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
今天,媽媽和小姨帶我和姐姐、表姐一起去看電影《我和我的父輩》。
這部電影講了四段故事,第一個故事是講大公無私,舍己救人的爸爸。中國大戰日本鬼子的時候,乘風的.爸爸為了救老百姓的性命,將敵人引到乘風那,最后乘風犧牲了。
第二個故事是講工作為先,兢兢業業的爸爸。有一個男孩的爸爸媽媽是從事航天事業的,他的爸爸媽媽為了工作早出晚歸,突然有一天發生了意外,他的爸爸死了,小男孩知道了,傷心極了,媽媽告訴男孩,媽媽不可能陪你一輩子,你要堅強。
第三個故事是講敢為天下先,勇于創新的爸爸。冬冬的爸爸很有賺錢的頭腦,他的爸爸總能通過奇特的方式賺到錢,爸爸告訴冬冬:“人一定要春江水暖鴨先知,做一個敢于下水的鴨子”!
最后一個故事是講腳下有力量,眼中有夢想的爸爸們。20xx年的人類創造了機器人回到過去20xx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一定要有夢想。
這部電影看了讓我一會哭一會笑很特別。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2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爸爸媽媽帶我去看《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一共由四個小故事組成。
第一個小故事“乘風”講的是乘風的爸爸為了保衛村莊的老百姓,甘愿犧牲自己的兒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革命的`鮮血換來了新中國,我們要牢記這些革命烈士。
第二個小故事“詩”講的是主人公的爸爸和養父,為了祖國的火箭事業,先后犧牲。他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艱苦奮斗,值得敬佩。
第三個小故事“鴨先知”講的是趙小東的爸爸,教會了趙曉東要做一只下水的鴨子,要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第四個小故事“少年行”講的是從20xx年穿越來的形一浩告訴了主人公,從小要堅持不懈,面向未來。
我很喜歡這4個小故事,今天的收獲可真不小啊!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3
沖鋒掃日寇,鐵馬捍吾疆。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再現了歷史上驍勇善戰的“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與兒子馬乘風的`抗日故事——前面縱有日本侵略者的機槍厲炮,“父輩”軍人仍舊視死如歸,戎馬沖鋒,上陣殺敵,“冀中騎兵團”旗幟永遠鮮艷!導演吳京不僅用恢弘的戰場場面還原了這對騎兵父子的故事,也在英雄們投身戰場的血性背后,流露父子之間的鐵骨柔情。
《我和我的父輩》是集錦片的形式,四位導演分別負責不同的篇章。以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為歷史坐標,通過“家與國”的視角描寫幾代父輩的奮斗經歷,再現中國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4
《我和我的父輩》是一部講述從抗日戰爭到現在科技的時代影片分為,《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部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乘風》,《乘風》主要講述了抗日時期,冀中騎兵團為了掩護民眾撤離,團長為了不讓的百姓被日軍發現,含淚打信號彈,自己的親生兒子乘風就發出無線電,日軍就會接收到,就會后撤,在打信號彈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作為團長的公正和果斷,但是作為父親,這將會是他一輩子的.傷痛。而且結局也是以,斬殺日軍將領的圓滿。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其他三篇都是科技一步一步,發達到現在。這大力突出了中國近百年來的發展之迅速,一代代人的辛苦付出才換來了今天的發達,我們的要做《鴨先知》中那只有敢于下水的小鴨子!
為中國的發展作出作出貢獻,也許今天的努力與付出,明天可能就是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5
歷史上騎兵團血染冀中的戎馬精神一直長存在冀中百姓心中,吳京用團長馬仁興和馬乘風這對父子的故事,傳承著父輩們不怕
犧牲沖鋒陷陣的精神,也展現了英雄們投身戰場的血性背后,亦藏著守護小家的鐵骨柔情。
《我和我的.父輩》是集錦片的形式,四位導演分別負責不同的篇章。影片選的四位導演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都是以演員身份著名,他們在國內的票房號召力都相當強。其中章子怡和沈騰還是初執導筒。對于觀眾來說,讓這四位熟悉的銀幕面孔掌管導筒,也是十分有新鮮感的。
《我和我的父輩》再現了歷史上驍勇善戰的“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與兒子馬乘風的抗日故事——前面縱有日本侵略者的機槍厲炮,“父輩”軍人仍舊視死如歸,戎馬沖鋒,上陣殺敵,“冀中騎兵團”旗幟永遠鮮艷!導演吳京不僅用恢弘的戰場場面還原了這對騎兵父子的故事,也在英雄們投身戰場的血性背后,流露父子之間的鐵骨柔情。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6
《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取材于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他們為保護群眾撤離,拼死抵抗日軍,電影描繪了一組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群像。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42年五一反“掃蕩”期間,吳京、吳磊上陣父子兵,兩人分別飾演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及通訊員馬乘風。預告以老照片的.形式開場,將觀眾帶回到1942年,從馬乘風的通訊電報中得知,騎兵團因叛徒投敵,陷入了位置暴露的危險當中。為了掩護冀中區機關并且安全轉移留在村子里的老幼婦孺,騎兵團以一敵百,在懸殊的火力下拼死沖殺、牽制敵人的進攻,硬是以傳統的騎兵戰術生生撕開了一道缺口。導演吳京1:1開辟戰壕、搭建戰場,動用兩百多匹戰馬,將騎兵前赴后繼、戰馬沖鋒迎敵的磅礴場景震撼呈現,還原了抗戰時期蕩氣回腸的騎兵作戰場面。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后感11-26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02-24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02-25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06-12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04-21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5篇)11-24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6篇)11-25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0篇11-26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2篇11-26
《我和我的父輩》觀后感11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