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觀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種思想感悟,觀后感相當注重“感”,也就是從作品中領悟出的道理與思想。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禮儀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禮儀觀后感1
我從小到大對禮儀也沒有做到過多的了解,這次禮儀課,我認識到了很多新朋友,我也學會了禮儀,學會了禮貌。
禮儀教育了我們很多,我從小到大都是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長大的,所以這次禮儀課讓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禮儀是多么的重要,禮儀教育了我,讓我知道了怎么做一個好孩子,我們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尊重法律并遵守國家的法規。
我也知道了在家里,不要亂用東西,也不能亂吃東西,我們要做到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禮儀教育了我們要尊重他人,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禮儀教育了我們要禮貌待人,不要隨便把東西拿出來。
通過這次禮儀課,我認識到了要尊敬父母,尊重老師,尊老愛幼,不要因為一點小錯誤而誤了大事。
禮儀觀后感2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電影《教師禮儀》,頗有感覺。我對“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這句話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名氣質好,有信心,有涵養的老師,就要在從容自信的'步履中,端正自然的站姿中,親切明慧的目光中,端莊高雅的服飾中體現出來,體現了一種職業的示范與人生的韻味。
服裝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向外界人們表達自己的一種審美情懷。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服裝可以表現人格”。圣人孔子曾經說過,“人不可無飾,不可無貌,,無貌便是不敬,不敬則無禮,無禮人則不能立”。
說到服裝,“給誰看?”這句話觸動了很多人的思想神經,也讓我想了很久。當然,美國心理學家羅斯福說過:“一個人的服裝,不僅展現了他的情緒,也顯示了他們的口味。”中國乃禮儀之邦,華夏兒女應該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
觀看《教師禮儀》這部電影,我進一步認為,教師代表著智慧和成熟。我們應制定自己的儀容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形成良好的品格與素養。
禮儀觀后感3
12月17日下午,公司組織大家觀看了周思敏老師的禮儀培訓課程。通過現場示范和現實舉例,讓大家明白了許多關于商務場合、社交場合及休閑場合的著裝等禮儀知識。幽默而不失風度、嚴肅而不缺優雅的授課方式讓大家深深記住了周老師講的內容。
這次聽周老師的課讓我學會了以下三點知識:
一是,小請、中請、大請以及多請。這個簡單的日常動作包含了豐富的知識,通過了周老師的認真講解,讓我知道了其中的關鍵及在不同的場合該做怎樣的動作。這個很實用。
二是,穿西服打領帶。這個應該是商務場合避免不了的事兒,周老師的講解讓我學到了很多,讓我明白自己以前的做法存在的.不當,讓自己能夠展現出了一個更有氣質的形象。
三是,送花。不同顏色的玫瑰花代表不同的意義,不同種類的花兒也有固定的對象。比如,菊花送去世的人,百合花象征圣潔、寓意百年好合等等。這些知識讓自己能夠更加恰當的給別人送花。
【禮儀觀后感】相關文章:
《金正昆講禮儀》觀后感11-08
禮儀常識04-29
著裝禮儀集錦12-21
禮儀的好句大全10-13
禮儀的學習總結01-02
禮儀的活動策劃04-09
禮儀的英語作文02-23
學禮儀作文02-26
禮儀活動策劃04-13
關于禮儀的作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