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觀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種思想感悟,觀后感相當注重“感”,也就是從作品中領悟出的道理與思想。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父親焦裕祿》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父親焦裕祿》由女兒焦守云口述回憶錄改編創(chuàng)作,以家人的視角回顧了焦裕祿的工作足跡,講述生活點滴,通過影片深入了解到焦裕祿同志更多鮮為人知、感人肺腑的偉大事跡,深切感受到了他一世公仆的光輝形象。
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為官至臻,為夫至誠,為子至孝,為父至親,他是人民的好干部、溫柔的好丈夫、孝順的好兒子、親切的好父親。
為官,他敢于作為,艱苦奮斗,寧愿自己和家人吃糠饃,也要借白面給可能讓自己丟飯碗的“右派”人才,帶領職工日夜奮戰(zhàn),創(chuàng)造了2.5米雙筒提升機中國制造的奇跡;他扎根基層,深入調研,立下“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里”的錚錚誓言,在風沙里越過一道道坡,在黃沙里翻過一抔抔土,在暴風雨中趟過一條條路,與蘭考“三害”作著斗爭,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敢于擔當,心系人民,一力承擔違反糧食統購政策的責任,在會議上對縣委成員呼吁:“咱能不能就為了老百姓,豁出去了扛一把!”。
為夫,他尊重愛護妻子,分擔家務盡力彌補對家庭的虧欠。
為子,他雪中一跪,母子無聲訣別的鏡頭令人動容,用其一生來踐行母親的叮囑——“做人,要做作文吧個好人”。
為父,他鐵骨柔情,在女兒即將工作時,雖“后門”緊閉,但“喬裝打扮”陪伴女兒上街吆喝——“腌蘿卜嘞”;在兒子享受“我爸是焦裕祿”免門票看戲待遇時諄諄教導,拿出卷皺的角票讓兒子補了票。
最終他“失信”了,離開了他熱愛的土地和掛念的人民,病馬嘶櫪,用煙頭燙自己已千瘡百孔的皮膚來轉移病痛也不愿打一針止痛藥,這一針,他要留給有需要的人。
焦裕祿的精神就如同一條帶刺的藤條,鞭進血肉,笞進骨髓,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滿腔熱忱、艱苦奮斗,國家之興旺、人民之幸福是他一生的信仰和追求,是一名共產黨員神圣的使命與責任。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因為有千萬個像焦書記一樣的共產黨員的奮斗,我們的生活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止于此,今天依然要保持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挑戰(zhàn),更應堅定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信仰,將焦書記不怕苦不怕累、一心舍己為民、甘于奉獻犧牲、腳踏實地辦事的精神落實到工作中去,轉化為工作的持續(xù)動力,為推動糧儲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接續(xù)奮斗!
【《我的父親焦裕祿》觀后感】相關文章:
焦裕祿精神作文09-12
《焦裕祿》觀后感09-24
焦裕祿觀后感06-15
《焦裕祿》觀后感07-19
焦裕祿觀后感范文10-30
《焦裕祿》觀后感(精選19篇)11-04
我的父親03-18
我的父親的作文03-18
[精選]我的父親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