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觀后感 ,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觀后感 1
晚上八點我們一家人準時坐在了電視機前,看《感動中國》,當一個個平凡感人的故事在我們眼前播放,淚水和感動在整整2個小時的靜默中伴隨著我們。當我們一次次被真情感動,才會體會到,世界原來這般美好,人情原來這般純潔。該是多么美好的家庭才塑造了這么感人的故事呀!
看了這個節目之后,兒子說:“他們都干了許多好事。”這句話讓我受益很多。是呀,世上有許許多多的好人,他們都是那么地高尚、偉大!是我們人生的好榜樣!他們也很平凡,是蕓蕓眾生中平凡的一員,可他們卻在平凡的位置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也使他們的人生也變得從此不再平凡。所以,他們感動著我們。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好人,我們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用溫暖來營造,需要用善良來創造。
通過觀看這個電視節目,我們一家人也趁機進行了溝通,尤其是對兒子。電視節目使他認識人需要多做好事,做的好事多了終究會讓人感動!其實我們都明白如果我們都能用心努力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
我覺得我們這些爸爸媽媽們,不應該錯過這些好節目,去感受這些單純的愛,讓自己的靈魂經歷一次洗禮,讓這愛喚醒自己內心深處蟄伏許久的人性的光輝……還有我們正在成長的孩子,希望藉此讓他們去感悟什么是追求、理想,什么是人性和愛,還有如何面對榮譽、苦難、付出……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小事感動著我們,讓我們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讓我們用最純凈的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感動中國觀后感 2
今天,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的視頻,我很是感動。
胡忠、謝曉君這對夫妻帶上年幼的孩子,來到高原教書。每月只有三百元的生活費,他們竟還有如此信念,一直教了好多年。而且他們的女兒非常懂事,在學校里叫媽媽只叫謝老師,原因是怕那些孤兒自卑。難怪頒獎詞這么寫道:“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雪蓮。”
劉偉最讓我敬佩,他幼年貪玩以致于失去雙臂,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生的希望。他努力學習游泳,拿到了殘運會的金牌。可是命運對他很不公平,不僅縛住了他的雙臂,還縛住了他運動的權力。劉偉只能轉練鋼琴,他克服了重重困難,練到常人用手彈7級的水平。怪不得有人這樣說他:“他用靈魂演奏生命音符!”
恪守孝道的孟佩杰,也令我感動。她的.養母癱瘓在床,從幼年起就開始照顧媽媽,每天奔波在學校與家之間,就這樣過了四千多個日子。她把中國的傳統美德——孝表現得淋漓盡致。
烈火金剛劉金國在大連的石油爆炸時,迅速趕到火災現場,指揮一線消防官兵滅火。國外通常采用等爆炸完畢后在滅火,而劉金國為了保護大連六百萬人民的安全,抱著必死的的心態,下令立即滅火。在這種情況下是有很可能連環爆炸,每走一步,都有生命危險。劉金國舍己為人,與一線消防官兵和火神大戰了15個小時,終于創造了一個零傷亡的完美成績。
還有科學之星朱光亞,肝臟之父吳孟超,綠蔭開發者楊善洲,用羊肉串救助特困生的阿里木,跨越海峽的希望之翼張平宜,最美媽媽吳菊萍,他們的事跡都很讓我感動。
如果我有犧牲小我,追尋大我的精神,有堅強不屈的毅力,有孝順長輩的美德,有舍己為人的品質,有伸出雙手去接墜樓孩子的勇氣,有一生做貢獻的決心,那該有多好啊!
感動中國觀后感 3
星期一上午,我們翻看了歷史上記載的偉大人物冊的其中一頁——《感動中國》。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這個節目時,我的心猶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他們的事例深深地感動,其中最令我佩服的還是聾啞女孩——邰麗華。
邰麗華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個失去聽力和說力的女孩,她以前活潑可愛,但不幸的是:她2歲時因高燒失去了聽力,從此成了聾啞人。6歲生日時,爸爸送了她一雙舞鞋,她非常開心。15歲才有機會正式訓練舞蹈,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她的遭遇如此不幸,但她從來都不自暴自棄,并比平常人多了一份東西——堅強。我和邰麗華簡直是天壤之別!邰麗華雖然缺少“兩只耳朵”但她卻以堅強的毅力摘取了事業成功的花朵,在舞蹈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所有這些,對于一個平常人來說都難以實現的夢想,更何況是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邰麗華呢? 邰麗華奮力拼搏、自強自立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使我增強了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信心。而且人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面對挫折只有打起精神,堅定信念,不斷努力,才能變逆境為順境,達到理想的彼岸。與邰麗華相比,我什么條件都比她好,但我卻沒有她堅強。記得小時侯,學校要驗血,我竟害怕得哭了起來,怎么也不肯打針,后來還是老師給我幾顆糖果才勉強去了,打針的時候,還哭哭啼啼的`,現在想起這事都覺得臉紅。但邰麗華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顛峰,難道我就不能和她一樣勇敢、樂觀嗎?
我們要有百折不諱、樂觀進取的精神,不能因為前進的道路上有了攔路虎就知難而退。我們的生活多半是由新的困難和新的挑戰才有了新的樂趣,難道不是嗎?
感動中國觀后感 4
“感都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
當感動的淚水無聲的滑落,當心靈的悸動蕩漾在美德的春風里,當道德模范事跡震撼著我們,“感動”這個詞變得那么清晰。
黃旭華,一個默默隱藏在大海深處的無名英雄。核潛艇被稱為國之重器,毛澤東主席曾指出:“中國的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核潛艇早研究出一天,中國就可以找一天擺脫“核武”炸,在荒蕪人煙的秘密小島,既當辦公室又當宿舍樓的軍隊大院,黃旭華等第一代核潛艇研究人員幾乎都是在百忙狀態下走過了自己的青年和中年時代。
正是靠黃旭華等可研究人員不眠不休的努力,在沒有外援沒有資料的情況下中國核潛艇人員創造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設計三年后開工,開工兩年后下水,四年后正式編入中國海軍戰斗訓練,中國成為當時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
黃旭華正是創造了這一偉大工程的中工程師,但他的姓名無人知曉,因為在開工之前,領導重要提出,不能泄漏工作單位的性質和工作任務,隱姓埋名當一輩子無名英雄。他27歲畢業就從未離開崗位,就連父母和二哥的葬禮也來不及參加,獻出了一生,但無怨無悔。
“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強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感動中國》度人物黃旭華。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動容。
感動中國觀后感 5
我們生活在愛的世界里,我們因愛而感動,世界因愛而更美麗!
經過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我了解到在祖國的各個角落發生著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比如說,在短片中年紀最小的何玥,在自己生命結束的時候捐出自己的生命器官,用平凡生命的最后閃光,為別人照亮生活!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斌強用一根布帶!連接著身患殘疾的母親!不,連接著他們的不只是這根布帶,而是他們母子間那感人的深情!
4月20日八點零二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里氏7.0級大地震,大地母親在顫抖。100多條脆弱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而在這些讓人悲痛的瞬間,卻有一群用自己的雙手幫助災區人民!他們是我們敬愛的人民子弟兵們!他們不懼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去挽救那些埋在廢墟下的生靈!在當天下午,一輛滿載救援人員的卡車,在前往災區的途中,為了避讓其他車輛不慎翻入河中。河水奪去了兩位戰士的生命,但他們被救起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繼續趕往災區救援!我為他們的行動而動容,為他們的大愛而落淚!而最美記者陳瑩,在災情發生當天,應該是她最幸福的一天,她步入婚姻殿堂,地震來襲,她不上完成自己的`婚姻,第一時間對當地居民進行了采訪!讓我們第一時間了解到災情!她的行動讓我感動!
世界上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跡,而這是這些讓人感動的瞬間,才讓世界變得更美麗與和諧!我,作為華夏兒女,雖然我的力量微薄,但是我愿意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每一位人!讓感動聚集,讓愛無處不在!
感動中國觀后感 6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落下了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于自己的內心,緣于愛。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激活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打開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看到那些人面對信仰和追求的義無反顧和淳樸,或許對今天習慣于功利也擅長于鉆營的.我們大多數來說,他們很傻。的確,他們傻的讓我們為他們價值觀的單一感到不可思議(尤其文化多元的當下),因為在追逐個人名利與權勢時,他們卻在為改善這個世界而努力,不單為了自己,為霞尚滿天。是啊,他們寧愿為了鄉村里的小孩子能學習,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寧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華的房子……他們是為了什么?他們是為了讓涓涓見滄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舍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
感動中國觀后感 7
2月17日下午,《感中國人物》的頒獎典禮上,令我印象最深的人是段愛平。
段愛平基層村官,努力改變鄉村面貌奉獻自己,隨著時光地雕刻,臉上已顯示著道道皺紋,患了癌癥的她,已經非常虛弱了,但她并沒有被打敗,她的笑容依然掛在臉上,永遠留在村民心中。以前,段愛平在一個薪水較高的地方工作,慢慢的,自己積累了百萬財產,但是,她并沒有花費在自己身上,全貢獻給了村民,如今,她已經無家可歸,在居民家中生活。
在視頻中,有兩個鏡頭讓我難忘:一是在段愛平修學校之前的學校,破破爛爛,房頂還破了一個洞。第二是修后的學校,水泥磚搭成的房子,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干凈的課桌在教室里。
獻給她的獎詞中有這樣一句話:“你貼工,貼錢,貼命,你還貼近百姓的心。”的確,段愛平所在的村莊正在一步步發達,她的積蓄卻在一步步減少,曾經當過一會兒“富翁”的她,已經成了窮光蛋。她一心為民,不顧一切地幫助村民,她偉大的形象也已經刻畫在了村民心中。
我覺得,段愛平一秉至公的行為值得學習,我們也應該獻出自己一份份愛心,她也說過,她奉獻出去的`愛心,村民們也用實際行動一一回報。段愛平雖說已經很窮了,但我認為她依舊是一個“富翁”,她有無數個愛心已經“發放”,還有無數個愛心在等待,她有用不完的愛心。
“山梁擋住了陽光,你用肩膀扛起鄉親的盼望。村莊在漸漸豐滿,你的身體卻慢慢柔弱。莊稼總要把一切還給泥土。你貼工,貼錢,貼命,你還貼近百姓的心。”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山西村官——段愛平。
感動中國觀后感 8
今天上午,我們觀看了度的觀后感,共有十名,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其美多吉。
話說川藏公路是最危險的公路,夏天容易發生泥石流,冬天容易雪崩,其美多吉在這條路上穿梭了29年,只為給村中婦女送上親人寄來的郵件。
因為常年累積,他患了職業病——雪盲癥、腸胃病,在路上他總是想:千萬不能閉上眼,還有人在等著我們。就著雪水吃飯已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一次運送郵票的過程中遭遇雪崩,意外撿回一條命,但前面的路被堵住了。雖然只有一公里就要到地方了,但他們沒有離開走路去,而是死守郵車,拿著鏟子和鐵桶一點一點挖著雪,一公里的路他們走了兩天兩夜;還有一次他們在運送的途中遭遇了劫匪,他為了保護郵車和郵件,和歹徒搏斗起來身中17刀,經過三天三夜的搶救醒了過來,他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的郵車有人守么?”因左手傷勢很重醫生說無法開郵車,但他接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治療,之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看完了他的感動事跡我非常的震驚,只為他人送去郵件,他堅守自己的崗位。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不管何時何地,自己的崗位應放在第一,為了更多人的'平安幸福,我們要懂得奉獻、犧牲。想想以前的自己:別人讓自己犧牲一點,我就斤斤計較感覺自己虧了,遇到了挫折就停了下來不在前進、不去探索。我要向其美多吉學習,遇到了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目的地就在前方!不要“閉上眼”意外隨時會發生,人生的路程坎坷,堅持下來才是勝利!
這次的感動中國令我懂得了許多。
感動中國觀后感 9
昨天我們看了度的《感動中國》。
我覺得我最應該感動的是吳錦泉老爺爺,他已經87歲了。他不但是我心中崇拜的人,還是我心中大英雄。他索然很窮,但是他還為別人著想,他是以磨刀維持自己的生活,他一天最多掙10元錢。吳錦泉老爺爺很節約,吃的菜是自己種的。他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吳錦泉老爺爺聽說云南地震了,吳錦泉老爺爺就伸手捐了1000元。對已有些大人來說1000元不算什么,可是對這位磨刀老人來說1000元,可不是一個小數。吳錦泉老爺爺又向孤兒院捐出了1850元,有些人聽說了吳錦泉老爺爺向災區1000元、又向孤兒院捐了1850元,有些人看不起他,以為他是一個多大的任務呢!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就為他是干什么的,一聽,是一位磨刀老人,他們都驚訝了,有些人不關自己家的刀鋒不鋒利,都讓吳錦泉老爺爺磨一磨,有一些人磨刀的時候就多給吳錦泉老爺爺,自從吳錦泉老爺爺的光榮世紀傳了出去,吳錦泉老爺爺一天就不僅僅掙10元了。
我有的時候也會捐一些錢,但我捐的很少很少,但我的`媽媽捐的比較多,我們經常去五一公園玩,那里有很多窮人,媽媽看到一個就給一個,我就問媽媽:“為什么給他們錢?問什么不讓我花?”媽媽說:“這些窮人沒有了家,我們家又不是沒有錢,不就是給他們一兩塊。為什么不讓你買吃的,因為都是垃圾食品,還不如讓給那些窮人。”從那以后,我看到了他們我就給他們。
我以后要向吳錦泉老爺爺一樣,不管自己以有沒有錢,只要自己有了錢,自己會捐出自己的錢,我很佩服吳錦泉老爺爺,向孤兒院或災區捐錢。
【感動中國觀后感 】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06-20
《感動中國》觀后感05-24
感動中國觀后感04-04
感動中國的觀后感09-20
感動中國觀后感04-03
《感動中國》觀后感01-05
《感動中國》觀后感01-09
關于《感動中國》觀后感01-07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06-12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觀后感04-25