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安德的游戲》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安德的游戲》有感1
現在,是21世紀的人們無法預知的未來,地球遭遇了兩次蟲族的入侵。在這兩次入侵中,由于地球人尚未準備好,造成大量地球居民死亡。其實,蟲族人并不是想把地球占為己有,它們僅僅是想尋找已基本枯竭的水資源來拯救自己。可是地球人同樣需要水資源啊!就在一場空戰中,一位機長“英勇犧牲”,擊退了整個蟲族部隊。50年后,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現在的安穩,于是國際艦隊就挑選出世界各地天資聰穎的孩童,自幼送到國際艦隊訓練兒童的空間站——戰斗學校去訓練。最終,主人公安徳,憑借自己的才智、勇敢和果斷,升入了最高級別的“指揮學校”。在安德升級為指揮官后,人類也即將向蟲族宣告開戰。
可就在這時,安德突然感受到一種生物或生命存在的重要性,攻打蟲族人的想法開始動搖了。這段時間上校正在給他模擬考,只要三次都通過,他就要去對付真正的蟲星人了。可安德認為時間還早,還在猶豫。但是打敗蟲族人心切的上校怎么會容得半點的猶豫呢?上校看出了安德內心的想法,于是假意說這是模擬的考試,其實這是一場真正的戰斗。當安德意識到他打敗和消滅了蟲族后,他非常自責,他成為了真正的殺手,違心地毀滅了一個種族。他獨自來到了郊外,意外拾獲了一個蟲族的卵。此后,他就帶著它漫游太空,為蟲族尋找新的生存地。
電影中,男孩安德是一個聰明過人,有勇有謀,但又不失情感的人。他有自己的主張,但總是引來嫉妒。可他總是淡化別人的看法,努力去做好自己。當然,如果別人欺負到他,他也毫不示弱,總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地球學校時的一次打架。當時,安德剛剛被摘去監視器,一些嫉妒他的人認為安德本身就很瘦弱,現在沒有了保護器——監視器,肯定會完蛋的。于是邁爾等人就把安德引進了一間實驗室。當安德知道他們想打架時,先是婉言拒絕,可遭到了回絕。安德沒有辦法,知道他們要動真格的了,所以只能硬碰硬了。最后,領頭的邁爾被安德打倒,可安德仍然沒有住手,直到旁人紛紛上來勸架,他才停止。后來,上校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只是淡淡地回答:“為了讓他以后不再欺負我。”雖然這只是一句既普通又簡短的回答,可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安德不光只是想著眼前,他真是個有遠見又堅決的孩子。
除了安德,我還很喜歡安德的女戰友——瓦倫蒂亞。瓦倫蒂亞憑借自己的實力,成為了一位比較優秀的戰隊隊員。火星戰隊的頭領邦佐并不喜歡這個在戰略上很有頭腦、有自己獨特想法的小女孩。雖然邦佐每次都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阻止瓦倫蒂亞練習,可聰明的瓦倫蒂亞在別人練習時就一心一意地看,在別人休息時自己加緊練習,最終成為了頂尖的隊員。怪癖的邦佐怕安德搶了他頭領的位置,也一直冷落安德。正因為如此,很多基本的能力,安德都還沒有學會。瓦倫蒂亞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在自己練習之余,都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毫無保留地教給安德。每次安德被冤枉背黑鍋時,只有瓦倫蒂亞站出來,說出了事實。瓦倫蒂亞是善良的,也是努力的。這正是我最喜歡她的兩點。
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從安德身上,我學會了要有勇有謀,有自己的主張,不能當墻頭蘆葦——隨風兩邊倒;從瓦倫蒂亞身上,我體會到了她的善良和一切困難都無法阻擋她前進的腳步和追求。這些都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同樣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電影的主編奧森.斯科特.卡徳。在電影中卡特把一些現在沒有的高科技產品如:銀流觸摸屏、毀滅性武器——“小醫生”等帶到了銀幕中來。他大膽地預測和展現了未來的.星際戰爭。在這部電影中,暗示人們要珍惜水資源,否則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將變成電影中的蟲族人。卡徳的情節設計同樣給人予啟示。當年的英雄——馬徳.瑞恩發現蟲族人像螞蟻,只要離開女王,個體的蟲族人也就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有了馬徳.瑞恩的發現,蟲族人才有了被打敗的可能。說明不斷的觀察和分析是至關重要的,善于思考是取勝的關鍵。
人生旅途就像是一場游戲,你時而會輸,時而會贏。在一些人眼中,安德贏了——他成功打敗了蟲族。可對于安德自己的信仰來說,他失敗了——他毀滅了一個種族。最終,安德為了忠實于自己的信仰,毅然用自己的未來去還這筆“良心債”——為蟲族尋找新的住所,恢復這個種族。
安德是勇敢的,也是執著的,為了信仰,他做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抉擇。這是一個充滿艱辛,甚至是遙遙無期的抉擇,可這又有何妨呢!只有堅持自己的信仰,心靈和靈魂才能得到滿足,那才是真正的精神和完美。
觀《安德的游戲》有感2
《安德的游戲》一部聽起來挺幼稚的電影,如果在中間加個詞語,安德的生存游戲,這個題目聽起來就沒那么輕松了。最開始,安德在普通軍校中,憑借個體的超強的思考能力和靈活的機體能力,讓他能夠在憑借“誰能站到最后”的游戲規則里生存下來并成為最后的贏者,走進了演練軍校的大門。而在演練軍校里,安德被教官刻意孤立起來,他感覺到并且認識到游戲規則的更改,他必須轉變“對立”的姿態,同時,從演練軍校開始,團體比賽取代了個人,他需要一個團隊,一個認可他能力的團隊,他明白第一步怎么走,他需要伙伴,他也那么做了。
從“對立”變為“援助”,這樣的姿態轉變讓孤立的安德逐漸被大家認可,因此,他很快通過了教官的考驗晉級到實戰軍校。在實戰軍校,他明白了真正戰爭的殘酷,也很快明白了戰爭的勝利規則,于是,在那場被設定好的以寡敵眾的模擬戰斗中,他很快選擇了以犧牲全部隊友只為讓其中一人取下勝利旗幟的策略。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里最聰明的人,應該是那位隱姓埋名的上校。他懂得安德一路走來對游戲規則的天賦能力,他也懂得安德只是一個孩子也會被人類天賦的'感情所束縛。他選擇用欺騙安德的方式讓安德參加決定地球命運的一戰,讓安德在自以為模擬游戲的環境中操作著上萬人的生命迎接蟲族的攻擊,他明白如果讓安德真正參加實戰,情感的束縛會左右安德做出最佳選擇。上校的對游戲規則實然比安德更加清晰——徹底消滅蟲族,至于生命、種族滅絕、心靈永久創傷等等,都是游戲勝利的后話。
生活中,我們也是活在不斷開始又結束的游戲里,只是人類把生命看得高貴,一次都輸不起,于是用競爭、戰爭、決斗等詞語讓它的表達意思更符合詞語所在的意境。()小時候,按照父母表達的意思完成任務便是winner。上學后,按照教育體制的評價體系排在前列就會得到贊賞。
越長大,游戲規則越復雜,如果你是一名醫生,救活一個生命便是勝利,而不管那個生命屬于天使還是惡魔;如果你是一名律師,讓法院支持你的訴求便是勝利,而不管你的訴求是殺人還是放人;如果你是一名軍官,絕對服從并完成上級的命令便是勝利,而不管那個命令下漂染了多少士兵的鮮血。
于是便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世界的一角,軍官無比榮譽地在主席臺上接過榮譽的勛章,而另一角,一個戰死士兵的腐肉被烏鴉叼在嘴里飛過黑壓壓一片帶著零星火點的戰場······那位軍官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勝利的游戲規則是打贏戰爭,而那位士兵卻混淆了自己的游戲規則——活下來,還是用生命換取榮譽?
認識游戲規則,并獲得勝利,這便是一個淺顯的道理。復雜的是人類的思考與世界的存在,有一天,你站在法律的天平上,生命猶如宗教般神圣;有一天,你手持利刃面朝敵人,生命猶如一條毒蛇般邪惡。游戲規則可以讓所謂的道德倫理不復存在,因為在游戲的世界里,只有輸和贏兩種結局。
所以,千萬不要用你的游戲規則去審視別人的輸贏,正如安德一般,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余下的人生。
如果你的世界里突然冒出了一棵大樹,你至少要懂得在大熱天的時候用大樹遮陰,也要知道雷雨天的時候,它會給你召來致命一擊。
【觀《安德的游戲》有感】相關文章:
安德的游戲讀后感04-28
心理游戲觀后感12-15
賽德克巴萊觀后感10篇01-21
《饑餓游戲》觀后感500字11-01
夢見安牙06-13
觀《張思德》有感11-04
觀《論語》有感11-03
觀飛天有感11-03
觀《飛天》有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