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為了和平》觀后感
《為了和平》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2-11-04 15:10:30
  • 相關推薦
《為了和平》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為了和平》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了和平》觀后感1

  01

  保家衛國正義之戰

  抗美援朝戰爭是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是為了和平的反擊之戰。多位黨員同志都寫到:這場戰爭,是偉大的反侵略的正義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侵略者侵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圖謀,保衛了新中國,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

  02

  我們鋼少氣多VS敵人鋼多氣少

  同時,大家也深刻地認識到:我們在建國初期物質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之所以取得勝利,是因為志愿軍戰士們的士氣和精神不可戰勝。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的精神偉力。以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主導的政治工作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政治優勢成為我軍致勝的戰略優勢。這種精神的偉大和感染力值得代代傳承,時刻謹記。

  更多的黨員同志們被志愿軍戰士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所感動著,激勵著。同樣是花樣年華,同樣是摯愛血親,但他們卻奔赴戰場,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毫不猶豫地以頑強的精神意志與敵人殊死搏斗,甚至獻出生命。這樣的果敢和無畏,這樣的壯闊和無私,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人民,把青春奉獻給了自己最珍視的祖國,無怨無悔。志愿軍都是英雄,他們的巨大犧牲與付出讓新中國得到了應有的地位和尊重,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站穩了腳跟!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奮不顧身的志愿軍們,是他們讓世界從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

  03

  不忘初心接續奮斗

  這樣的勝利,這樣的銘記,讓大家都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也感受到身上的擔子和責任重大。正是志愿軍戰士偉大的犧牲和奉獻精神,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獲得了應有的地位和尊重,簽下屈辱之約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不要忘記也不會忘記,是為了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牢記教師的使命和責任,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勵我們珍惜當下、不忘初心、繼續發揚、接續奮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這種精神將會一直伴隨整個民族和國家不斷向前奮進。

  這樣的精神不分年代,就像片尾曲中唱到的那樣,每一代的青春都有成長的定義,捍衛和平我要去贏得勝利。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自己在這個時代成長的定義,用這樣的精神武裝自己,用切實的行動去詮釋心中的定義。

《為了和平》觀后感2

  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后退一步”,這種血性令敵人膽寒;“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這種氣魄讓天地動容!這段話振聾發聵。英雄兒女,家國永念。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有的人,他們一生都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里,為自己崇高的信仰,為我們安適的生活奮斗著。

  我們有的國家安全感來源于援朝戰士在死生一線上的拼搏,我們有的今日溫飽小康來源于無數國家公職人員兢兢業業堅守在崗位上為我們改革奏響新時代贊歌。我們有的幸福美好確幸,背后是無數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無數人白骨青冢,隱姓埋名,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生。

  如豫劇演員常香玉,如那些千千萬萬為今日之祖國繁榮昌盛甘愿褪去浮華名利而只為了心中那片凈土的人。

  我們是歲月靜好啊。

  這背后是曾經為抗美援朝付出的千萬中華兒女,是大學生進入北大荒,數十年風霜雨催后生出兩鬢白發才得來的五谷豐登,是無數人進海島,挖石礦,也是無數人沾在時代的前沿,甘作文愿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甘愿為了繼往圣絕學,開萬世太平而奮斗。

  我們常說,堅守只因情有獨鐘。

  當命運的星軌劃過,我們通過追尋一個個黃繼光邱少云,才感知到他們年紀輕輕,頂著蒸騰的熱浪強忍,無數次被燒灼的氣溫燙紅原本英俊的臉卻不忘守望家園的重任。

  烈火英雄,給了我們一程歲月靜好,然而時間的齒輪溜走,他們有的甚至連一幀模糊照片也沒有留下。

  數往昔崢嶸歲月,當今時代的歲月靜好是香港回歸的零點零分零秒的據理力爭,是我們面對摩擦堅決不在主權上退步,也是前人在五四運動,在南昌起義,在革命根據地打下來的紅色江山。

  流水的`兵,鐵打的營,我們的抗美援朝,所有人拋頭顱灑熱血,為今日祖國發展壯大用盡了一生的熱愛那是他們所極盡全力能到達的深邃,寬廣和高度。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我永遠為我的祖國,熱淚盈眶。

  我們青少年,沐浴著時代的春風新雨,祖國已經將我們成長的生途點亮,所以我想,在今日,我們不應該只享受歲月靜好,我們還要看到他人的負重前行。

  我們一定要銘記重任,為了復興,為了更高更遠的廣闊天地。在未來,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也能夠為了社會砥礪前行,為了國家負重前行。

  我在彼方,莫失莫忘。

  來日綺窗前,道一句,前路還長。

《為了和平》觀后感3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志愿軍用小米加步槍,必勝的信念,滿腔的熱血,絕對的忠誠戰勝了成千上萬枚炸彈,戰勝世界第一強國,令世界刮目相待。

  ——彭睿言

  1950至1953年,朝鮮土地上狼煙彌漫,血雨腥風,抗美朝戰爭轟轟烈烈,最終得以凱旋。20xx年為抗美援朝出兵70周年,央視頻道推出《為了和平》紀錄片,以銘記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

  七十幾年前,朝鮮內戰爆發,向中國請求支援。美國政府虎視眈眈,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操縱聯合國會議,組成所謂“聯合國軍”攻向朝鮮,我國政府陷入兩難境地。出兵則將與世界第一強國交手,難免死傷慘重,剛剛步入正軌的經濟生產和國家經濟不知能否承受此重創;不出兵則會被扣上“懦夫”的帽子,且美國攻下朝鮮后,必會將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國。一場酣戰,不可避免,一觸即發。1950年10月,我國出兵朝鮮,悍然應戰。“中國人民志愿軍”應運而生。

  三年多的時間,大大小小戰役無數,志愿軍靈活應變,頑強克敵。從防御戰到運動戰,最后又成功攻克了美軍令人發指的細菌戰,以血鑄就壯麗篇章。其中,松骨嶺戰役最令我動容,久久無法釋懷。

  郁郁蔥蔥的'松骨嶺,埋藏無數英烈兒女。敵我實力懸殊,我軍死傷不計其數,最后連長,排長等干部炸斷手足都堅守火線,壯烈犧牲。僅剩六名負傷戰士頑強一隅抵抗,等待救援部隊的到來。敵機在上空盤旋,籠上一層死亡的陰影,投下的汽油彈使士兵身上冒起熊熊大火。戰士強忍劇痛,丟下槍,只身沖入敵方,讓敵人于滿天火光中與自己同歸于盡,“火人連”由此得名。由于物資匱乏,子彈打完了,將士們便上前拼刺刀,刺發彎了,便赤手空拳與敵肉搏,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正值嚴寒,漫天大雪恣意劈下,冰冷無情。戰場旁,多名戰士于此長眠,被活活凍死仍保持著進攻姿勢,身上,帽上,槍上都覆著雪,鮮血凝結,一路蜿蜒在冰天雪地中分外刺目。冰棱從帽檐垂落,帽檐下,亦有再也睜不開的雙眸。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志愿軍用小米加步槍,必勝的信念,滿腔的熱血,絕對的忠誠戰勝了成千上萬枚炸彈,戰勝世界第一強國,令世界刮目相待。歷史不允許被忘卻,我們需扛起時代重擔,續寫中國輝煌。

《為了和平》觀后感4

  五十多年前,為了祖國的安危,為了民族的尊嚴,我中華兒女毅然跨過鴨綠江,同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者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這是一場國力與軍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民族意志的較量!我中華兒女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和大無畏的英勇氣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終于低下了他那顆高傲的頭顱,也讓全世界都重新認識了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民!終于為共和國今后的發展爭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環境。抗美援朝向全世界第一次顯示了新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而在朝鮮停戰以后,中國人民志愿軍又為了和平主動撤軍,至今在朝鮮沒有一兵一卒,歷史是公正的,誰在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一個證明!

  首先,這場戰爭中國人民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目的。挽救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保衛了中國大陸的安全,維護了亞洲及世界的和平。

  其次,抗美援朝戰爭極大地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威望。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也不怕帝國主義的戰爭挑釁。剛剛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面對著長期戰爭造成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面對著各方面極為嚴重的困難,在朝鮮處境危急、中國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敢于出兵同不可一世的美國在朝鮮較量。

  第三,嚴厲地教訓了美國,消除了國內外一些人的“恐美病”,極大地提高了人們敢于同國際  第四,抗美援朝戰爭使改編為志愿軍的.人民解放軍經受了現代戰爭的鍛煉和考驗,特別是取得了依靠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優勢裝備之敵的寶貴經驗。先后共有27個軍、空軍10個師另3個大隊、炮兵10個師又18個團、高炮5個師10余個團和60多個獨立營、裝甲兵8個團、鐵道兵10個師又1個團、工兵10余個團等部隊,經受了這場戰爭的鍛煉。

  第五,志愿軍在戰場上取得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國內人民,從而激發了全國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得中國原計劃三年的經濟恢復,于1952年按時完成。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保證了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進行和完成,為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長期安全和平的環境。

  作為一名中國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機關干部,要傳承和發揚好志愿軍精神,為身邊人講好志愿軍故事,積極向在朝鮮戰爭涌現出的邱少云、黃繼光、羅盛教等許多一級戰斗英雄學習,學習他們英勇無畏、無私奉獻、視死如歸、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要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和平》觀后感5

  烈士冉緒碧和陳曾吉的家人是幸運的,他們珍藏著烈士留下的遺物,可以睹物思人,寄托哀思。

  一個木制算盤,一盞桐油燈,一個簡易木制書箱,3件由家人捐贈的冉緒碧烈士的遺物,如今靜靜地“躺”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館的展柜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龍興村的冉方章,是冉緒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說,如果叔叔活著,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爺爺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這3件遺物。”冉方章說,聽父輩講,叔叔冉緒碧從小就展現出很高的天資和學習熱情。為支持他讀書,在那個節衣縮食的年代,爺爺冉啟基只好讓其他3個孩子輟學,全力供小兒子冉緒碧讀到了五年級,并為他購置了學算數用的算盤。為了讀書,冉緒碧早出晚歸,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為了讓冉緒碧好好學習,冉啟基還咬牙用12斤玉米換了一盞桐油燈,供冉緒碧晚上學習使用。

  漸漸地,私塾教育已經滿足不了冉緒碧對知識的渴望。冉啟基又用60斤玉米當學費為冉緒碧請了一位教書先生。為了便于保存學習書籍和用品,冉啟基特意請木匠師傅為小兒子手工制作了一個書箱。

  3件學習用品,濃縮了父親為支持冉緒碧讀書改變命運的希冀,也見證了這個鄉村少年的`思想啟蒙。為了追尋革命理想,冉緒碧放下書箱,扛起鋼槍,并奉獻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軍第20軍60師180團戰士冉緒碧,光榮犧牲。

  陳曾吉烈士留給家人的遺物,是他的一張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戰士身著軍裝,手握鋼槍,英姿颯爽。

  1930年5月,陳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長安鎮磨盤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時年17歲的陳曾吉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軍。1950年,陳曾吉隨部隊入朝作戰。那年7月,身為班長的陳曾吉在朝鮮江原道與敵作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0歲。家人得知這一消息、收到陳曾吉的烈士證時,已是1955年。和烈士證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張陳曾吉的軍裝照片,這也是他留下來的影像。

  在父輩們踴躍參軍、保家衛國的感召下,陳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陳壽山的兩個兒子和陳虎山的兩兒一女,也相繼參軍報國。

《為了和平》觀后感6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我看了《為了和平》第五集“萬眾一心”,看完后感慨萬千。這個紀錄片讓我們回首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艱難而光輝的歷程,呈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展現出抗美援朝志愿軍的動人的英雄事跡和偉大的革命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在第五集中,紀錄片以史論結合的方式,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全國廣大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和各大名主黨派團結一心、齊心協力,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在這期間參軍人數幾次達到高峰,人們吶喊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支援前線、支援戰爭。志愿軍在前線奮力拼搏,人民在后方輸送物資、糧食,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團結戰斗、同仇敵愾,終于戰勝了美軍。

  抗美援朝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向前線的在冰天雪地中奮戰的志愿軍們運輸糧食與物資成了亟待解決的難題。于是那個冬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支起大鍋,加入到“炒面大會戰”當中去,街上飄滿了炒面的香味。這炒面香味中的軍民同心、萬眾一心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感動?在炒面的香味中,志愿軍們吃出了其中包含的希望與熱血,一把炒面一把雪,喊著“為炒面立功”的口號,在全國人民的愛國之心的感動下,增添了力量,繼續投入了艱難的抗戰之中去。美軍轟炸了我們的運輸線,但無數人民仍頂著炮轟,用血肉和生命前仆后繼地鋪出了一條通往勝利的路。

  這集紀錄片令我十分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以合力之勢匯聚成制勝戰場的磅礴之力,那些在后方支援、運輸的人們,除了沒穿軍服,都有著一顆軍人之心,他們的愛國熱情使所有力量濃縮至一起,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前仆后繼,才有了現在富強的祖國。而站在英雄背后的許許多多無名的小人物,也在盡自己所有力量為愛國事業而奮斗。前有抗美援朝軍民同心,現有抗疫之戰萬眾一心,正是全國上下所有人民的齊心協力,才會使中華民族屹立千年而不倒。我們的心始終是一體的。“萬眾一心”是自千百年來流傳的中華民族精神,我們一直堅信,不管多大的困難,在整個民族齊心面前,都將被我們克服!

《為了和平》觀后感7

  最近,我抽空閑時間觀看了大型記錄片《為了和平》。此片令我感觸頗深,震撼心靈,驚天慟地,同泣鬼神。我正式開始對抗美援朝的前因后果有了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進行了一次深刻地思想政治教育。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新西蘭等組成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共17國部隊進行抗美援朝決戰。當時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五個國家派遣了戰地醫療隊伍。

  抗美援朝不是只為了朝鮮,而是為了保家衛國,全體中國人民徹底粉碎了侵略者武力進犯陳兵國門的嘗試,打贏了這場戰爭。我們成功把敵人從鴨綠江的起點頂回了三八線,敵人企圖占領全朝鮮之圖謀未得逞!我方殲敵71萬余人,其中志愿軍殲敵53萬余人,包括美軍,韓軍及“聯合國軍”中其他國家的軍隊。

  抗美援朝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堅決捍衛祖國核心利益:我國決定幫助朝鮮,是在國家核心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和平努力解決無效的.情況下不得己的選擇,是救鄰同時也是為了自己。不僅穩定了局勢,而且洗涮了百年倍受欺凌的屈辱史,一定程度上來說提升了中國后來的國際地位,使美國人等所有的敵人們清醒地意識到全體中國人民惹不起,是有血性的民族。

  強大毅力是得勝之關鍵: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心理意志力的較量。面對殘酷地血腥殺戮和嚴重破壞,中國政府沒有選擇退縮怕戰,而是決定參戰應強敵,戰略決策英明。向世界展示了鋼鐵般的戰爭意志力,沒有出現其消退的情況,讓對手心服口服。

  靈活運用戰術因敵制勝:從實際情況當中具體正確分析形勢,從而找出行動規律,理論切合客觀現實,適應不斷變化的戰爭環境。不同的作戰對象采用不同的手段,因敵制勝。這是一場武器裝備優劣空前懸殊的戰爭,我們更應該謹慎從事,實施正確科學的戰爭指導,不能盲目進行軍事冒險,應該攻其不備和抓住其弱點,積極有效作為。

  群眾團結是戰斗力根本: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主觀能動性,收到了極大的成效。毛澤東就說過要依靠人民,前提是正確引導,就可以使他們圍繞同一個目標自覺地展開行動。以弱勝強,最根本還是人的勝出。

  這場戰役必將彪炳史冊,永世流芳!天佑中華!

《為了和平》觀后感8

  七十一年過去了。鴨綠江邊的陣陣炮響,至今還縈繞在我們的心上。

  1950年,面對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那貪得無厭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和駐日美軍司令麥克阿瑟不顧國際反戰輿論,以“維護和平”為由,大肆向朝鮮半島發起進攻,對中國東北三省之和平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聽到這個消息,領袖毛澤東果斷決定:出兵援朝。從此,數十萬志愿軍,在朝鮮半島上,譜寫了一首壯麗的史詩。志愿軍面臨的,是坦克、巨炮、航母,是體積巨大的B—29轟炸機。而他們的裝備是步槍、輕機槍,還有少量手榴彈。志愿軍到了一個地方,轟炸機便會那里炸得一干二凈。“別說是見到人啊,就連見到頭牛他們都打!”一名老兵這樣回憶道。

  打了不久,圣誕節到了。美軍的士兵,每天都有火雞、牛排可吃,甚至有些人還“吃膩了”。可反觀志愿軍呢?唯有難以下咽的炒面粉而已。渴的時候,只得嚼一把雪。這樣對比,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是多么明顯啊!勝利之大旗,似乎早就開始了“一邊倒”。

  可我們的.志愿軍,退縮了嗎?答案只有一個:沒有。為了和平,志愿軍付出之艱辛,是身居一線的美國士兵都無法想象的。“隨著沖鋒號的響起,一伙人全都沖上去。有幾個人在前面喊“沖啊、殺啊,我就跟著他們跳出去。”一名老兵回憶道。縱使美軍有鋼有鐵、有彈有炮,在志愿軍這勢不可擋的沖鋒之中,還是慌了陣腳。曾經有一隊士兵,僅在一場戰斗中,就繳獲了上百枚手榴彈。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曾有這么一段英雄事跡。有一個連的志愿軍戰士,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明顯力不從心。可就在連隊將要損耗殆盡時,一名受了傷的戰士并未撤走,而是無比英勇的站起來,撿起一顆未使用的手榴彈,拼盡全身氣力,扔向了敵軍陣營。一枚炸在敵軍之中,緊接著就是下一枚。他就這樣一個人硬撐著,直到支援部隊趕來。據不完全統計,他一個人僅憑著他的意志炸死炸傷了至少六十名敵軍士兵。這樣的舉動,也許只有中國人才做得出來。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這種不服輸,拼到底的干勁和韌勁!

  時隔多年,邱少云、董存瑞——這一個個名字,可能來說,只不過是抗美援朝紀念碑上小小的幾個字。但是,他們的光榮事跡、偉大的革命樂觀主義與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卻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無論以后風云如何變幻,但我始終堅信,我們,以及后人,一定會汲取志愿軍的優良傳統,積極奮斗、不懈努力,為祖國的未來而光榮地奉獻自己!

【《為了和平》觀后感】相關文章:

為了和平觀后感11-19

為了和平觀后感11篇11-29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11-14

《為了和平》紀錄片觀后感06-07

為了夢想而拼搏12-26

為了自己的夢想02-18

為了生活說說12-21

《為了明天》觀后感03-23

和平的作文12-0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日本道免费综合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午夜福利色佬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