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觀賞了后,心中感慨萬千,不禁為作品所深深折服,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觀校史館觀后感范文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參觀校史館觀后感范文大全1
四年的生活,平凡快樂,經歷了百天的緊張奮斗,如今的我終于如愿以償的走進了六中的校門,這里將是我新的母校,我未來三年里拼搏和高飛的起點。
百年前,西方傳教士來到了我們中國,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也許是出于偶然,也許是一時興起,他修起了一間低矮的小屋,將它作為學校。而日月如梭,時光飛逝,這位始校長永遠也想不到,轉眼百年后,這間簡陋的小屋竟變成了規模宏大,人才輩出的重點名校。而它歷經的坎坷與時光的蹉跎,卻沒能讓它的精神隨時光的浪潮消失殆盡,而是始終銘刻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心中。它擁有歷盡滄海桑田后所沉淀的穩重,也充滿著明天的朝氣與希望。它依依不舍得送走一批又一批興高采烈踏上明天光輝道路的畢業生,而又張開懷抱迎接我們這樣的小種子,讓我們在這里充分地汲取知識的甘霖,受到關愛溫暖的'陽光照耀。使我們幼小的夢想在這里萌芽,最后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邁過這道門檻,腳下是先輩們曾經走過的路,也許幾年前,幾十年前,他們同我們一樣,懷著激動的心情步入六中,步入校史館,用充滿好奇的眼神細細打量著這間歲月清香彌漫的書屋,當他們踏出校門,各有一番建樹,我們就來到了這里,仰望著他們的功績,在心里暗下決心要追上他們的腳步,而三年苦讀后,我們大家是否都能夠當得起瓊林江俊彥,蟾宮折桂枝的榮耀,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所以現在我們在拼搏,堅持看清自己的夢想。
從邁入校門的那刻起,我們就已經為自己的未來做了最正確決定。決定為了自己那尚且還是未知數的未來而奮力一搏。拒絕了躲在自己安逸的窩里,選擇了去搏擊長空,經受風雨的洗禮。從步入六中的那一刻,我們就將責任。目標、毅力、合作的種子種在了心里。三年的確是苦悶難熬的,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少了,跟朋友在一起瘋的時間沒了,我們正在完成成長這個褪繭的痛苦過程,只有將那些無用的想法拋之腦后,全身心灌注到對未來的規劃上,忘記想要退縮的路,我們才能建立屬于自己的豐功偉績。三年后,昂首挺胸走出校門的也許是另一個李振聲,垂頭喪氣走出校門的是也許是又一個路人甲,只要多努力一點,未來就會變好一點。無論如何,珍惜這三年里的每分每秒,珍惜在母校里所認識的每位同學,每個老師,他們都是陪伴你完成成長的戰友,是幫助你,同你一起患難的伙伴。
從校史館踱步回來,心中的那些猶豫早就煙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對明天的期待和對未來的自信。拼搏三年,三年后,就是母校以我們為榮的時刻。六中的歷史需要我們去了解,而六中的未來卻需要我們去拼搏,需要我們去書寫。
參觀校史館觀后感范文大全2
上周日,那個風和日麗的秋日上午,身為一名雅禮學子,我有幸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雅禮校史館。帶著一份榮耀,帶著一些好奇,更帶著深深的敬仰之情,我們興致勃勃地走完了全程。與其說是參觀,不如說是一次洗禮,那兒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動,是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走進校史館,我就被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所包圍了:古樸的建筑風格、優秀校友的照片和多年前的畢業證書相互映襯著,使得那些飽經歲月刷洗的畢業證書依然光輝奪目。由照片上我們了解到,從這個校門走出去的優秀人才已經遍布全國甚至全球各個重要的工作崗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杰出貢獻。
再往里走一會兒,就到了雅禮歷史墻。這里掛滿了1906年——20xx年雅禮校園變遷的照片。我看見,當年的`雅禮不過只是一件簡陋破舊的木屋,不過只是一所有二三十余名師生所組成的學堂,不過只是一所因戰亂革命而多次搬遷的書塾。然而,經過了這么多年的風霜雨雪,今日的雅禮已然成為了一所全國家喻戶曉的文化圣地,一座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昂然屹立在長沙城區,鬧中取靜,別有洞天,因為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成為眾多學子所向往的知識殿堂……這些,是多少代雅禮人悉心付出,共同努力的結果啊!
沿著榮譽墻走,我又看見了一張很有年代感的黑白照片:這是兩位年輕俊美的西洋教師。他們站在大街上,微笑著,用手高舉著一塊簡易的木牌,上面寫著“雅禮中學——YALI”幾個字。聽解說員講,這相片上的兩個美國教師是首批來我校執教的外籍教師。也是從此開始,幾乎每年都會有外籍教師被深厚的湖湘文化吸引,來到雅禮學習和交流。除此之外,雅禮還是一所與美國耶魯大學緊密聯系的學校呢。聽了這番話,我更加感受到了身上堪當的重任——及時奮發精神,好擔當宇宙!既然雅禮是一所連接中美教育的學府,那我們,定要為雅禮的不朽輝煌做出無盡貢獻!作為一名雅禮人,我們有何理由去逃避這份重任?
離開了校史館,我還聽聞:當代娛樂巨星蔣勁夫、李莎旻子等都是我校畢業的。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校慶這天,美國總統奧巴馬還發來了賀信,贊揚雅禮堪稱中美教育典范,并勉勵眾雅禮人繼續努力。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雅禮,前有賢人,后有來者。回顧歷史,是對心靈的洗禮,更是給我們這一代雅禮學子樹一座燈塔——除了要“及時奮發精神”,更要有“好擔當宇宙”的雄心壯志!我仿若在頃刻間就領悟到了這次參觀的意義,看清了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參觀校史館觀后感范文大全3
20xx年8月21日,我邁入了雅禮系之中雅的大門。那片不大的操場,那座不新的教學樓,那簇不大的灌木叢,在這其中,最亮眼的卻是那一抹獨一無二的雅禮藍。
初識“雅禮藍”,是在雅禮的校服上。這片藍,有天空明亮清澈的湛藍,也有大海神秘渾厚的深藍,有純正堅毅的海軍藍,也有樂觀積極的牽牛藍。它給人力量,給人以胸懷,給人以責任,更給人以驕傲。媽媽說,它叫“雅禮藍”。對于那時剛入校的我來說,這僅僅只是一種顏色,但,當我于校慶之際參觀完雅禮校史館之后,“雅禮藍”在我的理解中又多添了一筆特別的色彩。
進入雅禮校史館,里邊不大,卻運轉著歲月的年輪。從耶魯的初建“雅禮大學”,楓樹山的風正帆懸,雅禮踏著一路風雨艱程走來,直至今日。滿墻的照片與圖畫似乎都訴說著同一個故事,同一種精神,它是什么?我,在尋找。我看到了大片大片在各個領域有所成就而都出自雅禮的名人,記憶中的那四段歷史立即被喚醒。
目光第一個掃入了柳直荀的故事,柳直荀于雅禮畢業,參加中國共產黨,英勇善戰,視死如歸,后遭陷害,行刑前依然忠于共產黨,將堅持“公”道的精神發揚了一生。
接著,我的記憶會轉到了陳能寬的人生中。陳能寬于雅禮畢業,參加“兩彈一星”的研究,做出巨大貢獻。率領隊伍于實驗室奮戰好幾年,失敗上千次,弘揚了敢于吃苦不怕困難的'“勤”奮精神。
看到“中國的希德勒”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外交大使何鳳山。他于雅禮畢業后,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兩萬多個猶太人。被外國人稱為“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而這背后,熠熠閃光的卻是那至“誠”精神。
這其中最有名的,無疑是“中國第一哲人”——金岳霖,走出雅禮后,金岳霖在美國得到了頗高待遇與地位,但他毅然回國,用《論說》、《邏輯》、《知識論》三本手寫書體現了“樸”實低調的作風。
從回憶中掙脫而出,我望望身上穿著的雅禮藍,忽覺其中多醞釀了些什么,對!是“公勤誠樸”的精神透入的雅禮藍,使其多了一種傳承的能量,四種不同的人生,傳承了百年雅禮的精神,“公勤誠樸”已化作了一根短短的接力棒,經過了幾萬人之手,如今它繼往開來地傳遞于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手中,我們,也要傳承“公勤誠樸”,學習上、生活中都應以這四字為本,秉承它,為它的發揚而傾盡全力,直至交于下一接棒人手中。
雅禮藍,是一種用顏料調不出的色彩,因為它的每一色點里,都蘊含著一個個莘莘學子為“公勤誠樸”而做出的努力。但它不能干,不能等待時光將它沖淡,它需要無限擴大,無限渲染,這,便需要每一個雅禮人積少成多的貢獻。秉承“公勤誠樸”,我們臉上都洋溢著雅禮藍。
【參觀校史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校史館觀后感03-12
學校參觀觀后感06-29
參觀故宮觀后感12-05
參觀學校觀后感11-21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01-13
參觀博物館觀后感11-14
學校參觀觀后感3篇07-01
參觀科技展覽觀后感11-22
參觀消防隊觀后感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