習到在工作上,對自身要求要嚴格,要從嚴自律,以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細之又細的工作態度干好工作,謹言慎行,手腳干凈,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經歷,每個崗位和機會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而每段經歷都會歷練品格,增長知識!
謝謝新世界給我們學習的機會,我以后會加倍努力工作,不讓領導失望。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13
大年初三去看了《紅海行動》,看之前就知道是一部類似《戰狼2》的戰斗電影,所以覺得也就是隨便看看,因為《戰狼2》我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劇情太老套了。可當看完《紅海行動》之后,我的觀后感用一個字形容是“燃”,兩個字“超燃”,三個字“超預期”!
《紅海行動》這部電影的制作總成本達到5億人民幣的預算,光裝備方面的預算就高達2億人民幣,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種類達到四五十種之多,中國海軍為影片的拍攝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所以,電影里的戰斗場面超級勁爆,讓人熱血噴張,腎上腺素飆升!
《紅海行動》的導演是林超賢,這次我真真正正記住了這個名字,原來他是《湄公河行動》的導演,是《逆戰》《證人》《線人》等影片的導演,被譽為“華語影壇最會拍槍戰場面的導演之一”,怪不得他的`動作和戰斗片拍的爐火純青,燃爆全場!
之所以說“超預期”,是因為這部片子根本就不是和《戰狼2》一個類型的電影!《戰狼2》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個人秀,而《紅海行動》展現的是中國軍人的多兵種戰斗團隊的集體主義英勇。電影的故事是根據20xx年震驚中外的“也門撤僑”真實事件改編,復刻了我國首次武裝撤僑的真實過程。電影運用了“海陸空”三個角度的拍攝形式,從城市巷戰,到山地阻擊,到敵窟突襲,再到沙漠坦克戰。全景地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真實和殘忍,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特別欣賞的部分是,中國特種戰斗部隊的訓練有素、裝備先進、戰術配合默契,同時每個戰士又是那么活生生的人,他們在英勇作戰的同時也有對戰爭的恐懼和厭惡。
如果非要說些不足之處的話,我發現兩點:一是差不多2個小時的電影,全程無尿點,有人說文戲不到20分鐘,可我覺得也就10分鐘文戲,因為戰斗太緊湊,看完電影就跟自己跟著去打仗了(哈哈)!第二處不足是,電影的結尾顯得有點倉促,要能是把戰爭中的人性和戰士的英勇正義在電影結尾再多花5到10分鐘做些總結刻畫就更好了。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14
周五晚上,在學院的組織下,全體園藝新生觀看了《紅海行動》。心中似有千濤激蕩涌流,唯有執筆所書以宣心意。
正如劇中艦長所言“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既上了戰場,豈堪求馬革裹尸?——狙擊手羅星被子彈打穿脊柱,通訊員莊羽不顧斷指之痛撲向敵人,石頭滿面血污仍拿起機槍……為營救一名華人人質,蛟龍特戰隊兩死兩傷。付出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然而若重來一次,他們必定還是如此抉擇。只因為,他們是鐵骨錚錚的軍人,是煢煢孑立的戰士!
曾有言:每個文人年幼時初讀橫渠先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四句,都曾動過心頭血,想自己有一天成就一世無雙國士,能力扛江山萬萬年。然而這一點心頭血,總會叫功名利祿磨去一點,光陰蹉跎磨去一點,世道叵測再磨去一點,磨來磨去,一輩子就落入了“窠臼”中……這無比真實,又無比殘酷。但影片《紅海行動》的震撼,重新喚起了我們的斗志!流離失所的災民慟哭著,萬般無奈、割舍血肉的父母嗚咽著,飽經戰亂、麻木絕望的老人等待著……沐浴在陽光下,靠的是什么?是中國軍人“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的堅守,“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不懼和一把“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的瀟瀟君子骨!
我們不曾看到,是因為有人為我們筑起了無聲的屏障。戰爭必會流血,和平也有犧牲。安穩的環境,是因為邊防線上有海陸空三軍戰士阻擋著外來炮火的蔓延,邊防線外更有偌大的國家在背后作支撐!
是的,安心是全體中國公民所能給予的最大信任。當聽到《紅海行動》中隊長說“我是中國海軍,我帶你們回家”時,無法不動容,無法不慶幸——我們是中國人。
書上說:未知苦處,不信神佛。可我更想說——未至苦處,不懂家國,再沒有一種暖意能越過在恐怖fen子手中被中國軍人解救的那一刻。
《紅海行動》在眼前不斷流轉著,如喪鐘一般鳴唱在我的心頭,敲出的.是并不完美的現實,是沉穩屹立的家國,是不滅不息的軍魂,更是一腔熱血的我!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15
這次的《紅海行動》遠赴非洲摩洛哥拍攝,一去就是三四個月,“在摩洛哥拍攝現場的創作團隊涵蓋了來自中國大陸及港臺、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英國、德國、法國、美國、摩洛哥等多國工作人員300多人,僅20xx年2月26日當天一場戲就動用了1200多名演員,以及大量摩洛哥皇家衛隊憲兵等裝備配合參演”(來源百度百科)。光看這些介紹就知道絕對是大場面啊,當然就目前公布的宣傳片來看,也真真是大場面,各種爆炸,我們的特種兵穿梭在各種槍林彈雨中,行動矯捷,太帥了!
然后我們來說說故事,電影是根據也門撤僑拍的,中國海軍特種兵接到上級的指令接我們的同胞回國。海軍特種戰隊是個什么樣的存在,三棲作戰,上天下海的無所不能的戰隊啊。我國被熟知的特種戰隊有雪豹突擊隊、獵鷹突擊隊等,這些是陸戰的,海軍特戰隊有個突擊隊,叫“蛟龍”。之前搜過一些相關的文章,看了之后熱血澎湃啊,這蛟龍戰隊都是特種兵中的精英中的精英,人們說的海上蛟龍,陸地猛虎,空中雄鷹,反恐精英。想想在撤僑行動中,他們一個個猶如一把利劍,身手了得,在異國他鄉的'種種困難危險中,總有辦法,總能堅持……燃起多少人的軍人情節啊
還有演員,《紅海行動》主演有張譯、杜江、黃景瑜、海清等。之前看《士兵突擊》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史今這個角色,后來看了《我的團長我的團》,佩服張譯,把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演的有血有肉,順理成章,好演員,得到最佳男主角真的實至名歸。本來之前有傳段奕宏也會參演,我還內心小激動了一下,希望可以再次見到“團孟”CP。不過雖然段大大沒有參演,但是張涵予老師會友情出演。杜江感覺還是比較低調的,雖然爸爸回來了讓他火了一把,但是后來好像也沒怎么炒作。黃景瑜絕對的近一兩年的黑馬,年輕,充滿朝氣,187的大個子,渾身散發著荷爾蒙……最難得的是初入娛樂圈卻有一股子沉著溫柔的力量,大場面從來不掉鏈子。雖然之前沒有系統的學過表演,但是相信他也不會讓人失望的。海清老師還不知道演什么角色,猜測應該是人質吧,很期待。
電影沒有上映,所以扯了很多其他的東西,只是想說優秀的導演,優秀的團隊,和好的素材,勤懇的演員,拍出來的電影一定是讓人期待的。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紅海行動觀后感08-16
紅海行動觀后感10-19
《紅海行動》觀后感12-24
《紅海行動》個人觀后感07-29
紅海行動觀后感范文01-27
紅海行動觀后感(精選20篇)09-05
《紅海行動》觀后感(精選22篇)09-13
紅海行動觀后感(精選27篇)09-18
《紅海行動》的觀后感(精選15篇)10-20
紅海行動觀后感 3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