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近毛澤東》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走近毛澤東》觀后感 1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觀看了大型記錄片《走近毛澤東》。今天,我們細數滄海桑田,共同感受那段苦難和光輝的歷史,回想銀幕中那一幕幕深刻的畫面,不由心潮澎湃,感想萬千。
鄧小平曾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各族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么夸張。"這樸素的話語,發自一位"三落三起",飽經滄桑的老一輩革命家之口,格外厚重深沉。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志士仁人奮起抗爭,卻始終無法改變國運式微,民族衰落的悲慘命運。正是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出現,才使得中國的面貌徹底為之一變。中國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偉大國家巍巍聳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成為自己土地上的主人。毛澤東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他一生堅定不移的信念就是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毛澤東一生熱愛人民,人民大眾的命運是他始終魂牽夢縈的深情所在。他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厥功至偉,六位至親為革命獻出了生命,但他卻一生過著樸素的生活。毛澤東是思想巨人,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找到了一條使中國解放和振興的道路。毛澤東思想是閃耀著唯物辯證法光輝的理論體系。
鄧小平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歌謠家喻戶曉,廣為留傳。現如今香港,澳門已經回歸,寶島臺灣也將終歸會回到母親的懷抱,奧運的申報成功,人類改造自然的又一偉大奇跡三峽工程的勝利竣工,這一切告訴我們祖國在騰飛。
往事已矣,巨人長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全國解放的千里決戰,已成為一段壯懷激烈的歷史漸行漸遠;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勇敢的承擔起偉大的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扎扎實實的學好基礎技能的同時,不斷拓寬知識面,力爭早日做出成果報效祖國。
《走近毛澤東》觀后感 2
今天,老師帶我們看了一場電影——《走近毛澤東》看完這部電影,我心中真是又敬佩又感嘆。
毛澤東的故鄉是湖南,他曾經在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毛主席和其他紅軍在井岡山上鬧大革命。但是誰又能知道,這個即當戰士,又當紅軍的領導,卻從來沒有開過一次槍唯一摸過一次槍時還是參觀別人的槍廠,只做了個瞄準的動作就放下了代表罪惡的槍,誰又能知道這個人的整個家庭里,有八位親人為了革命而犧牲了,而他卻把那深深的傷痛藏在心底,掩埋著,不能讓別人知道他心中的傷痛,因為,如果紅軍知道了,就會動了革命的心,就會打不好仗,如果打不好仗就會被蔣介石打敗,就會被蔣介石占領中國,就不會有2011年的中國,所以,所以,毛主席必須壓制住心中的傷痛,白天他把臉上裝飾的笑呵呵的,但是,夜晚的時候,他又會把自己的臉裝飾城什么樣子呢?也許是大雨傾盆,或許是愁眉苦臉,也許……。
這個只用筆桿子來鬧革命的`人,我們怎能不敬佩,這個從來沒有拿過槍的領導,我們怎能不敬佩,這個解放人民的領導,我們怎能忘記他。不,我們不能忘記這個解封人民的人。永遠都不會!
《走近毛澤東》觀后感 3
這部為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周年攝制的紀錄片,時長九十分鐘。其資料來源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及其前身延安電影團的新聞工作人員,跟隨毛澤東的足跡整整六十五年,所拍攝和珍藏的一大批寶貴文獻資料,該片選用了其中許多未曾公開過的珍貴歷史畫面。諸多專家在審評該片后,用的最多的.詞語就是:新穎。
《走近毛澤東》這部影片的最大特色是創作者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視角展現了毛澤東。它簡化了一些過去人所共知的大場面、大事件,而是從“情”的角度,以更形象化、生活化、平民化的角度去解讀毛澤東的個性、毛澤東的偉大、毛澤東的普通,解讀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
該片導演艾辛告訴記者,《走近毛澤東》不是面面俱到的人物船記片、功勛片或資料匯編。影片風格不僅是回憶和懷念,更是對毛澤東作為一個偉人、同時又是一個普通人的一種再現。細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毛澤東給人讓煙點煙、為避免引起群眾圍觀而不得不戴大口罩等等。
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鏡頭,是毛澤東在接見非洲夫人的時候看到對方手上戴的手鐲時,很好奇地抓著非洲夫人的手問這是象牙做的嗎?當對方向他行非洲的禮節,即屈膝禮時,毛澤東十分幽默地也略一屈膝以示還禮。當時,毛澤東已經是七十七歲高齡。
《走近毛澤東》觀后感 4
看過《走進毛澤東》這部紀錄片以后,我對一代偉人毛澤東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更加尊敬和佩服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
像我們這一代80后,已經對開國領袖了解的少之又少。因此,了解我們偉大領袖的一些事跡,有利于培養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我們樹立起遠大的志向,更好的報效祖國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看完《走近毛澤東》以后,我覺得他的一生是輝煌而有意義的一生。究竟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吧!
在我的心中,他是一個畢生反對剝削壓迫,為工農兵爭名爭利爭自由的人。
他是一個歷經二十八年艱難險阻,硬是把在水深火熱之中當牛做馬的億萬奴隸托為新主人而把騎在奴隸頭上作威作福屙屎屙尿的“原主人”打翻在地的人。
他是一個造就千百萬治黨治軍治國的英才,帶領他們為理想而奮斗終身的人。
他是一個把火柴稱為洋火,鐵絲稱為洋絲,棉布稱為洋布,水果糖稱為洋糖,卻把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改變為能夠制造兩彈一星,工業門類齊全讓世界刮目相看,令歐美又恨又怕的東方巨人。
他是一個手不釋卷而又不唯書,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孜孜探索理想社會發展模式,為人類創造巨大精神財富的人。
他是一個雖然在人們心中貴為天子卻身穿補丁衣服補丁鞋的,以辣椒紅燒肉為佳肴卻又三年忌肉與人民共度艱難的人。
他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人。
看完《走近毛澤東》,為他的深謀遠慮,雄韜大略而折服,為他的英勇機智善于外交的風采而折服,也為他的樸實無華,平易近人而折服。
作為80一代,我們的確應該把毛主席作為我們學習的榜樣。首先,我們應該像毛主席一樣,為自己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并為這個理想而奮斗一生。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今天覺得這個挺好玩,明天又覺得那個不錯。同時,我們應該培養一點高雅的興趣,比如爬山,游泳,不僅能鍛煉身體,而且能陶冶情操。當今時代,青少年整天沉迷于,這不僅關系到我們自己的人生命運,更關系到我們偉大祖國的興旺發達與繁榮昌盛。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今天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時刻記住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向毛主席敬禮!
《走近毛澤東》觀后感 5
看過《走近毛澤東》,我深切地感到毛澤東主席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詩人。他最偉大的作品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畢生的愿望就是建設一個富強的中國;他又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他同時又是一位有著理想浪漫主義情懷的偉大詩人,他的詩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廣闊胸懷,他的愿望和愛好反映出一位詩人的性格。
看完這部記錄片后,在我看來毛主席慈祥的面容深深的打動了我,他接見外賓的時候永遠都是最自然的表情,視察工作的時候永遠都是面帶笑容的,讓人感覺到無比的親切,我感到毛澤東主席的'形象真實又生動地展現在眼前,讓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走進毛澤東》這部記錄片里處處都在散發著毛澤東思想的光輝,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記得紀錄片中的一個場景,有一次,當會議結束時,主持人請毛主席離席,毛主席因腳下有毛病而無法站起來,這時,大家都不愿離開了,毛主席說了一句使人心沸騰的話:“你們如果不走,我也不走。”……
毛主席離開家鄉時,他對父親寫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那是怎樣一種豪邁啊,1959年毛主席重回韶山沖時寫下“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毛主席三十二年重回故園,父母都已不在,獨自面對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已經成為景點的家該是何等的心情啊。
毛主席曾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于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可見毛主席的豪情和膽略,在秋收起義失敗后,毛主席冒著被中央革職的危險,毅然決定轉戰井岡山,毛澤東選擇了井岡山,井岡山成就了毛主席。最后才會出現農村革命根據地,才會有農村包圍城市的偉大戰略,才會有新中國。不愧毛主席是新中國的偉大導師啊,盡管晚年有一些錯誤,仍是瑕不掩瑜,他的偉大人格魅力永遠照耀中國人民。
《走近毛澤東》觀后感 6
提起毛澤東,我就會想起一首歌《我愛北京天安門》。歌中唱道:“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大人說,是毛主席領導的新四軍、八路軍、解放軍,趕走了侵略者,打倒了反動派,使窮苦的勞動人民翻身得解放,當家作主人。可以說,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啊,他是多么偉大呀!
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觀看了《走近毛澤東》。影片再現了當年毛澤東的在政治、軍事文學領域內的輝煌業績,讓我為中國出了個如此偉大的人而激動、自豪。但我也發現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是千百萬普普通通的人民中的一員。他女嚴格而慈祥和父愛,他對學習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在衣食住行上的節儉,他回鄉鄉親的摯情……一幕幕生活畫面,使我看到了作為兒子、兄長、丈夫、父親的毛澤東,一位普通人。
最讓我深有感觸的是兩個片斷。一個是毛澤東離開家鄉時,他寫下的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為了追求革命真理,他在外餐風露宿,毫不退縮。他的志向多么堅定,他的意志多么堅強!而我在學習中,缺少的不正是這些嗎?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了,我要么就是馬上請教老師和同學,要么就是空在那兒不做。在生活中有困難了,就哭著請父母幫忙。記得上學期,為了提高我的獨立生活能力,爸爸媽媽讓我在學校吃飯。吃了才三天,我就向爸爸訴苦。為了提高水平,我決心天天寫,可才寫一個星期,我就堅持不下去了。
讓我感動的還有毛澤東對寫作的態度。八十高齡的`毛澤東不顧年邁體衰,把自己歷年寫過的重新整理,修改。一遍,兩遍,如此慎重,為的是給后人留下完整的詩稿。而我呢,寫好作文,也不修改,就馬馬虎虎地謄寫。看了這個片斷,我十分羞愧。我們正是學習的時候,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學問,才能讓自己學有所得。
毛澤東不是神,他是人,是個普通人。他的成就讓人驚嘆的同時,更啟發著我們怎樣學習、生活,做個優秀的人。
毛澤東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依然是人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透過時空的距離,讓我們去領略偉人的風范吧!
【《走近毛澤東》觀后感】相關文章:
毛澤東詩詞鑒賞08-16
毛澤東最經典詩詞03-26
我心中的毛澤東作文01-29
毛澤東著名詩詞09-27
少年毛澤東觀后感11-28
走近蘇軾作文10-29
走近李清照作文06-09
走近春天作文03-07
走近鄉村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