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微電影《媽咪》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晚本意花點時間為心理學教學影片《sister'skeeper》寫影評,在實習酒店用wifi搜集資料的時候,關注到了何自強導演的微電影《媽咪》,花了50多分鐘看完了這部微電影,姑且不論演員的演技如何,但這部微電影的的確確有一點震撼到我了,相比《致青春》的拼接和散亂以及一些無謂的猥瑣和做作的情節(這是這部微電影不好的方面,說實在的,鏡頭采用和演員與對白實屬垃圾),但是因為微電影的直接和率性、裸露的審視、現實的殘酷、不做作的直白、純粹的情節是可以值得商榷的地方,這部微電影更像記敘文,鏡頭和臺詞都很直白,我喜歡直白的語言,我也覺得很好,讓我想起了很久之前讀過的莫泊桑的《羊脂球》,忽然錯覺感覺像是內地版的《羊脂球》吧!
微電影《媽咪》根據三個女孩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夜場題材電影,以一個誤入夜場工作女孩若詩的人生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三個性格迥異的陪酒女孩的生活和夢想以及自我掙扎。我編劇和導演的內在動機,雖然動機不很高尚,但比純粹商業化的電影把赤裸的賺錢目的隱藏在華麗的欺騙之后要高尚很多倍。首先我認為編劇是一位自以為尚存良知和智慧的人,從業多年最終擁有的是無奈和憤嘅,可能借此表達出其中的迷茫和悵惘罷了吧。
這個故事劇情挖掘社會生活,是我最認同的一點,導演何自強想要通過電影《媽咪》喚起處于迷茫期女孩的自我覺醒,希望她們能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觀念,從而不會受到不好環境的影響,而誤入歧途。劇中的若詩,是個陪酒女孩,有著有不為人知的辛酸,遭受無數的白眼與屈辱。為了生活,她外表光鮮亮麗,內心卻痛苦掙扎,甚至反抗,但卻不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失去了自我,忘記了探尋人生的價值。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又有幾個人真正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又有幾個人會看到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在社會中迷茫,覺醒,反抗但卻又墜入深淵的另一個自己?
【微電影《媽咪》觀后感】相關文章:
微電影大賽活動策劃04-17
媽咪觀后感11-27
觀《微電影》有感11-04
微電影大賽活動策劃5篇05-16
動畫電影《冰雪奇緣》電影觀后感09-08
電影觀后感05-04
電影的觀后感11-22
《八佰》電影觀后感05-26
初中電影觀后感02-28
電影《戰馬》觀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