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我們觀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時,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話劇《茶館》個人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茶館是老北京隨處可見,在那里彼此嘮嘮家常,談天說地,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地方了。但誰能想到就是茶館竟能折射一個大的社會問題。老舍讓一個平庸無奇的地方有了更深的意義。老舍的寫作手法與寫作角度都是對一無二的我認為《茶館》雖一共只有三幕,但令人難忘,一幕一段,小而精,干練。簡潔。劇情從清末一直到民國初年,再到國民黨政權(quán)覆滅前期。在《茶館》中我們所能感到的不僅僅是時代的變遷,更是一種歷史的變遷。《茶館》中巧妙地表現(xiàn)出了年代變遷與人物的突出性格。盡管書中的〝茶館人〞呆,三教九流不少,但正是這些小人物在文章中起到核心作用。《茶館》中那些小人物如:茶館老板王利發(fā),心不壞但膽小的松二爺,愛國情懷高的常四爺。在茶館中沒有幾個人是掏心掏肺的人,聽聽!說得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我不懂,不懂老舍為何塑造這些人物,但不能不說從那些小人物的那些有〝人情味〞有〝良心〞的話中能讓人感到世態(tài)炎涼呀!
在這本劇中〝子承父業(yè)〞,這是一句頗有諷刺意味的安排。劇中一幕幕向前走,那人們的裝束也前衛(wèi)起來了。西裝革履,看那些黃皮膚黑眼睛的〝西裝同胞〞們更讓我看到中國的境況不容樂觀。從老舍那略帶諷刺意味的話語中讓人們了解到他的真情實感。讀了《茶館》這個劇本便了解了老舍處于那個年代的真實感覺,總體而論,《茶館》無論從場景布置,人物性格塑造,語言的精煉程度,都可稱之為一部不可不讀的作品。《茶館》可以作為現(xiàn)在許多劇本的榜樣,老舍可以成為現(xiàn)在劇作家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