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麗人生的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
在電影《美麗人生》的最后一刻,也就是最令人擔憂的一刻。一個男孩從垃圾箱中走出,看見到處都很荒涼法西斯已經落荒而逃。他媽媽不知所蹤,一直保護他的爸爸,已經離開人間。周圍都是轟炸后的濃煙和大伙。
我覺得:如果當時是我,我肯定絕望了。感覺全世界都將我拋棄了。這時,一輛高大威猛的坦克向他緩緩駛來。我想:完蛋了,他肯定會被這輛坦克無情地碾壓過去。誰知,開坦克的`士兵對小孩說了幾句英語,將他抱上了坦克。我又想:他興奮地上車估計以為這是他游戲的大獎吧!這個士兵也可能將他收留,對他來說,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以為,這便是結局。沒想到,在回去的路上,一聲“媽媽”打破了沉寂。原來是他看到了媽媽呀!
他長大以后,將自己的故事編成了《美麗人生》這部電影,深深地緬懷他的爸爸。他爸爸雖然犧牲了,但卻保護了他幼小的心靈。
這就是戰爭,它只帶給人們悲傷和痛苦。我倡導大家:要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2
電影前半部分主要以幽默愉悅為主,場面與色調明亮流暢,節奏輕盈,故事框架巧妙,在基多詼諧的語言和活潑的肢體中給人一種歡樂和愉悅的感覺。出乎意料的是電影后半部分逐步轉入高潮,影片的基調也轉變為了強烈的陰郁和灰暗。開端和結束之間的鮮明對比極具張力地凸顯了《美麗人生》的`主題。
導演運用鮮明的人物性格突出了整部電影的主題。圭多和兒子在被抓入集中營時,圭多對兒子撒出了善意的謊言,不僅保護兒子純潔的心靈和天生的童真,更體現了父愛的偉大。導演巧妙地用游戲的方式來表現戰爭的殘酷性。
在圭多叔叔進入德國人所謂的“洗澡室”時,一位德國女軍官摔倒在他的面前,圭多叔叔沒有猶豫,保持著“人之初,性本善”的品質將德國女軍官扶了起來。但當女軍官被扶起來之時,卻絲毫沒有感謝之情,而是惡狠狠的瞪了圭多叔叔一眼,這無不體現著當時戰爭的殘酷,并留下發人深省的反思。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3
平凡而又偉大的人,造就平凡而又偉大的愛,沒有誰的人生是灰暗的,盡管在逆境里也要自強不息,改變坎坷的命運,活出生命的色彩。
我第一眼看美麗人生開頭平平無奇,看見后面,臉上是笑的,鼻子卻是酸酸的,這個電影講的是一個父愛如山的故事。圭多是個猶太人,他叫他喜歡的人“公主”,他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取了喜歡的人,生了個孩子,孩子很喜歡坦克,有一天他們被抓到集中地,是圭多騙兒子得100分才夠得一個坦克,兒子很開心,一天又一天,圭多死在槍口下,兒子卻坐著坦克逃走了。
也許你像圭多一樣被人所看不起,但不意味著你就要卑微著活,電影中有一句話“你看那向日葵,他們向太陽彎下了腰,但若是太低了,則意味著枯敗了”。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用在意別人的想法。
美麗人生不是誰的特權,人人都可以擁有,沒有誰的人生不能不美好。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4
為豐富我校師生業余生活,活躍文化氛圍,為同學們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意大利語語言環境,我校開展了周末意大利語電影免費大放送活動。
7月13日早上,電影如期播放。本期電影《美麗人生》,故事由猶太青年和女教師的愛情為導火線,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政權下的意大利面貌和對人民群眾的生活的影響。同時也揭露了猶太人在那一時期的悲慘經歷。然而主人公圭多卻在納碎的魅影下堅強地活著,還給他人帶來很多快樂。
本期電影圭多和妻子的'故事鼓舞人心,那種對生活、親人、朋友的愛深深觸動觀眾,久久縈繞心頭。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5
在電影《美麗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是最令人擔憂的.一刻。一個男孩兒從垃圾箱中走出,看見到處都很荒涼,法西斯已經落荒而逃。他媽媽不知所蹤,一直保護他的爸爸已經離開人間。周圍都是轟炸后的濃煙和大火。
我覺得,如果當時是我,我肯定絕望了。感覺全世界都將我拋棄了,這時一輛高大威猛的坦克向他緩緩駛來。我一想完蛋了,他肯定會被這坦克無情的碾壓過去。誰知開坦克的士兵對小孩兒說了幾句英語,將它抱上了坦克。這個士兵也可能將它收留,對他來說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以為這便是結局,沒想到在回去的路上,一聲“媽媽”打破了沉寂。原來是他看到了媽媽呀。
這就是戰爭,他只能帶給人們悲傷和痛苦。我倡議:大家要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6
“羅貝托·貝尼尼以獨特的詼諧與夸張將處于納粹暴行下的一個對未來生活充滿樂觀與憧憬的普通人演得惟妙惟肖”,新浪網評的這句評論可謂一針見血,很是到位;女主在現實中也是男主的妻子,因此表現的也很隨意自然;小演員長的可愛,演技過關,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年輕漂亮的女主多拉從塔樓掉下,砸到男主圭多懷中的那一刻,就像愛情的丘比特之箭射中男女雙方的那一刻一樣,他們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從此二人開始了他們的美麗人生,發生了一系列搞笑新奇的事件,比如,圭多為討多拉歡心,竟然冒充督學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引發一系列笑點;多拉的男朋友魯道夫一廂情愿的.安排訂婚晚宴,圭多騎著綠馬帶走多拉,巧妙的擺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在圭多的“死纏爛打”下,多拉也漸漸發現了圭多的善良幽默,芳心暗下,并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是多少少男少女夢寐以求的愛情模樣啊!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7
即使在黑暗的深淵里,光明也會照耀到一邊。希望,這是唯一比恐懼更強大的東西。
關于這兩個句子,一部優秀的作品《美麗人生》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在電影中,父親和孩子被囚禁在充滿暴力、痛苦和折磨的納粹集中營里。孩子不再笑了,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恐懼。然而,父親給了孩子希望和光明。他告訴他的兒子這是一場比賽,當我們拿到1000分時,我們會贏。沒有經驗的孩子相信了謊言,在集中營里快樂地生活著。他不會害怕或絕望,因為這只是一場游戲。
暴力不能摧毀一切。即使身體已經死去,靈魂仍然存在。父親深愛著孩子,正是這份愛戰勝了戰爭、恐懼和黑暗。它帶來光明、輝煌、勝利和希望。在納粹屠刀下,死去的是活生生的`生命,而站起來的是不變的信念。正義終將獲勝。
這孩子有著美好的生活。因為他明白什么是愛,什么是光,什么是希望。他的父親也有著美好的生活。因為他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喚醒了世人心中的愛、光明和希望。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8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回家作業,讓我們看一部叫做——《美麗人生》的電影。
剛看到片名,我覺得這一定是一個幸福,美好的電影。誰知道,這竟是一部戰爭片,但前半部分是喜劇。主人公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給家人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快樂,但后半部分則是講了他們去了納粹集中營的艱辛生活,為了不讓兒子受到巨大的打擊,父親告訴他:一切都只是一個游戲,游戲結束后,我們就回家,但主人公卻為了找妻子而送命,但留給兒子的卻是一個美麗的游戲。
是啊!戰爭是多么的無情,殘酷,它讓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和家園。人生的美麗不只快樂,而是更強調了人生的`意義,人生便因此,美麗。聰明。勇敢的人們都能創造出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9
今天,我又看完了一部吳老師推薦的電影——《美麗人生》。
它講述的故事是:一位名叫圭多的猶太人,和一位名叫多拉的女教師相愛,到了他們的兒子五歲那年,二戰爆發了。有一天,多拉夫人不在家時,圭多和兒子被德國兵帶去了集中營。集中營里非常可怕,圭多不想讓兒子受到驚嚇,于是就對兒子說:“我們在一個游戲中,要集滿1000分才能贏到真坦克!”難友們看到這么小的孩子,便一直配合圭多。最后,圭多對兒子說他們已有了940分,只要躲在箱子里不被人發現,挺過今晚,就可以得到一輛真的坦克了。圭多把兒子藏好以后,一個士兵就把這個珍愛兒子的猶太人槍斃了。
在這部電影里,我知道了我們應該熱愛和平,樂觀面對困難和困境,還要學習圭多愛護親人、不怕困難、機智勇敢的精神!有很多國家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起與外國的戰爭,如果所有國家都互相謙讓、互相幫助,那么我們的世界就會更美好了!
這部電影很好看,建議大家都去看!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0
眼淚是人類情感最真實的表達。眼淚的存在不是為了解釋失敗的脆弱,而是為了解釋生活的酸甜苦辣和超然。
在電影的開始,美麗的生活帶來無盡的快樂和喜悅,是一個家庭的.美麗。幽默的父親、溫柔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帶來了生活的所有美好。
然而,一切都在瞬間化為烏有。
納粹摧毀并分離了這個幸福的家庭。一位深愛自己孩子的父親用戲謔的語氣向他的孩子道別。這是一次告別,也許在最后一刻,他想流淚。但是他知道他必須微笑才能救孩子的命。
電影結束時,妻子和孩子總是微笑,也許有點不正常,但不難理解。這部電影想要傳達一個理念——微笑著生活。
微笑是眼淚的另一種境界。我們無法避免一些悲劇。當我們悲傷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哭泣。但是我們不能撕裂枷鎖,讓淚水從我們的眼中消失,微笑著面對一切嗎?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1
我看過很多電影,但《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卻讓我感受最深。影片講述的是一位猶太人因為自己的聰明認真和幽默讓一位千金小姐放棄巨額財產和地位甚至和自己的父母決裂而嫁給了他。
因為猶太人在當時地位很低,所以基度和他幼小的兒子祖舒被抓去了納粹集中營,他的妻子莎麗堅定地說:“我也去”,莎麗本是高貴的意大利人但她為了和丈夫兒子在一起放棄了自由,陪伴他們一起去了集中營,我非常敬佩她的勇敢和偉大。
影片還有一個讓我很感動的`情節:那就是當他們要被送去毒氣室的時候基度為了救兒子告訴他這是個游戲,老人和小孩都要去洗澡,而“洗澡”的意思就是被毒氣毒死。兒子因為不喜歡洗澡就藏了起來成功地躲過一劫。最后基度為了救莎麗被打死———基度是多么的偉大和聰明啊!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2
這部影片的前半部講述的都是主人公過著比較幸福的生活,與公主結婚生下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孩,前面當在看到主人公的叔叔的`馬被涂色并告訴主人公要小心的時候和書店門口上面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時候,也是在為下午納粹來主任做鋪墊。影片中后期,主人公的一家被抓走了,主任公為了救妻子和孩子自己死了。
這部影片講述了父母對孩子的愛,丈夫對妻子的愛,妻子對丈夫的愛,父親為了孩子一直騙他說這只是個游戲,當最好主人公即將被殺時他也愉快的從孩子面前走過去,。而妻子為了丈夫和孩子上了那列通向死亡的火車。當納粹即將逃跑的時候,主人公為了救旗子而不顧生命危險,最后他被抓了,在幾聲槍響后他死了,剛開始我以為他不會死,他會想起他的影片那樣有著主角的光環,可是他沒有,他為了妻子兒子而死了。
父愛母愛和愛情真是偉大呀,能讓人民不顧生命而去守護自己愛的人,讓他們平安。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3
寒假里丁老師推薦我們觀看《美麗人生》這部電影。電影講述的是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于積分贏坦克的游戲當中,最后父親沒有讓兒子的童心受到傷害,自己卻慘死的故事。
猶太人父親用他的睿智幽默為幼小的兒子編織了世上最動人的謊言游戲,從中我們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和偉大。但我覺得,母親多拉對丈夫和兒子的愛同樣也很偉大。
從多拉的'打扮和社交不難看出她屬于上流社會。但她愛上了猶太人圭多,并選擇了跟圭多在訂婚禮上一起出走。這一舉動會有怎樣的嚴重的后果?她肯定不是沒有想過,她卻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做圭多這樣一個猶太人的妻子。這一舉動需要她放棄原本所擁有的一切,放棄自己的財富,自己的地位,自己原有的家庭,甚至她自己的名譽等等,但她卻依然義無反顧。可見,她對圭多的愛有多真摯,她是一個多么勇敢獨立的女子。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4
淚是人情感最真實的表達。淚的存在不是為了說明失敗的脆弱,更是對人生苦樂跟超脫的詮釋。
片頭,《美麗人生》帶來的是無盡的喜悅與歡樂,是一個家庭的美好。幽默風趣的父親,溫柔賢惠的妻子,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幕幕帶來的都是生活的美好。
可是,一切都在一瞬化為烏有。
納粹破壞并拆散了這個美滿的家庭。一位深愛著孩子的父親就這樣用一種嬉笑的口吻告別了他的`孩子。是永別,也許在最后一刻,他是多想流淚。但他深知必須強顏歡笑才能保全孩子的生命。
影片的最后,妻子與孩子是一直微笑的,也許有些反常,卻也不難理解。影片想要傳達出一種理念——微笑活下去。
微笑是淚的另一種境界,我們無法避免一些悲劇,本能告訴我們傷心就要流淚,但內心難道不能撕扯那枷鎖,讓淚隱沒在眼眶中,笑著面對一切呢!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5
為豐富我校師生業余生活,活躍文化氛圍,為同學們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意大利語語言環境,我校開展了周末意大利語電影免費大放送活動。
7月13日早上,電影如期播放。本期電影《美麗人生》,故事由猶太青年和女教師的愛情為導火線,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政權下的意大利政治面貌和對人民群眾的生活的影響。同時也揭露了猶太人在歷史那一時期的悲慘經歷。然而主人公圭多卻在納碎的魅影下堅強地活著,還給他人帶來很多快樂。
本期電影圭多和妻子的'故事鼓舞人心,那種對生活、親人、朋友的愛深深觸動觀眾,久久縈繞心頭。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6
笑著,含著眼淚,看完《美麗人生》,是喜劇,卻帶著最沉痛的故事,是悲劇,卻從為將悲哀與絕望流露。
在浩渺的宇宙中,在無窮的時間中,我們只不過是一粒小小的微塵,人生不知何時會忽然轉一個彎,從天堂到地獄,只不過是向右轉。這是人生的殘酷,有很多事,我們無力抗拒,只能去面對與承受。然而,從《美麗人生》中,我忽然發現,哪怕在地獄之中,人生依然可以溫情洋溢,依然美麗。
那,是因為有愛的存在。
愛,一個人可以得到的最普通也最偉大的東西。人生因為愛而陽光燦爛,在那個只有死亡與痛苦的集中營中,我們看到了一簇燭光照亮了冰冷黑暗的人生。影片中的小孩,因為父親的愛,他把這一切都當做一個游戲,那個摧殘猶太人的身心的時代,他只做了一個夢,他的童年依然純潔而七彩。
愛,一個人可以下定的最容易也最困難的決心。超越種族,超越生死,超越一切。有種愛,叫做至死不渝。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因為愛,她追隨了自己的丈夫,從安寧到痛苦。不是猶太人的她,也站上火車,來到了集中營。當聽到廣播中的告白,聽到唱片中的情歌,縱然在死亡的威脅中,她——依然是甜蜜的。
愛,一副最輕也最沉重的擔子。影片中的主人公,他愛他的妻子與兒子,他有一個丈夫與父親的責任。一個一個天性風趣的他,一面要面對德國人如奴隸般地驅使,另一面又要向兒子展現一個無憂的生活,一面在小心翼翼生存著,一面又要向妻子表達自己無盡的愛意。他的愛是一種強烈的責任。
從電影中回到現實,想想我們是高三了,的確,自己成績的.跌宕起伏,班主任的十萬火急,父母的草木皆兵,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高三的日子很苦,可是想想這部電影,我們或許會更有力量去面對一切,愛父母,我們要好好學習,愛自己,我們要奮力拼搏,去愛學習吧,這段苦累的時光很快就會過去,迎接我們的是勝利的號角聲。
人生是個遙遠但現實的話題,會時刻面臨著各種困難與折磨,如果你退縮了,那么痛苦便會如影行隨。但只要你保持樂觀的心態用愛去面對人生,那么在黑暗的日子都是黎明前的那一刻。我們的人生依然美麗!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7
這是個簡單的故事,但不容易說出來。它像寓言一樣有悲有喜,它像寓言一樣教人不可思議這是影片開頭的一段獨白。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滿了喜劇色彩,講述了一個詼諧浪漫的愛情故事;后半部分則是充滿了悲劇色彩,講述了一位父親舍命護子的悲情故事。而不可思議就在于人生多戲謔,世事太無常,一家人的生活就這樣從高空跌落至谷底。
主角是一個貧窮而又達觀的青年,名叫圭多。也許正是他積極的生活態度,才給他帶來了好運,讓他遇見了多拉,遇見了能夠同他攜手一生的公主。為了追求他的公主,他不顧旁人的冷眼與反對,用幽默式的智慧,大膽真切的表達出自己的愛意,即便他每次的出場都有些不合時宜,有些尷尬之處。正如他所說:生活是美麗的,無論它怎樣不盡如人意。你終會在不經意的時候遇到心動的女孩。你要對她說:早上好,我的公主!然后脫帽致意,向她展示你的無與倫比。果然,公主愛上了他,因為他是如此的熱情洋溢,如此的幽默風趣,讓她的生活永遠充滿著無限的驚喜。
圭多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著巨大的熱情,對任何人都報以微笑,對欣賞自己的人都充滿敬意。這讓我想到一個現在很流行的詞語:正能量,我想用正能量來形容圭多是最好不過了。如今這個詞匯經常出現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我們也經常能在大眾媒體上看到它。但是我發現這個詞語好像被模式化了:當一個老人摔倒在路上有年輕人去扶起來,新聞報道說這是正能量;當一名出租車司機拾金不昧物歸原主,天天360會報道說這是正能量;當城管規范執法與商販和氣相處,新聞也會報道這是正能量。
看來我們的新聞媒體們已經習慣將正能量與這些社會事件掛鉤,在這些社會事件中,都是某人做了好事,這就是我所想的模式化:新聞媒體的往往看重的是做好事的結果,以此來引導大眾多做好事,而沒有發覺原來正能量是源自于一種人格上的真性情。我相信,在當今社會最缺少的就是這種具有真性情的人。例如上班族們每天疲于奔命,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說什么做什么都要看人臉色,在我看來這已經發展成為城市人的通病了。媒體們每天宣揚正能量,實際上還不如《美麗人生》中的圭多給我帶來的感受力強。要知道我們很多時候并不是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也許我們應該給正能量一種新的詮釋那就是恢復本真、少一些顧忌,就像圭多一樣。
影片的后半段講述的是圭多一家人被強行送進了慘無人道的納粹集中營,圭多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就哄騙兒子說他們是在做游戲,只要遵守游戲規則:不哭鬧,不怕饑餓,不想媽媽,直到積夠1000分,就可以贏得一輛坦克。天真的孩子對父親的話深信不疑,便一直按照父親的指示進行這一場生死游戲。最終,這位偉大的父親以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兒子的安全。在此過程中,圭多總是以一副開心的面孔,愉快的語調向兒子描述這場游戲,殊不知,他背后承載的巨大痛苦,早已化為滴滴清淚,落進了每個人的心里。
當影片的鏡頭定格在小男孩站在龐大的坦克面前的時候,我知道圭多忍辱負重這么久,終于達到目的了,他成功地保護了自己的兒子!這時我想到了很多可以形容圭多的詞語:好丈夫、好父親、睿智、勇敢、偉大等等。歸根結底,我覺得他是一個好男人。在影片中,他承擔了一個男人應該承擔的一切。
不由地,我想起了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孫紅雷主演的《好先生》。我忍不住對比了一下這兩個熒屏上的好男人形象,結果發現這兩者給我的感受竟是千差萬別。同樣是個好男人,孫紅雷飾演的角色讓我惡心:自私、對待女性極其不尊重、非常不在意他人感受、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使用各種手段。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竟然被塑造成了一個好男人的形象,不知是編劇愚蠢,還是觀眾們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很有意思的是,我認識的一些女性,往往會以電視劇當中的好男人形象當成現實生活中擇偶的標準,很多時候她們會這樣議論一個男生:他的長相和性格跟電視中的xx明星超像!看來電視劇確實可以起到一種教化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女性觀眾。比如以前受到女性觀眾愛戴的黃海波和文章,就真的被她們當成擇偶的模板了,只可惜后來黃海波和文章被證明是兩個壞男人。但這阻擋不了女性觀眾追趕的腳步,因為傳媒公司造男神的速度太快了,就比如說《好先生》。
《美麗人生》帶給我的感受非常強烈,強烈到我對圭多偉大的形象無以言表。對于電影本身的劇情,豆瓣上已經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文章了,對此我倒是沒有什么可以附加的言語,所以我就從電影之外的其他角度抒發了一下自己的感想。總而言之,我認為中國的影視劇也好、人物報道也好,大部分都缺乏了對于人格的真性情的刻畫。中國的許多人物報道,還停留在一種宣傳的層面上,我擔心這樣長期地為了宣傳而發聲,人們就會漸漸對正能量這個詞語感到麻木,從而也就遺忘了正能量這個詞匯本身的含義。
而對于影視劇我想說,一些熱播的片子已經讓觀眾們變得越來越傻了,不是觀眾愚鈍,而是編劇愚蠢。拜托你們長長心吧!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8
第一,這個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第二,生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身處什么樣的環境或者知道未來的恐懼還能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
這是一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故事。他是一個市井小民,但是他積極進取,貧寒的生活并沒有奪取他對生活的熱情。她是一個小學教師,她出生富裕之家,但是并沒有透露著一絲上流社會的銅臭之氣。在幾次偶然的相遇之后,彼此建立了很好地欽慕之感。終于,他在她和她的官員未婚夫的婚禮上將她帶走,從此以后生活在了一起。
幾年后,他們有了一個兒子,非常可愛。如果故事到這里就結束那該是個多么好的結局。但是現實總是嫉妒美好的事物,嫉妒它的存在,它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破壞掉它。
就在他們準備給他們的可愛的兒子準備生日典禮的時候,不幸來臨了。納粹分子趁她不在將他和他們的兒子帶走了,她回來時非常傷心,并立刻趕到運輸民工的火車站,并且要求將她一起帶走。
在集中營中,男女分開。他為了安慰他的兒子編了一個很完美的故事。并且用自己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將這個謊言真實化。而他自己卻在每天的繁重的苦力之后還繼續思念著她,她亦是如此。就在納粹被粉碎的`前一天晚上,他為了去找到她一起離開集中營而被納粹分子發現,悲慘的死在了無情的槍下,臨死之前還用自己樂觀的態度向自己的兒子展示了父親的偉大。最后,她和兒子在離開的路上相遇。影片結束。
這是第一次看意大利的電影,自己是理科生,對于二戰的歷史具體了解的也不怎么清楚。但是,劇中他的積極地生活與生存態度我想是所有人都能看的出來的,也是所有人都十分敬佩的,他們對孩子的愛是天底下所有父母看了都會有相同的感受。同時,反映了戰爭使得人民的生活生存受到了極大的考驗與打擊。但是影片還是傳達了一種在戰爭這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依然有人性的光輝在閃耀。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19
“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做的犧牲,這是我父親賜予我的恩典。”
隨著音樂聲逐漸悠揚,那戰爭陰霾下智慧的幽默,那深深的愛戀,那溫暖的舐犢情深……便影片一起緩緩結束在一片和煦的春光里。
在看完《美麗人生》之后,我便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美麗人生》就是這樣是一部悲喜劇相互交織的電影。
它將種族歧視和物質至上的婚姻觀撕碎給你看:主角基度冒充視學官對各種族進行一番無厘頭的調侃;歧視加重,他對兒子說,“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與“蟑螂與生番不得入內”的標牌一樣;被抓進集中營,他又為兒子編織一個1000積分的游戲夢……他滿懷愛意為了女主精心制造一場又一場浪漫的邂逅,女主同樣也以同樣熾熱的愛情回應他:穿著盛裝躲在桌子底下會面,放棄身為當地名流的未婚夫選擇了作為猶太人他,在聽到丈夫與兒子被納粹帶走后,毅然跟著他們去了集中營……戰爭是殘酷的,歷史是黑暗的,然而主角心懷陽光,與苦難斗智斗勇,將生活變成了喜劇。
它是喜劇,更是一場悲劇,它幽默詼諧的手法更告訴了我一個殘酷的現實:個人的命運往往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為了保護妻兒,基度冒著生命危險去找妻子,尋妻不得,自己卻被納粹軍官發現,為了讓藏在暗處的兒子相信這只是個游戲,他在軍官的槍下滑稽地邁著正步。走到拐角,一聲槍響后,世上再無基度。一聲槍響,那真摯的愛情,拳拳的愛子之心,便頓然泯滅。
基度機智幽默,幾度化險為夷,但在時代洪流面前,他仍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無可奈何,在這段不美麗的歷史面前,他的'人生并不美麗。在被抓進集中營后,他的每一次玩笑都籠罩著悲劇的陰影。
奧威爾說:“每個笑話都是一個微型的革命。”笑,是一個平凡人對不幸命運的抗爭。在集中營里,軍官是冷酷,其他人是麻木的,他們的臉上不見笑影,只有基度和他的兒子是在笑的。沒有美麗生活的外部條件,但可以有美麗的意志,不屈服于現實的殘酷。歷史毫無浪漫可言,可在這樣殘酷的時代之下,有膽放聲大笑,就是人向命運的最佳反抗。
從容地笑吧,哪怕無路可退。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 篇20
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叫我們觀看《美麗人生》,天真的我們以為老師是那么的好,布置作業的時候,才明白原來是叫我們寫觀后感,有些郁悶。
我視力也是不大好,自己又沒有眼鏡只好拿著同桌的眼鏡看,斷續斷續的,卻也感人。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意大利,由羅伯托·貝里尼飾演的小人物─基多,來到圖斯坎尼小鎮追求他的理想與愛情,全然不顧法西斯主義之下的政府管制,在這里他與小學老師桃拉墜入情網。幾年后,他們擁有了一個小男孩─約書亞,而基多也開了一間書店。但好景不常,在法西斯主義政府統治下,一家人失散,被關入集中營,爸爸和兒子關在一起,媽媽則被關在另外一處,在殘酷無比的集中營里,爸爸以玩游戲的方式讓兒子仍保有童年的快樂與天真。最后,爸爸犧牲了自己,死于納粹的槍下,而兒子回到媽媽身邊。
用自己的話說,只能說:“平凡的影片,感動真摯的心吧。”我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代替他們,父親是偉大的,盡管他是一個撒謊的父親。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卻異常高大,因為父親對孩子的那種愛是無人能及的`。他的謊言保護了一個孩子的幼小心靈,在他生命接近完結的時候,他也不忘身處垃圾箱里面的兒子,同樣是用滑稽的動作來博得兒子的一笑,讓兒子更加的確信他自己身處在一個游戲之中,我看到這兒,我哭了。
同時,我也為納粹的而感到恥辱,連一個孩子都不放過。你們還是像我們一樣的人類嗎?你們還是文明又有知識的歐洲人嗎?你們的紳士風度呢?你們只是為了一場戰爭,有必要這樣大張旗鼓的奪取了全成7000多人的生命嗎?你們到現在還不知道你們的錯誤嗎?你們覺得你們是應該的嗎?你們覺得這樣做對你們的益處是什么?有益處嗎?
現在才明白,你們為什么現在要求大家和平相處,不能夠發動戰爭,原來是為了保衛自己在那個戰爭時代竊奪回來的戰利品,你們現在再充當有知識的歐洲人了,當年呢?你們當年犯下的罪過難道我們當代的人們都看不見嗎?你們還記得嗎?我也還記得圓明園,與這個小城鎮的命運一樣,就像是面臨著死亡的命運,可憐的是小城鎮的是7000多個人的性命,而圓明園只是中國的珍奇異寶罷了。你們的顏面呢?我想,你們的顏面無存了吧。
我同情的是那個孩子,同樣我也在為他感到慶幸,他躲過了那場災難,我想他應該每天都是在與納粹們玩“捉迷藏”,這是一種以生命為賭注的捉迷藏,結果就是這個孩子生命的終點。
我在想,他還是那么的小,還是一個孩子啊……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美麗人生》觀后感06-14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01-27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09-19
《美麗人生》觀后感優秀12-09
美麗人生觀后感06-18
美麗人生觀后感通用06-05
《美麗人生》觀后感(精選24篇)08-21
美麗人生觀后感(精選15篇)06-05
《美麗人生》觀后感合集【2篇】09-29
美麗人生觀后感[集錦3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