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植樹的牧羊人》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樹的牧羊人》觀后感1
在一片野草與野花相互點綴的背景中,影片《植樹的牧羊人》結束了。我回味著,回味著植樹老人那堅定的眼神,是那么的執著,又是那么平和。
一陣虛化中,老人的目光化作田野,這柔和的結尾正如那夢幻的開始,真實卻朦朧。這部影片雖短,但最震撼著我的心靈的,便是那獨特的藝術風格。
影片的'確不算長,但在配色方面卻十分獨到,令我記憶最為深刻。雖然空蕩的沙漠看起來平淡無奇,但畫師卻無一處不用朦朧的鉛筆畫表現了出來,除特殊突出的部分外,很少留白,即使是亮部也會用淡淡的褐色刷一層,這樣處理得毫不突兀,交融處極為自然,溫和又寂寥。此外,畫師并不是特別在意形態,卻又能很好地體現出文本中所描述的每一個特點,這種“形象”的寫意風格也是常人難及的。我特別觀察到,由鉛筆素描轉入彩鉛,是指在作者看到了流水那一刻——是水,讓荒原中的一切有了生機!這轉折是那么合理,那么自然。
我還另外體會到這部影片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光影的變化。由于是寫意風的手繪,畫面就不可能像真人拍出來的一樣連貫,于是畫師就特殊突出了一種變化——光影的變化,即使是看起來形態差不多的畫面,每一幀之間的光影也會有所不同。大的變化出現在沙漠之景中,畫師并沒有用其他任何元素,但是依靠光影晃動就讓觀影者體會到了狂風的猛烈。小的變化主要用來刻畫動作,這種顫動讓畫面頓時立體了起來。不得不說,這種光影的動感也是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此外,影片的情節,更多的是參照了繪本原文,與書上略有差異。但無論是哪一版,都無法抹去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更無法抹去植樹老人的偉大:
“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植樹的牧羊人》觀后感2
今天,我們學習了《植樹的牧羊人》。它給了我許多啟示,這位老人的精神令我感動。這位種了35年樹,名叫布菲的老人,善良單純,勤勞而又執著。
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當“鏡頭",更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文章主要講了一位牧羊人植樹的故事。他靠著頑強的意志,種下了一棵又一棵樹,最后把荒漠變成綠洲。
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植樹人”。他們堅持努力,默默付出,為毫不知情的我們帶來方便和幸福。當然,也有那些啃食樹苗的“野獸”,當它們吃掉一顆又一顆樹苗時,也總有樹苗能長成了參天大樹。無論種樹的過程有多么艱難,這時種樹的人們也會自豪的說,他們是幸福的。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別人帶來的。別人為你種植樹,給你遮陽,使你享用果實。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自己創造的。我們專心致志,毫無雜念的享受種樹的快樂,享受寧可自己不能乘涼,不能享用果實,也讓別人吃的津津有味。心甘情愿,加倍努力,造福他人是一種幸福;來自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更是一種幸福。
我們需要植樹人,需要那些用粗糙的手掌放下種子,輕輕蓋土的人。
我們需要植樹人,需要那些把滾燙的沙漠變,變成腳下結實的黑土地的人。
讓我們享受植樹的快樂,享受為別人植樹的`幸福。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那些不毛之地,那些荒蕪沙漠上,一個又一個,勤勤懇懇,互利互樂的植樹人。
我不僅又一次想到道法課上,老師問我們:何為生命的意義?今天,我就給這個問題一份完美的答案:生命在于植樹。一片荒蕪的土地,一個執著的植樹人,把一顆又一顆種子種下,造福更多人。與其說他們的精神不朽,不如說他們的精神,已經變作一陣春風,一股血脈,融入大眾心里。讓每個心靈都充滿愛,讓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植樹的牧羊人》觀后感3
法國作家讓季奧諾寫過一篇著名的小說。講的是一個離群索居的牧羊人。通過近半個世紀堅持不懈地植樹。證實了“孤獨者能夠找到幸福。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戰爭。也不知道1939年的戰爭。他天天和樹打交道。和樹相依為命。他用心靈的語言和樹談心。默默地交流。過的是“淡泊生活。他通過親身經歷證實了孤獨者“找到了過得美滿幸福的好辦法——愛讓生活多份陽光。
這位牧羊人幾十年置身于荒無人煙的地域。他每種下一棵樹。就感到在人世間就又多了一個親人。他的`事業是“堪與上帝比美的事業。由于充滿了改造現實世界的強烈愿望和對樹的極度熱愛。這位牧羊人在實踐中逐漸發現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他深深意識到人生的價值在于為他人。為后人造福。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心態。人生充滿忙碌。但人們依然可以選擇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瑣而艱辛。但寧靜的心靈和滿腔熱忱會彈奏出精彩的樂章!
愛是人生之源。
一個人的心中倘若沒有愛的泉水。那也就不會有人生的綠蔭。有了愛。縱然是滿眼陰云。遍地荊棘。你都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的迷戀和神往。愛造就人成為獨一無二的動物。物質的貧缺只會導致人生的艱難。而愛的匱缺則會使人生空虛和靈魂孤獨。令人心痛的是。在這個越來越崇拜物質的年代。一些人變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質左右著他們的心靈。其心靈世界猶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則身不累。
【《植樹的牧羊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反思04-05
《植樹的牧羊人》教學反思03-11
植樹的牧羊人觀后感11-26
《植樹的牧羊人》讀后感03-16
植樹的牧羊人讀后感01-17
植樹的牧羊人讀后感14篇02-25
植樹的牧羊人讀后感7篇02-26
植樹02-24
植樹節植樹活動方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